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术后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45例实施甲状腺恶性肿瘤淋巴清扫术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并针对研究的患者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此次研究的45例行实施甲状腺恶性肿瘤淋巴患者,术后切口愈合分为甲级、乙级、丙级。甲级愈合41例,占91.11%,乙级愈合2例,占4.44%,丙级愈合2例,占4.44%。术后住院天数,最长30天,最短15天,平均15.6天,院内零死亡率。经术后对切口引流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采取不间断恒定的负压吸引、营养补充等有效的护理措施,2例淋巴漏患者均顺利愈合,未有感染的情况发生。结论对于淋巴术后并发淋巴漏患者的康复,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具有明显的效果。

  • 标签: 甲状腺 甲状腺恶性肿瘤 颈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护理
  • 简介:随着对直肠癌的解剖、病理、生物学特性及淋巴转移规律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对直肠癌手术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根除肿瘤,降低局部复发尤其是吻合口或吻合口周围局部复发,又要尽可能地保留患者排便、排尿功能,维持性功能,减少术中副损伤,降低并尽可能避免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 标签: 直肠癌根治术 侧方淋巴结清扫 淋巴结转移规律 直肠癌手术 局部复发 生物学特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乳腺癌患者应用乳腔镜腋窝淋巴术与常规淋巴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7年 3月 ~2018年 3月收治Ⅰ期乳腺癌患者 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33例,对照组 33例应用常规淋巴术治疗,观察组 33例应用乳腔镜腋窝淋巴术治疗,对比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 33例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等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相比于常规淋巴术,应用乳腔镜腋窝淋巴术治疗Ⅰ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常规淋巴结清扫术 乳腺癌
  • 简介:目前世界范围内,胃癌的总体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外科手术是唯一有希望治愈胃癌的方法。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和围手术期监护、治疗水平的提高,胃癌的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在不断提高。东西方对胃癌根治性手术时进行淋巴的必要性目前已基本达成共识。规范开展淋巴术已成为目前讨论的焦点。本文回顾胃癌外科治疗研究进展,结合自身研究经验,对胃癌规范化淋巴的价值进行探讨。

  • 标签: 淋巴结清扫术 外科治疗 胃癌 外科手术技术 围手术期监护 手术切除率
  • 简介:局部进展期胃癌的合理淋巴范围一直存在争议。随着国内外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结果的发表,D:根治术作为局部进展期胃癌治疗的标准手术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已达成共识。但由于JCOG9501研究设计的局限性,其结果未能明确国内常见的T4期和N3期胃癌患者腹主动脉旁淋巴(No.16淋巴清扫的意义。行脾切除术彻底清扫脾门淋巴(No.10淋巴)的意义尚待JCOG0110研究的最终结果证实;虽然第3版日本胃癌诊断与治疗指南将肠系膜上静脉根部淋巴(No.14v淋巴)和胰头后淋巴(No.13淋巴)转移阳性归为远处转移(M1期),但对于幽门下淋巴(No.6淋巴)明显阳性及远端进展期胃癌侵犯十二指肠的患者,仍推荐行D2根治术+No.13和No.14v淋巴术。淋巴数目与淋巴外软组织清扫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结清扫
  • 简介: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手术淋巴范围。方法总结270例胸段食管癌根治切除手术淋巴的转移方向和部位。结果270例胸段食管癌手术共清扫和检出淋巴1137枚,癌转移淋巴403枚,转移率35.44%,转移的方向以横向为主,转移的部位以食管旁组和纵隔组为最多。结论胸段食管癌的淋巴转移多存在跳跃性,食管旁淋巴阴性并不能否定无远处转移,胸中上段食管癌应行三野淋巴术,胸下段食管癌应行胸腹部淋巴术,胸上段食管癌应重视纵隔淋巴清扫

  • 标签: 食管肿瘤 胸段 淋巴结切除术 手术范围
  • 简介:胃周淋巴是胃癌根治术重点和难点之一,临床上已广泛开展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结合文献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淋巴问题做一综述。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淋巴主要应用于进展期胃癌,顺利完成淋巴要求施术者必须熟悉腹腔镜视角下的解剖定位标志、各组淋巴在腹腔镜下的解剖位置、各个解剖平面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等。

  • 标签: 胃肿瘤 胃癌根治术 淋巴结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弧形切口行功能性淋巴术在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伴侧淋巴转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侧淋巴患者予低位弧形切口行功能性淋巴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弧形切口行功能性淋巴术时术野暴露充分,对于侧淋巴转移较少患者侧淋巴充分,操作方便,减少手术时间,患者切口美观,术后疤痕挛缩减轻,无出现皮瓣坏死,无颈部畸形和活动障碍,无肩胛疼痛综合症。结论弧形切口行功能性淋巴术切口美观,术野暴露充分,对于侧II、III、IV区淋巴转移较少患者能达到根治目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弧形切口 功能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主要对比分析乳腺癌患者接受前哨淋巴活检与腋窝淋巴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7月-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治疗的55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接受前哨淋巴活检术治疗的28例患设为研究组,另外27例接受腋窝淋巴术治疗的设为参照组,观察并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参照组对比: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较少,引流管拔除时间较短,手术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1(3.57%),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较高,两组各项研究数据存在明显化差异(P<0.05)。结论 经分析,乳腺癌患者接受前哨淋巴活检术治疗的疗效更显著,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同时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升,较明显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建议此技术广泛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前哨淋巴结活检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目的探讨D3淋巴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4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13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D3组74例,行D3淋巴术;D2组58例,行D2手术。结果D2组和D3组术后1、2年的生存率无差别,但3至5年的生存率D2组分别为56.9%、46.6%和36.2%,D3组71.6%、62.2%和56.8%,两者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D2组和D3组分别为8.6%和13.5%,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D2组手术时间为(182.0±32.3)min,明显短于D3组的(236.0±23.7)min(P〈0.05)。在生活质量评估方面,D2组和D3组患者术后2、4、6个月组间各项特殊症状评分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D3淋巴除术是安全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且不影响生活质量。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结切除术
  • 简介:根治性切除目前仍是治愈食管癌最为有效的手段.但患者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与胃癌、结直肠癌等其他消化道肿瘤相比偏低。淋巴转移与否是影响食管癌预后的重要标志。食管的淋巴回流具有特殊的解剖结构。食管黏膜下层的淋巴管除横向穿透食管壁引流至附近的淋巴外.还存在着垂直的纵向交通,淋巴染色研究发现,这种纵向的淋巴流量甚至比水平方向的淋巴引流更为丰富.

  • 标签: 食管癌手术 淋巴结清扫 淋巴引流 5年生存率 根治性切除 消化道肿瘤
  • 简介:目的分析胸段食管鳞癌中肝总淋巴转移规律,探讨肝总淋巴的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82例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胸段食管鳞癌区域淋巴转移情况、肝总淋巴转移率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患者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682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共清扫淋巴18277枚,平均清扫27枚/例,淋巴转移率为55.87%(381/682),淋巴转移度为7.87%(1438/18277)。在所有清扫淋巴中,贲门旁淋巴、喉返神经旁淋巴、胃小弯淋巴段食管旁淋巴、胃左动脉旁淋巴转移率较高,而肝总淋巴转移率最低,并且无单独肝总淋巴转移,全部伴有区域淋巴转移。682例患者共清扫肝总淋巴1480枚,平均清扫2枚/例。24例患者发生肝总淋巴转移,淋巴转移率为3.52%(24/682),淋巴转移度为2.16%(32/1480)。胸上、中、下段食管鳞癌肝总淋巴转移率分别为2.33%(1/43)、3.76%(16/425)、3.27%(7/214),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95,P〉0.05);T1、T2、T3期患者的肝总淋巴转移率分别为2.35%(2/85)、5.46%(10/183)、2.90%(12/414),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50,P〉0.05);高、中、低分化食管鳞癌患者肝总淋巴转移率分别为0(0/63)、3.50%(16/457)、4.94%(8/162),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59,P〉0.05);肿瘤直径≤3em、〉3CA且≤5cm、〉5cm的患者肝总淋巴转移率分别为2.59%(6/232)、3.02%(11/364)、8.14%(7/86),3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67,P〈0.05);N分期中N0、N1、N2、N3期患者的肝总淋巴转移率分别为0(0/301)、2.53%(

  • 标签: 食管肿瘤 肝总淋巴结 淋巴结清扫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前哨淋巴活检与腋窝淋巴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方法 选取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我院收治的 58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 (29例 )和对照组 (29例 ),分别予以前哨淋巴活检术 (ALND)和腋窝淋巴术 (SLNB)进行治疗,并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上肢功能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前两组患者的上臂臂围差、肩关节外展度和 Neer评分三项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 (P>0.05),术后研究组在三项指标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研究组仅出现 1例活动受限和 1例上肢疼痛,并发症出现率为 6.9%,显著低于对照组( 27.59%) (P均 <0.05)。结论 前哨淋巴活检术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更加优质的疗效,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性较高,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对术后患者上肢功能造成影响较小,同时可大大降低并发症出现率,临床效果明显,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 简介:目的探讨D3淋巴术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预后、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0年4月至2002年10月收治的74例进展期胃癌D3淋巴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2纽和D3组术后2年的生存率无差别,但3至5年的生存率出现差别,D2组为58.6%、46.6%和37.9%,D3组为71.6%、64.9%、56.8%,两者之间比较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D2组和D3组分别为8.6%和13.5%,两者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仅在手术时间上有所差异。D2组和D3组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组间各项特殊症状评分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进展期胃癌D3巴结除术是安全的,能够显著地改善患者的预后且不影响生活质量。

  • 标签: 胃肿瘤 淋巴结清扫术 预后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贲门在解剖学上很难界定范围,故"贲门癌"始终缺乏统一明确的定义.Siewert等[1]于1998年提出了"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的概念(adenocarcinomaoftheesophagogastricjunction,AEG)及其分型.2000年,WHO提出的分类标准将发生于食管下段未侵及胃的肿瘤按食管癌分期,发生于近端胃未侵及食管的肿瘤按胃癌分期,侵犯食管胃交界的肿瘤均称为交界部癌,TNM分期根据病变的主体做决定[2].

  • 标签: 食管胃 交界部 淋巴结清扫 手术入路 腺癌 胃癌分期
  • 简介:分化型甲状腺癌预后良好,但易出现颈部淋巴转移影响患者预后。尤其是侧区淋巴转移是影响复发风险及预后的高危因素。因此,适当的颈部淋巴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于侧区淋巴的指征、范围及术式的选择上仍存在争议,治疗不足及过度治疗仍然普遍存在。如何合理选择淋巴,提高病人生存率的同时保证生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颈淋巴结清扫术 手术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接受术后淋巴与非清扫疗法后的生存情况。方法:我院于2020年7月开始证实启动本次研究,筛选的研究对象均为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截止2023年6月,符合标准的样本数共计78例,随机将其中的39例研究对象纳入对照组(术后不行淋巴术),剩余研究对象则归属观察组(术后淋巴术),比较组间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可知,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术后3年复发率、远处转移率以及生存率均较佳(P<0.05)。结论:与术后不行淋巴术患者相比,乳腺癌根治术后行淋巴术的患者并发症较少,且生存率较高,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乳腺癌根治术 淋巴结清扫术 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