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193例肺癌胸部CT、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病理学检查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指导肺癌早期诊断。方法回顾研究193例肺癌病人胸部CT、纤支镜检查和病理检查结果,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本组193例肺癌有28例直径2cm以下早期肺癌,胸部CT常见恶性征象出现率:分叶征57.1%、毛刺征39.3%、空泡征25%、胸膜牵拉征28.6%;2、193例肺癌纤支镜下形态特征共分四型:腔内增生型40.9%、管壁浸润型21.2%、管外压迫型33.6%、未见异常型13.5%。管内增生型以鳞癌为主占50.7%;管外压迫型以腺癌为主占58.5%;3、管内增生型肺癌的钳检检出率高达97.2%,刷检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胸部CT、纤支镜病理学检查结果相结合分析,可提高早期肺癌诊断阳性率。

  • 标签: 肺癌 胸部CT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病理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水平在结核性和恶性胸水患者血清及胸水中含量变化及胸水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6例结核性胸水,36例恶性胸水患者血清和胸水中IL-6、IL-8水平及30例健康者血清IL-6、IL-8水平。结果结核组恶性胸水组的IL-6分别为533.18±425.20pg/ml,122.50±92.41pg/ml,两组数据具显著性差异(P〈0.002);结核组和恶性组中胸水对应血清中的IL-6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而结核组和肺癌组血清IL-6的含量则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核组恶性胸腔积液组的IL-8分别为434.24±68.52ng/ml,364.38±46.21ng/ml,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核组和恶性组中胸水对应血清中的IL-8的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结核组和肺癌组血清IL-8的含量则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核性恶性胸水患者胸水中IL-6、IL-8水平较正常人有明显升高,鉴别结核性恶性胸水患者诊断中有定价值。

  • 标签: IL-6 IL-8 胸水 结核性 恶性
  • 简介:目的探讨肾上腺素在减少支气管纤支镜活检术后并发出血的止血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4例行纤支镜活检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n=42),治疗组在行活检前常规局部应用冰肾上腺素,术中如有出血可再次局部应用冰肾上腺素止血。对照组术前不使用止血剂,术中如有出血可局部应用冰肾上腺素出血。结果治疗组在减少支气管纤支镜活检术后并发出血出血的持续时间上,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活检前常规局部使用冰肾上腺素预防出血,活检后再次使用冰肾上腺素局部止血,能明显减少活检后出血出血的持续时间,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纤支镜活检 术后出血 肾上腺素 局部应用 止血方法 并发出血
  • 简介:、CT在肺真菌病中的应用价值()诊断肺真菌病的CT影像表现虽然不是特异性的,但它对于病变的发现和分辨选胜过常规X线胸片,特别是高分辨率CT(HRCT)能够显示次级肺小叶水平的病变,因此有人认为HRCT在病变细节的识别上几乎接近病理学。在肺真菌病某些典型CT征象或若干征象组合可以诊断或提示诊断,特别是些特定类型的肺真菌病,如过敏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的影像特征,结合临床具有确诊意义。在高危人群如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CT作为监测技术有助于肺真菌病的早期发现,影像的动态变化更有助于诊断。

  • 标签: CT影像学 肺真菌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CT征象 影像学表现 次级肺小叶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中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利尿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意义。方法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168例患者,按照治疗期间是否发生VAP分为Ⅰ组(出现VAP,n=62例)和Ⅱ组(无VAP,n=106例),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确诊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指标Ⅱ(APACHEⅡ)评分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将Ⅰ组按照血浆NT-proBNP分为正常组及增高组,比较两组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住院死亡率;并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AP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因素。结果Ⅰ组血浆NT-proBNP、APACHEⅡ评分、血糖及WBC计数明显高于Ⅱ组(P〈0.05),而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Ⅱ组(P〈0.05);NT-proBNP增高组死亡率高于正常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浆NT-proBNPAPACHEⅡ评分(r=0.502,P〈0.05)、CRP(r=0.513,P〈0.05),WBC计数(r=0.339,P〈0.05)及血糖水平(r=0.311,P〈0.05)呈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NT-proBNP水平(OR=2.012,P〈0.05)是VAP患者预后的高危因素。结论VAP患者中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增高且炎症反应密切相关,是CAP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血浆NT-proBNP水平在评估CAP患者病情及近期预后方面具有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血浆NT-PROBNP C-反应蛋白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目的提高双原发性肺癌的认识。方法结合1例双原发性肺癌的临床资料和文献复习,分析该病的临床诊断、发生机制、病理特点、治疗及预后。结果纤支镜及病理检查是诊断双原发性肺癌的方法。区域性癌化是双原发性肺癌发生的病理基础。结论双原发性肺癌易漏诊,诊断和鉴别诊断对治疗及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双原发性肺癌 诊断 病理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联合定量检测在肺结核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7月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103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同期健康对照58例。采用双抗体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ILMA)测定PCT水平,采用魏氏(Westergren)法测定ESR水平,采用全自动免疫透视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PCT、CRP、ESR显著升高,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PCT、ESR及CRP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活动期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及时合理应用抗痨药物及评估肺结核的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降钙素原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肺结核
  • 简介:肺结核肺癌并存的病例已屡见报道,随着诊断水平的提高,肺癌确诊率逐年上升,肺结核合并肺癌也是上升趋势.我院自2000年~2004年病理或手术证实两者并存者56例,现将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

  • 标签: 肺结核 肺癌 临床报道 临床病理资料 2004年 2000年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1月到2017年10月在禹城市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68例(A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8例(B组),血清ProGRP和NSE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临床特征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A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ProGRP和NSE浓度高于B组患者(P<0.05),血清糖类癌抗原199(CA199)的浓度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利用血清ProGRP,NSE,CA199的浓度对于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诊断,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5.38(pg/mL),14.89(ng/mL),40.12(U/mL),约登指数分别为87.00%,66.00%,16.25%,肿瘤直径血清ProGRP和NSE浓度数据之间呈正相关(P<0.05),出现淋巴转移患者血清ProGRP和NSE浓度高于未出现淋巴转移的患者(P<0.05)。结论血清ProGRP和NSE可以作为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断标记物,ProGRP的诊断价值高于NSE,但是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还需要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综合诊断。

  • 标签: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小细胞肺癌 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布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儿科收住的80例急性感染性喉炎,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治疗组给予布奈德(0.5mg/次,2次/日)雾化吸入;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0.3~0.5mg/kg.d)静脉滴注,疗程3天,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h就能改善临床症状,治疗组治疗后2、6h症状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而12、24、48h两组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72h治愈率差异无统计意义(χ2=0.74,P=0.15)。结论布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急性感染性喉炎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

  • 标签: 急性喉炎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 简介: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局部肺泡灌洗联合内科治疗,对照组给予内科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内科常规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能显著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 标签: 肺泡灌洗 纤维支气管镜 吸入性肺炎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AECOPD)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脑钠肽(BNP)和D-二聚体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ECOPD患者87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87例、健康对照者50例,分别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稳定期及健康对照者血清NSE、BNP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AECOPD患者血清NSE、BNP和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ECOPD患者血清中的NSE、BNP和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P<0.05)。结论动态监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血清NSE、BNP和D-二聚体水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急性发作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 标签: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脑钠肽 D-二聚体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简介:目的研究在肺癌高危人群中低剂量CT(LDCT)肺癌早期诊断的可行性。方法1019例受试者随机分人LDCT组(411例)和胸片(CXR)组(608例)。结果LDCT组CXR组分别有55例(13.4%)和13例(2.1%)非钙化结节,LDCT组有4例确诊为肺癌(3例I期,1例Ⅲ期),CXR组2例(均为Ⅲ期)确诊为肺癌。结论LDCT比CXR筛选阳性率高,更有利于发现早期肺癌。

  • 标签: 肺癌 低剂量CT 筛查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谷氨酰胺营养支持治疗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AECOPD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谷氨酰胺组2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谷氨酰胺口服营养支持治疗。疗程2周。观察两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谷氨酰胺组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肺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谷氨酰胺营养支持治疗AE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肺功能有显著改善。

  • 标签: 谷氨酰胺 慢性阻塞性肺病 营养支持
  • 简介: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的表达非小细胞肺癌(NSCLC)生物特征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了70例NSCLC中Survivin的表达,并选取30例癌旁组织作为对照,比较Survivin的表达NSCLC患者生物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Survivin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3%,而癌旁组织无1例表达,Survivin的表达肺癌患者年龄、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临床分期有关(P=0.008);Survivin表达阳性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P=0.000),COX回归显示SurvivinNSCLC患者预后有关(P=0.001)。结论Survivin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过度表达提示预后不良,Survivin有望成为肺癌诊断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 标签: SURVIVIN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收治的22例急性呼吸衰竭新生儿使用NCPAP治疗后疗效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有效19例,无效3例。应用NCPAP后PO2、PaCO2、pH、R、HR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减少气管插管,减少机械通气,是种简便、适宜的新生儿呼吸支持技术。

  • 标签: 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 呼吸衰竭 新生儿
  • 简介:目的探讨TTF-1、CK7在胸水细胞块中鉴别肺腺癌中表达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及在肺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诊断为肺癌的病人,胸水离心涂片中见到癌细胞,胸水再离心制成细胞块,HE显微镜观察有肿瘤细胞,进行免疫组化MaxVision法检测TTF-1及CK7等抗体。结果10例肺癌中有7例肺腺癌和1例肺小细胞癌都表达TTF-1、CK7;2例肺鳞癌中TTF-1、CK7不表达。结论TTF-1、CK7在肺腺癌中表达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胸水细胞块诊断后,可作为鉴别肺腺癌的可靠标记抗体。

  • 标签: 胸水细胞块 肺腺癌 TTF-1 CK7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目的:考察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和呼吸机力的变化,为患者术后治疗及护理提供数据支持。方法比较130例接受脊柱手术治疗患者术前及术后1d和2d时的肺活量、潮气量、最大呼气压、最大吸气压、呼气耐受时间和吸气耐受时间。并比较不同手术部位、手术时间患者呼吸功能和呼吸肌力变化差异。结果脊柱手术患者术后1d的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显著降低(P<0.01),术后2d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术后1d相比有些许回升但无统计差异(P>0.05)。胸椎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下降比例显著高于颈椎和腰椎手术患者(P<0.01),且颈椎手术患者高于腰椎手术患者(P<0.05)。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降低水平显著低于肿瘤患者(P<0.05)。结论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显著降低,且胸椎手术和肿瘤手术患者呼吸功能及呼吸肌力影响较大。

  • 标签: 脊柱手术 呼吸功能 呼吸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