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肠杆菌科细菌分析的需要,应用C++语言,编制了《华顺微生物分析鉴定智能系统》(HUASUN),该系统的V2.0版主要由肠杆菌科细菌分析组件组成,该组件以伯杰氏细菌分类鉴定手册、美国临床微生物学手册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等为参考基础,编制肠杆菌科细菌分析鉴定组件(ent15和ent48)。该版本可鉴定分析肠杆菌科的常见的21个种类,包括了大部分临床上最新的分离菌种。与常用的VITEK、API、ATB及国内开发的常见鉴定系统比较,该系统可鉴定分析的肠杆菌科细菌最多。生化鉴定项目由常用的15个生化检验项目(ent15)和48个生化检验项目(ent48)两部分组成。在ent48中,可任意选择48个生化中的试验项目和个数,组成鉴定系列,进行鉴定分析,这一智能化特征在VITEK、ATB、API及国内开发的常见鉴定系统中是没有的。该版本对细菌鉴定过程中的异常生化及进一步区分的生化项目可作智能化选择分析。该系统的V2.0版还包括了沙门氏菌血清型分析和细菌性食物中毒分析组件。

  • 标签: 肠杆菌科细菌 分析鉴定 应用 软件 人工智能 食品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培养阳性标本细菌鉴定与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以便提供一些临床资料。方法将某医院的血培养阳性标本的培养液适量混在专用的接种水里,然后接种在专用鉴定板上以便进行生化微管方法来鉴定细菌与药敏试验。结果某医院提供的共75例血培养阳性标本通过生化微管方法和药敏试验,得到最终结果有超过93.3%的符合率。结论本文探讨的血培养阳性标本鉴定细菌的方法和药敏试验可以提供较为可靠地结果,也可以为患者提供早期诊断,与此同时,这种方法在没有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的医院可以提供比较准确的细菌鉴定

  • 标签: 血培养 阳性标本 细菌 鉴定 药敏试验 生化微管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细菌鉴定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我院所收治的350例发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集上述患者的血液样本,以直接法和常规法两种方式统一对采集到的血液样本进行检验,前者划分为观察组,后者划分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细菌鉴定法的细菌检出结果以及两种鉴定方式的效率。结果:在检出结果方面,两组患者的细菌检出结果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鉴定效率较高,其细菌检出用时、鉴定操作用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接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具有较高的检验价值,其不仅检出结果准确率较高,还具有检查所用时间较短、操作简便的优势,对于血液内细菌的检查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并应用。

  • 标签: 细菌鉴定法 临床检验 血液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为了保证广大职工家属和旅客的身体健康,控制食品污染,预防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细菌污染的发生,牡铁疾病控制中心于2003年7月~9月连续三个月,对牡丹江铁路地区所属饭店生产、加工销售的直接入口食品进行细菌污染状况的检测。现将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铁路饭店 细菌污染 卫生状况 卫生监督 饮食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使用直接药敏试验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接诊的进行血液细菌检验患者中随机选取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均采用直接药敏试验和常规药敏试验。以常规药敏试验检出结果为参照,比较直接药敏试验的符合率及准确性。结果两种检验方法的检出符合率及药物敏感性比较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直接药敏试验所需时间更短。结论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使用直接药敏试验的检验结果与常规药敏试验相比较,符合率及准确性无明显差异,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细菌检验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血液细菌检验试验中,直接药敏试验的效果和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到2015年我院收治的患者中,进行血液细菌试验的患者共计160例,将这些病例分成两组,每组均进行需氧和厌氧的培养试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为常规的药敏试验,试验组为直接药敏试验,观察两组的细菌鉴定结果以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两组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对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抗生素敏感性试验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试验用时方面差异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医学血液细菌的检验中采用直接药敏试验做出的检验结果同常规药敏试验无明显差异,因此,是一种较好的医学检验手段。

  • 标签: 临床 血液 细菌试验 直接药敏试验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直接与常规药敏实验在学额细菌检验中的应用和其价值,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的血液样本235例,选择18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并使用纸片扩散方式进行分析直接药敏实验与常规药敏实验在临床中的应用;血液培养选择使用BACTEDPLUS及培养瓶,细菌鉴定使用API坚定板条。结果235例血液样本分离出264株细菌,革兰阳性杆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分别为221株和43株,两种方法下革兰阳性杆菌的正确率分别为100%和84.16%,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发现,在临床上使用血液细菌检验过程中,直接药敏实验具有快速简单的优点,其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阳性血,从而可有效的增加患者治疗时间和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直接药敏实验 常规药敏实验 血液细菌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通过牛津杯法,从250株分离自开菲尔颗粒的乳酸菌中筛选出1株有较好抑菌活性的菌株,通过对个体特征、生理生化试验、16SrDNA序列对比,确定此株菌为乳酸乳球菌,命名为L11。在排除有机酸和过氧化氢的干扰后,发酵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还有抑菌活性,该菌株经过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处理后,发酵液的抑菌活性没有明显变化,说明抑菌物质为非蛋白成分,属于类细菌素,它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对蛋白酶不敏感,且具有较广的抗菌谱。

  • 标签: 开菲尔 乳酸乳球菌 分离鉴定 类细菌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两种细菌鉴定法应用于临床血液检验中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我站2012年9月~2014年9月采集的160份血液标本,分别使用直接药敏试验、常规药敏试验对其进行检测,对两种鉴定方法的药敏结果符合率及各细菌鉴定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细菌鉴定方法的G+杆菌敏感度、G-球菌敏感度与耐药符合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的符合率均较高,但前者更易操作,且时间短,适用于临床血液检验。

  • 标签: 血液检验 细菌鉴定 直接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两种细菌鉴定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血液检验的患者170例,起止时间是2017年3月~2019年12月。规范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20ml,分装在2个试管内,分别进行常规药敏检验、直接药敏试验。观察细菌检出结果,比较两种鉴定法的检验时间;以常规法为金标准,计算直接法检验的敏感度、特异性、准确率。结果:170例患者中,常规法检出细菌166例,直接法检出细菌162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和常规法相比,直接法的鉴定操作时间、结果等待时间更短,差异显著(P<0.05)。以常规法为金标准,直接法检验结果的灵敏度为97.0%、特异性为75.0%、准确率为96.5%。结论:临床血液检验中,常规药敏检验法和直接药敏试验的检验结果相近,其中后者操作简单、检验时间更短,推荐优先选用。

  • 标签: 血液检验 细菌鉴定 常规药敏检验 直接药敏试验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两种细菌鉴定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5月—2015年3月间本院收治的1000例全身感染患者为对象做细菌鉴定,筛选合格血液样本600例做细菌检验,对比常规药敏试验与直接药敏试验结果符合率。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常规法符合率100%,直接法符合率86.97%、84.75%,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直接法革兰阳性球菌检验敏感度98.1%、阴性杆菌敏感度97.3%,两种方法检测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常规药敏试验与直接药敏试验指示临床血液标本细菌检测效果出众、快速便捷,应用效果好、价值高,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血液检验 药敏试验 细菌鉴定 应用
  • 简介:据SuranaNK2017年12月6日(Nature,2017Dec6.doi:10.1038/nature25019)报道,美国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并成功地使用微生物组三角测量(microbialtriangulation)方法来梳理肠道细菌与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该方法可能并不仅仅是推动微生物组和疾病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而且可能会阐明这两者之间真正的因果关系。

  • 标签: 肠道细菌 结肠炎
  • 简介:对晾制烟叶中分离到的33株优势菌株进行16SrDNA鉴定鉴定结果为Pseudomonas、Bacillus、Enterobacter、Rhizobium、Corynebacterium、Pantoea、Acinetobacter、Arthrobacter、Xanthomonas、Paracoccus、Achromobacter、Rhodococcus。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能力测定,结果表明:6株不能还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占总菌株数的18.18%;20株能还原硝酸盐而不能还原亚硝酸盐,占总菌株数的60.61%;7株既可以还原硝酸盐又可以还原亚硝酸盐(2株Rhizobium、1株Paracoccus、4株Pseudomonas),占总菌株数的21.21%,可能是抑制白肋烟叶中TSNA形成的菌株。

  • 标签: 细菌 亚硝酸盐 硝酸盐 16S RDNA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两种细菌鉴定法在临床血液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07月到本院接受血液检验受检者100例,按照常规药敏试验与直接药敏试验方式对受检者诊断,分析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耐药符合率、革兰阳性菌符合率、革兰阴性性菌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对比,P<0.05;实验组检测反应时间、操作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检验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直接药敏试验方式对血液检验,价值较高,值得运用。

  • 标签: 常规药敏试验 直接药敏试验 耐药 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性菌
  • 作者: 黄莹莹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4-13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6期
  • 机构:北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164000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直接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作用。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8年 3月~ 2019年 7月来我院进行检查的 280例阳性血液标本,对上述 280例阳性血液样本予以直接药物敏感试验以及常规药物敏感试验,研究两种检测结果的细菌鉴定结果与药物敏感结果的符合性。结果 通过此次检验显示,直接细菌鉴定与常规细菌鉴定的统一性超过了 89.4%,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药物耐药与中毒敏感的符合性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 P>0.05。结论 直接与常规药物敏感试验可以在较短时间确定病原菌与药物敏感结果,降低用药的随意性。 

  • 标签: 关键词:药敏实验;临床;血液细菌检验;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直接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3月~2017年7月来我院进行检查的280例阳性血液标本,对上述280例阳性血液样本予以直接药物敏感试验以及常规药物敏感试验,研究两种检测结果的细菌鉴定结果与药物敏感结果的符合性。结果通过此次检验显示,直接细菌鉴定与常规细菌鉴定的统一性超过了89.4%,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药物耐药与中毒敏感的符合性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且P>0.05。结论直接与常规药物敏感试验可以在较短时间确定病原菌与药物敏感结果,降低用药的随意性。

  • 标签: 药敏实验 临床 血液细菌检验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