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Micro-CT影像参数。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无骨质疏松骨折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Micro-CT影像参数。结果研究组皮质骨、松质骨、骨小梁的骨密度均低于对照组,骨矿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Micro-CT影像参数发现,骨密度和骨矿含量降低是椎体压缩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骨密度和骨矿含量下降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骨质疏松性 椎体压缩骨折 Micro-CT 影像学参数
  • 简介:摘要 :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属于一种恶性肿瘤,乳腺的淋巴结外组织是其原发部位,弥漫大 B 细胞淋巴瘤是该病的常见亚型,然而也有其他不常见的亚型存在。 MRI 、 CT 、钼靶 X 线及超声等是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主要的影像检查手段,而组织病理活检是其确诊方法。对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影像特征、临床分期特点和病理特点进行全面了解,便于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的治疗和诊断,并能够改善其疾病预后。

  • 标签: 原发性乳腺淋巴瘤 影像学表现 影像技术
  • 简介:W.K.Rontgen伦琴报告发现一种新的放射线,物理医学会在1895年12月2813提出并命名为X线。1910年开始用于临床,对肺结核的发现和早期诊断贡献巨大。1936年间接摄影开始应用,对没有症状的表面健康人群进行间接摄影,可发现肺内有可疑阴影者,作为进一步检查的筛选方法,对肺结核早期发现有重要价值,从而为肺结核防治对策向前发展起到推动作用。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CT),其密度分辨率高、横断面影像的三维投影显示对全面观察胸部病变是普通X线摄影的重要补充,它使放射的胶片时代进入了计算机影像时代,这是伦琴发现X线后在放射学上一项最有意义的重大发明.

  • 标签: X线影像学 传染病诊断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 口岸 普通X线摄影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及MRI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2年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对比两种影像方法的诊断结果并分析其特点。结果CT准确诊断54例,漏诊8例,准确率为88.7%。MRI准确诊断56例,漏诊6例,准确率为90.3%,二者准确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两种影像方法诊断LDH均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椎间盘突出症 CT MRI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影像的发展,探讨分析颈椎退行性病变的影像表现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我院收治的38例颈椎退行性病变患者,运用相关影像检查进行诊断。结果各种影像诊断方法中X线片检查仍是首选的检测手段,结合CT、MRT检测使结果更加准确。结论影像检查是诊断颈椎退行性病变的最佳途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影像学 颈椎退行性病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肺部影像表现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7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据疾病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A型,E型,M型三组,对于所有患者均实施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对比三种类型患者临床治疗数据差异。结果对比实施对症治疗之前在治疗后FEV1、RV/TLC、FEV1%Pre、炎症指标以及CAT评分等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统计学分析存在意义(P<0.05)。A型患者、M型患者在CAT评分显著优于E型患者;M型患者在FEV1、FEV1%Pre、CAT评分方面显著优于E型患者;A型患者在FEV1、FEV1%Pre、CAT评分等指标方面显著优于M型患者与E型患者,统计学分析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采取肺部影像表现具有一定作用,可以依据不同情况予以有针对治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部影像学 表现 病程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影像诊断与临床对比。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与手术证实的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12例。全部患者术前均行CT、B超检查,观察肿瘤的位置、数目、大小、瘤内是否出血、坏死囊变及钙化,局部组织侵润,远处脏器的转移等。结果位于胰头部7例,胰体、尾部5例,均为单发性肿瘤。肿块直径3.5—12.4cm,平均7.8cm。9例发生坏死、囊性变(75%),2例有钙化(16%),1例有转移(8%)。结论加深对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

  • 标签: 胰岛细胞瘤 无功能性 影像诊断 临床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12例临床病例的分析探讨,提高囊性肾癌(CRCC)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对12例囊性肾癌病人的临床表现、B超,CT特征、手术方法及随访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术后病理均证实为CRCC,75%(9例)的病例行根治性切除术,25%(3例)的病例行肾部分切除术。囊性肾癌在B超、CT的影像表现主要为囊壁厚、可有多房及不规则分隔,可有壁结节、边缘不清晰及不规则钙化,囊性占位性病变彩色多普勒检查囊壁或分隔上有明显的血流信号。CT增强扫描后囊壁,壁结节及分隔强化。随访至今全部病例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综合运用超声和CT检查,囊性肾癌的术前诊断率大大提高,预后较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认知障碍与头颅MRI影像的特点相关性。方法选取齐齐哈尔市第一院2016年6月-2017年9月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52例,应用MMSE进行认知能力评估,将病历分为卒中后认知障碍组26例与卒中后非认知障碍组26例作为对照组。结果卒中后认知障碍组急性期查头颅MRI+DWI像与卒中后非认知障碍组头颅MRI+DWI像责任病灶部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论缺血性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发生存在影像相关部位的特殊性。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认知障碍 头颅MRI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颈椎病在X线、CT、MRI中的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收集近十年来关于颈椎病的影像学文献报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平片可观察到颈椎病的大部分征象,特别是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椎间隙狭窄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有重要意义。CT能更准确地显示椎体骨质增生,椎间盘退变和突出,明确椎管狭窄的真正原因。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能直观的看到椎间盘对硬膜囊、脊髓的压迫。磁共振血管造影可以清晰显示椎动脉的改变。结论任何一种影像检查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优势,应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体征检查选择合适的影像检查方法。

  • 标签: 颈椎病 影像学 表现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和骨化性纤维瘤(OF)是一种常见的纤维组织代替骨组织生长的良性成骨纤维病变,好发于青少年,明确掌握两种疾病的病理类型和影像特点对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究FD和OF两种疾病的影像特点,现总结如下。

  • 标签: 骨化性纤维瘤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影像学比较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与CT血管成像(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人42例,先作CTA检查,按狭窄程度不同,将病变血管分为基本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四级,并将其DSA结果作为标准,比较CTA对脑血管狭窄程度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42例之中,CTA发现狭窄血管共249条。以CTA结果和DSA结果比较,提示CTA在诊断上述血管狭窄四级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7.8%与100%、96%与96%、94%与98%、100%与100%。结论CTA在诊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上,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

  • 标签: CT血管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CT、磁共振成像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磁共振成像诊断,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和阳性检出率。结果磁共振成像诊断符合率为97%,阳性检出率为82%,与CT检查的95%、82%相比具有优势,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CT与磁共振成像检查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诊断中的检出率较高,磁共振成像诊断的符合率更高,能够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CT 磁共振成像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中医院校在本科期间开设了医学影像这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医学诊断能力,但是由于中医院校毕竟以中医为主,而医学影像则偏向于西医,因此学校和学生的重视程度都不高,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诸多的不合理之处,本文针对当前中医院校医学影像这门课程的设置进行深入讨论,了解其重要意义和现状,并且提出教学改革的新方案。

  • 标签: 课程设置 中医院校 医学影像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CT影像表现,探讨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采取CT对治疗效果产生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不断增强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治疗效果。

  • 标签: 百草枯中毒 肺损伤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影像特点分析。方法:本研究根据我院收治且经血管造影证实为下肢深层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共85例为研究对象,全部确诊为疾病,全部患者另外经彩色超声确诊为疾病,在常规超声诊断的前提下,将有关诊断结果纳入彩超组,并对超声及彩超的影像特征进行归纳。结果:彩超组的临床诊断例数,单次血栓检出率,双侧血栓检出率,急性血栓检出率和慢性血栓检出率各资料与造影组资料相比,组间资料相差较小(P>0.05);本研究在对全部患者进行彩色超声检查的同时也进行常规的超声诊断,并通过对患者的超声诊断图像特征,彩超诊断图像特征等进行整理,研究发现,彩超影像特征对血流信号及成像影响更大。结论:临床上诊断下肢深层静脉血栓形成时,血管造影诊断被认为检出率最高,但根据病人的身体因素而定、家庭因素和经济因素,无法大面积推广运用。而且以常规多普勒超声诊断为主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与血管造影相比在经济上耗费更大,但从检出率上看又与血管造影具有较高一致性,故在临床干预中基于患者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影像诊断措施。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淋巴增生性疾病(LPDs)和淋巴回流障碍性疾病(LRDs)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多模态影像检查是一类普及度高、无创伤、高分辨率、高精度评价等优点,对淋巴系统疾病的诊治具有重大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的综述,从淋巴系统组织解剖与病理变化的特点出发,回顾性地综述各种影像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提高临床、影像及病理医生对该系统病变的认识。

  • 标签: 医学影像学 淋巴系统 疾病诊断 现状和未来
  • 简介:摘要: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作期间的神经影像特征对于诊断和治疗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综述相关文献,探讨了癫痫发作期间的神经影像特征,并分析了这些特征对治疗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癫痫发作期间的神经影像特征主要表现为局部或弥漫性的异常放电、脑结构改变以及功能连接异常。这些特征不仅有助于癫痫的定位和分类,还能为治疗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基于神经影像的治疗策略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神经调控等,旨在有效控制癫痫发作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癫痫 神经影像学 治疗策略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