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从广西藤茶中提取得到的一个单体化合物(简称APS)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利用琼脂稀释法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绿脓杆菌(P.aeruginosa)、大肠杆菌(E.coli)、乙型溶血性链球菌(β-hemolyticstreptococcus)、福氏痢疾杆菌(Shigellaflexneri)、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lbus)、奈氏菌(Neisseria)、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枯草杆菌(Bacillussubtilis)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并与盐酸黄连素相比较,利用不同浓度APS对标准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绿脓杆菌进行体外杀菌曲线测定.结果:对S.aureus、MRSA、P.aeruginosa、E.coli、β-hemolyticstreptococcus、Shigellaflexneri、Staphylococcusalbus、Neisseria、Candidaalbicans、Bacillussubtilis的MIC值分别为0.078、0.078、1.25、0.31、2.5、1.25、0.625、2.5、5、1.25mg/mL;体外杀菌曲线表明,APS对S.aureus、MRSA、P.aeruginosa有直接抑制作用,且与药物剂量呈正相关.结论:APS体外具有明显的抗菌作用.

  • 标签: 广西藤茶 APS 抗菌作用
  • 简介:观察妥布霉素伤用凝胶的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妥布霉素伤用凝胶对临床分离的120株临床常见的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菌的体外抗菌作用.以对青霉素敏感的金葡菌、表葡菌、对庆大霉素敏感的大肠杆菌、敏感绿脓杆菌的作用为最强,MIC50均为0.25mg/L.妥布霉素伤用凝胶抗菌谱较广,对试验中的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较强的杀灭或抑制作用,显示出较好的抗菌活性.

  • 标签: 妥布霉素 体外抗菌活性 MIC MBC
  • 简介:目的了解磷霉素对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与其他6种抗菌药物进行比较。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检测磷霉素等7种抗菌药物对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分离的50株粪肠球菌标本中(25株分离自尿液标本,25株分离自血液标本),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对青霉素均现耐药,对磷霉素敏感率98%、氨苄西林78%、红霉素8%、利福平24%。结论磷霉素对粪肠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较强。

  • 标签: 磷霉素 粪肠球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针 对药房处方调剂的情况进行药师干预,并探讨其具体作用以及效果。 方法:从我院自 2017年 9月至 2019年 9月本院药房 处方中 选择 160 份 作为本次实验研究的对象,按照数字随机的方式分为 2 组,其中对照组按常规进行,而研究组采用药师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用药的合理性以及具体联用效果。 结果:从抗菌药物方面来看,研究组的合理性为 95.0% ,而对照组为 75.0% 。在两组情况的对比中,发现差异显著 (P<0.05)。从联合用药的角度来看,研究组患者采用的三联及以上与对照组的对比结果中,发现研究组情况更佳,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处方经过药师干预后的改善效果十分显著,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用药的合理性,而且在药物联用方面也有了显著减少,对患者的治疗有积极意义, 值得科学研究和临床推广。

  • 标签: 药师 干预 抗菌药物 处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促进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方法随机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西药房调剂处方中抽取720张抗菌药物处方为研究对象,样本处方由临床药师进行审核与点评,统计不合理处方检出数,评价临床药师干预效果。结果临床药师处方审核与点评共计筛查不合理处方37张,不合理项目41条,不合理处方检出率5.14%,主要为抗菌药物用药用量不当、诊断与用药不符和药品选择不适宜。药师就处方不合理问题与临床医师进行交涉,提出的相关药学建议均被临床医师采纳,处方得以修改或重新开具。结论药师处方审核与点评能有效筛查出不合理抗菌药物处方,并通过与临床医师交涉纠正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问题,对保证医嘱正确性、提高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临床合理用药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探讨大蒜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以大蒜素和罗红霉素、万古霉素,头孢他啶、头孢拉定对1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药敏实验。结果大蒜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很明显,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蒜素提取物的耐药率较低。大蒜素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有强力抑制作用

  • 标签: 大蒜素 金黄色葡萄球菌 抗菌作用
  • 简介:本文综述了纳豆菌通过液体发酵产生的抗菌物质对许多致病菌具有抑菌的作用,概述了目前对纳豆菌抗菌物质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研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纳豆菌 抗菌物质 防腐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药剂科在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中的作用。方法我院药剂科于2014年1月开始实施抗菌药物管理实践,主要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开展学习培训、规范药物应用等方式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比较开展管理实践前后相关患者及处方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实施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实践后,研究组抗菌药物处方所占比率为40.67%,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而其中合理用药处方所占比率为91.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96%;开展用药管理实践后,研究组单次平均用药剂量为(2.02±0.13)g,平均用药时间为(76.54±4.09)h,平均费用为(756.37±29.64)元,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充分发挥药剂科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职能作用,对于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提高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以及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抗菌药物 合理用药 药剂科
  • 简介:摘要目的合理用药已成为临床药学和治疗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更为重要。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如何在医院抗菌药的合理用药中发挥作用。方法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监测、制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临床查房、开展药学讲座等方法,开展药学服务。结果规范了医院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使临床抗感染疗效大为提高。结论临床药师积极参与临床药学服务,促进了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安全使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药学服务
  • 简介:摘要茶碱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常联合应用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影响肝代谢能力,进而影响茶碱药代谢,本次研究试分析两种药物相互作用相关研究进展。

  • 标签: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相互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药房处方调剂中实施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实际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1月医院药房开具的1600张处方中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分析,2017年2月—7月未实施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800张处方为对照组,2017年8月—2018年1月已实施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800张处方为观察组。统计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药物使用时间过长、药物选择不当、药物联合不当、药物用法剂量缺乏合理性及无指证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药房处方调剂中采取药师干预抗菌药物措施,可整体提升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和用药质量,对抗菌药物的使用流程起着规范作用,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药房 处方调剂 药师干预 抗菌药物
  • 简介:摘要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一直是医疗机构的工作重点,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在抗菌药物使用中应用药学干预,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800例患者进行研究,病例纳入时间为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根据是否进行药学干预分为2组,对照组400例,进行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40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药学干预。比较2组的用药不合理情况以及具体类型。结果:观察组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为2.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50%(P<0.05)。结论:在抗菌药物使用中开展药学干预具有有效性,可减少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情况发生,作用显著。

  • 标签: 抗菌药物 药学干预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呼吸内科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期间实施药学干预的意义。方法:研究呼吸内科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范围:2021年7月-2023年7月,120例资料,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经常规干预,实验组则开展临床药学干预,对比治疗周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比较治疗时间、治疗费用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人数对照组多于实验组,P<0.05。结论:呼吸内科患者使用抗菌药物期间经临床药学干预后提升患者治疗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情况,保证患者用药期间的满意度指标,增加患者与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

  • 标签: 临床药学干预 呼吸内科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苦参等16种中药治疗加德纳菌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门诊治疗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66例,随机将66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选用苦参等16种抗感染中草药,制备成含生药19/ml的药液,每日给予中药汤剂冲洗阴道,再放置中药阴道栓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甲硝唑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5.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纯中药制剂冲洗阴道及放药,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对于细菌性阴道病,不仅治愈率高,还有利于阴道生态平衡的恢复和维持,有效防止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 加德纳菌 抗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并发院内感染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抗菌药物运用中不采取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抗菌药物运用中采取临床药师干预策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运用不合理现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运用不合理现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中,必须要重视临床药师的作用,方可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管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阿莫西林的药性作用及其合理用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使用阿莫西林的患者510例为研究对象,填写我院自制的抗菌药物阿莫西林使用情况调查表,分析抗菌药物阿莫西林的药性作用以及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参与本研究的510例患者中,有4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表现为头痛、过敏反应、乏力、胃肠道反应、皮疹、水肿、嗜睡等。结论抗菌药物阿莫西林的不合理使用会产生不良反应,会影响药性作用的发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阿莫西林有助于临床疾病的治愈,有助于防止耐药性的发生。

  • 标签: 抗菌药物,阿莫西林 药性作用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