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采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次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样本实施样本分组,样本源于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26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均予以采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行综合护理,观察经不同护理后两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组间差异。结果实验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临床满意度高于参照组,住院时间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显示参比研究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疗效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IABP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总结风湿性心脏护理要点。方法将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风湿性心脏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62例,以计算机表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常规护理的参照组(n=31),以及实施针对性护理的研究组(n=31),比较两组护理效果、负性情绪评分,探讨风湿性心脏护理要点。结果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后,研究组呈现结果更优,且最终检验结局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对风湿性心脏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效果,降低负性情绪评分,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临床护理 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循证护理(EBN)在冠心病(CHD)合并糖尿(DM)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2015年45例同种病例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设为对照组;对2016年5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行CABG患者运用循证护理实施,临床护理,设为循证组对心功能级别、术后血糖的水平,并发症的发生、住院天数及费用比较区别。结果循证组术后控制血糖的水平及心功能级别情况明显较对照组理想(P<0.05),并发症的发生、住院天数及产生的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循证护理来指导临床工作,能有效、积极地控制术后血糖,改善心功能,以此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及减少住院天数和费用,来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 标签: 循征护理 冠心病 糖尿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心脏B超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心脏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抽取40例高血压性心脏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在本院接受心脏B超以及心电图诊断,对比两组检查手段诊断结果。结果使用心脏B超检查出来的左房增大、左室增大以及左室增厚明显多于心电图检出,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脏B超诊断高血压心脏特异性以及敏感性更高于心电图检查,值得临床推广使用该检测方式。

  • 标签: 心脏B超 心电图 高血压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扩张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 2012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冠脉扩张分为研究组 51例和对照组 49例,收集所有患者住院期间的相关资料。通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临床特点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心脏功能状态、冠脉 Gensini评分、是否行 PCI术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植入支架数量方面存在差异( P=0.01),研究组植入支架数量较少;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长、住院期间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合并冠状动脉扩张的患者植入支架的数量更少,其他临床特点无显著差异。

  • 标签: 冠状动脉扩张 冠心病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扩张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 2012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术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根据是否合并冠脉扩张分为研究组 51例和对照组 49例,收集所有患者住院期间的相关资料。通过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临床特点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心脏功能状态、冠脉 Gensini评分、是否行 PCI术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植入支架数量方面存在差异( P=0.01),研究组植入支架数量较少;两组患者在住院时长、住院期间并发症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合并冠状动脉扩张的患者植入支架的数量更少,其他临床特点无显著差异。

  • 标签: 冠状动脉扩张 冠心病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在我院行冠脉搭桥手术的36例冠心病人,就麻醉处理做一个分析和总结,以期对临床提供指导。方法36例冠心病患者,15例在体外循环下完成冠脉搭桥术(On-pumpCABG),21例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冠脉搭桥术(Off-pumpCABG),全部患者术前注意营养心肌和扩冠治疗,术中注意维持血压动力学稳定。结果全部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和死亡,术后心功能都显著改善,Off-pump组患者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苏醒快、费用低,而且Off-pump组平均住院日和I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结论通过冠脉搭桥可使患者心功能显著改善,与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比较,非体外循环下搭桥短期内优势明显。

  • 标签: 冠心病 冠脉搭桥 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环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ABG)后胸骨哆开的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2010年1月~2016年6月我院共实施CABG1023例,术后14例发生胸骨哆开。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的一般情况、发生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以及病人确诊后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结果12例患者中,1例保守治疗治愈,11例再次手术行胸骨再固定术,术后8~10d拆线,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4±2.56)d。术后门诊随访3个月~6年,胸骨稳定,无并发症和死亡病例。结论胸骨哆开是CABG后的一种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术中应用合理的缝合技术,术后防治并发症,积极治疗咳嗽等诱因,可减少胸骨哆开的发生。及时发现并处理胸骨松动以及适时的再固定处理,是治疗胸骨哆开和防止纵隔感染的关键。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胸骨哆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在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20例作为实验组,在同时期选取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员20例作为参照组。对全部研究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分析2组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斑块的检出情况、斑块的分布情况以及脑梗死患者病情发展中斑块的性质。结果相比于参照组,实验组斑块的检出情况和类型明显较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脑梗死患者病情发展,其斑块也随之改变。结论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出颈动脉斑块的分布、类型以及数量均与脑梗死疾病存在密切关系,其病情发展,其颈动脉斑块随之改变,因此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可有效的预估患者脑梗死情况。

  • 标签: 颈动脉 彩色多普勒超声 粥样斑块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血压心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心电图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心脏患者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进行心脏超声、心电图检查并对比。结果超声检查除心律失常外检测结果均优于心电图检查,阳性率为88.75%,显著高于心电图的78.25%;观察组左房内径、左房内径/主动脉根内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射血分数、E/A比值无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心脏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较大,应与心电图联合应用,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为治疗提供有力证据。

  • 标签: 高血压心脏病 心脏超声 心电图
  • 简介:  【摘要】在传统的心脏学科教学中,通常采用课本讲解与幻灯片演示的方法,然而该教学方法相對单一,无法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灵活讲解,缺乏形象性,而该学科的知识相对较为晦涩难懂,增加了学生学习心脏相关解剖知识的难度。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模拟系统教学方式逐渐应用于教学工作中,该教学模式应用于心脏相关解剖知识的教学能够将抽像的知识用形象生动的系统呈现出来,能够明显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然而,信息化心脏解剖模拟系统的开展尚不完善,本文主要针对该教学模式提出可行性的完善措施,包含教师能力、教材和教学方法三方面。    【关键词】教学 信息化心脏解剖模拟系统 心脏 应用  [Abstract] in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of heart disease, textbooks are usually explained and demonstrated by slides. However, the teaching method is relatively simple and can not be explained flexibly and vividly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but the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 is relatively obscure and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nd the students' learning heart is increased. The difficulty of visceral related anatomical knowledg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teaching mode of the information simulation system should be used in the teaching work gradually. The teaching mode applied to the related anatomy of the heart disease can present the knowledge of the image with vivid image, which can obviously enhance th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improve the students. The level of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natomic simulation system of the information heart is not perfect. This paper mainly aims at improving the feasibility of the teaching model, including three aspects of teachers' ability,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methods.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风湿性心脏患者30例,临床给予美托洛尔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0例患者经临床精心治疗,所有患者病情均得到有效的控制,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对风湿性心脏患者给予美托洛尔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改善心功能和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安全便捷。

  • 标签: 风湿性心脏病 临床治疗 美托洛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老年甲亢性心脏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老年甲亢性心脏患者50例,总结分析疾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50例甲亢性心脏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中有38例有效,8例缓解,4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2.00%,其中1例患者由于过于严重的心力衰竭死亡;50例患者治疗后血清总三碘甲状腺素优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0例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有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甲亢病患者应该是预防为主,一旦发展为甲亢性心脏,在治疗甲亢的基础上对心律失常等症状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 标签: 老年 甲亢性心脏病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高血压性心脏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高血压性心脏患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30例高血压性心脏患者,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和心电图对接受诊断的高血压性心脏的检查情况,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左心结构及左室功能指标。结果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高血压性心脏患者的确诊率明显高于经心电图检查的确诊率,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左室增大和左室肥厚情况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查的情况,两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患者的左房内径和左房内径与主动脉内径比均高于对照组,两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高血压性心脏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性高、准确性高等优势,对于诊断和治疗高血压性心脏具有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高血压性心脏病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采取经桡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性。 方法: 本次所选 88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在我院接受治疗,将所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组采取 经桡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参照组 采取经股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 TIMI3 级、 TMP2 级均优于参照组患者( P<0.05 );研究组患者的 CK-MB 、 cTnI 较参照组患者的明显低( P<0.05 )。 结论: 采取经桡动脉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能够改善患者临床指标,值得应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桡动脉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通过对右冠状动脉冠脉造影畸形的报告分析,介绍了冠脉心肌桥存在的常见部位和此病例中的异常部位。最后阐述了心肌桥在心肌缺血和动脉粥样硬化方面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右冠状动脉 心肌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窦性心率震荡现象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关系。方法将68例患者按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46例和对照组22例,正常对照组(无狭窄或狭窄<50%),冠心病组先按血管狭窄程度分为两组狭窄组(狭窄50%~99%),阻塞组(完全闭塞),然后根据主要冠状动脉受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每例患者均做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获得心率震荡(HRT)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同时获取心率变异(HRV)的时域性指标①24h全部正常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②24h内每5min时间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比较冠心病患者各组、对照组不同TO、TS、SDNN、SDANN值。结果冠心病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O值增高(2.60±2.58vs-2.62±2.37)、TS值下降(4.20±2.74vs8.77±2.89)、SDNN值减少(79.40±22.87vs134.22±25.90)、SDANN值减少(85.41±28.82vs130.22±21.90);冠脉狭窄程度越重,病变范围越大,TO越高、TS及SDNN、SDANN就越低。结论冠心病患者HRT的异常与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狭窄程度有关,提示HRT对冠状动脉病变范围、狭窄程度评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冠状动脉狭窄 冠状动脉造影 心率震荡 心率变异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内支架植入术后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1月期间来我院接受冠状动脉心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108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4例,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54例,采取优质护理。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病情相关指标、并发症以及其他护理相关评分等。结果观察组的脉压差、射血分数、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观察组共有并发症5例(9.26%)少于对照组19例(35.19%),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负面情绪评分、回访得分、护理满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护理措施对接受冠状动脉心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影响较大,全面、优质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负面情绪影响,患者认可度更高,应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心内支架植入术 护理措施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建立川崎(KD)冠状动脉炎的鼠动物模型,观察小鼠冠状动脉损伤(CAL)p53、p21蛋白基因表达及意义。方法将48只川崎冠状动脉炎小鼠分为实验组(KD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SP三步法检测川崎冠状动脉损害p53、p21蛋白基因表达。结果p53及p21蛋白在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的胞质中均为弱阳性(±)表达(为无意义表达),在KD实验组心肌细胞的胞质中均为中度阳性++表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川崎CAL的发病与p53、p21蛋白过度表达密切相关,p53、p21蛋白是导致川崎CAL病理变化的重要风险易感因子。

  • 标签: 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小鼠 p53蛋白 p21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