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精子测序技术在新发突变单基因病家系胚胎植入遗传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针对3个携带新发突变的常染色体遗传病家系,采用多重置换扩增技术(multiple-displacement amplification,MDA)对单精子进行全基因组扩增(whole genome amplification,WGA),通过检测扩增产物的变异位点以及目的基因上下游2M范围内有效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信息,构建携带突变的风险单体型与不携带突变的正常单体型。对待测胚胎进行WGA,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结合单体型信息判断胚胎致病位点的携带状态,选择不携带致病变异的胚胎进行移植。结果共挑取16份有效单精子样本,在原发性高草酸尿症、Kabuki综合征、遗传性大疱性表皮松解症3个新发突变单基因病家系中成功构建单体型。胚胎植入单基因遗传病检测(PGT for monogenic disorders,PGT-M)结果提示有10枚胚胎携带父源致病变异;6枚胚胎不携带父源致病变异,其中2枚胚胎检出染色体拷贝数变异。除原发性高草酸尿症夫妇外,其余两个家系的夫妇共获得4枚正常胚胎,移植后均未妊娠。结论对于家系中男性携带新发突变的夫妇,可以利用单精子测序技术构建单体型,进而进行PGT。

  • 标签: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单基因疾病 单精子测序 新发突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二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的胚胎植入遗传非整倍体筛查(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aneuploidies,PGT-A)对反复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RI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生殖医学科接受PGT-A治疗的63例RIF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采用常规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治疗的179例RIF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的方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对女方年龄进行匹配,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促排卵结果和妊娠结局等,并采用 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每移植周期累计活产率的因素。结果最终203例患者纳入分析,其中研究组61例,对照组142例,匹配了年龄差异后两组间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不孕因素、不孕年限、既往移植失败次数、基础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窦卵泡计数和卵巢刺激方案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0.05)。研究组的无可用胚胎数比例[45.90%(28/61)]高于对照组[13.38%(19/142)],而可移植胚胎数[1(0,2)个]低于对照组[2(1,4)个],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01)。研究组的胚胎种植率[61.54%(24/39)]、每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61.54%(24/39)]、每移植周期持续妊娠率[61.54%(24/39)]和每移植周期活产率[61.54%(24/39)]均高于对照组[27.47%(75/273),P<0.001;41.51%(66/159),P=0.024;37.11%(59/159),P=0.006和37.11%(59/159),P=0.006];但其累计活产率[39.34%(24/61)]与对照组[41.55%(59/142)]相比差异无统计意义(P=0.770)。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是否采用PGT-A治疗为影响每移植周期活产率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 CI)=2.71(1.32~5.58),P=0.007],而对累计活产率没有显著影响[OR(95% CI)=2.49(0.87~7.13),P=0.089]。结论相较常规IVF治疗,NGS-PGT策略虽然能提高RIF患者的每移植周期活产率,但不会提高其累计活产率。因此,NGS-PGT策略在RIF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仍值得商榷。

  • 标签: 生殖技术,辅助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非整倍体筛查 受精,体外 反复种植失败 胚胎移植 累计活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囊胚培养液及囊腔液的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技术(NICS)在不同年龄段胚胎植入遗传检测(PGT)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行胚胎植入遗传检测助孕的62对夫妇,共310枚囊胚,行囊胚活检同时收集D3-6囊胚培养液及囊胚腔液行NICS,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组:<35岁组,35~<40岁组,≥40岁组。分别在每组中将NICS结果与胚胎滋养细胞(TE)活检结果进行比较,计算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然后将三个年龄段间NICS与TE的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个年龄段间NICS与TE的一致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高龄组(35~<40岁、≥40岁组)有上升趋势,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40岁组阴性预测值与另2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NICS在不同年龄段的检测有效性差异无统计意义,但在≥35岁的人群中检测有效性有上升趋势。

  • 标签: 胚胎植入 囊胚 植入前诊断 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于囊胚培养液及囊腔液的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技术(NICS)在不同年龄段胚胎植入遗传检测(PGT)中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行胚胎植入遗传检测助孕的62对夫妇,共310枚囊胚,行囊胚活检同时收集D3-6囊胚培养液及囊胚腔液行NICS,根据患者年龄分为3组:<35岁组,35~<40岁组,≥40岁组。分别在每组中将NICS结果与胚胎滋养细胞(TE)活检结果进行比较,计算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然后将三个年龄段间NICS与TE的一致性、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三个年龄段间NICS与TE的一致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高龄组(35~<40岁、≥40岁组)有上升趋势,特异度、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40岁组阴性预测值与另2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NICS在不同年龄段的检测有效性差异无统计意义,但在≥35岁的人群中检测有效性有上升趋势。

  • 标签: 胚胎植入 囊胚 植入前诊断 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
  • 简介:摘要在国内科学与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小鼠在实验室中的应用越发广泛,为探究小鼠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在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小鼠的应用优势、应用以及基因改造相关技术,以期可为后期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小鼠 遗传 基因
  • 简介:《罗非鱼应用遗传》是以色列多尔渔业和水产养殖研究所的G.W.沃尔法斯(G.W.Wohlfarth)博士和G.I.霍拉塔(G.I.Hulata)博士受马尼拉国际水产生物资源中心之托所著的综述性文章。文章提供了大量有关罗非鱼生物及其分布状况的资料,并对以往有关罗非鱼应用遗传方面的工作作了评论。文章还着重介绍了控制罗非鱼繁殖的方法和其它一些遗传方面的研究。在我国,罗非鱼养殖日益推广。在我区,推广养殖的品种已有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和奥和亚罗非鱼,以及尼罗罗非鱼×莫桑比克罗非鱼的杂种等:罗非鱼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且耐低氧、耐高温、广盐性,是优良的养殖品种,其肉质鲜嫩、无肌间骨,在市场上颇受欢迎。但罗非鱼性成熟早、、繁殖力强,经常导致池塘密度过大,生长受阻,管理不当还很容易造成品种退化;因此,特译此文,供罗非鱼养殖工作者参考。马力同志曾阅本译文初稿,并且提出了宝贵意见,谨致感谢。限于水平,译文中错误难免,请读者指正。。

  • 标签: 尼罗罗非鱼 鱼养殖 水产生物 抗病力 品种退化 杂种
  • 简介:摘要根据发病年龄,可将高度近视分为发生在学龄后的迟发性高度近视(loHM)和发生在学龄的早发性高度近视(eoHM)。大量的遗传研究表明eoHM不同于loHM。eoHM发病年龄在学龄(<7岁),受环境因素(如近距离工作)影响最小,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因此,eoHM是研究高度近视发病机制的理想模型及寻找高度近视相关基因的独特资源。eoHM可分为仅表现为高度近视的单纯型(非综合征型)以及合并眼部其他疾病或全身其他系统异常的综合征型。eoHM与一些遗传性眼病密切相关,常常是一些遗传性眼病最早期特征,是儿童最早就诊的主要原因及临床医生发现潜在眼部疾病的重要线索。因此,对eoHM除了应进行详细的眼部结构和功能检查外,应高度重视遗传筛查,明确致病基因,有助于这些疾病的早期诊断、有效干预和长期随访评估。

  • 标签: 早发性高度近视 基因 遗传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等位基因映射识别胚胎平衡易位携带状态(mapping allele with resolved carrier status, MaReC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MaReCs技术在植入遗传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PGT)应用中的特点及行MaReCs携带者的临床结局。结果与不能行MaReCs的携带者比较,可行MaReCs的携带者年轻、抗缪勒氏管激素水平较高、窦卵泡数、获卵数、成熟卵数、活检胚胎数、整倍体胚胎数明显多、染色体发生新发异常风险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获卵数、成熟卵数、囊胚形成数少的家庭行MaReCs,更需要保存不可活检的废胚以辅助检测易位携带状态。与行普通PGT的携带者比较,行MaReCs的携带者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略高,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能优先选择结构正常胚胎移植。结论平衡易位携带者行MaReCs时,需要一定数量的卵母细胞、活检胚胎,有时还需利用废胚,才能完成MaReCs检测。MaReCs技术可以有效检测胚胎的易位携带状态,且可获得较高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

  • 标签: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等位基因映射识别胚胎平衡易位携带状态 染色体
  • 作者: 许乃馨 黄荷凤 徐晨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08-14
  • 出处:《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第07期
  • 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上海 200030 上海市胚胎源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上海 200030 上海市胚胎源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0 复旦大学生殖与发育研究院,上海 200032,上海市胚胎源性疾病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30
  • 简介:摘要出生缺陷和罕见病是我国乃至全球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大多数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植入胚胎遗传检测技术(PGT)通过在胚胎着床阶段进行遗传检测,挑选正常胚胎进行移植,从而在源头上阻断了该类疾病的发生。本文针对出生缺陷和罕见病的 PGT 方法及其新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植入前诊断 遗传性疾病 先天畸形
  • 简介:摘要胚胎在体外生长过程中会向培养液中释放游离DNA(cell-free DNA,cfDNA)。cfDNA指游离于细胞外的DNA片段,是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生理性凋亡的产物。利用cfDNA进行无创胚胎植入遗传检测(non-invasive 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niPGT)具有无创、操作简便等优点,已在胚胎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及单基因疾病诊断方面取得了初步进展。然而,目前niPGT临床应用的有效性、母源污染和cfDNA来源等问题仍存在争议。本文对niPGT在临床方面应用现状及cfDNA来源进行综述,并对其局限性及未来应用前景提出观点,为niPGT应用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受精,体外 胚胎游离DNA 无创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废弃培养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囊胚期活检的胚胎植入非整倍体遗传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aneuploidies,PGT-A)对高龄女性妊娠结局及子代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采用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后行PGT-A(记为PGT-A组)或单纯ICSI(记为对照组)助孕、年龄≥35岁、单囊胚解冻移植的患者。同时根据年龄进一步分为35~37岁亚组和≥38岁亚组。主要结局为活产,次要结局包括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阳性、临床妊娠、妊娠丢失、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胎龄、早产、剖宫产、低出生体质量儿、巨大儿、小于胎龄儿及大于胎龄儿等。结果对于高龄患者,PGT-A组的活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8.0%(89/234)比26.8%(237/885),OR(95% CI)=1.49(1.13~1.97),P=0.047],其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7.6%(19/108)比29.0%(116/443),OR(95% CI)=0.45(0.24~0.85),P=0.013]。≥38岁亚组患者PGT-A组的活产率[OR(95% CI)=3.01(1.67~5.44),P<0.001]、hCG阳性率[OR(95% CI)=2.08(1.25~3.47),P=0.005]、临床妊娠率[OR(95% CI)=2.39(1.40~4.07),P=0.00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GT-A组的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OR(95% CI)=0.34(0.13~0.85),P=0.022];而35~37岁亚组患者,其妊娠结局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0.05)。高龄女性的产科并发症及其新生儿结局发生情况在PGT-A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无统计意义(均P>0.05),根据年龄进行的亚组分析也得出了一致结论。结论基于囊胚期活检的PGT-A可显著提高≥38岁患者在单囊胚解冻移植周期中的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并显著降低流产率,但并未显示PGT-A对35~37岁患者的妊娠结局有改善效果。此外,PGT-A的使用并不会增加高龄女性产科并发症及其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

  • 标签: 胚胎植入前非整倍体遗传学检测 囊胚期活检 高龄 妊娠结局 子代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一例成骨不全(osteogenesis imperfecta,OI)家系的致病变异并为其提供胚胎植入遗传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方法应用高通量测序结合Sanger测序的方法鉴定患者的候选变异,用直接检测变异的方法对胚胎进行PGT检测,同时筛查囊胚的染色体非整倍体情况。在孕期对胎儿羊水样本进行染色体检查和基因诊断。在分娩后对胎盘的不同部位进行染色体检测。结果先证者携带COL1A1基因c.544-2A>G杂合变异,其双亲均未查见同样的变异。PGT检测提示,该家系的3个囊胚中,1个为纯合野生型,但携带有16p13.3-11.2区重复(嵌合体),其余两个胚胎均携带杂合变异。经遗传咨询后,移植纯合野生型囊胚,羊水检测结果提示胎儿染色体正常且未携带致病变异。胎盘不同部位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提示拷贝数正常。结论对于患有单基因病的家系,在明确其致病变异后,可用直接检测变异位点的方法进行PGT检测,之后必须进行产前诊断

  • 标签: 成骨发育不全 COL1A1基因 变异 嵌合体 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 简介:摘要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单基因遗传性心血管疾病,是35岁以下人群发生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多数病例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自然受孕的情况下,有50%的概率将该疾病遗传给下一代。单基因遗传胚胎植入遗传检测(PGT-M)能够选择不携带致病基因的胚胎植入宫腔,以获得表型正常的胎儿。该文报道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经PGT-M后,获得不携带致病基因的囊胚,顺利胚胎移植并成功临床妊娠一例。

  • 标签: 心肌病,肥厚性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 简介:摘要胚胎染色体异常是导致妊娠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行胚胎植入遗传检测(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PGT),选择整倍体胚胎移植,可显著提高胚胎种植率和持续妊娠率。但由于PGT技术对胚胎的侵入性和技术的复杂性,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开发一种安全、快速、经济的胚胎基因组检测方法将是生殖领域的一大进步。近年来,随着游离基因组DNA在胚胎培养液和囊胚腔液中的发现,许多学者开始探讨胚胎游离DNA在PGT中的适用性,然而目前的研究结果缺乏一致性结论。本文总结了胚胎培养液和囊胚腔液中基因组DNA在PGT领域的研究进展,并讨论其当前的局限性以及应用前景。

  • 标签: 游离核酸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胚胎培养液 囊胚腔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极体测序技术在Van der Woude综合征患者胚胎植入单基因遗传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例因IRF6基因新发变异导致的Van der Woude综合征女性患者,应用极体测序技术进行胚胎植入遗传检测。6枚卵经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受精后,分别顺序活检第一极体、第二极体和囊胚滋养外胚层细胞。活检细胞经全基因组扩增后,利用PCR联合Sanger测序的方法检测极体和胚胎的致病变异携带状态,推断对应胚胎的致病性。为预防因囊胚培养失败造成无可移植胚胎的情况,在囊胚形成对1枚致病性低的优质胚胎进行玻璃化冷冻。此外,通过在夫妇双方以及特定基因型的极体和胚胎样本中对变异位点及其上下游1M区域内的17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进行靶向捕获高通量测序,连锁分析构建单体型。选择致病性低的胚胎移植,成功妊娠后进行产前诊断以及跟踪随访。结果成功获得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各6枚,其中11枚极体的变异位点检测成功。6枚胚胎中,1枚预测致病性低的胚胎在患者知情同意后于第4日(day 4,D4)玻璃化冷冻;1枚胚胎成功发育至囊胚,但致病性高;4枚胚胎囊胚培养失败。连锁分析成功构建出与致病变异紧密连锁的SNP单体型,胚胎单体型分析与Sanger测序结果吻合。移植致病性低的D4期冷冻胚胎,成功妊娠后,患者夫妇拒绝有创产前诊断。出生后新生儿随访未发现唇腭裂,脐血基因检测不携带致病变异。结论本研究利用卵母细胞极体测序的检测方法,为1例因IRF6基因新发变异导致的Van der Woude综合征女性患者进行胚胎植入单基因遗传病检测,成功阻断了该病向子代传递。

  • 标签: Van der Woude综合征 新发变异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极体测序 等位基因脱扣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个MOCS2基因变异所致钼辅助因子缺乏症家系进行单基因病胚胎植入遗传检测(PGT-M)。方法选取2020年4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个钼辅助因子缺乏症家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卵胞浆内单精注射技术进行体外授精,将受精卵培养至囊胚期后,活检采集滋养层细胞,运用单细胞全基因组扩增、高通量测序及单核苷酸多态性连锁单体型分析等技术检测胚胎是否携带MOCS2基因变异和4 Mb以上的染色体拷贝数变异(CNV),移植无或携带杂合变异且无染色体CNV的胚胎,妊娠成功后于孕中期进行羊水穿刺产前诊断,验证PGT-M的结果,并进行后续的妊娠随访。结果共获卵11枚,3枚成功发育为囊胚,PGT-M结果提示1枚携带母源性MOCS2基因杂合变异且无染色体CNV的胚胎可用于移植。胚胎解冻移植后获宫内单胎妊娠,孕18周羊水穿刺产前诊断提示胎儿的MOCS2基因携带情况和染色体分析结果与PGT-M结果一致,于孕37+5周活产1健康男婴。结论PGT-M技术可帮助携带MOCS2基因变异的夫妇生育健康后代,是携带致病变异家庭的一种重要的优生方式。

  • 标签: 钼辅助因子缺乏症 MOCS2基因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 胚胎移植
  • 简介:摘要出生缺陷会导致婴儿患病甚至死亡,这已引起全世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诊断的研究热点是如何建立无创伤性的产前诊断。本文通过阐述遍观遗传在区分母体和胎儿DNA上的应用以及对无创性产前诊断作出探讨。

  • 标签: DNA甲基化 胎儿疾病 产前诊断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