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心绞痛患者实施治疗,分析临床治疗的有效性。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3 年 6 月 -2018 年 12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心绞痛,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硬币随机法,对 160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鲁南欣康措施,观察组则为 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 分析临床效用。 结果: 从 治疗结果 上看,观察组 治疗有效率 为 93.8% ( 75/80 ) ,对照组为 82.5% ( 66/80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分析治疗后胸痛、心悸和多痰、胸闷等指标上也以观察组表现更好。 结论: 采用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心绞痛有良好的治疗,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 心脏病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患者生活方式的作用。方法:于 2017年 2月至 2018年 2月间本院接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中随机挑选 88例纳入本次研究,并根据患者就诊顺序进行分组,尾号为单数的患者为对照组,双数为实验组,两组各 44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通过一年随访记录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改善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发生率均得到改善,不健康生活方式也发生转变,但实验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通过护理患者焦虑、抑郁等评分有所降低,但对照组仍然高于实验组,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患者的护理中,有助于改善不良生活习惯,让其自觉转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减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生活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本院( 2019年 5月 --2020年 5月)接收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 74例进行研究,分为 2组(护理方法),即每组 37例样本。对照组基础护理,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不同干预方法血脂水平以及心率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 TG低于对照组; HDL-C、心率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中具有稳定血压、心率、血脂效果,建议作为该类疾病首选护理方法。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高血脂症 血压 心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患者的护理对改善医患关系及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获得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 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 46 例患者均给予综合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的情绪状况和患者满意程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情绪状况评分显著降低(p<0.05),患者的满意程度显著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通过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显著改善医患关系和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护理 医患关系 不良情绪
  • 简介:  【摘 要】 目的:观察分析七氟烷、丙泊酚麻醉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8年 6月 -2019年 5月我院收治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 96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七氟烷组、丙泊酚组,每组各有患者 48例,分别给予七氟烷、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的心肌损伤指标、心功能指标。结果: 两组术前 CK-MB、 cTnI、左心射血分数、中心静脉压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七氟烷组 CK-MB、 cTnI、中心静脉压较丙泊酚组显著降低,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丙泊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与丙泊酚比较,老年冠心病患者全麻手术中采用七氟烷麻醉对心肌损伤较小,对患者心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 ;麻醉 ;七氟烷 ;丙泊酚 ;心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sevoflurane and propofol anesthesia on the cardiac function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CHD). Methods: from June 2018 to may 2019, 96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ho were treated by tracheal intubation and general anesthesia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the same number of cases: sevoflurane group and propofol group. 48 patients in each group were given sevoflurane and propofol anesthesia respectively. The myocardial injury index and cardiac function index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K-MB, cTnI, LVEF and CVP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 After operation, CK-MB, cTnI and central venous pressure of sevofluran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propofol group, 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ropof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propofol, sevoflurane anesthesia has less effect on myocardial injury and cardiac fun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during general anesthesia,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 widely.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冠心病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68例冠心病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倍他乐克)和观察组(倍他乐克+胺碘酮),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室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伴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治疗可改善其心功能,且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冠心病 快速性心律失常 倍他乐克 胺碘酮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颈动脉彩超的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394例进行心脑血管筛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97例CAS患者作为A组, 另外197例非CAS患者为B组。两组均行颈动脉彩超进行诊断,比较两组的诊断结果。结果:A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为(1.26±0.19)mm大于B组的(0.75±0.12)mm, 颈动脉硬化等级评分(2.59±0.44)分、斑塊积分(2.88±0.22)分均高于B组的(0.24±0.06)、(0.13±0.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彩超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他汀类要为联合护理干预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患者方面的临床疗效以及血脂水平影响。方法:筛选110例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血脂水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36%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6.36%,P

  • 标签: 他汀类 护理干预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 化瘀消斑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96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 48 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化瘀消斑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疗效以及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分叉处最大斑块厚度。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7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7.0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颈动脉最大斑块厚度降低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化瘀消斑汤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颈动脉内膜情况得到显著改善。

  • 标签: 化瘀消斑汤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的治疗中应用瑞舒伐他汀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内科在 2019 年 1 月 ~2020 年 1 月收治的 100 例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0 例。治疗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口服阿司匹林的方法,观察组患者则应用瑞舒伐他汀,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 IMT 、 TC 、 TG 、 LDL-C 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对比明显( P<0.05 )。 结论: 在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的治疗中应用瑞舒伐他汀效果显著,能改善患者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指标,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动脉粥样硬化 脑血管病
  • 简介: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组动脉硬化血管病中常见 的 一种,脂质代谢障碍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基础,特点是受累动脉病变从内膜开始。多数情况下是由脂肪代谢紊乱,神经血管功能失调引起的,常常导致血栓形成、功血障碍等,所以被称为硬化动脉粥样硬化与许多病症紧密相关,如果发生相关病症,应该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长期配合进行治疗护理。本文即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护理临床进展。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护理 临床 进展
  • 简介:【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 瑞舒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在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患者中 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18 年 1 月 - 2019 年 11 月我 院收治的 90 例 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有 45 例。治疗组患者采用 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 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水平变化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5.56%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 75.56% ,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 LDL-C 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 TG 、 TC 以及 HDL-C 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瑞舒伐他汀钙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脑梗死均可以取得较为满意的 疗效。在 改善 LDL-C 指标方面, 瑞舒伐他汀钙优于阿托伐他汀钙,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脑梗死 瑞舒伐他汀钙 阿托伐他汀钙 效果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颈动脉血管超声联合应用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8月间我院收治的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患者 42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 42例作为参照组,对这两组观察对象均采取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分析这两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轻型 15例,中型 17例,重型 2例,总检出人数 34例,总检出率为 80.95%;参照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轻型 9例,中型 8例,重型 1例,总检出人数 17人,总检出率为 40.48%,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上对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明显( p<0.05)。结论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颈动脉血管超声联合应用对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脑梗塞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颈动脉血管超声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塞 诊断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脑卒中高危人群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抽样的方式对本地区 264例脑卒中高危群体实施颈动脉超声检测,再以超声检测结果分为无斑块组( 124例)与斑块组( 140例),分析两组患者的结果情况。结果:糖尿、年龄、性别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一定的关联性,差异对比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脑卒中高危人群实施颈动脉超声硬化相关危险因素筛查与干预可以控制以及预防脑卒中情况的产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脑卒中 高危人群 颈动脉粥样硬化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有哪些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糖尿的患者100人为实验组,选取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非糖尿病患者100人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检查,对比两组患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与患者的下肢血管病变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下肢发病率为56%,对照组患者的下肢发病率为18%,实验组患者下肢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足背动脉、胫前动脉的血管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狭窄(P<0.05)。实验组下肢血管的内膜厚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增厚(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可以清晰的看出患者下肢病变的部位、范围与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糖尿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探讨其对患者的影响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 64 例,是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选取时间段为 2018 年 6 月 -2020 年 6 月。 按照电脑随机分配原则, 其中 32 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视为对照组;另外 32 例患者接受整体护理干预,视为观察组;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血压、动脉血管的内膜中厚度( IMT )斑块面积变化和生活方式改变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相关血管指标和动脉硬化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更为明显 ( P<0.05); 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 不合理饮食率、心理失衡率以及吸烟饮酒率显著较低, 30min 运动率和病情掌握率较高,数据比较差异较大 ( P<0.05)。结论:应用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生活方式,血压控制良好,动脉硬化指标得到显著改善,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

  • 标签: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整体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罹患冠心病且存在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应用超声诊治手段的效果进行调查和分析。方法:抽选我院在一年之间接诊的60例患有冠心病且存在颈动脉斑块的患者,并将这60例患者归为健康体检者组,分析患者在医学临床上的相关病症资料,患者采取超声检查,再选择同年60例健康的体检人员归为冠心病检测组,比较并分析冠心病检测组和健康体检者组的超声检测结果。结果:健康体检者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是1.68±0.76毫米,斑块积分是2.01±0.13,冠心病检测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是0.91±0.13毫米,斑块积分是0.56±0.10。健康体检者组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斑块积分都要比冠心病检测组高,两组的有关信息经对比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健康体检者组通过超声病理学分型检测出患者存在硬斑、扁平斑、溃疡斑以及软斑的几率是35.0%,冠心病检测组通过超声病理学分型检测出受检者存在硬斑、扁平斑、溃疡斑以及软斑的几率是5.0%。健康体检者组进行超声病理学分型的检出率要明显比冠心病检测组高,两组的有关信息经对比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针对罹患冠心且存在颈动脉斑块的患者,施行超声诊治的效果较好,且在医学临床上的应用较为普遍。

  • 标签: 颈动脉粥样斑块 冠心病 超声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 AS)相关性疾病血清胆红素与血脂检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 2017年 7月 -2018年 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疾病患者 170例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者 140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三酰甘油( TG)、总胆固醇( TC)、直接胆红素( DBIL)以及总胆红素( TBIL)水平,对间接胆红素( IBIL)进行计算,并且比较各组的检测结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 DBIL水平降低,但是组间比较无差异( P>0.05);除脑梗死组外,其余各组的 IBIL和 TBIL水平均下降( P<0.05);糖尿组的 TG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冠心病组的 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疾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尤其是间接胆红素,可以将胆红素水平作为 AS患者体内氧化活性增加的一个监测指标。

  • 标签: 甘油三酯类 胆固醇 胆红素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在脑梗死患者诊治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 2017年 9月 -2019年 10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 5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 56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斑块检出情况,并对两组斑块形状、血流参数、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比较,观察组患者检测出斑块 51例,对照组患者检测出斑块 11例。观察组患者发病率( 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 19.64%)( P<0.05);观察组患者血流参数 CCA、 BIF、 SPV、 EDV、 PI、 R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在脑梗死患者诊治中准确率高,可敏感地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及早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 标签: [ ] 颈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检查 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