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抗菌药物具有治疗感染、预防感染等重要作用,其作用机理为可在适宜浓度下抑制患者体内的病原体活性或直接杀灭病原体,进而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目前我国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种类相对较多,不同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及适用对象各不相同。本文从糖肽类抗菌药物入手,对常用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及合理选择进行分析和研究。

  • 标签: 抗菌药物 作用 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苦参等16种中药治疗加德纳菌阴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门诊治疗的细菌性阴道病患者66例,随机将66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选用苦参等16种抗感染中草药,制备成含生药19/ml的药液,每日给予中药汤剂冲洗阴道,再放置中药阴道栓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甲硝唑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为75.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纯中药制剂冲洗阴道及放药,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对于细菌性阴道病,不仅治愈率高,还有利于阴道生态平衡的恢复和维持,有效防止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 加德纳菌 抗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70例并发院内感染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在抗菌药物运用中不采取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抗菌药物运用中采取临床药师干预策略。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住院时间、抗菌药物运用不合理现象。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抗菌药物运用不合理现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中,必须要重视临床药师的作用,方可提高临床用药合理性,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管理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阿莫西林的药性作用及其合理用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使用阿莫西林的患者510例为研究对象,填写我院自制的抗菌药物阿莫西林使用情况调查表,分析抗菌药物阿莫西林的药性作用以及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结果参与本研究的510例患者中,有4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表现为头痛、过敏反应、乏力、胃肠道反应、皮疹、水肿、嗜睡等。结论抗菌药物阿莫西林的不合理使用会产生不良反应,会影响药性作用的发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阿莫西林有助于临床疾病的治愈,有助于防止耐药性的发生。

  • 标签: 抗菌药物,阿莫西林 药性作用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限定日剂量在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门诊与住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采用限定日剂量法进行分析。结果门诊DDDs排序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头孢呋辛钠、头孢噻肟、头孢克洛,金额排序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头孢呋辛钠、头孢克洛、头孢噻肟;住院DDDs排序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头孢呋辛钠、头孢硫脒、头孢噻肟钠;金额排序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头孢呋辛钠、头孢美唑、头孢硫脒。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是仍然存在某些不合理用药情况,提示相关人员应加大监管力度,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

  • 标签: 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 限定日剂量
  • 简介:摘要目前,抗菌药物在临床的使用十分广泛,但其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包括用药的随意性等。抗菌药物的随意使用使药物的药效发生了一定程度的降低,并且耐药性也相对升高,使得许多医源性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升高。本研究对目前基层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做了深入研究,并分析了医院药师在优化基层医院抗菌药物使用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探究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制度,旨在为抗菌药物的临床正确有效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

  • 标签: 医院药师 基层医院 抗菌药物 优化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药剂科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进行构思、规范和总结,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选取 2015年 6月至 2015年 7月 1月间在我院就诊的患者 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 4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用药采用常规处方,观察组用抗菌药在我院药剂科干预下使用。对两组患者的合理用药比例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及时对抗菌药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整改。结果:医院药剂科干预抗菌药物使用后 ,观察组患者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使用抗菌药物种类和给药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更换抗菌药物发生率 (12.50%)和联合用药发生率 (1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更换药物发生率 (37.50%)和联合用药发生率 (3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药剂科干预下进行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在临床上极为必要,在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发挥显著促进作用,有利于维护患者用药权利,保证患者身体健康。

  • 标签: 药剂科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药剂科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进行构思、规范和总结,促进医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充分发挥医院药剂科的积极作用,对药剂科的药学实践加以归纳总结。结果药剂科是药品管理使用中的重要组成部门,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会诊、查房、查病历,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药剂科应广泛宣传不同种类及新型抗菌药物的使用特点、抗菌谱和使用注意事项,与其他科室密切协作,积极发挥作用,正确理解指导原则,促进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抗菌药物。结论加强科学监管,积极进行临床药学实践,是保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有利措施。

  • 标签: 药剂科 抗菌药物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础医院临床药师在抗菌药物综合干预管理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7月-12月及2016年7月-12月出院患者病历各100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2015年7-12月,该阶段临床药师未进行药学干预;2016年7月-12月,该阶段临床药师进行药学干预。对两个时间段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在临床药师的介入和综合性干预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人均抗菌药物费用、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率等较干预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病原体送检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进行药学干预,可有效减少基层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 标签: 临床药师 抗菌药物 基层医院 综合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合理应用进行探讨。方法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将50例含有喹诺酮类抗菌药的处方作为观察组,并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按照喹诺酮类抗菌药的服用说明书对其不合理临床用药情况予以分析以及筛查,进而与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包含喹诺酮类抗菌药的50张处方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工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比较后发现,观察组之中存在不合理用药处方和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5例和8例,而对照组之中存在不合理用药处方和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16例和13例,观察组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情况,两组存在着差异,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在对患者使用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时,为了进一步的促进药物药理作用和临床合理应用质量的提升,必须做好药剂培训方面的工作。

  • 标签: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药理作用 临床合理应用
  • 简介:8月4日媒体报道.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表示,越南将在2018年开始,所有生鲜类产品和养殖类产品全面停止使用抗菌剂.但不包括饲料类产品。到2020年全面实现畜牧业禁用抗菌剂。同时,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还会针对此举对畜牧业、水产业和食品安全方面修订法案或制定新的法案。

  • 标签: 抗菌剂 越南 农村发展 食品安全 畜牧业 产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对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影响。方法:通过收集我院 2013年和 2014年抗菌药物使用的各项数据,并选取使用排名前 5的抗菌药物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两年各项数据的对比分析,了解到 2014年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相比 2013年都有所下降,且 P< 0.05。同时在注射和口服抗菌药物种类和 DDDs上也呈下降趋势,并控制在卫计委规定的标准指标内,使用频率最高的抗菌药物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对患者身体伤害最小,预防感染效果最佳。结论:我院的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有效的抑制了抗菌药物的使用量,让其使用更加规范合理,整治效果显著,还需要继续专研,持续改进,加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确保患者合理用药。

  • 标签: 抗菌药物 专项整治 用药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革兰阴性杆菌体外抗菌的效果。方法选取我中心收集的样本,将样本中分离出来的992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革兰染色,鉴定以及纸片扩散试验,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后,大肠埃希菌的敏感性是93.9%,肺炎克雷伯菌敏感性92.1%,奇异变形菌的抗菌敏感性为91.7%。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奇异变形菌感染的治疗效果比较优秀,在体外抗菌使用中能够发挥较好的效果,对因革兰阴性菌导致的感染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头孢哌酮/舒巴坦 革兰阴杆菌 抗菌作用
  • 简介: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中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且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了解中药药理药性,并结合患者具体临床特征,选择合适的中药预防疾病的进展,从而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目前,临床上应用的抗生素中有很多含有中药药理药性,这些抗生素在应用的过程中与西药不同,医生应该谨慎使用,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本文主要通过对金银花、鱼腥草以及板蓝根等几类抗菌类中药的药理药性进行分析、总结,了解抗菌类中药药理药性,提高临床上应用抗菌类重要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合理发挥抗菌类重要的功效,现做如下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信息管理系统在抗菌药物管理中的实践。方法2015年11月,正式建成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实用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信息公示系统、信息查询系统、职能工作三个板块,药学部、临床科室医护人员、护理部、检验科都有相应的登录窗口,在系统中开展部分医务工作,包括最新药学结果公示、合理用药最新指南信息、奖惩信息,病原学检查的结果、样本质量结果、药敏分析、耐药菌以及多重耐药菌检出结果公式与分析等。结果2016年门诊抗生素使用率、住院抗生素使用率、第三代头孢菌素使用率、全程抗生素静脉用药率、医院感染率、耐药菌检出率、多重耐药菌检出率,分别为12.4%、45.6%、2.5%、10.6%、4.3%、56.1%、1.3%,低于2015年15.3%、53.6%、2.9%、12.5%、4.6%、59.5%、1.5%,2016年门诊抗菌处方合格率、住院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住院抗生素用药处方采样率分别为85.1%、89.1%、75.6%,高于2015年81.1%、84.9%、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抗菌药物管理水平,降低了耐药、医院感染风险。

  • 标签: 信息管理系统 抗菌药物管理 临床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DCA循环管理法用于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AUD)效果。方法将2014年1-6月与2014年7月-2016年6月作为我院实施PDCA循环前后阶段,比较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实施后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及使用强度相对于实施前明显下降,而使用合理率、微生物送检率及术前停药率则明显上升(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用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控制及促进抗菌药物使用持续改进成效显著。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