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牙海线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人民医院,广西 河池547400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抢救中应用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1~2022.12期间我院治疗的4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救治成功率、致残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救治成功率、GCS、GOS评分更高(P<0.05),致残率更低(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抢救中应用急救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并可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常规护理;救治成功率;致残率;预后
  • 作者: 牙海线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3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3期
  • 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兰县人民医院,广西 河池547400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抢救中应用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1~2022.12期间我院治疗的4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急救护理,对比两组救治成功率、致残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救治成功率、GCS、GOS评分更高(P<0.05),致残率更低(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抢救中应用急救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提升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并可改善预后。

  • 标签: 急性脑卒中;急救护理;常规护理;救治成功率;致残率;预后
  • 作者: 黄淑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2
  • 出处:《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江西赣州 341000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的实施对于脑干出血患者的作用疗效。方法:此次实验期间,共从我院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之间接收的脑干出血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相关探究工作。对其中25例患者进行现场急救,称其为研究组,另外25例患者不做现场急救干预,称之为对照组。组间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表现水平。结果:从恶化死亡率的角度进行统计比较,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组的治疗成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干出血的患者而言,对其采取院前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救治成功率,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院前急救;脑干出血;护理干预
  • 作者: 邹琛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健康世界》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讨急救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急救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12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接受急救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急救过程中的抢救成功率,以评估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急救心梗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急救护理方法,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且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性心梗恶性心律失常;急救护理;研究
  • 作者: 李胜林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8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3期
  • 机构: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江苏南京211800
  • 简介:目的:分析严重创伤骨折患者的120院前急救护理方法。方法:本研究选取80例因严重创伤骨折由我120指挥调度中心进行院前急救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均采用抽签法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40例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40例患者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接受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评分、关节肿胀情况、关节活动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关节肿胀度和关节活动度变化程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休克和二次损伤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严重创伤骨折患者的120院前急救过程中施行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并能够促进患者关节肿胀情况的改善,能够提升患者的关节活动度,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严重创伤骨折;120院前急救;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医联体模式下急救技能同质化培训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绍兴市柯桥区中医医院湖塘、柯岩、夏履三家医联体分院护士39名为观察对象,成立急救技能培训管理小组,设计急救技能同质化培训路径,根据路径严格落实培训,运用PDCA工具进行质量监控,不断完善,实施后评价效果,比较同质化培训路径前后的效果。结果湖塘、柯岩、夏履三家医联体分院护士经过同质化培训,急救药物知识知晓评分[(92.6±5.3)分、(94.5±5.2)分、(92.0±3.4)分]、急救流程知晓评分[(94.6±4.2)分、(89.5±4.8)分、(94.0±3.8)分]、应急流程知晓评分[(95.4±3.9)分、(89.1±4.1)分、(93.0±3.5)分]、团队配合评分[(90.3±1.2)分、(90.5±3.1)分、(86.4±2.5)分]均显著提高,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583、-8.583、-10.914,-8.744、-12.091、-6.260、-6.188、-7.366、-16.645,-13.856、-11.916、-12.112,均P<0.05);急救技术操作合格率、急救药品耗材完好率、急救设备完好率均为100.0%,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救技能同质化培训路径能有效提升医联体各分院急救水平和应急能力,值得在医联体内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急救医疗服务 护理 护士 在职培训 临床路径 医疗联合体
  • 作者: 郭慧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8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3期
  • 机构:南京市六合区中医院,江苏南京211500
  • 简介:目的:探究在急诊创伤护理中采取无缝隙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2022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范围,选取该时间内本急诊接收的创伤患者78例进行研究,通过挂号单双号予以分组,常规组和研究组各39例,分别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干预、无缝隙急救护理干预。观察对比2组患者的急诊到手术时长、确诊时长、急诊到病房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急诊到手术时长、确诊时长、急诊到病房时长,明显少于常规组,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率38例(97.44%),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可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无缝隙急救护理干预在急诊创伤护理中应用,不仅可以极提升患者急救效率,并且大幅度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无缝隙急救护理;急诊创伤护理;急救效率;护理满意度
  • 作者: 严晨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08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3期
  • 机构: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县中医院,江苏淮安 211600
  • 简介:目的:分析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急救护理的重要影响。方法:本研究开始于2019年1月,结束于2022年12月,将我科室在此期间接收的52例急性心肌梗死抢救患者纳入研究范畴,以数字表法为依据,划分成A、B两组,其中26例接受急诊常规护理一组为B组,另外26例采取急诊急救护理一组为A组,观察两组患者抢救效果差异。结果:经急救护理,A组患者分诊、急救、给药及病情缓解时间明显短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和B组76.92%(20/26)相比,A组抢救成功率为92.31%(24/26),明显更优,P<0.05。结论: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急诊急救护理措施,除能缩短患者的抢救时间外,还能提升抢救成功率,挽救患者生命。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抢救;急救护理;抢救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肺炎急救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重症肺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临床护理路径,2组均进行1个月护理,比较2组症状改善时间、肺功能水平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1个月憋喘改善时间、退热改善时间、肺部啰音改善时间分别为(3.45 ± 1.06)、(3.48 ± 1.08)、(4.31 ± 0.49) d,均短于对照组的(7.01 ± 1.42)、(4.56 ± 1.32)、(6.62 ± 0.7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9.642、7.375、6.189,P<0.05);护理后1个月观察组最大自主分钟通气量(MVV)、肺活量(VC)及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均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1个月观察组MVV(71.42 ± 18.75) L,VC(72.41 ± 17.74)%和FEV1(67.36 ± 18.48) L,均高于对照组的(62.38 ± 16.69) L,(60.18 ± 15.69)%和(59.15 ± 17.13)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6.393、5.544、7.491,P<0.05);观察组护理后护理方法、护理内容、护理形式、护理服务态度及护理效果满意度为97.78%(44/45)、95.56%(43/45)、97.78%(44/45)、93.33%(42/45)、95.56%(43/45),均高于对照组的80.00%(36/45)、90.48%(38/45)、82.22%(37/45)、77.78%(35/45)、80.00%(3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412~9.581,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重症肺炎患者急救护理中效果理想,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患者肺功能水平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重症肺炎 急救护理 肺功能
  • 作者: 杨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9期
  • 机构: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贵阳550004
  • 简介:目的:研究标准化急救护理对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影响。方法:在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从我院收治的急诊危重症患者中随机挑选70例,且分为两个小组,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观察组,两个小组病例数均为3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急救护理,观察组使用标准化急救护理,对两组患者抢救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抢救时间为(34.10±5.20)min、转运时间为(10.10±1.56)min、院内等待时间为(12.30±1.59)min、住院时间为(6.20±0.90)d,均要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86%,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中应用标准化急救护理可以有效缩短抢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标准化急救护理;急诊抢救;危重症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国载人航天及空间站任务航天员返回东风着陆场医疗救护任务的护理经验,分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不同任务阶段及东风着陆场特点,制定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确保空间站任务医疗救护保障有力。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报道,总结历次医疗救护保障任务护理经验,根据神舟十二号在轨时间长、着陆场地形复杂、条件及气候恶劣等特点,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在原有经验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救护流程,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将各预案中的护理流程进行了细化,制定并完善不同伤情下护理人员舱前、载体内以及后送过程中的护理工作流程,进行了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及护理技能专项训练,提升护理梯队整体素质及作战能力。结论神舟十二号着陆场区医疗救护保障任务中护理流程进行针对性改进及细化,为载人航天医疗救护保障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 标签: 空间站任务 医疗保障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对脑卒中患者抢救效率、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抢救效率、临床转归及意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接诊到确诊时间、抢救时间、护理措施完成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转归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小组模式干预,可显著缩短急救护理工作的时间,提高急救治疗的时效性和成功率,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对脑卒中患者的生命健康起到保障作用,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急救护理小组模式 抢救效率 临床转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卒中专职护士救护模式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流程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卒中专职护士救护模式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溶栓时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至急诊接诊时间、入院至卒中小组接诊时间、入院至得到CT检查结果时间、入院至实验室检查结果时间、入院至开始溶栓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1、2周,观察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卒中专职护士救护模式有利于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内延误情况,缩短DNT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卒中 急救 急性缺血性 专职护士 救护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救护流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应用常规护理流程实施救护的4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应用集束化救护流程实施救治的4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救治效率及救治效果。结果观察组院前急救反应时间、送院时间、辅助检查时间及院内急诊处置时间及产后出血、早产、剖宫产、胎儿宫内窒息等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救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集束化救护流程有效缩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救治时间,减少患者不良妊娠结局,提高患者治疗满意率。

  • 标签: 集束化救护流程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国空间站任务主着陆场医疗救护队经验,分析神舟十二号医疗保障任务新特点,采取相应对策,确保航天员医疗救护保障有力。方法查阅国内外航天员返回搜救和急救医学相关资料,总结神舟五号至神舟十一号医疗保障经验,结合神舟十二号乘组人员在轨时间长、着陆场位置调整以及周边地形相对复杂的新特点,提出相应救护策略。结果本次医疗保障任务航天员在轨飞行90 d。主着陆场和发射场处于同一区域,医疗保障包括了发射段、运行段和返回段三部分。增加了沙漠救援模式、模拟了十种伤情并将每种伤情急救程序标准化。结论神舟十二号航天员医疗救护保障方案经过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保证了全新任务环境和复杂地形下航天员意外伤害全流程、全天候、全地形的急救和后送安全。

  • 标签: 航天员 急救 空间站任务 医学保障 着陆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降阶梯思维的急救护理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急诊科救治的15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7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降阶梯思维的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对护理技能、健康宣教、应急措施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急性胰腺炎患者基于降阶梯思维的急救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急救效果,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胰腺炎,急性坏死型 降阶梯思维 急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机管理模式在急诊颅脑外伤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急诊颅脑外伤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传统外伤急救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的护理管理,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肢体出现功能障碍、吞咽功能出现障碍、肺部出现感染)的发生率、不良事件(越职操作、医疗器械准备不完善、出现护患纠纷、护理记录填写的不完善)的发生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急诊各项指标(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急诊至病房时间、住院时间)。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急诊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机管理模式能够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及不良事件,改善患者NIHSS评分及GCS评分,改善患者急诊各项指标,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身体健康,值得推广。

  • 标签: 危机管理模式 急诊颅脑外伤 急救护理 并发症发生率 不良事件 应用效果
  • 作者: 熊雯晴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19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第13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创伤急救中心,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研究创伤导致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术前急救护理干预体会,并探讨其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52例创伤致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深入研究这些患者在术前的急救护理干预体会。采用早期固定、输血、止血、液体复苏等一系列快速、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并注重与其他科室的协作。与护理前各项指标作对比。结果:护理前的所有指标都明显高于护理后的指标,且差异均达到了统计学意义水平(P<0.05);其中,心率、呼吸、出血量、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尿量、VA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而收缩压和运动能力评分则有所恢复。所有患者都成功接受了手术,手术时间平均为3小时,手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显示,所有患者康复情况良好,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针对创伤导致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术前急救护理干预,早期固定、输血、止血、液体复苏等措施能够迅速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减轻伤害程度,为手术治疗奠定基础。

  • 标签: 创伤;骨盆骨折伴失血性休克;术前急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