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的心电图诊断情况。方法 从本院于 2017年 10月~ 2019年 3月接收众多的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中随机选择 6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的临床相关诊断标准)。首先均对其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并记录相应的诊断结果,而后在此基础上再对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同样记录相应的诊断结果。而后以心导管检查结果为标准比较两种诊断方案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以及错诊漏诊率。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单用常规心电图检查方案的准确度86.25% 、敏感度 82.10% 、特异度 83.39% 均低于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案,且其错诊漏诊率 23.53%高于联合超声心动图检查方案 5.88%,相关数据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 在常规心电图检测的基础上采用超声心动图对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进行联合诊断,既可帮助临床快速明确其实际病情,同时还有利于降低错诊漏诊率,从而不断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可靠性,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电图 错诊漏诊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美国心脏学会杂志:肿瘤心脏学》(JACC:CardioOncology)第5期如期发表。本期涵盖了包括肿瘤治疗相关心功能评价、心脏毒性评估及监测,心血管疾病及治疗相关的肿瘤风险,肿瘤治疗中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内容。从多个角度、视角展示了肿瘤心脏学的前沿进展。

  • 标签: 美国心脏病学会 肿瘤心脏病学
  • 简介:摘要《美国心脏学会杂志;肿瘤心脏学》(JACC: CardioOncology)于2020年9月后改为双月刊,分别于2020年11月1日及12月1日出版了第6期和第7期。这两期重点关注了癌症治疗致心肌损伤的遗传学机制、治疗和随访,以及相关临床研究的初步成果。

  • 标签: 美国心脏病学会 肿瘤心脏病学
  • 简介:摘要《美国心脏学会杂志:肿瘤心脏学》(JACC: CardioOncology)第四期如期发表。该期论文重点阐述了肿瘤治疗中心脏损伤的监测及干预、特殊检查对肿瘤相关心脏损伤的诊断意义等内容,也带来了新冠疫情下肿瘤患者及肿瘤相关心脏患者管理的最新观点。

  • 标签: 美国心脏病学会 肿瘤心脏病学
  • 简介:摘要《美国心脏学会杂志:肿瘤心脏学》(JACC:CardioOncology)第三期如期发表。该期论文重点关注了癌症治疗致心肌损伤的评估研究,血液标志物对其的预测价值,以及拓展相关治疗探索。另外,本期展示了中国肿瘤心脏学发展现状,在国际上发出了中国声音。

  • 标签: 美国心脏病学会,肿瘤心脏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治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间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合并冠心病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均为35例。对照组中选用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则选用科学治疗方法。对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71.83%(25例),观察组中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则有97.14%(34例),在对比分析中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表现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冠心病 合并 临床诊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尔硫卓对慢性肺源性心脏(CPHD)的治疗作用。方法:100例CPHD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50例)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n=50例)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地尔硫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及右心室收缩、舒张及整体功能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内皮素-1(ET-l)表达水平及右室Tei指数。结果:观察组显效率(50.0%)及治疗有效率(82.0%)明显高于对照组(30.0%,68.0%) (P

  • 标签: 地尔硫卓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N末端脑钠肽原 内皮素-1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干休所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期为该病的治疗与康复提供必要参考。方法 回顾性选择干休所 2019年度收治的 8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按照收治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命名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运用常规治疗方法,研究组则运用综合治疗方法。对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进行记录和对比研究,总结有效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结果 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7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5%,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显著,疗效差异具备统计意义, P<0.05。结论 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可以通过血气分析、病原学检查、血清电解质检测、心电图、 X线检查等方式诊断,补充常规治疗方法,对患者实施综合治疗方案有助于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值得在临床实践当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干休所 老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和低分子肝素联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低分子肝素、低分子肝素+纳洛酮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纳洛酮 低分子肝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心衰的意义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给予实验组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对。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87.5%高于对照组62.5%,中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治疗方法在治疗慢性肺源心脏心衰中有极佳的治疗价值和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 意义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心衰的意义和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12 月在本院收治的 80 例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40 例,给予实验组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对。 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 87.5% 高于对照组 62.5% ,中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使用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治疗方法在治疗慢性肺源心脏心衰中有极佳的治疗价值和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麻黄升麻汤辩证加减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 意义
  • 简介:摘要:探讨中西医药的结合治疗的方法对于肺源性心脏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10年8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6例患有肺源性心脏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采用随机挑选分组的方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的方法,治疗组则采用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制剂生脉注射液以及和黄氏注射液的两种不同的注射液进行联合治疗。最后得出的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效率达到了75.6%,而治疗组最终的总有效率在96.3%,而且治疗组中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是要比参与对照组效果好,(p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7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诊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的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连续用药1个月,比较观察治疗后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脑利钠肽(BNP)、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等重要心肺指标的疗效指标及在肝肾功能等方面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后LVEF比对照组升高[(58.83 ± 3.16)%比(52.80 ± 4.23)%],BNP比对照组降低[(205.60 ± 29.51)ng/L比(218.50 ± 25.64)ng/L],FEV1/FVC比对照组升高[(89.13 ± 3.44)%比(76.90 ± 3.79)%],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评分较对照组升高[(79.27 ± 5.71)分比(70.30 ± 5.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等观察组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安全性较高。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以益气活血为治疗原则,从"心肺同治"角度,能安全有效地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减轻其心脏负担,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为肺源性心脏治疗提供新的治疗方法及策略。

  • 标签: 肺心病 医学,中国传统 益气温阳活血方 气血理论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