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垂体区占位病变绝大多数是垂体腺瘤,临床上时有非垂体腺瘤的垂体区占位病变误认为垂体腺瘤,并行不恰当的治疗。本文回顾分析2004年至2010年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和清华大学玉泉医院收治的9例非垂体腺瘤性垂体区占位病变的诊治,有助于提高诊治水平。

  • 标签: 库欣综合征 库欣病 双侧岩下窦采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垂体危象的处理和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监测患者意识状态、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有无低血糖、低血压、低体温等情况。

  • 标签: 垂体危象 处理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危象的发病征象和合理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垂体危象患者临床资料,漏诊及误诊原因及其采取措施。结果13例均有不同程度肾上腺皮质功能、甲状腺功能、性腺功能减退表现,入院时13例发生不同程度的低血压,低血钠、贫血、以及意识障碍;其中体温不升3例,高热5例,低血糖3例;13例垂体危象患者中9例出现误诊,误诊为脑梗塞3例,低血糖休克3例,病毒性脑炎1例,慢性胃炎2例。11例患者经积极抢救,神志清楚、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后长期激素替代治疗;2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垂体危象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捉高各科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尽早治疗,减少误诊率和病死率。

  • 标签: 垂体危象 误诊
  • 简介:1临床资料1.1病历摘要女,60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缺损,并偶伴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咳嗽咳痰、尿频尿急尿痛及意识障碍,曾于2010年3月10日就诊于青岛市立医院,确诊为“垂体瘤”,并行γ刀手术治疗,术后未行正规激素替代治疗。既往高血压病史多年,给予“安博维”控制血压;元输血及药物过敏史,无吸烟饮酒史;14岁月经来潮,月经可,50岁绝经;23岁结婚,育2子。

  • 标签: 垂体瘤术后 低钠血症 高热 感染 垂体危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垂体腺瘤发病率高,治疗方式多元化,虽然药物化疗、立体定向放疗等治疗方式均有较快的发展,但外科手术治疗仍处首席地位。本文就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尤其近年来出现的新技术的应用进行文献总结综述。

  • 标签: 垂体腺瘤 手术入路 神经导航 神经内镜 术中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丘脑-垂体疾病及其治疗原则。方法分别介绍下丘脑-垂体疾病的病症及其治疗原则。结论下丘脑-垂体疾病所包括的病症很多,明确病症的原因以及其治疗原则对于该病症的治疗有着很到的帮助。

  • 标签: 内分泌 下丘脑-垂体疾病 用药与误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垂体后叶素在产后出血症状治疗中的药效。方法研究206例存在产后出血高危诱因的产妇,治疗组103例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催产素治疗,用药方式均为静脉滴注,对产后两组产妇出血状况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103例产妇中7例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6.80%,对照组103例产妇中24例出血,发生率为23.30%,P<0.05。在产后的2h及24h两个时间对产后出血量的计量发现,治疗组出血更少,P<0.05,且本次治疗中治疗组产妇未发生显著不良反应。结论以垂体后叶素为产妇进行治疗,可以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减少出血量,保证产妇分娩安全。

  • 标签: 产后出血 垂体后叶素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内科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常表现怕冷,要注意保暖。

  • 标签: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内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我科收治的29例垂体腺瘤卒中病人,通过临床分析其临床表现,探讨其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对29例垂体腺瘤卒中病人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垂体腺瘤卒中的临床表现与垂体组织破坏和肿瘤卒中后压迫垂体周围结构及其程度有关。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视力障碍、眼肌麻痹及意识障碍等。内分泌学检查约2/3病人有部分或全垂体功能低下。影像学检查均为垂体大腺瘤。部分病人有空泡蝶鞍。结论垂体腺瘤卒中可使部分分泌型病人的症状和体征缓解,起到自然治愈的功效。及时有效地外科干预方法可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

  • 标签: 垂体瘤 卒中 临床诊断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垂体腺瘤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1月入住我院的老年脑垂体腺瘤患者21例,术前采用心理指导、饮食指导、呼吸训练等护理方式,术后密切观察并发症情况、体位指导等,对患者进行约1年时间随访,观察病情变化情况。结果多数患者保持较稳定的病情恢复情况,临床疗效较为明显。结论老年患者因生理功能等因素影响,脑垂体腺瘤手术后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发症情况,并给予护理治疗,保证患者恢复病情。

  • 标签: 老年患者 脑垂体腺瘤 护理分析
  • 简介:目的对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进行复习总结。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病因目前仍以垂体瘤及其术后为主;Sheehan综合征发病率逐渐下降;老年患者应注意空泡蝶鞍合并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者;所有患者均予相应靶腺激素替代治疗,病情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病因复杂,临床表现特异性差,临床诊疗中应提高警惕,以免漏诊、误诊。

  • 标签: 垂体功能减退症 激素替代疗法 SHEEHAN综合征 空泡蝶鞍
  • 简介:垂体瘤是蝶鞍区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人群发生率一般为1/10万。在颅内肿瘤中仅低于脑胶质细胞瘤和脑膜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手术切除是垂体本身具有非常复杂而重要的内分泌功能以及和周围结构复杂,使得该手术的复杂程度高,术后的并发症也多。常见的并发症有尿崩症、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感染等。而严密观察病情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 标签: 垂体瘤术后 并发症 观察及护理
  • 简介:目的总结伴有Rathke囊肿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伴有Rathke囊肿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及其手术治疗效果。结果11例患者全切9例,次全切除2例,囊肿均切除,术后均进行临床随访,随访时间8~52个月,术前视力下降的7例患者术后视力得到明显改善,其中6例患者视力恢复正常,3例月经紊乱患者月经恢复,1例头痛患者术后头痛消失。术后复查垂体磁共振未见肿瘤或囊肿复发。结论伴有Rathke囊肿的垂体腺瘤临床罕见,垂体MRI提示肿瘤内存在囊性信号应考虑合并Rathke囊肿的存在,压迫症状明显的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垂体腺瘤 RATHKE囊肿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垂体腺瘤的方法、疗效、手术适应证和并发症之一脑脊液鼻漏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显微镜下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病人有效防治脑脊液鼻漏的手术经验。大腺瘤42例,微腺瘤14例,其中侵犯海绵窦3例。结果大腺瘤全切除31例,近全切除7例,大部切除1例;3例侵犯海绵窦的腺瘤中,近全切除1例,大部分切除2例。微腺瘤全切除14例,术后并发垂体前叶功能低下5例,尿崩症10例,没有出现1例脑脊液鼻漏。结论经鼻蝶入路显微镜下熟练切除垂体腺瘤能够减少严重并发症尤其是脑脊液鼻漏的发生。

  • 标签: 垂体腺瘤 经鼻蝶入路 脑脊液鼻漏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术前磁共振信号强度判断垂体腺瘤质地的可能性。方法70例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垂体腺瘤根据手术中肿瘤的质地分为3组质软组(A组,36例),质中等组(B组,22例)和质韧组(C组,12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磁共振扫描,测量T1WI及T2WI肿瘤信号与脑白质信号的比值和强化前后肿瘤T1WI信号强度比值,与其术中所见腺瘤质地相对照,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组T1WI瘤体/白质信号强度比均值分别为1.32±0.18、0.89±0.32、0.76±0.2,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瘤体强化前后T1值比均值1.25±0.28、1.48±0.33、1.91±0.45,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T2WI瘤体/白质均值2.29±0.22、1.87±0.12、1.38±0.23,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磁共振信号强度可以在术前简易而准确判断垂体腺瘤的质地,以T2WI上瘤体/白质信号强度比值>2.0垂体腺瘤质地软,<1.7质地硬韧,比值介于1.7与2.0之间质地中等;对判断手术难度和预后及选择手术入路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垂体腺瘤肿瘤质地核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