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手法淋巴引流综合消肿疗法(ComplexDecongestiveTherapy,CDT)治疗各类肢体淋巴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对102例不同病因和部位的肢体淋巴水肿患者给予CDT治疗1个疗程(4周),治疗期间采用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监测组织水肿程度和人体BMI变化,卷尺测量患肢周径变化。治疗结束后嘱患者行自我CDT治疗。结果102例患者经CDT治疗后患肢组织水肿程度、BMI指数和肢体周径均显著下降(P<0.001)。治疗前后水分、周径、BMI变化均具有明显相关性(r=0.445、0.567、0.572,P<0.001)。随访6个月,90%的患者坚持自我CDT治疗,无明显复发病例。结论CDT治疗可显著减轻各类淋巴水肿患者的肢体水肿程度、降低BMI,后续坚持自我CDT治疗亦不可或缺。

  • 标签: 淋巴水肿 手法淋巴引流 综合消肿疗法 身体质量指数 消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徒手淋巴引流手法及康复在下肢创伤术后淋巴水肿治疗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0例下肢创伤术后淋巴水肿患者,分为对照组(n=35,予以常规治疗)和观察组(n=35,徒手淋巴引流技术及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疼痛及肿胀度、炎性指标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MDCT表现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从2019年7月-2021年8月抽取本院收治的38例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患者开展本次研究,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即分析此症状的MDCT表现、临床病理。结果:MDCT表现包括四种类型,即一是实变型或是肺炎,二是结节型、肿块,三是支气管血管淋巴管型,四是混合型。经MDCT检查,影像学特征包括20例空气支气管征,18例肺内多发小结节,15例磨破琉璃影,7例胸腔积液,6例纵隔淋巴增加、肺门淋巴增大。其中25例患者中有8例患者伴发肺外病变。此类患者临床症状包括盗汗、咳嗽、发热、痰痰、胸痛、气紧。其中有4例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病理表现分析发现有大量的B淋巴细胞浸润,并有核异质细胞出现。结论:经分析,肺MALT淋巴瘤没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病情进展较慢,可能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而MDCT出现肺部实质表现、结节,或是出现肿块并伴有支气管充气征表现,少见淋巴肿大表现,但确诊需要通过病理检查。

  • 标签: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MDCT表现 病理特征 分析
  • 简介: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和TUVP+膀胱颈内切开术(TCBNI)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和术后膀胱挛缩的发生率。方法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51例,均行经直肠前列腺彩超以及尿流动力学检查明确诊断,19例采用TUVP治疗,32例采用TUVP+TCBNI治疗,比较两组之间术前术后的Qmax以及膀胱挛缩的发生率和预后。结果两组之间术后尿流率均较前有改善,TUVP+TCBNI组优于TUVP组(P〈0.05),TUVP组术后发生膀胱挛缩6例,尿道扩张改善3例,3例再次手术治疗,TUVP+TCBNI组术后发生膀胱挛缩2例,均行尿道扩张后好转。结论对于小体积前列腺增生,TUVP以及TUVP+TCBNI均能改善排尿梗阻症状,但是TUVP+TCBNI组优于TUVP组,且能更有效防止并减轻术后膀胱挛缩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应作为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首选术式。

  • 标签: 小体积 前列腺增生 膀胱颈 汽化电切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结肠淋巴瘤的CT平扫及增强表现。方法回顾经肠镜(4例)、手术(8例)证实的结肠淋巴瘤患者的CT影像资料,分析其相关CT表现。结果结肠淋巴瘤大多表现为肠壁的弥漫性增厚及周围淋巴增大。结论CT对诊断结肠淋巴瘤的有独特的优越性,对病变分期的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标签: 结肠 淋巴瘤 CT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主要目的就是针对双下肢淋巴水肿,实施临床护理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恶性肿瘤术后双下肢淋巴水肿患者90例,采用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的是综合护理干预手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护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双下肢淋巴水肿缓解率,观察组都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下肢淋巴水肿 护理 妇科恶性肿瘤
  • 简介:目的研究淋巴瘤细胞和淋巴滤泡细胞核的形态参数特征,为相关病理图像的计算机自动识别寻找参数依据;方法利用图像分析系统测量中心母细胞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及淋巴滤泡的套细胞、中心细胞和中心母细胞核的20个形态参数,判别分析法分析各组细胞之间核的形态参数的差异;结果中心母细胞与中心母细胞性淋巴瘤细胞之间只有3个形态参数入选判别函数,判别正确率仅为59.20%.而套细胞或中心细胞与中心母细胞性淋巴瘤之间入选参数分别为10个和8个,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7%和76%.套细胞与中心细胞、套细胞与中心母细胞、中心细胞与中心母细胞之间入选判别函数的参数分别为8个、7个和7个,判别正确率分别为97.7%、98.6%及78.9%;结论不同类型的淋巴滤泡细胞之间有较多形态参数存在差异,而中心母细胞性淋巴瘤细胞与其来源中心母细胞在形态上有更多的相似性.

  • 标签: 淋巴瘤 淋巴滤泡 淋巴细胞 图像分析
  • 简介:microRNA(miRNA)是一类普遍存在的长度为21—25nt的小分子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mRNA3’非编码区不完全互补结合,抑制翻译,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的表达。miRNA参与了多种正常细胞发育及肿瘤发生的调控,在淋巴细胞的发育分化以及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miRNA可作为有效的肿瘤生物标记应用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预后判断以及对治疗反应的预测。本文就miRNA在淋巴细胞发育分化中的作用及miRNA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的关系进行了综述。

  • 标签: MICRORNA 淋巴细胞发生 淋巴瘤 白血病 生物标记
  • 简介:目的探讨CD97蛋白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7例胃MALT淋巴瘤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CD97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和生存时间之间关系。结果CD97在肿瘤中呈弥漫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7.2%:其中肿瘤浸润超过肌层病例表达率为100%,高于肿瘤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者的71.4%(P〈0.01);Ⅱ、Ⅲ和Ⅳ期患者表达率为96.4%,显著高于Ⅰ期患者的73.7%(P〈0.05);肿瘤大于5cm者表达率为96.4%,显著高于肿瘤小于或等于5cm者的73.7%(P〈0.05)。CD97强阳性表达者术后平均生存时间39.2个月,较非强阳性表达者(100.3个月)短(P〈0.01)。结论CD97在胃MALT淋巴瘤组织中高表达,且与肿瘤浸润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 标签: 胃肿瘤 黏膜相关淋巴瘤 CD97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现以T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患者共计65例(收治时间:选自2020.01至2020.12期间)为纳入标准,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包括完全缓解),总结患者预后情况(患者自首次完全缓解复发死亡的总体截止日期),开展单因素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患者年龄、初诊WBC、染色体是否为阳性与患者预后有关(P0.05)。结论:临床应根据影响因素,开展相应分析,旨在改善患者不良症状,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 标签: T淋巴细胞白血病 淋巴瘤患者 疗效 预后 相关因素 影响
  • 简介:中药熏蒸治疗是根据辨证施治的原理,运用熏蒸治疗床,通过恒定的温热刺激皮肤,引起血管扩张,改善、肩、腰、腿部血液循环;同时使中药蒸汽中含有的大量中药有效成分以渗透、吸收、扩散等途径直接透过全身肌肤、孔窍、经穴等进入腠理、脏腑,直接疏导全身腠理,温经散寒、疏通经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达到治疗效果。我们对、肩、腰、腿痛患者采用中药熏蒸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 肩周炎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药熏蒸
  • 简介:目的:利用后路内固定技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椎疾患。方法:我科3年来行后路内固定18例,C1-C2不稳3例,各种颈椎损伤5例,其中颈椎管狭窄症8例、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2例,分别采用APOFTX椎板钩内固定、寰枢椎椎弓根螺钉、C3-C6侧块螺钉、C7椎弓根螺钉植入,然后连接钛板完成固定。结果:本组18例随访9个月以上。本组病例未发生推动脉、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或脊髓损伤加重等严重并发症,术后复片,颈椎生理弧度及排列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断裂,1例单枚螺钉松动。18例术后6个月均获得良好骨性融合。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评分平均改善1.6级。所有病人在2周带支具起坐或下床活动活动。结论:后路内固定技术安全可靠、术后即刻获得牢固的内固定,病人可早期活动、为下一步治疗创造有利条件。

  • 标签: 颈后路 内固定 临床应用 颈椎病
  • 简介:【摘要】:由股骨头下至股骨基底部之间的骨折称股骨骨折,是老年常见的骨折之一。尤以老年女性较多。由于老年人股骨骨质疏松脆弱,且承受应力较大,所以只需很小的旋转外力,就能引起骨折。老年人的股骨骨折几乎全由间接暴力引起,主要为外旋暴力,如平地跌倒、下肢突然扭转等皆可引起骨折。少数青壮年的股骨骨折,则由强大的直接暴力致伤。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治疗方法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高龄老人段食管异物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2例高龄段食管异物(枣核)均在内镜下未能取出异物,行左颈部食管切口异物取出术.结果食管异物(枣核)均顺利取出,一例术后出现颈部食管瘘,换药一周左右,术后第14天痊愈出院.一例术后第9天顺利痊愈出院.结论高龄段食管异物一旦内镜下不能取出,应积极早期手术;术前胃镜及CT定位,结合术中触摸定位,食管切口尽量小是顺利康复的关键.关键词高龄;段食管;食管异物中图分类号R7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linicalExperiencesofSurgicalTreatmentinForeignBodiesinCervicalEsophagusinOldAge.AbstractobjectiveTosummarizeclinicalexperiencesofsurgicaltreatmentinforeignbodiesincervicalesophagusin2casesoldagesabove80yearsold.Methods2elderlypatientsabove80yearsoldwithforeignbodiesincervicalesophagusreceivedsurgicaltreatmentthroughleftcervicalincision.ReslutsForeignbodiesincervicalesophagusweretakenoutsuccessfullythroughleftcervicalincisionin2cases.Onecaserecoveredsmoothly.AnothersufferedfromcervicaleGsophagealleakageafteroperation,andrecoveredwelltwoweekslaterthroughconservativetreatment.ConclusionsForeignbodiesincervicalesophagusinoldagescan,tbetakenoutsmoothlythroughesophagoscope,surgicaltreatmentshouldbefirstlyconsideredtoremovalforeignbodiesasearlyaspossible.CorrectmanageGmentiKsetyhewokredysforrecovery.OldAge;CervicalEsophagus;ForeignBodiesinEsophagus中图分类号R7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20-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外科治疗段食管癌的经验体会。方法综合分析1993年12月至2005年12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和头颈外科接受外科治疗的82例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1997年以前以单纯手术治疗为主(27例);1997年后,除5例早期癌患者外,50例常规采用半量放疗后再手术的综合治疗模式。非开胸食管切除73例.开胸食管切除9例;同期行单侧或双侧区域性淋巴14例;联合脏器切除12例。单纯手术组和综合治疗组保喉率分别为81.3%和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术中或术后大出血、气管和(或)支气管撕裂及围手术期死亡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9.5%;术后病理证实上切缘阳性5例,均为单纯手术组;淋巴转移14例(17.1%)。全组5年总生存率43%:其中综合治疗组50.2%,高于单纯手术组的33.9%(Χ^2=7.17;P=0.007);开胸食管切除者、同期行单侧或双侧区域性淋巴者和联合脏器切除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6.5%、45.8%和33.3%。结论段食管癌患者半量放疗后再手术.可明显减少肿瘤上切缘阳性的发生率,提高保喉率和5年生存率。手术方式以非开胸游离食管为首选,联合脏器切除或双侧颈部淋巴应非常谨慎。

  • 标签: 食管肿瘤 颈段食管 食管切除术 放射治疗
  • 简介: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引起的原因非常复杂,源性头痛是由于颈部骨骼、肌肉、神经等原因引起的头痛症状。笔者自2002年5月-2006年12月采用推拿手法治疗源性头痛患者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比观察,有显著差异。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颈源性头痛 风池穴 推拿
  • 简介:段食管起自6(C6)水平的环咽肌,止于胸1(T1)水平的胸廓入口处,长约5cm.段食管癌约占食管癌总数的5%左右[1].由于解剖位置较深,初期症状不明显,加上段食管缺乏浆膜层的覆盖,肿瘤病变可很快穿透食管壁而侵入邻近的颈部结构,相当一部分的患者,在确诊时肿瘤已累及气管膜部、咽、喉、颈动脉等,而且长度常会超过段的界限.当肿瘤的近端侵及环状软骨后区域时,很难区分是段食管癌还是下咽部肿瘤,除了会造成严重的吞咽困难,还可发生窒息.大剂量的根治性放疗,不但远期效果不佳,而且常难以提供足够的姑息,对于肿瘤较大的病例,更显无力,有时还会引起颈动脉破裂、食管狭窄、食管气管瘘等并发症.其他的治疗方法如化疗、激光、置管等效果甚微[2].因此,目前仍主张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由于手术治疗涉及到食管近端、下咽部甚至喉的切除,造成局部组织的复杂缺损,对吞咽和发声功能存在很大的影响,消化道的重建也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是外科医生所面临的一个复杂问题.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最大程度上切除肿瘤及其所侵及的组织,一期重建消化道,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并尽可能地保留或重建发音功能是近年来外科治疗段食管癌的方向.胸外科、耳鼻喉科、血管外科等多学科的合作,对于提高手术的质量和成功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颈段食管癌 外科治疗 喉切除 食管切除 消化道重建 纵隔内气管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