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比腕舟状骨折患者空心近向远固定和远向近固定对预后及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腕舟状骨折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分别为空心近向远固定(观察组)和空心远向近固定(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和愈合率,对比两组的Cooney评分和DASH评分。结果观察组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2.9±2.1)周,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4.1±3.3)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2.376,P=0.019),其中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骨折愈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7,P=0.040),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Cooney评分和DASH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腕舟状骨折患者空心近向远固定能减少骨折愈合时间和提高骨折愈合率。

  • 标签: 舟骨 骨折 空心钉 固定方向 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AF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椎,腰椎骨折的经验。方法用AF内固定系统治疗30例胸椎,腰椎骨折,随访,分析手术疗效。结果30例患者随访7个月—19个月,椎体高度恢复理想,脊柱生理弯曲恢复满意,有效率达95%。结论AF脊柱固定系统,操作方便,固定可靠,椎体高度恢复理想,重建了脊柱的生理曲度,是治疗胸椎,腰椎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内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管状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9月~2011年8月期间,笔者手术治疗34例儿童四肢长管状骨折病例,其中胫骨骨折17例,尺桡骨骨折9例,股骨骨折8例;AO分型:21例为简单A型骨折,13例为楔形B型骨折。均采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观察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随访患者术后关节活动、疼痛、稳定性及肌力情况。结果本组病例均闭合复位成功,无一例切开,34例患者随访10-24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4~12周,平均8.5周,关节功能良好,无患肢疼痛、骨折再移位、肌萎缩等,无需艰苦的康复训练。结论闭合复位弹性髓内内固定治疗儿童四肢长管状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长管状骨骨折 儿童 弹性稳定髓内钉 内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胫骨髓内开髓点取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9月我科胫骨骨折不愈合5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断端硬化去除后胫骨髓内固定,观察组在断端硬化去除后使用胫骨髓内开髓点的取进行植及胫骨髓内固定。比较两组治疗后患者的骨折愈合及功能情况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患者获得随访10~14个月(平均12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30.3±0.5)周和(36.1±0.6)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膝关节活动度ROM评分优良率及关节功能HSS评分优良率方面,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胫骨髓内开髓点取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有着更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胫骨骨折不愈合髓内钉 自体骨
  • 简介:目的评价采用微型与经隧道加压缝合对伸肌腱止点撕脱的拇指锤状指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5例拇指锤状指病例,分别采用不N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其中30例行锚固定术.35例行经隧道加压缝合。术后全部患者均进行0.5-5年的随访,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法评价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微型组中优17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0.00%,经隧道加压缝合纽中优10例、良8例、可10例、差7例.优良率为51.43%。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28,P〈0.05)。结论采用微型较经隧道加压缝合治疗拇指锤状指疗效更确实,采用微型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拇指锤状指,具有操作简单、肌腱修复可靠、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

  • 标签: 微型骨锚钉 锤状指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骨髓内开髓点取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50例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征得患者知情同意下采取胫骨髓内开髓点取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骨折愈合时间(30.0±1.0)周,治疗前后ROM评分、HSS评分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髓内开髓点取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胫骨骨折 不愈合 髓内钉
  • 简介:目的探讨Gamma3髓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治疗粗隆间骨折不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6年4月武汉第四医院骨科收治的7例粗隆间骨折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42~68岁.7例患者均是外伤导致的粗隆间骨折,骨折按AO分型,31A2.2型2例,31A2.3型4例及31A3型1例.初次手术至此次手术时间10个月~3年,平均17个月.7例患者均采用Gamma3髓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治疗,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2个月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结果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7~2.2h,平均2h.术中出血量350~520mL,平均430mL.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7例患者均获随访14~32个月,平均21.7个月.患者均获性愈合,愈合时间16.6~22.7周,平均17.3周.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内翻、拉力螺钉切割股骨头及断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定髋关节功能:优6例,良1例.结论应用Gamma3髓内固定结合自体髂骨植治疗粗隆间骨折不连具有翻修成功率高的特点,患者可以获得较好的功能恢复,是一种有效的粗隆间骨折不连翻修方法.

  • 标签: 股骨骨折 粗隆间骨折 骨不连 骨折固定术 髓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普通髓内水泥强化防旋髓内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威海卫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手术治疗的股骨粗隆骨折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予普通髓内内固定,观察组予水泥强化防旋髓内内固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引流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3、0.19、0.34、0.58、0.37,均P > 0.05);观察组手术时间[(80.21±6.52)min]长于对照组[(75.92±8.15)min],骨折愈合时间[(9.25±1.12)周]短于对照组[(10.05±1.31)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9、3.37,均P <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77%(2/53),低于对照组的16.98%(9/53)(χ2=4.97,P=0.025);术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2.84±6.58)分、(85.55±7.91)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8.35±7.54)分、(79.92±9.94)分(t=3.26、3.22,均P < 0.05)。结论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采用水泥强化防旋髓内内固定治疗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且可改善髋关节功能。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钉 骨折固定术,髓内 骨水泥成形术 时间因素 髋关节 治疗结果 对比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对髓内治疗胫骨不连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髓内治疗胫骨不连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通过系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两组的HAMA和HAMD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护理措施而言,系统护理干预方法能够极大地提升胫骨不连病患的临床治疗成效,并且使得患者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能够减小患者疼痛感。

  • 标签: 系统护理干预 髓内钉 胫骨骨不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闭合探讨闭合复位空心内固定术治疗跟骨折的疗效。方法C臂X线机下经微创手术闭合复位应用空心内固定治疗跟骨折31例,观察预后。结果术后经6~18个月的随访,术后无感染、皮肤坏死、断等并发症,均性愈合,根据Maryland评分系统进行术后功能评价,优18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90.3%。结论微创手术闭合复位空心内固定术治疗跟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软组织损伤少等优点。

  • 标签: 跟骨骨折 闭合复位 微创手术 空心钉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棒系统固定及椎体间植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采用棒系统固定及椎体间植治疗腰椎滑脱症41例进行总结。结果本组16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表示非常满意(占39%),22例患者有轻度不适,其中有15例表示满意(占36.6%),7例不明确表示对手术态度(占17%),其余3例对手术不满意或后悔手术(占7.31%),满意率75.6%。结论棒系统固定在早期提供足够地固定刚度和更大地轴向刚度,具有坚强固定的特点,降低固定地负载,达到了持久地稳定。

  • 标签: 钉棒系统 椎体间植骨 腰椎滑脱
  • 简介:板,板。铁钉铁板,铁板铁钉,铁钉板,铁板。(满眼都是“”,看得眼睛都晕了!要注意啦.“”是个多音字!到底怎么读呢?仔细体会一下吧!)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附加侧板和植联合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后不连的效果.方法: 将2018年4月-2020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88例股骨干骨折髓内 固定后不连患者计算机随机分成2组,44例/组. 一组采取更换髓内的 治疗方案(对照组), 一组实施附加侧板联合植的治疗方案(观察组).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5.45%, 较对照组更高,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 为 (5.12±0.38)个月, 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附加侧板和植联合治疗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后不连效果比较理想。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植骨 髓内钉 骨不连 附加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水泥椎弓根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36例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采用水泥椎弓根内固定治疗,分析水泥椎弓根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椎体高度评分为(28.24±7.12)分,内固定物稳定性为(10.36±3.75)分,疼痛VAS评分优良率为94.4%,术后均未出现螺钉松动、内固定物断裂、神经根刺激及受压症状。结论水泥椎弓根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安全、可靠,值得运用及推广。

  • 标签: 骨水泥 椎体骨折 骨质疏松 内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人工填充及六固定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症胸腰椎骨折病人76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病例入选标准老年患者年龄在65—80之间,T11~L3单椎体骨折;骨折椎椎弓根完整;下终板无骨折。全部病人均在伤后10天内手术。A组(40例)给予后路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骨折椎体后给予骨折椎体内填充人工,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70岁(65岁~79岁)。后路微创气囊撑开及水泥填充36例(B组),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72岁(68岁~79岁)。术后随访11~24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手术前后骨折椎尾侧椎间盘前缘高度的变化A组(0.035±0.042)小于B组(0.065±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obb角的变化(A组15.83°±7.79°)B组(13.05°±5.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Cobb角A组平均丢失4.8°,B组平均丢失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脊柱生理曲度存在,患者行走时疼痛消失,能从事日常生活劳动,其中有两例患者出现长距离行走时腰背肌疼痛,给予指导腰背肌锻炼后疼痛减轻;B组有4例患者一年到一年半后出现水泥的下沉及渗漏,导致椎体上下终板破坏,脊柱重新出现后凸畸形,导致疼痛;11例患者中术后两年时间持续性处于慢性疼痛中,分析原因为水泥硬固之后出现水泥下沉,脊柱生理曲度丢失,及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明显,出现相应阶段失稳及腰背肌萎缩导致的疼痛。结论人工填充及后路六两棒内固定术疗效优于单纯水泥填充,此种术式可以改善脊柱应力分布,减少矫正度丢失。

  • 标签: 脊椎骨折 椎弓根器械 脊柱后凸 胸椎 腰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管多发骨折患者应有带锁髓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86例长管多发性骨折患者,86例患者均给予带锁髓内方案治疗,对比手术前后患者的HSS各项评分、骨折愈合优良率。结果患者在术后疼痛、关节功能、肌力恢复等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的提升,差异显著(P<0.05)。同时骨折愈合优良率达到了95.35%(82/86)。结论带锁髓内治疗长管多发性骨折的疗效令人满意,能够有效的提高断骨的愈合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 标签: 长管骨 带锁髓内钉 多发骨折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