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好转期兴奋型神经精神症状ENMSRPCPHD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好转期出现兴奋型神经精神症状的患者在神经精神症状发作时的血电解质、血气分析,治疗后血气分析、头颅CT及综合治疗用药作分析。并均予复方氯丙嗪治疗。结果28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患者在好转期出现兴奋型神经精神症状发作时血生化、血气分析无异常。PO2、PCO2在治疗后和症状发作时比较无差异性,t分别为0.83、0.56,P均>0.05。症状发作24小时后行头颅CT检查无异常。肾上腺皮质激素对兴奋型神经精神症状发作有意义。28例患者给予复方氯丙嗪治疗均于24小时内症状缓解。结论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好转期兴奋型神经精神症状发作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肾上腺皮质激素有一定关系,复方氯丙嗪治疗安全可靠。

  • 标签: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好转期 兴奋型神经精神症状 药物治疗 复方氯丙嗪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硫酸镁加血塞通联合治疗肺原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76例老年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给氧、控制感染、洋地黄、利尿剂等改善心肺功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镁和血塞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症状体征差异有显著性(P<0.05),心功能改善。结论对肺心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硫酸镁和血塞通疗效良好。

  • 标签: 肺心病 老年 硫酸镁 血塞通
  • 简介:目的探讨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凝血纤溶指标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测定肺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吼)活性、纤溶酶原激活物特异性抑制物(PAI-1)活性和D-二聚体(加)含量。结果肺心病心力衰竭组血浆tPA活性较健康对照组降低,而PM-1活性、DD含量明显升高。不同心功能等级的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血浆PAI-1活性、DD含量随着心功能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升高。结论肺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凝血纤溶活性异常,且与心功能程度有关。

  • 标签: 肺原性心脏病 D—D二聚体 t—PA PAI-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肺原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2组均接受吸氧、控制感染、强心、利尿、扩血管、止咳、平喘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自拟救心汤每日一剂。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比70%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酌情选用。

  • 标签: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
  • 简介:结果肺心病患者血小板CD62P及血小板膜Fg含量均显著高于健康人(P<0.01),我们检测了46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外周血血小板活化特异标志物血小板CD62P和血小板膜Fg表达水平,组  别CD62PFg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肺心病组A组(24例)B组(22例)8.75±2.32*8.89±2.38*6.13±1.81*△4.37±1.56*△9.16±2.87*9.44±3.02*6.62±1.83*△4.84±1.77*☆对照组 (20例)2.86±1.043.24±1.72

  • 标签: 功能影响 加重患者 川芎嗪肺原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效果。方法搜集临床上120例达到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给予扩张气管、低流量吸氧、抗感染、祛痰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血塞通4~6ml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滴,1次/日;低分子肝素钠5000IU腹部皮下注射,1次/12h.2组均以12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有效率为75%,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血通和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肺心病急性期效果显著,亦无出血,变态反应及其他不良反应,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肺心病 疏血通 联合 低分子肝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原性心脏伴心力衰竭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方法以入院诊治的23例慢性原性心脏伴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同期入院诊治的22例高原性心脏伴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基础护理,设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对照组生活质量量化评分结果为(82.53±3.36)分,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量化评分结果为(61.5±3.17),对比有差异(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对照组满意度为45.46%;观察组满意度为86.96%,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慢性高原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科护理应用在慢性原性心脏伴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研究从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时间内收治患者中随机挑选出50例慢性原性心脏伴心力衰竭患者为对象,并在抽签法下完成分组,分别分成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和研究组(采取全科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心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且焦虑抑郁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慢性原性心脏伴心力衰竭患者通过全科护理可有效改善心功能,减轻负面情绪,稳定患者病情。

  • 标签: 慢性高原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全科护理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原性心脏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方式。方法对我院高原性心脏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简要的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出现高原性心脏慢性阻塞性肺病的33例患者,在进行有效的护理之后,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较好的控制,有2例患者并发严重的呼吸衰竭死亡,31例患者存活,有效率为93.9%。有3例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在进行抗炎治疗之后,得到了有效的改善。讨论对高原性心脏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针对性的护理手段,不仅对于患者疾病的控制和康复具有积极意义,而且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高原性心脏病 慢性阻塞性肺病 护理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高原性心脏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对68例小儿高原性心脏诊断分析。结果68例小儿高原性心脏经过治疗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及早诊断和治疗是主要措施,近年来小儿高原性心脏治愈率逐年增高。

  • 标签: 小儿高原性心脏病 右心衰 治疗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慢性原性心脏伴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综合性护理干预展开运用的作用。方法 遵照对比护理观察的形式展开探究,选入在2021年2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患者60例为对象,并随机进行1至60编号,任意选取其中的30例患者,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展开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则将综合性护理干预进行运用,作为观察组。分析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 结合对两组患者在恢复过程中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都存在优势,P

  • 标签: 慢性高原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专科护理在慢性原性心脏伴肺动脉栓塞护理中的作用分析。方法:本次调研时间在2020.1-2020.12期间,所选取病人例数为慢性原性心脏伴肺动脉栓塞病人,本次调研共计纳入病人例数为(90)例。参与本次调研病人均接受对症治疗与护理,按照护理方案进行分组,共分为2个小组,每组所纳入病人为(45)例。按照护理方案进行命名,分别为(研究组)、(常规组)。常规组对病人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则采用专科护理。总结、探讨护理结果。结果:对比组护理配合程度低于研究组,两组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专科护理 慢性高原性心脏病 肺动脉栓塞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人的护理问题,探讨其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人普遍存在心理的、呼吸道、感染、饮食等方面的问题;本组病人死亡2例,余均病情稳定出院。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人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配合相应的健康宣教。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和分析于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期间,经临床确诊,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的患者25例,通过对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并观察和分析护理效果。结果24例患者护理有效,1例患者无效,11例患者有效,13例显效。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等护理干预有利于推动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