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淋巴瘤的CT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结肠淋巴瘤的CT诊断

张帅王端福郭军杨明

张帅王端福郭军杨明

抚顺市中心医院影像科113006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结肠淋巴瘤的CT平扫及增强表现。方法:回顾经肠镜(4例)、手术(8例)证实的结肠淋巴瘤患者的CT影像资料,分析其相关CT表现。结果:结肠淋巴瘤大多表现为肠壁的弥漫性增厚及周围淋巴结增大。结论:CT对诊断结肠淋巴瘤的有独特的优越性,对病变分期的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结肠淋巴瘤CT

结肠淋巴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占结肠恶性肿瘤的0.5%-2%,占肠道淋巴瘤的13%,其临床表现常为腹痛,腹部肿块,便血等症状,缺乏特异性。结肠淋巴瘤多呈粘膜下生长,而钡灌肠和肠镜检查对粘膜下生长的肿瘤及肠腔外的浸润情况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腹部CT成为了一个重要手段,它不但能表现出肿瘤的生长侵犯情况,也可以看到肠外其他器官的受累情况,对于病变的诊断、分期、治疗评估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材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组共12例患者,其中男性7名,女性5名,年龄范围在53-87岁之间,平均62.5岁,临床表现大多为非特异的消化道症状,其中4例经肠镜取病理证实,8例手术病理证实。

二、方法

所有病例均行腹部CT平扫加增强扫描。采用西门子64排全身CT机,扫描参数为120kV、160mAs~240mAs,层距7mm。增强扫描对比剂为优维显300,按公斤体重计算用量。检查前半天清洁灌肠,扫描前2h~6h口服温水1500ml~2500ml扩张肠腔。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

结果

一、病理结果

12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除1例横结肠肿瘤为T细胞型外,其余11例均为B细胞型淋巴瘤。病变部位:回盲部9例同时累及升结肠,横结肠1例,降结肠2例。

二、CT表现

经CT动态增强扫描均可发现病变,其中6例呈偏心性肿块状生长,3例呈环形生长,范围较广泛,3例呈混合型生长,4例同时显示肠系膜肿大的淋巴结。病变肠道外周围脂肪间隙大多清楚,增强扫描动脉期11例病灶增强扫描呈轻、中度较均匀强化,1例呈中度不均匀强化,中心见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区。肠系膜肿大淋巴结大小为1-3cm之间,增强扫描见轻度强化。

讨论

一、临床特点和组织类型

结肠淋巴瘤好发于老年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便血、腹泻、发热等非特异性症状,不易引起梗阻,但可以引起肠套叠,病灶主体在结肠,可伴有局部淋巴结受累,但外周淋巴结及纵隔淋巴结无病变,肝、脾等脏器无肿瘤,白细胞计数正常。结肠淋巴瘤起自于结肠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层的淋巴组织,常在粘膜固有层和粘膜下层沿着器官长轴生长,再向腔内、腔外侵犯,病变早期范围即可广泛或多发。肿瘤2/3以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霍奇金淋巴瘤极为罕见;一般起源于B细胞,且以大细胞型为主,亦可起源于T细胞。

二、CT表现及病理基础

结肠淋巴瘤大体病理主要分4型:浸润型,肿块型,溃疡型,混合型。浸润型病变范围较广泛,表现为肠壁弥漫性、节段性不对称增厚,伴有管腔的不同程度的狭窄,但病变肠壁较柔软,有一定的扩张性,在不同时期CT扫描,肠腔形态可以见到有所变化,即使肠壁弥漫增厚,梗阻也很少见,它导致肠腔狭窄是由于肿瘤细胞大量堆积所致,并没有破坏正常细胞,无成纤维反应,所以很少引起胃肠壁僵硬及蠕动减弱、消失,所以一般不会引起梗阻。肿块型表现为肠壁增厚,局部见软组织肿块形成,肿块内见不规则低密度坏死区。混合型表现为浸润增厚的肠壁局部见单发或多发肿块。结肠淋巴瘤病变肠道外轮廓大多光整,周围脂肪间隙大多清楚,侵犯不明显。病灶增强扫描轻中度强化,因淋巴细胞密集堆积于间质,肿瘤血管少而细小,多为乏血供肿瘤。腹膜后、肠系膜血管周围淋巴结肿大多见,可包绕肠系膜血管及周围脂肪,增强扫描多为轻度强化。

三、鉴别诊断

1、结肠癌

结肠癌肿块形态多不规则,为肠腔内偏心性分叶肿块,肠壁较僵硬,肠腔狭窄明显,粘膜破坏中断,突破浆膜层的结肠癌可边缘较模糊,向周围浸润生长;结肠癌可伴有病变周围淋巴结增大,多大于2cm;增强扫描病灶不均匀强化为主。有时单纯根据影像表现无法鉴别结肠淋巴瘤与结肠癌,需结肠镜活检及免疫组化确诊。

2、间质瘤

孤立的肿块型淋巴瘤需要与结肠间质瘤加以鉴别。结肠的间质瘤良性者往往直径小于5CM,而较大的间质瘤容易发生液化坏死,而淋巴瘤多密度均匀,很少发生液化坏死。强化上间质瘤的强化效应要强于淋巴瘤,淋巴瘤的强化效应较均匀。

3、结肠炎

常表现为一段结肠的均匀轻度增厚,边缘可有渗出,增强后全肠壁均匀强化,有水肿者可见分层强化。

综上所述,结肠淋巴瘤的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支持。CT不仅能直接显示肿瘤大小、形态、范围、密度、内部结构,还可同时显示肠腔内、粘膜下和肠外病变,这都是肠镜和气钡双重造影所不具有的,因此,CT增强扫描在结肠淋巴瘤的诊断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⑴潘阿善,许崇永,邱乾德。原发性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诊断。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22,949

⑵王锡明,武乐斌,张云亭,等。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在结肠淋巴瘤诊断中的应用。中华肿瘤杂志,2006,28,,876

⑶王焱,周晓军,石群立,等,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06,26:491

⑷黄泽光,葛湛,谢长浓。CT增强扫描及后重建在肠道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09,18:65-68.

⑸张晓鹏,主编。胃肠道CT诊断学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69

⑹DawsonIM,CornesJS,MorsonBC,etal.Primarymalignantlymphoidtumorsoftheintestinaltract:reportof37cases,withastudyoffactorsinfluencingprognosis[J].BrJSurg,1961,49:8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