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检测食管癌组织中p53基因甲基化状态和p53蛋白表达情况,得出结论p53基因高甲基化状态引起的突变或失活是食管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p53基因 甲基化 食管癌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肠道病毒71型2011年本地流行株VP1基因特征学特征。方法收集2011年本地手足口病患者临床标本332份,进行EV71荧光定量RT-PCR鉴定,采用RT-PCR对15株分离到的EV71进行VP1编码区基因扩增,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序和分析。根据VP1测序结果与国内外报道的各基因型和基因亚型EV71VP1序列进行同源性和亲缘进化分析。结果165份标本鉴定为EV71,分离株的VP1区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是97.5%~99.9%和99.4%~100%。与C4a亚型的核苷酸和氨基酸最高。亲缘进化树显示,本地株全部属于C4基因亚型的C4a进化分支。结论本地区分离的EV71与近几年国内其他地区EV71分离株亲缘关系很近,有共同进化的趋势,属于C4基因亚型的C4a进化分支,并存在多个传播链。

  • 标签: 肠道病毒71型 基因特征 遗传进化
  • 作者: 崔静1杨丽琳1宋蜀伶2方虹3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病理科云南昆明650032)【摘要】目的:探讨云南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表皮因子生长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017年10月-2019年7月本院云南地区晚期NSCLC患者外周血标本37例,运用ARMS-Taqman探针法检测标本中EGFR基因突变情况。结果:37例血液标本中,14例(37.8%)存在EGFR基因突变,其中19Del占总突变的28.6%(4/14),L858R占总突变的42.8%(6/14),L858R、19Del占总突变的71.4%(10/37),有2例同时存在L858R、T790M突变;2例同时存G719X、S768I双突变14.3%(2/14);2例存在L861Q突变14.3%(2/14)。结论:云南地区外周血EGFR基因突变检测率与国内其他报道一致,主要以EGFR基因L858R及19Del突变为主;但云南地区的S768I则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中图分类号】R82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91-02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的80%~90%,恶性程度高。在我国,肺癌已成为恶性肿瘤第一死因,而云南省的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一直在国内位居榜首,特别是云南宣威地区,发病率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0倍。70%~80%的NSCLC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或根治性放疗的机会,晚期NSCLC全身化疗中位生存期仅为8~10个月。随着对肺癌生物标志物的深入研究和致病机理的逐步阐明,分子靶向治疗已经成为肺癌综合治疗中的最新模式,受到广泛关注。目前NSCLC治疗的重要方向之一是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EGFR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18~21外显子,大量临床研究显示检测EGFR基因突变可以筛查对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tyrosinekinaseinhibitors,EGFR-TKIs)靶向药敏感的患者,从而实现靶向个体化治疗。但是临床上常由于多种原因,如肺癌病理组织标本过少、患者病情过重无法耐受获取组织标本的相关检查,创伤大,操作繁琐等,导致无法进行组织学EGFR突变检测,从而缺乏使用EGFR-TKIs治疗的依据。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术后肿瘤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表达与CRC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经术后病理证实的CRC患者94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术后肿瘤组织标本EGFR表达水平,分析EGFR阴、阳性分别与患者不同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组织分型、大体分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术后病理分期、术后两年存活不同组别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EGFR分别与上述各项不同组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CRC术后肿瘤组织标本EGFR基因表达无助于患者预后判断。

  • 标签: 结直肠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预后判断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界对肿瘤学科的深入研究,逐渐发现了一种新的癌基因CREPT,按照相关研究报道显示,在肿瘤发展过程中CREPT的作用十分显著,可以对与肿瘤发展相关的基因表达进行调节和控制,显著加强细胞的迁移能力和增殖能力。在将CREPT表达进行抑制之后,会进一步抑制肿瘤细胞的迁移和生长,还能够使细胞凋亡。除此之外,CREPT表达密切关联于肿瘤临床指标,主要表现在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等方面。本文主要是探讨分析癌基因CREPT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 标签: 癌基因 CREPT 肿瘤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FokⅠ基因与儿童氟牙症的相关性。方法在2017年5月到2018年5月,调查齐齐哈尔市5个高氟饮水区的自然村的儿童,其中,中、重度氟牙症80名儿童为试验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在空腹状态下进行抽血,化验并分析维生素D受体FokⅠ基因多态性。结果氟牙症儿童FF基因型分布频率高于健康儿童,ff基因型分布频率低于健康儿童。结论维生素D受体FokⅠ基因与氟牙症有相关性。

  • 标签: 氟牙症 FokⅠ基因 关系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载脂蛋白H(ApoH)外显子3、8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CHD)及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方法,分析了100例健康人及110例冠心病病人的ApoH外显子3,8基因型,并对血脂进行了测定。结果冠心病组ApoH外显子3GG、GA+AA、G等位基因频率、A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X2=1.56~2.15,P>0.05);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ApoH外显子8GC基因型频率及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x2=3.91~8.44,P<0.05)。冠心病组ApoH外显子3GG、GA+AA基因型LDL高于对照组(q=3.89,P<0.05),冠心病组及对照组各基因型间的血脂水平无差别(q=3.37,P>0.05);冠心病组外显子8GG、GC基因型LDL也显著高于对照组(q=4.26,P<0.05),冠心病组GC基因型的三酰甘油(TG)显著高于GG型及对照组的各基因型(q=4.09,P<0.05)。结论APOH外显子3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及血脂代谢无相关性;APOH外显子8G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与冠心病有关,APOH外显子8基因多态性与TG有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亲子鉴定中15个常用STR基因座的突变现象及规律。方法采用Identifile15个STR基因座检测系统,在福建地区2363例亲子鉴定结论为“肯定”的案例中,筛选1~2个STR基因座突变的案例,增加Sinofiler和PowerPlex16系统检测复核,统计各STR基因座突变率,分析突变的规律及其特点。结果2363例中发现70个突变基因座,均为一步突变,其中1个基因座突变68例,2个基因座突变1例;15个STR基因座中12个基因座存在突变,突变率为0-0.28%,来源于父系的突变与母系突变比例为4.641。结论STR基因座存在较高的突变率,对亲子鉴定结果判读具有一定影响,当1~2个基因座违反遗传规律时,应增加检测其它多态性高,突变率低的遗传标记,并结合基因座突变率计算亲权指数。

  • 标签: STR基因座 基因突变 亲子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肝癌细胞中XAGE-1b基因的表达。方法选择在2010年10月~2014年10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肝癌患者的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为研究对象,通过Real-timePCR法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XAGE-1b基因在肝癌组织与在癌旁组织中表达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AGE-1b可作为肝癌诊断的标记物,建议与AFP检测联合应用。

  • 标签: 肝癌 XAGE-1b PCR 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连地区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基因谱特点。方法:采用DNA测序法检测7个家族、14个病例进行全外显子组序列检测并分析。结果:7个家系中包括5个亲子型和2个同胞型,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BRAF基因检出率为85.7%(12/14),检出POLD1、PTEN、 TERT、PIK3CA、STK11基因,检出率分别为7.1%(1/14)、7.1%(1/14)、7.1%(1/14)、7.1%(1/14)、7.1%(1/14)、14.3%(2/14),其余基因均未检出;亲子型与同胞型检出的基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连地区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以BRAF V600E基因错义突变为主,为临床靶向药物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家族性甲状腺非髓样癌  基因诊断
  • 简介:目的进一步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α基因启动子-238位点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的相关情况。方法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维普、PubMed、CochraneLibrary、Ovid、WileyOnlineLibrary、EBSCO、ElsevierScienceDirect、Springer、Goolgescholar数据库检索国内外已发表或未发表TNF—α基因启动子一238位点多态性与AS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采用Meta分析综合定量分析最终纳入的文献。结果17篇文献共纳入1899例患者和2381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提示在总人群(OR=0.96,95%CI:0.76一1.21,P=0.720)、亚洲人群(OR=1.38,95%6/:0.84~2.24。P=0.200)、非亚洲人群(OR=0.97,95%6/:0.61—1.55,P=0.900)均不能明确TNF—Ot-238位点(GA十AA)vs.GG基因型与AS间存在关联;非亚洲人群(OR:0.40,95%CI:0.08~2.03,P:0.270)均不能明确TNF-α-238位点(GG+GA)VS.AA基因型与AS间存在关联;在总人群(OR:0.95,95%6/:0.52~1.74,P=0.870)、亚洲人群(OR=1.39,95%6/:0.90~2.14,P=0.140)、非亚洲人群(OR=0.79,95%6/:0.33~1.86,P=0.590)均不能明确TNF—α-238位点GVS.A等位基因多态性与AS间存在关联。结论Meta分析显示总人群、亚洲人群和非亚洲人群TNF—α-238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多态性与AS间均未显示关联。

  • 标签: 脊柱炎 强直性 肿瘤坏死因子α 多态性 单核苷酸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1例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方法。结果11例患者经临床综合治疗及精心护理后,痊愈10例,显效1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时除了及时有效的应用抗凝治疗外,临床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下肢骨折 术后 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医护人员按照传染性疾病的特点进行了疾病类型的划分,旨在以此来提高各地区疾病治疗及控制的有效性。就乙类传染病而言,这类疾病的传染性强,且危险系数较高,如果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则不利于维护地方的和谐及稳定。以下本文将围绕江苏省灌南县汤沟镇2012年至2015年11月乙类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以便于更好的提高该区域对于乙类传染病疫情的控制水平。

  • 标签: 汤沟镇 乙类传染病 疫情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11例2型糖尿病患者行胃肠转流术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在术后0.5个月,患者的FPG、2hPG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个月,患者的HbAlc、Fins、FC-P、HOMA-IR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胃肠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有很好的效果。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胃肠转流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后骨髓抑制期应用重组白介素11的疗效。方法将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治疗组采用大剂量阿糖胞苷联合重组白介素11治疗。观察外周血血小板的动态变化,包括最低值及恢复时间,观察各组出血情况,计算所需输注血小板的患者比例。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象恢复较快,血小板最低值较高,出血发生率较低,所需输注血小板的患者比例较低。结论重组白介素11与化疗联合能有效促进血小板生成,从而减轻出血。

  • 标签: 白血病 化学治疗 白细胞介素1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异基因移植患者脐血干细胞的输注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总结我科48例异基因移植患者回输脐血干细胞期间的护理。结果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和正确的治疗可大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48例患者脐血干细胞均回输成功。结论在脐血干细胞回输过程中,患者容易出现心慌、恶心呕吐、剧烈头痛、血压升高、一过性血红蛋白尿、心率缓慢甚至意识丧失全身抽搐等临床症状,通过对异基因移植患者脐血干细胞输注的观察和细心的护理及正确的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有利于干细胞的植入,从而促进移植的成功。

  • 标签: 异基因移植 脐血干细胞 输注观察 护理
  • 简介:志贺氏菌属和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nteroinvasiveEscherichiacoli,EIEC)的一个典型的生化特征是不能够利用赖氨酸,编码赖氨酸代谢的基因簇位于细菌染色体上,由cadABC三个基因组成。其中,cadA编码赖氨酸脱羧酶,cadB编码转运赖氨酸/尸胺的蛋白,cadC是cad操纵子的转录活化子。Maurelli等发现,将大肠杆菌K12的cadA基因导入福氏2a志贺菌的野生株,后者能够表达赖氨酸脱羧酶,但毒力下降。

  • 标签: 志贺菌 CAD ABC基因簇 基因缺失
  • 简介:摘要乳腺癌基因检测已经成为个体化治疗的必要内容,近年来有关乳腺癌相关基因与治疗有效性研究越来越多,新的相关基因不断被发现,极大的提高了乳腺癌治疗特别是放化疗水平,

  • 标签: 乳腺癌 基因检测 个体化治疗
  • 简介:摘要特应性皮炎(atopicdermatitis,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它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基因突变、免疫紊乱、微生物感染等有关。其中基因突变是最主要的发病机制,目前研究发现丝聚蛋白(filaggrin,FLG)基因无效突变可引起皮肤屏障功能紊乱,使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过敏原及微生物的侵入。外界变应原的侵入可使机体产生异常的免疫应答,这些免疫失衡可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作用于皮肤,最终引起皮肤干燥,出现湿疹样皮损。本文行如下综述。

  • 标签: 特应性皮炎 丝聚蛋白基因无效突变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哈尔滨市地区诺如病毒流行特征及主要流行株的基因型。方法采集2016年哈尔滨市哨点医院监测的301份疑似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诺如病毒RNA,并对阳性标本进一步测序分析。结果哨点监测病例诺如病毒阳性率20.93%,对序列进行分析,共检测出4种基因型诺如病毒,分别为GⅡ.P12/GⅡ.3型34株、GⅡ.Pe/GⅡ.4型15株、GⅡ.17型11株及GⅡ.P16/GⅡ.2型4株;结论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毒株仍以GⅡ组为主,GⅡ.P12/GⅡ.3型与GⅡ.Pe/GⅡ.4型是2016年哈尔滨地区主要流行株。

  • 标签: 诺如病毒 基因型 流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