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慢性肺源性心脏简称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肺组织结构和(或)功能异常,产生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和(或)肥厚,伴或不伴右侧心力衰竭的心脏,并排除先天性心脏和左心病变引起者。本发展缓慢,是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临床上除原有肺、胸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外,主要是逐步出现肺、心力衰竭以及其他器官损害的征象。

  • 标签: 肺心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倍他乐克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小儿高原性心脏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71例小儿高原性心脏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组,定义接受常规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在此基础上采用倍他乐克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的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9%,观察组总有效率86.1%,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数据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右室射血分数、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倍他乐克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小儿高原性心脏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倍他乐克 卡托普利 小儿 高原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收治32例老年肺心病患者,进行综合、优质护理,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2例患者显效23例、有效8例、无效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优质、综合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活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老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表现进行分析,以此探究出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在 2015年 1月至 2017年 1月期间收治的 5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和 50例单纯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作为临床研究资料,将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并探究出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冠心病的合理治疗方法。结果: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左心室体积明显增加、具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电轴左侧偏移严重、 ST段向下移动呈缺血型并且容易出现传导阻滞现象。根据病史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患者具有心肌梗死的历史,且大部分具有吸烟史。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主要思路是对患者体内的电解质平衡进行调理和维持,并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实施相应的抗感染、加强营养和辅助呼吸等辅助措施。结论:对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要根据每位患者自身的病情诊断情况进行相应的科学合理性治疗,制定出适合患者自身情况的治疗方案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目的。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冠心病的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从我院2014年9月-2017年2月收治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抽取33例作为观察组,并从同期诊断为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中抽取33例作为对照组,统计患者表现和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有差别,P<0.05;观察组疾病缓解率为93.9%,高于对照组缓解率的69.7%,有差别,P<0.05。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冠心病病情复杂,死亡率高,根据患者情况对症治疗能获得显著成效。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的临床体会。方法选择2011年1月到2012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肺源性心脏,共30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积极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科学的分析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0例中,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0%。结论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对各个脏器要有不同的对策,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防止发生多脏功能衰竭,使病情得到控制。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控制感染 强心利尿。
  • 简介:摘要慢性肺源性心脏是以心、肺疾病引发多脏器受损的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多发病,具有病程长、持续性加重等特点,此类病症的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严重损坏了患者健康。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诊断鉴别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9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按照每组各45例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将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分至对照组,将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分至观察组,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该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分析,可以发现对照组的救治效率比观察组要低,80.00%是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95.56%是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电轴左偏、呼吸困难、心肌梗死、心绞痛与心悸的发生率均比观察组要高,P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应当对症进行治疗,患者的发病原因众多,且容易反复病情,导致死亡率与漏诊率都较高。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合并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纳入时间为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均接受肺心病常规治疗。将其分为两组肝素为主治疗26例作为对照组,硝酸异山梨醇酯为主治疗26例作为试验组,评定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加用硝酸酯类药物能减轻心脏负荷,改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肺心病 冠心病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52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肺心病治疗基础上应用硝酸脂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的心悸、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梗、缺血性ST-T改变、电轴左偏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应在单纯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应用硝酸脂类药物实现综合性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临床实践意义深远。

  • 标签: 慢性肺心病 冠心病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52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肺心病治疗基础上应用硝酸脂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的心悸、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梗、缺血性ST-T改变、电轴左偏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应在单纯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应用硝酸脂类药物实现综合性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临床实践意义深远。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将2013年3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52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肺心病治疗基础上应用硝酸脂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的心悸、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梗、缺血性ST-T改变、电轴左偏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应在单纯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应用硝酸脂类药物实现综合性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临床实践意义深远。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4例慢性肺源性的心脏伴冠心病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慢性肺源性的心脏伴冠心病的24例患者作研究组,选取同期的24例慢性肺源性的心脏患者作参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特点与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中临床表现为心悸、呼吸困难、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患者占比与参照组相比,有着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由于慢性肺源性的心脏伴冠心病严重威胁了患者生命健康,因此及时诊治慢性肺源性的心脏伴冠心病患者至关重要。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临床特点
  • 简介:近期,希腊雅典大学公共卫生与医学统计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睡眠环境过吵会增加患心脏的风险。研究人员对420名住在机场等环境吵闹地区(噪声强度都在45分贝以上)人员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7年左右的随访。结果显示,有71人患了高血压,44人出现了房颤,18人出现了心肌梗死。

  • 标签: 睡眠环境 心脏病 研究人员 医学统计 公共卫生 临床资料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3月到2014年4月收治的52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肺心病治疗基础上应用硝酸脂类药物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治疗后,研究组的心悸、心绞痛、呼吸困难、心梗、缺血性ST-T改变、电轴左偏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慢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应在单纯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应用硝酸脂类药物实现综合性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临床实践意义深远。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的最佳疗效。方法通过中西医结合,给予西药,中药联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观察其疗效。结论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可明显提高疗效。

  • 标签: 中药 西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常规治疗加地尔硫卓对慢性肺源性心脏(CPHD)的治疗作用,探讨地尔硫卓作为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常规药物的可能性。方法100例CPHD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常规治疗组(n=50例),根据病情,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常规治疗加地尔硫卓组(n=50例),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地尔硫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及右心室收缩、舒张及整体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内皮素-1(ET-l)表达水平及右室Tei指数,及对循环血压的影响。结果常规治疗加地尔硫卓组显效率(50.0%)、有效率(82.0%),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30.0%,68.0%)(P<0.05);常规治疗加地尔硫卓组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右心室收缩、舒张及整体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NT-proBNP、ET-l表达水平及右室Tei指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常规治疗加地尔硫卓组较常规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常规增加地尔硫卓对CPHD患者循环血压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地尔硫卓可明显提高CPHD患者治疗效果,改善心脏功能,降低血清NT-proBNP、ET-l表达水平及右室Tei指数,且每日90mg的剂量,对CPHD患者循环血压没有明显影响,可以作为治疗CPHD的常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地尔硫卓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N末端脑钠肽原 内皮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