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别采用4种方法测定严重烧伤后早期大鼠血糖并比较采用不同检测仪器和标本类型测定血糖结果的差异。方法将24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1(8只)与烫伤组B1(16只),烫伤组B1于伤后12、24h采血(每个时相8只)。另外取2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2(10只)与烫伤组B2(10只),烫伤组B2于伤后12h采血。烫伤组B1、B2大鼠置于(95.0±0.5)℃热水中15s,制作30%总体表面积(totalbodysurfacearea,TBSA)、IU度烫伤模型。烫伤组B1(即时复苏)伤后立即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40ml/kg),烫伤组B2(延迟复苏)伤后6h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40ml/kg)。对照组A1、A2仅37℃温水中15s模拟烫伤,不进行液体复苏。用血糖仪/尾动(静)脉全血法、血糖仪/腹主动脉全血法、分光光度计,股静脉血浆法、分光光度计,腹主动脉血浆法4种方法测定大鼠血糖。结果①与对照组A1比较,烫伤组B1伤后12、24h血糖仪/尾动(静)脉全血血糖、分光光度计/股静脉血浆血糖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A2比较,烫伤组B2伤后12h血糖仪,腹主动脉全血血糖、分光光度计/腹主动脉血浆血糖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对照组A1的血糖仪/尾动(静)脉全血血糖与分光光度计/股静脉血浆血糖比较、对照组A2的血糖仪/腹主动脉全血血糖与分光光度计/腹主动脉血浆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烫伤组B1的血糖仪/尾动(静)脉全血血糖显著低于分光光度计/殷静脉血浆血糖(P〈0.05);烫伤组B2的血糖仪,腹主动脉全血血糖与分光光度计/腹主动脉血浆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大鼠严重烧伤后早期,4种血糖测量方法均表明血糖升高,用腹主动脉全血采用血糖仪�

  • 标签: 烧伤 大鼠 血糖
  • 简介:新世纪肿瘤治疗的挑战之一是寻找针对病理发生学上一致的肿瘤类型的特异性靶向疗法,以达到最大疗效和最小毒性,其中肿瘤的精确分型是关键。目前,肿瘤分类或分型主要依据于形态学标准,故有局限性,因为相同形态的肿瘤可能具有明显不同的临床过程和治疗反应。这些肿瘤在临床上的异质性提示可能存在不同的分子亚型。近年,肿瘤分子分型(molecularstaging/molecularclassification)的概念悄然而生,即在基因表达水平上精确区分肿瘤的分子类型,标志着肿瘤分型已进入分子时代。

  • 标签: 胃癌 分子分型 诊断 预后判断
  • 简介: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特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6年收治30例以特殊表现为首发症状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结果起病时均无头痛、呕吐,首发症状表现为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眩晕、呕血、抽搐、颈部僵硬感、胸闷。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其首发症状可不典型,有特殊表现,尤其老年人患者应予重视以免误诊、漏诊、延误治疗。

  • 标签: 蛛网膜下腔出血 首发症状 特殊表现
  • 简介:患者,男,38岁,2003年7月5日中午12时在乘车外出去郊游时感觉胃部不适,自服胃药“斯达舒”2粒,后约1小时突感双眼视物模糊,看周围物体时一片黄色,约几分钟后开始恶心呕吐,物为“咔啡样”胃内容物,伴有轻微的头晕,但无头痛及意识障碍,自以为服

  • 标签: 双眼视力障碍 首发症状 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 治疗
  • 简介:低血糖是老年人常见病之一,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者易误诊为脑血管病。因此,正确认识老年人低血糖的神经系统症状,对临床诊治起重要的作用。现将我科2001年1月至2008年4月间收治的37例低血糖症患者的诊治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 标签: 低血糖症 脑梗死 老年人 意识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与功能锻炼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162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62例中显效86例,有效56例,无效20例,有效率治疗组91.67%,对照组83.33%。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和调整心理状态有助于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偏瘫 肢体功能锻炼 护理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老年性相关疾病的发生越来越突出,轻度老年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性痴呆的高危人群,是介于正常认知老化与轻度痴呆之间的一种临床状态。然而,在临床常规工作对轻度老年认知功能障碍认识严重不足,故加强对老年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认识水平,提高对老年人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评估与筛查,是尽早干预和预防老年性痴呆发生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老年人 早期认知功能障碍 诊断
  • 简介:<正>基线调查于1997~1998年,实查成都市社区≥55岁居民5353人,2000~2001年复查其中3687人。实际随访2869人(77.81%),失访818人(22.19%)。结果:正常2764人,可疑痴呆58例,阿尔茨海默病(AD)25例(均为轻度痴呆)。可疑痴呆和AD患者基线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总分和各分项评分均低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轻度痴呆 查成 基线调查 失访 认知功能
  • 简介:<正>对照组29例,常规用地高辛或其他强心剂、利尿剂、硝酸酯类及抗感染等。治疗组26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洛始量2.5,以后据血压、心率情况,每2周调整剂量1次,至最大耐受量。治疗12周后,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最大耐受量 心率情况 射血分数 心功能
  • 简介:1.病例患儿张程,男,5岁,因抽搐20分钟于2002.2.2511:30AM入院.不伴发热及头痛,头晕,无咳喘,无视物不清及心慌、胸闷.呕吐1次,无腹痛,腹泻,既往健康.查体:T36.8℃,P130次/分,R28次/分,神志清,精神不振,呼吸尚平稳.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颈软,双肺未闻及干湿罗音.

  • 标签: 阵发性抽搐 低钙血症 首发症状 心肌炎 收缩期杂音 视物不清
  • 简介: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老年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免疫指标及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北京航天总医院肾内科行血液透析的老年尿毒症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血液透析治疗,而观察组采取HFHD,均治疗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检测2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免疫球蛋白A(IgA)、IgM、IgG、C3、C4、血钙、血磷、甲状旁腺激素(PTH)、β2-微球蛋白(β2-MG)、IL-6、IL-8、TNF-α及CRP水平变化,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钙磷代谢、免疫指标及炎症状态。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b[(136.28±14.25)vs(98.53±12.26)g/L]、TP[(69.85±6.12)vs(62.37±5.50)g/L]、Alb[(37.92±3.80)vs(31.65±3.37)g/L]、PA[(312.70±63.28)vs(242.18±46.27)mg/L]、IgA[(1.97±0.43)vs(1.58±0.30)g/L]、IgM[(1.53±0.26)vs(1.16±0.18)g/L]、IgG[(10.92±2.17)vs(9.35±1.60)g/L]、C3[(1.26±0.18)vs(1.05±0.15)g/L]及C4[(0.82±0.11)vs(0.54±0.07)g/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磷[(1.84±0.31)vs(3.20±0.56)mmol/L]、PTH[(60.54±3.38)vs(107.43±7.56)mmol/L]、β2-MG[(9.13±2.28)vs(20.82±3.27)mg/L]、IL-6[(197.42±40.63)vs(324.73±52.14)ng/L]、IL-8[(194.25±20.83)vs(237.15±28.60)ng/L]、TNF-α[(385.20±63.57)vs(468.37±71.40)ng/L]及CRP[(5.12±1.38)vs(6.30±1.54)mg/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FHD可有效改善老年尿毒症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营养状态,且能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

  • 标签: 老年人 尿毒症 营养状况 免疫指标 炎症因子 高通量血液透析
  • 简介:<正>40例患者分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化疗结束24h后即开始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3μg·kg-1·d-1(一般100~150μg/d),连续3d;对照组在化疗结束后第1~5天复查血象,白细胞低于4.0×109/L,即每日皮下注射G-CSF2~3μg·kg-1·d-1,连续3d或至白细胞≥4.1×109L。结果:G-CSF可有效防止白细胞过度下降,并可使其

  • 标签: 恶性肿瘤化疗 复查血象 集落刺激因子 粒细胞
  • 简介:SAP的发病率大约是30/100000,病死率大约为10%~15%[1].虽然SAP时胰腺实质发生坏死,但其病死率在无菌情况下还是很低(0~10%),如果,坏死的胰腺及其周围组织发生感染,则SAP患者预后恶化,病死率升高3倍(>30%)[2].因此,对于SAP患者胰腺坏死继发感染的早期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坏死感染 并发胰腺 感染早期
  • 简介:<正>对45例SAR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6%(43/45)的患者有SARS的接触史,潜伏期2-20d,平均(7.3±4.7)d。临床表现包括有发热(44/45,97.8%)、干咳(31/45,68.9%)、乏力(27/45,60%)、胸闷及气短(24/45,53.3%),关节疼痛、腹泻(各12例,26.7%),4例患者出现咯血。15例重型患者中12例有明显呼吸困难,需无创呼吸机支持。约1/3的患者出现血白细胞及血小板的减少,可有肝功能异常(24例,53.3%)及心肌酶谱升高(26.6%)。胸片出现渗出影的平均时间为(4.2±2.9)d,CT出现异常的时间早于胸片;胸片进展及开始好转吸收的平

  • 标签: 早期临床 重型患者 呼吸困难 肌酶谱 关节疼痛 无创呼吸机
  • 简介: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和人口老龄化.2型糖尿病患病率呈现出全球性的迅速增长趋势。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城市化进程迅速、饮食结构日益西化、以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已成为全球2型糖尿病患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2型糖尿病患者群体的不断扩大.代谢紊乱和慢性高血糖所致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

  • 标签: 2型糖尿病 诊断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 降糖药物
  • 简介:急性重症胰腺炎病情凶险,并发症多,病死率高,且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近年研究发现,早期手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不但不能阻止病情发展,反而由于手术的创伤和应激反应而加重局部和全身的炎症反应,又易诱发继发性感染,导致肺、心、肾器官的功能衰竭。因此,近年来我科对早期急性重症胰腺炎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且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早期 内科保守治疗 胃肠减压 血容量补充
  • 简介:<正>将8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给予盐酸丁咯尔250ml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40例,给予维脑路通0.5g、胞二磷胆碱0.5g静滴,每日1次,均治疗7d。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高切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A)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

  • 标签: 盐酸丁咯地尔 基底动脉供血 平均血流速度 维脑路通 全血高切黏度 血液流变学
  • 简介:目的比较坎沙坦与依那普利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不良作用。方法随机开放对照试验72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分坎沙坦组和依那普利组各36例,经5天导入期,进入8周治疗期。坎沙坦4mg,1次/d,依那普利10mg,1次/d。2周后如血压下降未达到〈140/90mmHg则剂量加倍,3周后仍未达到〈140/90mmHg,则每日加服双氢克尿噻25mg。结果两组药物均能明显降低血压,坎沙坦有效率88.8%,依那普利有效率86.1%,两组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最常见的不良作用是咳嗽,坎沙坦组1例(2.8%),依那普利组8例(22.2%),前者低于后者。结论坎沙坦和依那普利对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均获满意结果,且安全性好,坎沙坦耐受性优于依那普利。

  • 标签: 高血压 不良作用 坎地沙坦 依那普利
  • 简介:<正>试验组40例,对照组48例,均口服地高辛、ACEI、血管扩张剂和利尿剂等基本抗心衰药。试验组加服卡维洛10mg/d,最大量20mg/d。治疗7个月后,复查彩超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率均有显著改善,试验组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12个月后,试验组心功能NYHA分级也优于对照组。

  • 标签: 充血性心衰 心脏功能 射血分数 缩短率 左室短轴 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