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脑脊髓(CSF)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单细胞测序技术为CSF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相较于传统方法,该技术可获取CSF中单个细胞的表达谱,有利于CSF中细胞类群和异质性的研究以及低丰度细胞的发现。近年来CSF单细胞测序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感染性疾病、神经炎性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脑膜转移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单细胞测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优势和临床价值,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脑脊髓液 单细胞测序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不同储存期的红细胞在过滤前后各项实验指标(包括血象和生化)的差异来评价以聚脂纤维为滤芯材料的过滤器的过滤效果.方法取保存期分别为7、15、25d的红细胞50U.在无菌条件下,用FTS-RC(血库型)血细胞过滤器进行过滤,收集过滤前后血样,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WBC、RBC、HB,用邻甲联苯胺法测定血浆游离血红蛋白,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K+、Na+、Cl-,用酸度计测pH值.结果以聚脂纤维为滤芯材料的白细胞过滤器的白细胞过滤率为99.45%,过滤前后血样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以聚脂纤维为滤芯材料的白细胞过滤器有高效的WBC去除率,且对RBC性质影响极少,过滤后的血液可安全有效地使用.

  • 标签: 白细胞 红细胞悬液 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八种不同的灭活型病毒保存对病毒核酸的保护效果。方法收集八种商业化的灭活型病毒保存,分别将新冠病毒假病毒标准物质和禽流感病毒样本加入保存中,同时设置2个对照组(生理盐水和磷酸盐缓冲),在保存温度为24 ℃和37 ℃条件下,保存时间为0 h、6 h、12 h、24 h、48 h、72 h,分别提取各保存中的病毒核酸,采用逆转录荧光定量PCR(RT-qPCR)和逆转录数字PCR方法(RT-dPCR)检测病毒核酸的含量变化。结果四种商业化病毒保存A、E、G、H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对病毒核酸的保存效果明显。另外四种保存保护效果较差:保存B和C在37 ℃条件下12 h后保存效果变差,保存D的保存效果在24 ℃和37 ℃下6 h后均明显减弱;保存F对病毒核酸没有任何保护作用。结论病毒保存的保护效果差会导致核酸检测的假阴性,建议开展核酸检测时对使用的病毒保护进行质量控制。

  • 标签: 病毒保存液 禽流感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假病毒标准物质 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 逆转录数字PCR
  • 简介:本文以日用陶瓷产品的萃取为研究对象,对影响萃取中铅、镉含量的保存条件:材料、温度、浓度等关键因素进行实验.采用了单因素多平方差分析方法,讨论不同保存条件对萃取中铅、镉的浓度影响.

  • 标签: 保存条件 萃取液 日用陶瓷 镉测定 陶瓷产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痰性状和保存条件对结核菌培养阳性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中心从2017年1月~2019年8月收集的痰标本397份进行结核菌分离培养,对不同性状、不同保存条件的痰标本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根据痰性状分为干酪痰、黏液痰、血性痰、唾液,其结核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5.54%、26.90%、40.91%、7.14%(P<0.05);在痰采集当天、采集后3d,在-18℃、4℃、25℃、30℃的保存温度下结核菌培养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采集后7、14、21d培养阳性率有明显差异(P<0.05),且随着温度增加,痰培养阳性率越低。结论干酪痰的结核菌培养阳性率最高,采集标本时宜选择干酪痰,保存标本时尽量在-18℃条件下保存

  • 标签: 痰液性状 保存条件 结核菌 结核菌培养
  • 简介:摘要实体器官移植保存受到污染是受者发生术后感染的潜在因素,病原体可通过保存转移至受者体内,从而造成感染。对器官移植保存培养阳性与受者术后感染的关系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早期用药预防术后感染提供指导。

  • 标签: 器官移植 保存液 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保存期的全血制备洗涤红细胞前后电镜下红细胞形态的变化.方法采集CPD-A抗凝全血.实验分Ⅰ~Ⅵ组,分别于4℃保存7、10、15、20、25、30d.于制备前取全血1滴,5%戊二醛固定,经2000r/min离心10min后,分出血浆,取样检测血红蛋白.余下的红细胞再加等量生理盐水,1500r/min离心5min,连续2次,取样为制备后测定组.结果组Ⅰ和组Ⅱ制备前后红细胞成双面凹的圆盘结构,细胞均匀混悬.组Ⅲ制备前红细胞形态正常,制备后少数红细胞出现聚集状、球形或边缘不整齐,并有棘形红细胞出现.组Ⅳ、组Ⅴ、组Ⅵ于制备前血浆微红;制备后,球形红细胞、棘形红细胞、中间漏孔的红细胞增加.结论制备洗涤红细胞的最佳时间应在4℃保存10d内的全血,保存15d以后的全血制备洗涤红细胞形态发生异常变化,出现棘形红细胞,囊泡化后的红细胞易溶血,红细胞寿命缩短,影响洗涤红细胞的质量.

  • 标签: 洗涤红细胞 游离血红蛋白 棘形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保存时间对血液标本血液细胞各参数的影响。方法将正常人ED-TA-K2抗凝血液标本旋转不同时间后,应用XT-20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WBC、RBC、HB、RDW、PLT、PDW,同时与手工法计数结果比较。结果血液标本旋转不同时间后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液细胞,其中WBC、PLT,计数及血小板系列偏差较大,结果不稳定,RBC系列参数偏差很小,结果较稳定。结论血液标本在室温下不同保存时间对检测血液细胞各参数有影响,其中WBC计算应在4h左右完成,PLT计数及PLT系列参数检测应在2h内完成,RBC计数及RBC系列参数检测最好在6h内完成。

  • 标签: 血细胞 流式细胞仪 时间 对比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在宫颈上皮性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5年8月的8075例宫颈细胞学检查资料,其中413例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将细胞学检查与活检组织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细胞阳性病变与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符合率分别为ASCUS30.43%(7/23)、LSIL45.95%(17/37)、HSIL82.35%(14/17)、SCC100%(1/1)。结论宫颈基薄层细胞学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是筛查宫颈上皮性病变的有效手段,结合阴道镜及宫颈活检进一步检查可使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

  • 标签:
  • 简介:意大利记者吉阿提尼访问著名钢琴家鲁宾斯坦,告别时,钢琴家送给记者一盒他最喜欢抽的雪茄。“我要好好地把它珍藏起来。”记者说。“千万不可。”钢琴家说,“你一定要把它抽掉,这些雪茄美妙如人生,人生是不能保存的,你一定要尽情享受它。没有爱和不能享受人生,就没有乐趣。”

  • 标签: 最好保存
  • 简介:电池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物品,暂时不用的家用干电池如果保管不善就会出现漏电现象。现在就来教大家几招保存干电池的方法:

  • 标签: 干电池 保存 日常生活
  • 简介:新法保存古籍图书馆收藏的古籍(不包括中国线装书)一般的书经过六七十年就不便再翻阅了,因为很容易破碎。原因是制作过程中,纸张都经过酸性的漂白,剩余下来的化合物使纸张的纤维质不断地遭受侵独,加上空气间的酸气和光线中的辐射,久而久之,它变得脆弱而经不起翻阅...

  • 标签: 保存古籍 酸性化合物 包装材料 二乙基锌 碱性化合物 图书馆
  • 简介:本文研究了三种稀释对猪精液常温保存效果与受胎率的影响。选用三种不同稀释对常温保存的猪精液进行稀释,并为母猪进行配种,比较不同稀释保存效果与受胎率。结果表明,(1)2号稀释保存效果较好,存活时间、生存指数与1号稀释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与3号稀释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2)2号稀释与1、3号稀释相比也有较高的受胎率;(3)1、2、3号稀释保存精子的畸形率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 标签: 精液 稀释液 受胎率 生存指数 试验
  • 简介:摘要 探讨不同的保存时间,对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标本中的尿素氮和肌酐检测数值结果的影响。通过收集本院规律随访的30名腹膜透析患者居家24小时常规治疗的透析,充分混匀,取50ml腹透,分别放置在5根干燥试管内密闭保存,每根管内10ml腹透。其中1管即时(24小时)进行腹透内的肌酐和尿素氮检测,2管放置常温下保存(昼夜温差15-37°),2管放置冷藏冰箱内保存(2-8°),标本于收集后的即时、24小时后、48小时后分别进行肌酐和尿素氮浓度的检测。对同一患者的尿素氮和肌酐检验值进行纵向比较,通过计算得出各个KT/V值(透析充分性)。通过观察各数据之间的差异,并分别计算KT/V值(透析充分性),得出的差异值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而得出不影响临床工作中对腹膜透析患者的透析处方的调整的结论。进而可以通过放宽留取标本的时间,方便病人灵活留取标本并送检,以提高标本送检率,完善腹膜透析质控数据的上报。

  • 标签: 透析液  保存时间  保存方法  冷藏  常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去白细胞细胞在临床输血中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5月期间60例输血患者,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化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所有患者采用去白细胞细胞输血,而对照组所有患者采用常规红细胞输血,观察两组患者输血后的外周血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值及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去白细胞细胞给患者进行输血,可以显著提高患者外周血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水平,并有效降低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临床输血患者中效果显著。

  • 标签: 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 红细胞悬液 输血
  • 简介:摘要免疫细胞化学新技术的介入有利于细胞学诊断依据的增加,免疫细胞化学在细胞学上的应用目前还不普及,由于制片的原因,致使多数病例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失败或对判读无助,因此需要高质量的制片来支持。细胞学标本行电镜检查是一个好方法,也因此解决了关键性的证据问题。可以通过更多的新技术、新方法,多方位和多视角地解决诊断问题是今后细胞学的课题和方向胸腔积液细胞病理学检查是临床病理学检查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帮助临床查找病因、了解病情进展的重要方法。目前,胸腔积液良、恶性的诊断仅依靠细胞形态学诊断,由于受到标本性状、制片水平、阅片经验的限制,尤其是反应性间皮细胞呈现非典型性时与腺癌细胞在形态上存在交叉,鉴别时会很困难。我院应用细胞学检查与免疫细胞化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为诊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 标签: 免疫细胞化学新技术 液基细胞病理学检查 提高细胞学癌症分型中的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胞学在妇科细胞病理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于本院妇科就诊的118例患者,以双盲法划入参照组与实验组(n=59)。参照组单纯阴道镜检查,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实施细胞学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检查准确率是98.31%,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检查准确率是84.75%,差距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学在妇科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使用,可提升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液基细胞学 妇科细胞病理学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在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检查中的应用。方法用传统涂片和TCT制片同时对172例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检查送检标本进行制片,比较两种方法对癌细胞阳性的检出率,并观察其病理结果。结果TCT制片对脑脊液脱落细胞学癌细胞阳性检出率高于传统涂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涂片细胞量极少,核仁不明显,着色较深,存在细胞变形现象;TCT制片细胞形态饱满,细胞核呈圆形、椭圆形,核膜清晰且光滑,染色质均细,着色浅,可见细小的核仁。细胞质在两种涂片未见明显区别。结论TCT制片技术对脑脊液脱落细胞学癌细胞阳性检出率及诊断准确率高,漏诊率低。

  • 标签: 液基薄层细胞制片技术 脑脊液 病理学 脱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去白细胞细胞在临床输血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例输血患者,收治时间均集中在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期间,并对此次研究所有患者进行动态随机化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红细胞输血,观察组采用去白细胞细胞输血,观察两组患者输血反应发生率、血红蛋白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对比输血反应发生率、血红蛋白值存在差异(P<0.05)。结论去白细胞细胞在临床输血患者中效果显著。

  • 标签: 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 输血 红细胞悬液 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