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人类PPARγ基因5'-非翻译区进行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方法:通过搜索网络数据库,得到PPA脚基因翻译起始点上游约2kb的序列。运用PROMOTERSCAN分析该序列可能的启动子区域,利用在线分析软件EMBOSS、MethPrimer和CpGIslandSearcher分析该序列潜在的CpG岛,运用TFSEARCH软件分析该序列潜在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人类PPARγ基因5'-非翻译区转录起始位点上游反向链2425到2175区具有启动子活性,在启动子上具有TATA盒。PPARγ基因5'-非翻译区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kb序列存在包括MyoD、HSF和Nkx-2等19个转录因子的潜在结合位点,不存在CpG岛。结论:该实验为后续的PPARγ基因的转录调控研究奠定基础。

  • 标签: 生物信息学 PPARΓ 启动子 转录调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Notch1调控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济南朋悦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的24只6周龄雄性SD大鼠,无特定病原体级,体质量200~220 g,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PN组、DPN+信号通路阻断剂γ-分泌酶抑制剂(3,5-二氟苯乙酰基)-L-丙氨酰基-L-2-苯基甘氨酸叔丁(DAPT)组,每组8只。分别观察比较造模后1、4、8周三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血糖、体质量、坐骨神经传导速度、足底热痛阈值情况的变化及各组SD大鼠的坐骨神经甲苯胺蓝染色。采用免疫荧光检测DAPT对大鼠坐骨神经Notch1、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PTEN)/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达的影响。结果造模后8周DPN组和DPN+DAPT组大鼠血糖[(22.16±4.77)mmol/L、(17.16±4.43)mmol/L]显著高于正常组大鼠[(6.28±0.51)mmol/L],且DPN+DAPT组血糖水平显著低于同期的DPN组;造模后4、8周,DPN组、DPN+DAPT组大鼠的体质量[(250.00±7.48)g、(250.38±11.02)g,(274.75±9.15)g、(311.50±7.89)g]均显著低于正常组[(363.00±8.98)g、(408.75±16.14)g],且DPN+DAPT组大鼠的体质量高于DPN组;造模后4、8周,DPN组、DPN+DAPT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25.50±2.56)m/s、(28.13±1.96)m/s,(24.75±1.91)m/s、(32.25±2.44)m/s]显著低于正常组[(38.00±3.70)m/s、(41.25±2.71)m/s],且DPN+DAPT组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高于DPN组;造模后4、8周,DPN组、DPN+DAPT组大鼠足底热痛阈值[(26.63±3.54)s、(22.50±2.56)s,(28.50±5.10)s、(21.00±3.02)s]显著高于正常组[(12.88±1.13)s、(13.50±2.01)s],且DPN+DAPT组大鼠足底热痛阈值低于D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8周DPN组病变髓鞘的比例高于正常组,DPN+DAPT组病变髓鞘的比例低于DPN组;DPN组的Notch1、mTOR、Akt绿色免疫荧光强度强于正常组,DPN+DAPT组的绿色免疫荧光强度弱于DPN组;DPN组的PTEN绿色免疫荧光强度弱于正常组,DPN+DAPT组的绿色免疫荧光强度强于D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tch1可能通过激活PTEN/Akt/mTOR信号通路调控DPN大鼠的发病,对于改善DPN的临床症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Notch1信号通路 人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 蛋白激酶B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目的研究复方α-酮酸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微炎性状态的调控作用。方法将40例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均20例,两组均在腹膜透析基础上采取控压、纠正贫血、调节钙磷代谢等常规干预方法,观察组另给予复方α-酮酸口服,3次/天,连用3个月。比较两组干预3个月后临床疗效,分组记录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表达,并比较两组营养指标前白蛋白(PA)、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GB)、主观营养评估(SGA评分)差异,设定SGA评分为因变量,Hs-CRP为自变量,观察营养状态与微炎性状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性校正χ2=2.294,P=0.130);治疗后观察组Hs-CRP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ALB、HGB均显著上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SG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显著较低(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SGA评分作为因变量,设定Hs-CRP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性分析,Hs-CRP与SGA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722,P=0.000),即Hs-CRP越高,SGA评分越低,患者营养状况越差。结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微炎性状态,且微炎性状态与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有相关性,复方α-酮酸辅助治疗可增强肾病患者干预疗效,并对微炎性状态有良好的调控作用,因此可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可能使腹膜透析患者预后获益。

  • 标签: 复方Α-酮酸 腹膜透析 微炎性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小RNA-21-5p(miR-21-5p)是否具有抗人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TⅡ)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ATⅡ细胞,待细胞生长至光镜下可见层状体和微绒毛时用于实验。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直接培养,不予任何处理)、过氧化氢(H2O2)损伤组(加入0.5 mmol/L H2O2)、miR-21-5p过表达组〔加入感染复数(MOI)为100的miR-21-5p慢病毒过表达载体与0.5 mmol/L H2O2共培养〕和空病毒对照组(加入miR-21-5p慢病毒空白载体与0.5 mmol/L H2O2共培养)。各组分别于细胞培养0、12、24、36、48 h采用细胞增殖及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于培养24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①细胞增殖活性检测结果:随着细胞培养时间的延长,空白对照组细胞增殖活性逐渐增强,而加入0.5 mmol/L H2O2处理后细胞增殖活性则逐渐下降;但miR-21-5p过表达组细胞增殖活性较H2O2损伤组和空病毒对照组下降缓慢,48 h时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高于H2O2损伤组和miR-21-5p空病毒对照组〔吸光度(A)值:0.295±0.005比0.184±0.005、0.169±0.002,均P<0.05〕。说明H2O2及慢病毒均加快了细胞损伤,而miR-21-5p可抑制细胞凋亡。②细胞凋亡检测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加入0.5 mmol/L H2O2处理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而miR-21-5p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较H2O2损伤组和空病毒对照组均明显降低〔早期细胞凋亡率:(14.31±0.12)%比(24.50±0.12)%、(23.41±0.13)%,晚期细胞凋亡率:(8.12±0.13)%比(9.71±0.11)%、(10.41±0.15)%,总体细胞凋亡率:(22.33±0.12)%比(34.21±0.10)%、(33.82±0.14)%,均P<0.05〕,进一步证明miR-21-5p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结论miR-21-5p具有抗人ATⅡ凋亡的作用。

  • 标签: 肺泡上皮细胞,Ⅱ型 抗凋亡 微小RNA-21-5p
  • 简介:摘要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与病毒感染诱发的心肌炎症反应相关,但具体发病机制仍未明确。目前多个研究发现,部分微小RNA(microRNAs)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可出现显著上调或下调,提示其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参与调控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过程。因此,明确microRNAs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的机制可能为其提供新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思路,增加新的治疗靶点。本文就microRNAs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调控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病毒性心肌炎 微小核糖核酸 调控机制
  • 简介:摘要近年来细菌的耐药问题日益严重,其形成生物膜后更是具有极强的耐药能力,治疗难度极大提高。除屏障作用、微环境改变等理化因素外,生物膜中部分基因调控也特异地提高细菌耐药性。细菌耐药与形成生物膜的能力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调控机制。Ⅰ型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系统能够调节细菌耐药基因的获得和传播,其作用因种属、进化过程、环境压力而异。新近有报道Ⅰ型CRISPR系统影响生物膜的形成,而且参与噬菌体和生物膜的相互作用,有可能成为研究噬菌体治疗的切入点。本文对近年来细菌耐药形势、生物膜耐药新进展,以及Ⅰ型CRISPR系统影响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与耐药的生物学意义进行综述,为防治细菌感染提供新思路。

  • 标签: 生物膜 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 细菌 抗药性
  • 简介:目的:检测外源性骨形成蛋白4(bonemorphogeneticprotein4,BMP4)对体外连续传代培养人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生长和人端粒酶反转录酶催化亚单位(humantelomerasereversetranscriptase,hTERT)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BMP4对BMSCs体外传代培养过程中细胞老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取第1、3和7代rhBMP4诱导组和对照组BM—SCs,细胞计数,免疫荧光染色检测hTERT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第3和7代BMSCs中hTERTmRNA表达,统计学分析。结果:rhBMP4诱导组各代BMSCs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免疫荧光示hTERT在第1和第3代rh—BMP4诱导组和对照组BMSCs均为细胞核表达,在第7代诱导组保持细胞核表达,而第7代对照组则表现为细胞浆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显示,hTERT在第3和第7代诱导组BMSCs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MP4可促进BMSCs生长,维持传代后期hTERT表达,延缓细胞老化。

  • 标签: 骨形成蛋白-4 端粒酶 骨髓间充质细胞 体外培养
  • 简介:摘要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介导机体免疫耐受、维持免疫稳态功能的T细胞亚群,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和(或)功能受损在自身免疫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细胞适应缺氧环境产生的转录因子,在T细胞尤其是调节性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HIF-1α的生物学功能,调节性T细胞的特点,重点总结了HIF-1α双向调控调节性T细胞分化和功能的最新进展及可能机制。

  • 标签: 调节性T细胞 缺氧诱导因子-1α 双向调控
  • 简介:目的观察补肾活血中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血清骨代谢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12月到广州市天河社区卫生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门诊就诊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共110例,所有患者均以钙尔奇D(600mg/日)作为基础药,将试验组(补肾活血中药+钙尔奇D)55例与对照组(钙尔奇D)55例进行比较研究。临床疗效评估指标包括VAS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和股骨颈骨密度(BMD)、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服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前后血清OPN浓度,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血清25(OH)D、PINP和β-CTX的浓度。结果(1)VAS疼痛评分: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VAS评分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有一定程度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腰椎、左侧股骨颈的BMD: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腰椎、左侧股骨颈的BMD治疗后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3)血清OPN、25(OH)D、PINP和β-CTX指标:与治疗前相比,试验组OPN、PINP和β-CTX浓度治疗后明显下降(均为P〈0.05),25(OH)D浓度治疗后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试验过程中,两组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补肾活血中药可缓解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疼痛症状,安全有效。它提高腰椎和股骨颈BMD的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OPN、PINP和β-CTX浓度,提高25(OH)D水平实现的。

  • 标签: 中医中药 补肾活血中药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因子
  • 简介:目的:研究肝细胞X受体α(liverXreceptorα,LXRα)基因对HepG2肝细胞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将特异性LXRα小片段干扰RNA(siRNA)经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介导转染人HepG2肝细胞,同时行HepG2肝细胞LXRα的激动(T0901317)实验,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干扰和激动前后的LXRα以及胆固醇代谢相关基因ATP结合盒(ABC)G5、ABCG8、ABCA1mRNA的表达。结果:LXRαsiRNA干扰24h后,HepG2实验组LXRα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1),LXRαmRNA表达抑制率为86.06%。实验组ABCG5、ABCG8和ABCA1mRNA表达水平均较阴性对照组有下降趋势(P〉0.05)。HepG2加入激动剂(T0901317)48h后,实验组ABCG8和ABCA1基因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但ABCG5基因表达仅有升高趋势(P〉0.05)。结论:RNA干扰使HepG2肝细胞LXRα表达受抑制,继而有使靶基因ABCG5、ABCG8、ABCA1表达降低趋势;人工合成配体T0901317与LXRα结合,使其活性增加,上调了ABCG8、ABCA1和ABCG5mRNA的表达。提示LXRα可调控HepG2肝细胞的胆固醇代谢基因。

  • 标签: 肝X受体Α 胆固醇代谢 RNA干扰 激动剂 胆石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iR-155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发挥清除病原菌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使用脂多糖/干扰素-γ(lipopolysaccharide/interferon-γ,LPS/IFN-γ)或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4分别处理RAW264.7细胞和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acrophage,BMDM),24 h后检测miR-155表达水平;将RAW264.7细胞和BMDM分别过表达、抑制miR-155后,检测巨噬细胞极化表型转化,以及活性氧、活性氮和细胞因子释放;将miR-155过表达的BMDM进行M1型诱导,取上清培养大肠杆菌不同时间后,检测大肠杆菌菌落形成能力。结果LPS/IFN-γ的添加可以明显促进miR-155在RAW264.7细胞和BMDM中的表达,而IL-4的诱导降低BMDM中miR-155水平;进一步在RAW264.7细胞和BMDM中过表达miR-155后,可促进M1型极化分子转录、抑制M2型极化分子标志物的表达;反过来,通过反义寡核苷酸抑制miR-155后,可以抑制M1型极化而促进M2型极化;同时,过表达miR-155的巨噬细胞分泌的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显著性被促进;过表达miR-155的M1型极化BMDM培养上清明显可以减少大肠杆菌菌落形成数量。结论miR-155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影响其ROS/NO和细胞因子的分泌,参与巨噬细胞清除、杀伤病原菌的过程。

  • 标签: 巨噬细胞 miR-155 极化 杀伤 病原菌
  • 简介:摘要慢性顽固性疼痛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起、易反复发作、对多种药物治疗疗效差甚至无效、患者难以忍受的疼痛,其影响着全球超过10%的人口,给社会及经济造成巨大负担。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神经调控技术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给慢性顽固性疼痛治疗带来了新的方向。文中就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经颅聚焦超声刺激(tFUS)、光遗传学等无创神经调控技术在慢性顽固性疼痛方面的研究及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慢性疼痛 顽固性 无创 经颅磁刺激 经颅直流电刺激 光遗传学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膳食因素对高血压、糖尿病和痛风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调控策略,为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综述和分析,收集不同研究中关于膳食因素与高血压、糖尿病和痛风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其中,涉及的膳食因素包括盐分摄入量、糖分摄入量、饮食中脂肪的类型和含量、饮食中纤维素的摄入量等。同时,还收集不同调控策略,如低盐饮食、低糖饮食、低脂饮食、富含纤维素的饮食等,在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方面的应用情况。结果:通过对相关研究的综述,发现高盐饮食与高血压之间存在明确的关联性,过量的盐分摄入会导致血压上升。而高糖饮食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长期高糖摄入会导致胰岛功能异常和胰岛素抵抗。高嘌呤饮食与痛风的关系也被广泛研究,摄入过多的嘌呤会导致尿酸水平升高,从而诱发痛风。结论:膳食因素对高血压、糖尿病和痛风具有重要影响,并且适当调控饮食可以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对于高血压患者,应减少盐的摄入量,并采用低盐饮食;对于糖尿病患者,应限制糖分的摄入,并采用低糖饮食;而对于痛风患者,应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建立富含纤维素的饮食结构。

  • 标签: 膳食因素 高血压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深入研究星状神经节调控技术在面神经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总结其在面神经炎康复治疗中的潜在益处,并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1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3个病例作为实验组,3个病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实验组在传统治疗方式基础上采用星状神经节调控技术,本组中三个病例均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一疗程共十次。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在疼痛缓解、面部功能改善、感觉功能恢复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证明了状神经节调控技术在面神经炎康复治疗中具有潜在的治疗优势。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数据分析,我们将能够更全面地评估星状神经节调控技术在面神经炎康复治疗中的实际效果。

  • 标签: 星状神经节 面神经炎 康复治疗 神经调控。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中发病率、病死率较高之一的肝细胞癌,其非手术治疗整体效果不佳。CXCL17作为目前最后被发现的 CXC 家族趋化因子,当前随着CXCL17受体以及相关功能的不断研究,发现其在干细胞癌中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 标签: CXCL17 肝细胞癌 作用机制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中医体征分型在消化性溃疡患者饮食调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筛选出共2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进入本院治疗,按接收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结果:统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后,通过中医体征分型后针对性进行饮食调控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生活质量更高,疾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中医体征分型在消化内科溃疡患者进行饮食调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疗效,促进溃疡愈合,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方案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体征分型 消化性溃疡 饮食调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炎症在机体的防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炎性反应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加快清除坏死细胞,修复受损的组织及器官。但过度的炎性反应会引起细胞变形凋亡、组织器官的坏死、系统功能的障碍,危及生命。当皮肤经过灼烧或是受到创伤之后,身体就会触发免疫炎症反应,而这样则会导致受伤的部位形成更加严重且范围更加广泛的病理损伤。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丙戊酸钠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丙戊酸钠能有效对抗机体引缺血和缺氧继发的组织器官损伤,提高机体对缺血和缺氧以及炎症打击的耐受性,提高生存率。本文就丙戊酸钠对烧伤患者炎性反应的相关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创伤与损伤 丙戊酸钠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 简介:【摘要】目的:miRNA-196a靶向调控LRIG3的表达对膀胱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人T24及膀胱细胞(SV-HUC-1)中miR-196a和LRIG3mRNA转染之后表达的差异并分析探讨其相关性。将miR-196a模拟、抑制组及阴性的对照物miR-196a质粒经转染T24后观察表达情况。通过Targetscan预测和验证miRNA-196a与LRIG3之间靶向调控关系。结果:与SV-HUC-1细胞相比,T24细胞检测miRNA-196a中存在显著的高表达(t=33.01,P=0.0009),在SV-HUC-1中的LRIG3的表达量比T24显著的高表达(t=7.093,P=0.0193)。转染miR-196amimics的细胞中miR-196a含量表达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和转染miR-196ainhibitor(P<0.05)结论:膀胱癌细胞中miRNA-196表达升高,LRIG3表达降低,二者在膀胱癌细胞中表达呈负相关;miR-196a通过负向调控LRIG3的表达而影响膀胱癌发生发展过程。

  • 标签: 膀胱癌 miRNA-196a lrig3 靶基因
  • 简介:摘要:近年,儿童中枢性性早熟(CPP)发病率逐年增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疾病。CPP是指在女童7岁半前、男童9岁前呈现出第二性征的病变。已有研究证实,Kiss-1(一种肿瘤转移抑制基因)具有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抑制肿瘤转移及作为食欲调节因子调控摄食行为等作用。因此被纳入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及内分泌代谢等多系统疾病研究中 。Kisspeptin是一类由Kiss-1基因编码的下丘脑肽,是一种作用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上游的神经调节剂,通过与受体GPR54(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发挥作用。既往研究已证实Kiss-1 /GPR54信号通路与青春期启动密切相关,尤其是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这一经典中枢通路实现,近期,有研究证实还可能通过与外周组织中的受体 Kiss-1R 直接结合而局部调节生殖器官的功能。为此,本文主要论述 Kiss-1/ GPR54信号通路在性早熟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几种可能机制。

  • 标签: []   Kiss-1/GPR54 Kisspeptin 性早熟 青春期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