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冓”的本义是什么?各家众说纷纭。从“冓”的甲骨文演变及其作为偏旁构成合体字中,考证其本义——“相遇和会合”,并且还探求出了冓的其他用法。最后从语音语义上探求出“冓”的同源词。

  • 标签: 冓的众家看法 冓的演变及本义 冓的其他用法 冓的同源词
  • 简介:论文从形、音、义分析“脘”的词源义,认为它与“宛”为同源词。“脘”的词义从“胃腔”一直引申发展,进一步可指心、心思。

  • 标签: 词源义 引申
  • 简介:近代俗语词“赸”,今辞书有的未收录,大约是因未明其词义,而取慎重的态度,如修订本《辞源》和《辞海》;或以为其有本有据,却在未探明本源的情况下,贸然之,如《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赸”:“走、走开。”

  • 标签: 《现代汉语词典》 《汉语大词典》 商务印书馆 《辞海》 《辞源》 俗语词
  • 简介:“去”字是个多义词,在一些综合大字典和大词典中都列有多种义项,但该词在戏曲中的一些特殊用法,如表空间的用法等则不见涉及。借助戏曲语词资料,特对“去”字的表空间、表时间、表行为的趋向或持续及用作语助词、介词等多种用法和义项作了系统的补

  • 标签: 多义词 补释
  • 简介:<正>《说文二上·告部》:“告,牛触人,角箸横木,所以告人也。从口,从牛。易曰:僮牛之告。”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字的本义应该合于字形。“告”篆形义不合,学者多有怀疑。清陈诗庭《读说文证疑》说:“告从牛、口,无角箸横木之意。”俞樾《兒笘录》说:“许君失其恉,乃训为角箸横木,而又以经典告字皆告语之告,故又加‘所以告人’四字以附会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认为“如许说则告即福衡也”。如真是描衡,字形中应当有“木”。或当有一指示性符号横于牛角之上,以指示“角箸横木”之意。

  • 标签: 引伸义 本义 告语 形义 刘熙 许慎
  • 简介:“不当”一词习见于明清小说,常见的组合有:“不当人”、“不当人子”、“不当家”、“不当家化化”、“不当家花花”、“不当家花拉”等。如《西游记》二十四回:“八戒道:‘兄弟再莫题起,不当人子了!从今后再也不敢妄为。”《金瓶梅词话》九十五回:“薛嫂进去说道‘奶奶还未起来。

  • 标签: 《金瓶梅词话》 《西游记》 明清小说
  • 简介:【摘要】今形容人视觉模糊、眼睛昏暗不明,四川成都称之为(vu^213)、湖北武汉称之为(u^35)、湖南长沙称为(u^21)、福建厦门称为(bu^22),《汉语方言大词典》(以下简称《汉方》)记其字为“雾”。(P6462)今考之,其本字当为“瞀”。《玉篇·目部》:“瞀,莫遘、亡角二切。目不明完。”《集韵·遇韵》:“瞀,目不明。一日俯视。日遇切。”《庄子·徐无鬼》:“予少而自游于六合之内,予适有瞀病。”唐陆德明音义:“瞀,莫豆反。郭(象)音务。”又《列御寇》:“列御寇之齐,中道而反,遇伯昏瞀人。”陆德明音义:“瞀人,音茂,又音务。”

  • 标签: 释瞀
  • 简介:先秦典籍内常见'尸',如何确解,联系到对古籍性质、内涵或训的把握和理解,至关重要,不容忽视。《山海经》内颇多'尸'。若女尸(《中山经》),女丑之尸,(《海外西经》)窫窳之尸(《海内西经》),奢比之尸(《海外东经》),贰负之尸、据比之尸、王子夜之尸(《海内北经》),祖状之尸(《大荒南经》,相顾之尸(《海内经》),等等。袁珂说:'《山海经》所谓‘尸’者,大都遭杀戳以后之景象'(《山海

  • 标签: 海内北经 大荒南经 先秦典籍 贰负 窫窳 奢比
  • 简介:“忽”有“偶”义,可翻译为“偶然”、“恰巧”,而《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均失收此义。

  • 标签: “忽” 古汉语 词汇 翻译 词义
  • 简介:《氓》乃《诗经》中脍炙人口之名篇,予细读诸家所后,有不安于心者,因之,以供读者参考。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氓”一般指无定居之民,此处乃弃妇对其夫之称,盖含怨于心,有外之之意。然无现代所谓“流氓”之义。“蚩蚩”:憨厚貌,有作笑嘻嘻解释者,非。盖作笑嘻嘻解,则氓之

  • 标签: 《氓》 解释者 顿丘 帷裳 叶沃若 我谋
  • 简介:“先”在先秦汉语中使用频率是比较高的。据统计,《论语》中共使用十五次(不包括“先王”,“先圣”之类固定词组中的“先”),《孟子》中共使用十九次。本文就“先”的词性、本义、引申义以及许慎训的某些谬误等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并就教于大方之家。“先”,小篆作,许慎的《说文解字》为“前进也,从儿之。”段玉裁注曰:“前当作。不引而进曰。凡言者缓词,凡言先者,急词也。其如进一也。”

  • 标签: 先秦汉语 固定词组 分析字形 方位名词 时间副词 名词性词组
  • 简介:Inthispaper,byanalyzingthecontextoftherelevantrecords,theauthorarguesthatXiao-chen(小臣),whoappearedfrequentlyinpaleographicaldataandancientdocumentsbutstillunidentifiedsofar,werethosepeoplethatservedfortheirmasterswhobelongedtodifferentclans.Therefore,Xiao-chen(小臣)hadcomplicatedidentitiesdependingonthestatusintheirownclansbeforetheybecameXiao-chen(小臣).

  • 标签: “小臣” 释义 中国 古文字 殷墟卜辞 官职
  • 简介:“家”是会意字。甲骨文、金文的“家”多数从宀从旁(貑,公猪);少数从宀从豕。篆文、隶书、楷书一律从宀从豕。

  • 标签: “家” 会意字 甲骨文 篆文
  • 简介:<正>《说文》:“秌、禾穀孰也,从禾(龜火)省声,?籀文不省。”又《说文》:“(龜火)、灼龜不兆也,从龜从火。《春秋传》曰,龜(龜火)不兆,读若焦。”段注:“从《韵会》,此会意也。”按段说非是。《说文系传》:“(龜火)从火龜声。”宋保《谐声补逸》:“(龜灬)

  • 标签: 《说文》 《春秋传》 籀文 谐声 省声 段注
  • 简介:九十年代以来,学术新星层出不穷,著作出版也颇兴盛,大多令人敬仰不止,不学如我更是自愧弗如,但看得多了,慢慢也就发生不满。这也是读书人常有的贱脾气;好东西就是不能给他太多。这几天贱脾气又犯了,灵机一动,想用点“反治法”对付对付。其实很简单,便是把束之高阁的八十年代(“新时期”)一些学术名流批评名家的著作拿出来细加回味,解一解新的好的太多了之后难免的那个“撑”。读十多年以前的这些“旧书”,不消说,我又经历了一回激动与遗憾的双重变奏。但是也有一点小小的“感悟”,关于文体方面的。最近对语言问题突发兴趣,所以这次读旧书,主要从语言层面着眼。这一来不打紧,倒

  • 标签: 语言问题 新时期 九十年代 “学术规范” 反治法 语言层面
  • 简介:<正>《曹刿论战》中“齐师败绩”之“败绩”一词,现在通行注为“大败”,其义甚为含糊.这解释可能出自《左传·庄公十一年》:“大崩曰败绩”.在《左·庄十一年》有关“败绩”的一段文字如下:“凡师未陈曰败某师,皆陈曰战,大崩曰败绩,得(?)曰克,覆而败之曰取某师,京师败曰王师败绩于某.”由此可见《左传》并非从词汇意义的角度给“败绩”确定义界的.“绩”在《三体石经》里写作“速”.

  • 标签: 《左传》 词汇意义 三体 文字 京师 《曹刿论战》
  • 简介:《说文·玄部》:“定,碍不行也。从玄,引而止之也。玄者,如吏马之鼻。从∩,此与牵同意。《诗》曰:‘载定其尾。””‘碍不行也。”段玉裁注:“《释言》云:‘定,跆也。’《豳风》毛传同。(足部》:‘踬,跆也。’‘跆,踬也。’以《大学》‘健’亦作‘惯’推之,

  • 标签: 《释言》 《大学》 《诗》 段玉裁 说文
  • 简介:信阳简2—013中记有“[會攵]”,有学者认为是“袷”的假借字,字或作“裌”,指“夹衣”。本文综合传世文献的记载,将“[會攵]”字为‘韐”,“士”一级用于祭祀的“蔽膝”。简文中的“帛里”指蔽膝的里层用帛制作;“组緣”指蔽膝上的系带用组制作。

  • 标签: | 韐 蔽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