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临床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并发垂体危象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并发垂体危象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患者。对照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97.29%,与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8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并发垂体危象临床症状复杂,病情危重,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给予临床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痛苦,是保证临床救治成功的关键内容。

  • 标签: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垂体危象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淋巴细胞性垂体炎(lymphocytic hypophysitis, LYH)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女性多见,好发于妊娠晚期和产后的妇女。通过报告1例产后2天LYH导致垂体危象的病例,并复习文献,以提高对淋巴细胞性垂体炎导致内分泌急诊的临床认识和诊疗水平。

  • 标签: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 产后 垂体危象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討保留前叶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的效果。 方法 收集 2017年 10月~ 2019年 1月由我院诊断为前列腺增生患者 8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根据是否保留前列腺前叶,将患者分成不保留组和保留组,每组 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6月后的膀胱残余尿( PVR)、最大尿流率( Q-max)、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生活质量评分( QOL),术后尿失禁发生率,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和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患者 PVR、 Q-max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保留组 IPSS、 QOL评分低于不保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保留组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低于不保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保留组生存质量改善高于不保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保留组治疗效果优于不保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 结论 保护前列腺前叶的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可以降低术后尿失禁的发生率。     [关键词 ] 前列腺剜除术 ;前列腺增生 ;尿控结构 ;微创手术 

  • 标签:
  • 简介:垂体腺瘤是一种常见的颅内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韵10%左右。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医学检查技术的发展,垂体腺瘤的发现率明显增加。垂体腺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30~50岁者居多。由于其主要症状是内分泌功能紊乱(月经不调、不育)及视功能障碍,需行适当的治疗。目前,除垂体泌乳素(PRL)腺瘤可以首选药物治疗外,其他类型的肿瘤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如何以最小的创伤切除肿瘤并保全病人的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垂体腺瘤病人的生活质量,一直是神经外科医师追求的目标。

  • 标签: 垂体肿瘤 外科手术 最小侵入性 显微外科手术 神经内镜 神经导航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垂体危象的处理和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监测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有无低血糖、低血压、低体温等情况。

  • 标签: 垂体危象 处理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诊断垂体疾病的手段目前仍以临床表现、内分泌检查和CT扫描为主,随着MR应用的普及,许多有内分泌症状及视力视野改变的病人行MR扫描。由于MR具有组织分辨率高,可多参数、多方位和多层面扫描的优点,且显示亚急性和慢性血肿明显优于CT扫描,使得垂体瘤出血的检出率亦相应增高。本文报道19例垂体瘤出血的MR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探讨MR扫描在诊断垂体瘤出血中的价值。

  • 标签: 垂体肿瘤 并发症 磁共振成像 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垂体瘤的MRI影像学的特点,以提高其术前诊断水平。方法搜集我院经病理或活检证实的18例垂体瘤,回顾性分析其MRI表现,并与手术病理资料对照分析。结果18例垂体瘤包括泌乳素腺瘤8例,促生长激素腺瘤3例,促甲状腺激素腺瘤1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例,无功能性腺瘤5例。其中大腺瘤11例,微腺瘤7例。大腺瘤于T1WI像上呈低、等或高信号,T2WI上呈稍高或混杂信号,部分有囊变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囊壁及实性部分有明显强化。微腺瘤于T1WI像上呈稍低或等信号,T2WI像上呈中等或混杂信号,半剂量(0.05mmoL/kg)增强扫描呈相对低信号,边界更加清楚。垂体瘤MRI影像学特点为鞍底下陷、部分侵入蝶窦、颈内动脉包绕、海绵窦受累、鞍隔突破等。结论MRI可充分显示垂体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范围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对于定性、定量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对手术方式和术后治疗措施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垂体瘤 MRI诊断 影像学 颅脑肿瘤 临床资料 腺体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减少垂体腺瘤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3月期间25例垂体腺瘤切除术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16例发生尿崩症,3例脑脊液漏,4例电解质紊乱,2例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对垂体腺瘤术后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全程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垂体腺瘤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危象的发病征象和合理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垂体危象患者临床资料,漏诊及误诊原因及其采取措施。结果13例均有不同程度肾上腺皮质功能、甲状腺功能、性腺功能减退表现,入院时13例发生不同程度的低血压,低血钠、贫血、以及意识障碍;其中体温不升3例,高热5例,低血糖3例;13例垂体危象患者中9例出现误诊,误诊为脑梗塞3例,低血糖休克3例,病毒性脑炎1例,慢性胃炎2例。11例患者经积极抢救,神志清楚、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后长期激素替代治疗;2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垂体危象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捉高各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尽早治疗,减少误诊率和病死率。

  • 标签: 垂体危象 误诊
  • 简介:目的:探讨垂体偶发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3例垂体偶发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有头痛等症状,12例无任何症状。4例有内分泌功能;无功能型49例病灶小于1.0cm者27例,1.0-1.5cm者13例,大于1.5cm者9例;29例经鼻蝶手术切除病变,术后病理结果示垂体腺瘤21例(18例无功能,2例生长激素型,1例泌乳素型),3例垂体增生,3例Rathke囊肿,2例垂体囊肿。53例中,失访4例;49例病人随访1-5年,手术切除病例均无复发,保守治疗病例中2例增大,其余病例无变化。结论对于头痛病人需重视垂体MRI检查;对于大于1.5cm或1.0-1.5cm随访有增大者,建议手术切除;而1.0cm以下无内分泌功能者可以定期随访。

  • 标签: 垂体偶发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病人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方法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后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确保患者顺利康复。结果经过整体护理及心理干预,使手术顺利进行,缩短了住院日。结论积极做好垂体腺瘤患者的术前指导和术后护理对患者减少并发症,顺利康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脑垂体腺瘤 鼻蝶入路 护理
  • 简介:摘要垂体转移癌在临床上十分少见,不易引起重视,对于患有乳腺癌、肺癌等多发转移的患者,一旦发现有垂体瘤的症状,应高度怀疑垂体转移癌,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垂体转移癌
  • 简介:泌乳素(prolactin.PRL)腺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约占垂体腺瘤的60%。其临床表现包括闭经、泌乳、不孕、头痛、视力障碍及垂体功能低下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放射治疗。由于以多巴胺激动剂(dopamineagonist,DA)为主的药物治疗不仅可以使PRL水平下降、性腺功能恢复正常,而且可以使肿瘤体积缩小、避免手术,所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本文就泌乳素腺瘤药物治疗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 标签: 垂体肿瘤 泌乳素腺瘤 药物疗法
  • 简介:垂体腺瘤是一种比较特殊的颅内肿瘤,既有肿瘤的性质,同时也有内分泌学特性。垂体腺瘤的危害主要有:垂体激素过量分泌,产生一系列代谢紊乱和脏器损害;肿瘤压迫使其它垂体激素低下,引起相应的靶腺功能低下:肿瘤压迫鞍区结构,导致相应功能严重障碍。其诊断和治疗也应从以上三方面考虑。核磁共振检查及内分泌激素测定是垂体腺瘤诊断的重要手段。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经蝶入路优于经颅入路。本文从垂体腺瘤诊断和治疗方面需要明确的几个问题予以概述:垂体腺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垂体腺瘤诊断和治疗的规范化,疗效的评价,侵袭性垂体腺瘤以及垂体腺瘤放疗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 标签: 垂体腺瘤 经蝶显微外科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垂体脓肿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选择。方法报道11例垂体脓肿,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11例垂体脓肿均行手术治疗,8例经鼻蝶入路,2例经翼点入路,1例经额下入路。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诊未见复发。结论垂体脓肿早期明确诊断后,最佳选择为经鼻蝶手术治疗。

  • 标签: 脓肿 垂体 手术 脑部 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