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多途径联合培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参与考核的305名护士(联合培训前)与2015年1月—2015年12月参与考核的310名护士(联合培训后)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依据护理工作性质分为护理管理岗、医技护理岗、教学岗及临床护理岗;依据岗位与各级护士的具体情况展开分层多途径联合培训,逐层考核,实施1年后评价培训效果。结果接受了联合培训后的305名护士其考核合格率98.71%;明显高于接受联合培训前92.13%的考核合格率,且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联合护理前后各项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方面,参与联合培训后的效果均更优于联合培训前,且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可通过对护士开展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分层多途径联合培训,来提升护士的专业技能,满足于不同层级的岗位工作需求,有助于提升培训效果与护理质量,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护士 岗位胜任力 分层级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急诊急救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应用分层管理的20名护士作为研究人员,按护龄、学历不同分为初级、高级、专科护士三个层次作为实验组,另取20名护士作为对照组。并制定相应的护理职责,分析护理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9%;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3.1%,且病房管理工作及各层级护士护理工作均有明显提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应用在急诊急救工作中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程度,改善病房管理工作及各层级护士护理工作,值得推广实践。

  • 标签: 分层级管理 急诊急救 观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士分层管理在妇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在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选取所在科室60例患者和20名护理人员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随机抽签分类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实验样本患者为30例,护理人员为1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护士分层管理,评估两组患者满意度和护理效果。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P<0.05。结论在妇科护理管理中开展护士分层管理,患者的满意度高,护理效果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的学习与借鉴。

  • 标签: 护士分层级管理 妇科护理管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有效方法,以护士分层管理模式为例。方法将12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分设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随机分配6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接受分层管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文书及健康教育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护士岗位胜任能力更高(P<0.05)。结论对护士实施分层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护士的岗位胜任能力,优化整个科室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 标签: 护士 分层级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士分层管理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外科10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护士分层管理,分为责任组长-责任护士进行管理,各司其职,将护理工作落到实处,比较分析管理前后的病人护理满意度、健康教育评分、护理操作评分及护理诊断评分等临床指标。结果管理后,护理操作评分为(97.32±3.66)分显著高于管理前评分为(90.21±4.54)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管理前护理满意度为(85.43±4.33)分显著低于管理后满意度评分为(95.43±3.22)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前后的护理措施评分为(83.21±4.33)分与(94.32±3.02)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士分层管理在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可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增加护理人员专业水平,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

  • 标签: 护士分层级管理 外科护理工作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的60名护理人员进行此次的研究,将所有护理人员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分组分析,两组中各有30名。对于对照组的护理人员进行常规的管理,研究组的护理人员则接受分层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人员在接受不同管理模式之后理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等评分。结果研究组的护理人员在采用分层管理模式之后理论基础知识、操作技能、不良反应时间发生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护士人员实施分层管理的效果较显著,能够加强护理人员的的专业知识和护理操作技能,同时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

  • 标签: 分层级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质量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一般管理模式和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产生的影响,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择我院各个科室的120名护理人员,60例为对照组,60例为观察组随机分配,对照组护理人员接受一般的管理模式,观察组则接受分层管理模式;重点考察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程度和患者对于不同管理模式下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结果在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86.67%)明显优于对照组(75.0%);在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程度方面,观察组满意度(81.67%)显著高于对照组(68.33%);两组数据统计学比较有意义。结论护理人员对于分层管理模式满意程度高,患者对于在分层管理模式下的护理质量满意程度也较高;这两点说明分层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行。

  • 标签: 一般管理模式 分层级管理模式 护理质量 效果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分层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方法于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选取50名护理人员进行分组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名。其中对照组的护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的护士在常规护理管理的基础上实施分层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实施护理之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士的患者总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的患者总满意度68.00,组间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分层的护理管理模式,可以使医院的护理质量得到提升,并且增强患者对医院的满意程度,值得医院广泛使用。

  • 标签: 护理管理 分层级管理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分层管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护理管理的质量。方法选取76名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工作的护士,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种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基础护理、整体护理、差错管理等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护士的临床护理质量,有助于减少医患纠纷,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管理 层级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着重于探讨妇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分层管理模式对其护理管理质量的影响与改善作用。方法根据分层管理模式实施情况将实施前(2015年1月—2015年12月)与实施后(2016年1月—2016年12月)分别作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比两组护士满意度与护理管理质量。结果实验组护理管理为(97.83±2.19)分,护理安全为(96.62±2.51)分,护理服务为(96.83±3.06)分,基础护理为(98.49±1.14)分,特一级护理为(95.33±2.69)分,护理文件书写为(97.36±2.13)分,护士满意度为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管理模式可提高妇科护理管理质量,也可显著提高护士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妇科护理管理 分层级管理模式 护理管理质量 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环节中“护士分层”护理管理的应用需要。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7年2月我院护理工作人员64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A组(n=32)和B组(n=32),A组运用常规管理模式,B组运用分层管理模式,比较2组整体护理工作质量的差异。结果A组病区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书写、专科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环节中应用“护士分层”护理管理对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借鉴和全面普及。

  • 标签: 护士分层 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护士分层管理对提高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从2012年4月起对我院25名内科护理人员进行护士分层管理,对比管理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显著优于管理前(P<0.05)。结论护士分层管理对提高内科护理质量效果显著。

  • 标签: 护士分层管理 内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士层级管理对其工作压力和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从本市的5所医院中随机选取120名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儿科护士实行层级护理管理,分为5个层级,处于不同层级护士负责不同的护理工作,各自完成自己的护理任务,组成责任制小组进行护理工作。分别于实行层级管理前后对儿科护士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压力进行评估,工作能力的测评运用科室自制量表,包括科研能力、技能操作、专业知识等项目,工作压力采用国内常用的护士压力量表进行测试,分析比较实行层级护理管理前后的测试结果。结果实行层级护理管理之前对儿科护士的工作能力进行评定,优秀的仅有4人,良好的65人,合格率为57.5%,对于工作压力的评定结果,有很大压力的占31.7%,有较大压力的为40.1%,有一般压力的为28.2%,没有压力的为0%。实行层级护理管理之后的对儿科护士的工作能力进行评定,优秀的有45人,良好的有66人,合格率为92.5%,对工作压力的评定结果,有很大压力的占8.1%,有较大压力的占15.1%,有一般压力的占33.3%,没有压力41.5%。实行层级管理后儿科护士的工作能力明显提高,工作压力明显降低。结论对儿科护士实行层级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护士的工作能力,同时还可以降低儿科护士的工作压力,对儿科护士管理工作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在各大医院进行推广。

  • 标签: 儿科护士 层级护理管理 工作压力 工作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各层级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及工作修养。方法根据人员的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将护理人员分为N0~N3级,制定分层培训计划,按要求进行分层培训。结果通过分层及培训使各层级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工作能力都有所提高。结论实施分层培训后促进了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各层级人员理论操作水平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提高,善于于创新,团队意识和协调能力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环节中“护士分层”护理管理的应用需要。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7年2月我院护理工作人员64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分为A组(n=32)和B组(n=32),A组运用常规管理模式,B组运用分层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整体护理工作质量的差异。结果A组病区管理、基础护理、护理文书书写、专科护理、服务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环节中应用“护士分层”护理管理对提高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借鉴和全面普及。

  • 标签: 护士分层 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将护理分层培训应用在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培训工作中,对其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将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人员共计50人分为三个层次五个级别进行研究,应用岗位培训与集中培训、交流培训的方法,使工作人员了解专业知识、熟练操作技能、提升应急能力、学会服务礼仪等等,并且应用理论联合实践的方式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分层培训之后,护士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操作技能考核成绩大大提升了,显著好于培训前。结论将护理分层培训措施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护士的培训过程中,大大提升了护士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水平,大大提升了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分层级培训 消毒供应中心 培训 护士 效果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人才分层管理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6年1月至12月326例护士作为对照组,仅实施传统的人资管理,以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332例护士作为研究组,实施护理人才分层管理,比较两组护士的工作满意率及离职转岗率。结果研究组护士对工作的总满意率为88.25%(293/332),对照组护士对工作的总满意率为75.46%(246/326),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护士离职转岗率为6.63%(22/332),对照组护士离职转岗率为14.11%(46/326),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护理人才分层管理可有效提高护士的工作满意率,降低离职转岗率,在护理管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人才分层管理 护士 工作满意度 离职转岗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士分层管理在其护理管理中的价值。方法在我院妇产科2016年1月到11月间选取15名护士进行护理管理,在此期间收治的妇产科患者中选取66例作为对照组;该15名护士在2017年1月到11月间开始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在此期间选取妇产科患者66例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在此期间15名护士都未经替换,观察两组护士在经过不同的管理方式之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时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护理正确执行率、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对其的满意程度。结果结果可知,观察组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正确执行率及护理质量评分都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患者对其的满意程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妇产科护士实施分层管理可以提高护士正确执行率,增加护士护理质量评分,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从而可以增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

  • 标签: 护士分层管理 妇产科 护理管理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科室护理目标层级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1个科室的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和护理管理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采取护理目标层级管理模式,比较护理目标层级管理模式实施前后护理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实施后本科室护理人员的病房管理质量、护理文件质量、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基础护理、护理态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目标层级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科室 护理目标 层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