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脑脊髓(CSF)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单细胞测序技术为CSF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相较于传统方法,该技术可获取CSF中单个细胞的表达谱,有利于CSF中细胞类群和异质性的研究以及低丰度细胞的发现。近年来CSF单细胞测序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感染性疾病、神经炎性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脑膜转移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单细胞测序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优势和临床价值,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标签: 脑脊髓液 单细胞测序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八种不同的灭活型病毒保存对病毒核酸的保护效果。方法收集八种商业化的灭活型病毒保存,分别将新冠病毒假病毒标准物质和禽流感病毒样本加入保存中,同时设置2个对照组(生理盐水和磷酸盐缓冲),在保存温度为24 ℃和37 ℃条件下,保存时间为0 h、6 h、12 h、24 h、48 h、72 h,分别提取各保存中的病毒核酸,采用逆转录荧光定量PCR(RT-qPCR)和逆转录数字PCR方法(RT-dPCR)检测病毒核酸的含量变化。结果四种商业化病毒保存A、E、G、H在不同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对病毒核酸的保存效果明显。另外四种保存保护效果较差:保存B和C在37 ℃条件下12 h后保存效果变差,保存D的保存效果在24 ℃和37 ℃下6 h后均明显减弱;保存F对病毒核酸没有任何保护作用。结论病毒保存的保护效果差会导致核酸检测的假阴性,建议开展核酸检测时对使用的病毒保护进行质量控制。

  • 标签: 病毒保存液 禽流感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 假病毒标准物质 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 逆转录数字PCR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全血滤白后4ºC保存1-7天再制备去白悬浮红细胞方法的可行性。 方法 对去白悬浮红的常规制备方法进行了改进,由原来采集当日过滤后马上制备去白悬浮红和新鲜冰冻血浆改为采集当日过滤白细胞,放置4ºC低温冰箱保存1-7天不等,再集中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及普通冰冻血浆。结果:用全血滤白后4ºC保存1-7天再制备去白悬浮红细胞和普通血浆的方法,去白悬浮红细胞质量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但有一定比例普通冰冻血浆出现轻微溶血现象。

  • 标签: 滤白后4ºC保存 血浆 溶血 运输成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对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抗缺氧影响。方法 取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给药27天后,末次给药30min后处死动物,留取血液各组测EPO、Hb、RBC、HCT、NOS变化。结果 丹酚酸B组和原儿茶醛组组对EPO、NOS、Hcy、Hb、HCT、RBC各项值均有所降低,丹酚酸B组降低明显。结论 丹红注射中丹参水提物对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 抗缺氧
  • 简介:摘 要:随着天保工程的深入进行,公益林建设项目越来越多,对公益林成活率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涉及到造林保存率问题。以下谈谈造林保存率及影响保存率的因素。

  • 标签: 成活率 成林率 保存率 造林
  • 简介:摘要男性生育力保存(male fertility preservation, MFP)是应对男性不育的重要策略,目的是为有需求的男性提供生育力保存,为男性在实施影响生育诊断与治疗前或暴露前保存生育力,为在未来生育时提供可用精子。本共识由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生殖男科学组发起,并组织MFP领域的专家成立编写组后撰写。内容涉及MFP的各个方面,包括MFP的适用人群、MFP前的准备、不同样本获取的方法及具体冻融方法、冻存样本保存方法以及MFP相关的质量控制与伦理问题等。本共识重视规范MFP的应用范围,同时聚焦精子冷冻、复苏过程及质量控制,为从事生殖医学、男科学、妇产科学或肿瘤生育力保存的专业医务人员,尤其为辅助生殖机构和人类精子库的专业人员提供专家咨询建议。

  • 标签: 男性生育力保存 精子冷冻 肿瘤 生殖技术,辅助 人类精子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网络信息化背景下的档案资料价值愈发突出,档案资料的参考性、政治性和历史性价值得以最大化的显现,这也对档案管理工作者的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标准,大数据视野下的档案管理工作重点应当集中到电子档案数据长期保存方面,由于电子档案数据的重要价值,需要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及时的转变工作理念,完善安全存储系统,做好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定期进行电子档案的备份和整理,确保电子档案利用率的提升以及安全性的增强。

  • 标签: 电子档案数据 长期保存 安全保障 具体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迪注射联合培美曲塞+顺铂方案(PP方案)治疗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抗肿瘤疗效以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Ⅳ期NSCLC患者,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P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期采用艾迪注射治疗,连续治疗2个周期后评价2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并比较2组远期生存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血清细胞角蛋白片段19(CYFRA21-1)、癌胚抗原(CEA)、IL-1β和IL-6浓度均显著下降(P值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CYFRA21-1、CEA、IL-1β和IL-6降低更显著(P值均<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KPS功能状态量表卡氏(KPS)评分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2~3级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7.5%(18/48)、6.3%(3/48)、14.6%(7/4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6.3%(28/48)、20.8%(10/48)、33.3%(16/48),P值均<0.05]。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和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4.9个月、20.1个月,较对照组(3.4个月、16.4个月)均显著延长(P值均<0.05)。结论将艾迪注射用于Ⅳ期NSCLC患者PP方案化疗中表现出良好的增效减毒作用,能进一步抑制患者血清IL-1β、IL-6的表达,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并可使患者在远期生存方面获益。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癌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顺铂 培美曲塞 角蛋白质类 生物标记,肿瘤 细胞因子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基薄层细胞学TBS报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7至9月间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广州华银医学检验中心、深圳市宝安人民医院(集团)及长沙远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16 317例宫颈基薄层细胞涂片临床样本及相关资料。利用南方医科大学与锟元方青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基于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的宫颈基薄层细胞学TBS报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对所有临床样本进行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以2014版的TBS为评价标准,分析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及细胞病理医师运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阅片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并比较两种阅片方式所用的时间。结果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在不同制片方式、不同胞质染色及不同仪器扫描下预测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灵敏度为92.90%,其他病变(包括>45岁妇女子宫内膜细胞及感染性病变)灵敏度为83.55%,阴性样本特异度为87.02%;而细胞病理医师运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分别为99.34%,97.79%及99.10%,且比人工镜下阅片节省约6倍的阅片时间。结论宫颈基薄层细胞学TBS报告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度及强泛化性等优势,细胞病理医师运用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阅片能显著提高阅片的准确率和工作效率。

  • 标签: 人工智能 子宫颈 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宫颈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安徽省庐江县开展宫颈癌筛查活动中35~64岁妇女6023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检测方法分为对照组(n=2878)和观察组(n=3145),对照组应用传统巴氏涂片法检查,观察组则应用宫颈细胞学检查,对比两组人群异常人数检出率、标本制片满意度、年龄结构,并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平均费用。结果 观察组人群异常人数检出率4.74%,对照组人群异常人数检出率1.32%,两组人群异常人数检出率对比(P

  • 标签: 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宫颈癌 早期筛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活化血小板裂解(sPL)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RA-FLS)的影响。方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3月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例、女3例,年龄26~49岁、中位年龄33岁,受累关节功能分级均为Ⅱ级。收集患者静脉血标本,先进行两次离心分离获得富血小板血浆(PRP);再加入0.08 mmol/L CaCl2, 37 ℃孵育激活血小板;然后经过冷冻、融化、离心、过滤除菌、去除纤维蛋白原,获得sPL。培养RA-FLS,分为对照组和2.5%、5%、10% sPL组,分别与含有0、2.5%、5%、10% sPL的培养培养48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的浓度;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细胞的凋亡率;体外小管生成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血管生成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VEGF受体-2 (VEGFR2)的表达情况。结果(1)对照组、2.5%sPL组、5%sPL组、10%sPL组细胞培养基中IL-6浓度分别为(80.18±11.67)、(59.94±9.50)、(46.60±8.04)、(60.67±9.24)pg/mL,TNF-α浓度分别为(70.75±9.14)、(54.56±7.81)、(43.27±6.30)、(53.99±8.60)pg/mL,IL-1β浓度分别为(64.18±9.90)、(46.97±8.79)、(36.28±7.44)、(47.66±8.15)pg/m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2.186、11.934、10.709,P值均<0.01);2.5%sPL组、5%sPL组、10% sPL组细胞中IL-6、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5% sPL组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低于2.5% sPL组和10% sP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对照组、2.5%sPL组、5%sPL组、10%sPL组RA-FLS增殖率分别为87.33%±10.98%、76.17%±8.18%、60.83%±7.99%、75.83%±8.45%,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51%±1.16%、16.23%±2.75%、29.69%±3.80%、16.37%±2.29%,小管形成数分别为(41.00±7.55)、(26.67±4.16)、(11.67±3.51)、(26.00±6.56)个,迁移细胞数目分别为(443.00±54.06)、(282.33±31.66)、(154.64±23.18)、(292.00±35.03)个,侵袭细胞数目分别为(243.30±27.39)、(67.00±12.53)、(22.33±8.74)、(79.33±14.98)个,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795、38.095、34.278、29.352、94.772, P值均<0.05);2.5%sPL组、5%sPL组、10% sPL组RA-FLS细胞增殖率、血管管腔形成数量、迁移细胞数目和侵袭细胞数目均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5% sPL组中细胞增殖率、小管形成数、迁移细胞数目和侵袭细胞数目均明显低于2.5% sPL组和10% sPL组,细胞凋亡率则高于2.5% sPL组和10% sP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对照组、2.5%sPL组、5%sPL组、10%sPL组RA-FLS PCNA、CyclinD1、Bax、Bcl-2、MMP-2、MMP-9、VEGF和VEGFR2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2.5%sPL组、5%sPL组、10% sPL组细胞中PCNA、CyclinD1、Bcl-2、MMP-2、MMP-9、VEGF和VEGFR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5% sPL组PCNA、CyclinD1、Bcl-2、MMP-2、MMP-9、VEGF和VEGFR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2.5% sPL组和10% sPL组,而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则高于2.5% sPL组和10% sP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sPL对RA-FLS的增殖、迁移、侵袭、血管生成以及炎症因子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对RA-FLS凋亡具有促进作用,且SPL对RA-FLS的生长抑制效果与SPL浓度有关。

  • 标签: 关节炎,类风湿 超活化血小板裂解液 细胞生物学行为 血管生成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56℃水浴灭活处理含胍盐保存的咽拭子样本对乌鲁木齐地区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使用含胍盐保存的样本管收集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0年7-8月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恢复期患者咽拭子样本170例。将170例样本等量提取双份并分组:试验组:56℃恒温水浴孵化30分钟处理后提取核酸;对照组:室温放置30分钟后提取核酸。对上述两组核酸提取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分别检测N、ORF1ab和人体上皮细胞(ribonucleoprotein,RNP)基因(试剂内标基因),用循环阈值(Ct)评价检验结果。阳性样本:检测样本在FAM和VIC通道Ct值≤40且有明显的扩增曲线;阴性样本:检测样本在FAM和VIC通道无扩增曲线或Ct值>40。结果:1.对照组阳性标本检出率显著高于经56℃水浴灭活处理的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样本人体上皮细胞RNP基因均呈现明显典型的扩增信号;3.对照组结果分析:46例阳性标本中,单N基因阳性32例,N基因和ORF1ab基因同时阳性14例;未见VIC通道检测ORF1ab单基因阳性;4.试验组结果分析:单N基因阳性14例,N基因和ORF1ab基因同时阳性结果9例;经56℃水浴灭活处理的咽拭子标本,N基因由阳变阴的标本23例(占比50%),ORF1ab基因由阳变阴的标本6例(占比42.86%);受到干扰的样本Ct值均在36以上,即反应体系中起始模板量较低的样本(通常认为是弱阳性标本/灰区标本)。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0年7-8月含胍盐保存的咽拭子样本经56℃水浴灭活处理30分钟后,2019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降解,FAM通道检测的N基因及VIC通道检测的ORF1ab基因Ct值升高,造成假阴性结果增多。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 咽拭子 病毒灭活 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采用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方法,针对人工智能在宫颈细胞片病理图像自动筛查中的应用价值,开展多中心的实际应用研究,并与细胞学医师的诊断进行比较及分析。方法采用深度分割网络提取5 516张细胞学病理图像中的感兴趣区域618 333个,结合医师的经验训练出具有分析能力的深度分类网络,利用其分类结果构建特征,使用决策模型完成细胞病理图像的分级。结果该方法对4 908例宫颈细胞片进行病理图像自动筛查,灵敏度为89.72%,特异度为58.48%,阳性预测值为33.95%,阴性预测率为95.94%。在4种不同制片或染色方法的细胞片中,本算法对于巴氏染色自然沉降片效果最佳,灵敏度为91.10%,特异度为69.32%,阳性预测值为41.41%,阴性预测值为97.03%。结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图像识别技术可初步应用于宫颈细胞学筛查。

  • 标签: 人工智能 细胞学技术 卷积神经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筛查中实施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至5月期间在我院实施宫颈癌筛查的患者资料,筛选其中76例疑似宫颈癌患者纳入本研究,视采用检测技术的不同将76例患者均分为HPV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与TCT组(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各38例,以阴道镜活检病理检查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两组的检测准确率。结果:HPV组检查结果显示阳性3例、阴性35例,与病理检查结果(阳性8例、阴性30例)对比检测准确率为73.68%(28/38),误诊率26.32%(10/38);TCT组检查结果显示阳性8例、阴性30例,与病理检查结果(阳性10例、阴性28例)对比检测准确率为89.47%(34/38),10.53%(4/38),显然HPV组检测准确率低于TCT组,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P

  • 标签: 宫颈癌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技术 检测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技术的优势及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 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是由细胞学专家推出来的现代化细胞检测技术.适用于多种脱落细胞检测(宫颈细胞,浆膜腔细胞,痰,尿液,乳头溢等)。其方法的制片技术有了重大革新,也使阅片者更易观察,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从而解决了过去传统巴氏涂片取材时细胞丢失多,以及涂片质量差而造成的漏诊或误诊等问题。

  • 标签: 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 技术优势 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