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内窥镜下切除垂体腺瘤的效果。方法在内窥镜良好的照明、图像放大及清晰的术野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26例。结果手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复发2例,其余24例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效果较满意。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内窥镜下切除垂体腺瘤能准确判断重要解剖结构、损伤小、方法简便、容易取得成功。

  • 标签: 内窥镜 鼻蝶窦径路 垂体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在垂体瘤手术患者中的效果评估。方法在2016年5月到2018年5月选取我院治疗垂体瘤的患者100例,均使用手术治疗,根据使用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实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实行临床路径护理模式的患者为实验组。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小于实验组,两组之间比较具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在垂体瘤的患者中实行手术治疗过程中实行临床路径模式,能够提高护理总有效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临床路径护理模式 垂体瘤 手术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心理护理干预对垂体瘤手术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科年龄大于16周岁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患者100例按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两组手术前后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术后满意尺,对心理护理干预对垂体瘤患者术后作用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知识掌握程度都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高(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心理护理干预对垂体瘤患者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经鼻蝶入路 垂体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延续性护理在垂体瘤术后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2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蝶垂体瘤切除手术治疗,其中30例接受常规护理者纳入对照组,32例接受延续护理方案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依从率、护理满意度评分、术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治疗有效率指标。结果 ①围手术期观察组患者依从率96.88%、护理满意度评分(91.5±1.6)分及术后生活质量SF-36评分(85.2±1.3)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在垂体瘤术后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助于更好地改善患者术后依从性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垂体瘤 术后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肺结核咯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 2017年 10月 ~2018年 10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 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 23例即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对照组给予酚妥拉明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 95.65%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86.96%,观察组止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4.3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30.43% (P<0.05)。结论: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肺结核咯血不仅能够确保治疗疗效,对不良反 应的控制结果较好,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咯血 垂体后叶素 酚妥拉明 联合治疗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生长缓慢,容易诊断,手术疗效佳。随着现代化诊疗技术的应用,在电子显微镜配合下,以鼻—蝶窦入路切除肿瘤组织,保留垂体组织是一种创新的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我院神经外科1998年1月~2005年1月经鼻—蝶窦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垂体腺瘤50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 标签: 垂体腺瘤 经蝶窦入路 显微外科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席汉氏综合征并发垂体危象的发病征象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一例席汉氏综合症并发垂体危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患者经过积极救治后病情稳定出院。结论:该患者意识转清,病情稳定。席汉氏综合症临床表现复杂,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 标签: 席汉氏综合症 垂体危象 低钠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敏感指标构建的护理干预在垂体瘤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收入医院行介入治疗的200例垂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病程组间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质量敏感指标构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态、精神状态、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活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质量敏感指标 垂体瘤 介入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内镜行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对15例经鼻内镜行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配合进行总结。结果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脑垂体瘤一次性切除成功,无一例并发症。结论经鼻内镜下垂体瘤切除手术具有安全、简便、手术效果好、患者痛苦小等优点。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和密切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手术室护士熟练掌握仪器设备的使用,洗手护士与手术医生密切的配合对手术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鼻内镜垂体瘤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快速康复护理在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4例于2021年8月-2023年2月到我院接受鼻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52例。分别选择常规护理和快速康复护理,比照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鼻垂体瘤切除术 快速康复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脑垂体瘤患者的治疗中,基于IMB模型开展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62例样本选取收治的脑垂体瘤患者,时间:2021年4月-2023年4月。根据入院先后完成分组。对照组(n=31)和研究组(n=31)。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基于IMB模型开展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知识掌握24例,掌握率77.42%;研究组实施IMB模型护理模式,知识掌握人数明显增加,共30例,掌握率96.77%,对比(P<0.05)。研究组开展IMB模型的护理服务,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显著提升,各项自护理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优,组间对比(P<0.05)。结论:针对脑垂体瘤患者,采用基于IMB模型的护理措施能显著提升对疾病的掌握程度,增加自我护理的能力,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脑垂体瘤 IMB模型 护理模式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心理干预对垂体瘤患者心理障碍的影响,以及将其应用到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的选取我院2012年12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56例垂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的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在手术前后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开展护理,对于观察组的28例患者,针对患者心理障碍程度的不同,采用有针对性的认知心理干预方法开展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采用汉密斯顿量表评分方法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汉密斯顿量表评分值发生明显的下降,对照组患者的没有明显的改善,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心理干预方法应用到垂体瘤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垂体瘤 心理障碍 认知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治疗组)和垂体后叶素组(对照组),疗程7天,观察两组疗效、副作用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治疗组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的优点。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咯血 垂体后叶素 酚妥拉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FOCUS(field of view optimized and constrained undistorted single-shot)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在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与24例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MRI平扫、动态增强及FOCUS DWI序列图像并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比较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组病变与未受累区ADC值及高泌乳素血症组平均ADC值间差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比较高泌乳素血症组垂体前叶左、中、右三个区域间ADC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ADC比值(即rADC)的诊断效能。结果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组病变区的ADC值小于邻近未受累垂体区及高泌乳素血症组垂体前叶平均ADC值(P<0.001),且后两者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高泌乳素血症组垂体中间部ADC值显著高于左右两侧部(P右=0.001,P左=0.012),而左右两侧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rADC诊断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3。结论FOCUS DWI有助于鉴别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及单纯高泌乳素血症垂体组织,可以考虑应用其辅助诊断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从而为临床制订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 高泌乳素血症 鞍区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侵袭性垂体腺瘤(invasive pituitary adenoma,IPA)术后发生延迟性脑脊液鼻漏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天津市环湖医院并行手术治疗的IPA患者142例,其中男62例,女80例,年龄38~67岁。收集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资料,对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者均行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扩大切除漏口周围硬脑膜,去除坏死组织,同时切除残留或复发垂体腺瘤,应用多层材料修补脑脊液漏口;对于术后仍有术腔漏液者,内镜下再次清理术腔坏死组织并行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对术后发生延迟性脑脊液鼻漏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本组142例患者中,肿瘤全切者64例,非全切者78例,术后随访6~72个月,发生延迟性脑脊液鼻漏者31例,发生率21.83%,发生时间为术后1~5年,平均2.4年。对延迟性脑脊液鼻漏者行内镜下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鼻内镜,其中28例患者经1次、2例患者经2次、1例患者经3次内镜手术后修补成功。术后随访6~60个月,未再出现脑脊液鼻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切除程度、复发、大小、质地、术后放疗和术者经验为术后发生延迟性脑脊液鼻漏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切除程度和复发为术后发生脑脊液鼻漏的最高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大小、质地、术后放疗和术者经验为本研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PA术后并发延迟性脑脊液鼻漏与肿瘤切除程度、复发、大小、质地、术后放疗和术者经验有关。对这类患者应于内镜下扩大切除漏口周围硬脑膜及坏死组织,对缺损部位进行多层材料修补,术后密切随访、及时补救。

  • 标签: 垂体腺瘤 侵袭性 脑脊液鼻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