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中老年患者在数字化导板辅助下行种植全口固定义齿修复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6年1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烟台市口腔医院种植科行数字化导板辅助下种植全口固定义齿修复的15例患者,年龄(58.6±5.3)岁(50~67岁),男性11例,女性4例。其中上颌牙列缺失15例,下颌牙列缺失8例,共植入145枚种植体。对比术后与术前设计的种植体三维位置,评估数字化导板精度。对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评估种植体的存留率,并分别通过影像学检查及临床检查对种植体周围边缘骨吸收及并发症进行评估。结果对数字化导板精确度评估结果显示,种植体肩部偏差为(0.78±0.59) mm,根部偏差为(1.38±0.63) mm,深度偏差为(0.65±0.35) mm,角度偏差为4.12°±2.77°。种植体5年累计存留率为98.6%(143/145),145枚种植体中,种植相关生物并发症发生率为4.1%(6/145);修复相关机械并发症发生率为57%(13/23)。负荷5年后,边缘性骨吸收为(0.69±0.35) mm;患者对种植修复的效果满意。结论中老年患者在数字化导板辅助下行种植全口固定义齿修复的长期临床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较高。

  • 标签: 牙种植 数字化导板 无牙颌 长期稳定性 导板精度
  • 简介:目的:观察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特异性免疫治疗螨过敏性哮喘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县人民医院就诊的非急性爆发期的螨过敏性哮喘患儿102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定期随访,随访期均为36个月。检测指标为呼气峰值流速(peakexpiratoryflow,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血清尘螨特异性IgG4和sIgE水平。观察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做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hildrenasthmacontroltest,C-ACT)评分,比较两组疗效指标的差异,并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6个月时,治疗组患儿的PEF、FEV1%、日间和夜间哮喘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sIgE和IgG4显著升高(P〈0.05),C-ACT评分达到完全控制级别。结论: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特异性免疫治疗螨过敏性哮喘患儿能改善肺功能,有效缓解哮喘症状。

  • 标签: 粉尘螨滴剂 螨过敏性哮喘 特异性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立体脑电图(SEEG)引导射频热凝毁损技术在下丘脑错构瘤相关癫痫治疗中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北京丰台医院神经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医疗联盟收治的15例下丘脑错构瘤相关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SEEG电极置入并进行视频脑电监测。根据SEEG结果和影像后处理结果确定毁损触点,利用电极触点进行热凝毁损。分别于术后3、9及24个月对患者进行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采用Engel分级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同时观察记录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仅1例患者进行2次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15例患者共完成16次电极置入。术后11例患者癫痫发作消失。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中枢性发热、尿崩、电解质紊乱及嗜睡均在出院时缓解,Horner综合征和肌力下降等症状在首次随访时已缓解。15例患者均完成2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为(39.6±13.0)个月(25~66个月)。3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的头颅MRI复查结果均显示瘤蒂被不同程度毁损,脑电图结果显示异常放电消失。至末次随访,15例患者中,11例癫痫发作完全消失(Engel Ⅰa级),2例明显改善(Engel Ⅰb~Ⅲ级),2例未见明显改善(Engel Ⅳ级)。2例患者出现长期并发症,包括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及内分泌紊乱。结论长期随访证实,SEEG引导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下丘脑错构瘤相关癫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好。

  • 标签: 癫痫 治疗结果 立体脑电图 热凝毁损 下丘脑错构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应用于高龄(80岁及以上)结直肠癌患者的短期和长期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北京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行手术治疗的高龄乙状结肠及直肠癌的患者,其中腹腔镜手术47例,开腹手术44例。倾向性评分匹配(PSM)进行1∶1匹配后,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组各32例,比较分析了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手术资料、术后疗效和长期生存情况。结果PSM匹配前,开腹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性别及肿瘤位置具有统计学差异。经PSM匹配后两组基本临床资料及病理特征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PSM匹配前后,腹腔镜手术时间均较开腹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清扫淋巴结个数在PSM匹配前后均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SM匹配前后,腹腔镜手术组术后住院天数均较开腹手术组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SM匹配前,开腹手术组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2.4%、69.5%和58.1%,腹腔镜手术组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1.3%、79.8%和69.5%,两组总生存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1,P=0.422)。PSM匹配后,开腹手术组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9.3%、67.1%和52.2%,腹腔镜手术组的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0.6%、74.3%和65.0%,两组总生存无统计学差异(χ2=1.316,P=0.251)。结论高龄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似,术后长期生存无差异。本研究为腹腔镜手术应用高龄患者结直肠癌患者的安全性提供一定的证据,尚需要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高龄患者 结直肠癌 腹腔镜手术 并发症 长期生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立体脑电图(SEEG)引导射频热凝毁损技术在下丘脑错构瘤相关癫痫治疗中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北京丰台医院神经外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医疗联盟收治的15例下丘脑错构瘤相关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SEEG电极置入并进行视频脑电监测。根据SEEG结果和影像后处理结果确定毁损触点,利用电极触点进行热凝毁损。分别于术后3、9及24个月对患者进行门诊复查或电话随访。采用Engel分级标准评估临床疗效,同时观察记录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仅1例患者进行2次SEEG引导下射频热凝毁损,15例患者共完成16次电极置入。术后11例患者癫痫发作消失。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其中中枢性发热、尿崩、电解质紊乱及嗜睡均在出院时缓解,Horner综合征和肌力下降等症状在首次随访时已缓解。15例患者均完成2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为(39.6±13.0)个月(25~66个月)。3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的头颅MRI复查结果均显示瘤蒂被不同程度毁损,脑电图结果显示异常放电消失。至末次随访,15例患者中,11例癫痫发作完全消失(Engel Ⅰa级),2例明显改善(Engel Ⅰb~Ⅲ级),2例未见明显改善(Engel Ⅳ级)。2例患者出现长期并发症,包括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及内分泌紊乱。结论长期随访证实,SEEG引导射频热凝毁损术治疗下丘脑错构瘤相关癫痫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较好。

  • 标签: 癫痫 治疗结果 立体脑电图 热凝毁损 下丘脑错构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无创通气联合家庭氧疗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肺功能失代偿期患者的影响。方法此为回顾性研究,对于门诊107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观察,因经济原因产生三组病人,一组为不进行长期家庭氧疗的患者(A组),一组为只进行家庭氧疗的患者(B组),另一组为长期进行家庭氧疗及间断无创机械通气的患者(C组)。然后每半年比较治疗前后动脉血气(PaO2、PaCO2)、肺动脉收缩压(SPAP)、肺功能指标(FEV1和FVC)的改善程度、急性加重的住院频率。结果间断无创机械通气联合家庭氧疗组较另两组在动脉血PaO2、PaCO2、SPAP、FVC及住院频率方面有明显改善(P<0.05),而FEV1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无创通气能降低肺心病心肺功能失代偿期患者的肺动脉压,显著改善肺功能,降低急性加重住院率。

  • 标签: BiPAP(无创通气) 长期家庭氧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长期血尿酸增高对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50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50例糖尿病非大血管病变患者,并另选50例健康志愿者,分别归为A组、B1组和B2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大血管病变的有关危险因素。结果A组血尿酸为450.2±78.5μmol/L,B1组血尿酸为370.5±63.2μmol/L,B2组血尿酸为258.2±57.6μmol/L,A组血尿酸水平显著高于B1组、B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1)。结论血尿酸与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存在独立相关的关系,并且长期血尿酸增高增大了大血管病变发生的风险。

  • 标签: 糖尿病患者 大血管病变 长期血尿酸增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颌下腺移位术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的长期效果及护理。方法7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试验组在行常规放疗前将颌下腺移位至颏下区,放疗时颏下区设置挡块。99Tc核素扫描检测放疗前后颌下腺功能,测定放疗前后唾液分泌量,放疗后60个月进行口干程度问卷调查,统计5年生存率。结果放疗后60个月试验组颌下腺摄取、分泌功能均明显较对照组好,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00和0.000;试验组和对照组唾液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65g和0.73g(P=0.000);试验组中度至重度口干燥症的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12.9%vs78.6%,P=0.000);试验组和对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6.1%和82.4%,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67)。结论颌下腺移位术不影响鼻咽癌远期疗效,预防鼻咽癌放疗后口干燥症的长期效果良好,可改善鼻咽癌患者放疗后的生存质量。术前做好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颌下腺分泌情况,适当限制体位及适时的心理疏导,协助进行腺体功能测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环节。

  • 标签: 鼻咽癌 放射治疗 口干燥症 颌下腺移位术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长期血透患者血磷水平、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长期血透患者64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32例的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后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并对比分析不同的干预效果。结果 血磷水平,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综合护理 长期血透 生活质量 心理状况 血磷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预防血透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9月份到2022年9月份我院收治的使用留置导管行血液透析40例患者进行研究,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肝素封管方法,观察组患者采取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方法,对比两种不同封管方法预防血透患者长期留置导管功能不良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导管堵塞和溶栓再通状况进行比较可以得知,观察组患者导管堵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溶栓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者首次和末次透析期间血流量与静脉压,包括尿素清除指数进行比较可以得知,首次透析过程中,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透析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尿激酶联合肝素封管 肝素封管 血透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院外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长期中心静脉置管维护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纳入80例长期中心静脉置管MHD患者,均为我院2021年6月-2023年6月时期收治,以随机单双号法将纳入样本分入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均n=40),前组执行常规出院指导,后组执行院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导管感染、血栓形成以及导管脱落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较对照组居于更低水平(P<0.05)。干预后,观察组WHOQOL-BREF量表4个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院外护理干预对长期中心静脉置管MHD患者导管维护、生活质量提升均可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推荐。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置管 院外护理 不良事件
  • 简介: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长期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8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初诊T2DM患者583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住院期间治疗方式不同分为CSII组(275例)和口服降糖药物治疗(OHA)组(308例)。2014年1月—2015年6月对两组进行随访,对比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及胰岛功能相关指标。结果1初诊时CSII组HbA1c水平显著高于OHA组(P〈0.05),随访时稳态模型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CP)值高于OHA组、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P)值低于OH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访时CSII组有18例(6.54%)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即可达长期缓解,而OHA组均需应用药物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将CSII组按初诊时糖尿病病程进行分组,不同病程组长期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短病程(〈6个月)组长期缓解率显著高于中病程(6~12个月)组与长病程(≥12个月)组(P〈0.05)。结论CSII可能通过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减轻胰岛素抵抗,使部分患者长期获益,且初诊时患者病程越短,长期获益的可能性就越大。

  • 标签: 糖尿病 2型 胰岛素输注系统 胰岛素抵抗 胰岛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尿激酶肝素混合液应用于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导管封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血透中心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经右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的42例实施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肝素液,观察组规律性给予尿激酶肝素混合液,两组患者均连续应用12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血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堵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尿激酶肝素混合液进行血液透析长期导管封管能够显著降低血栓形成,改善导管功能,增强透析效果。

  • 标签: 血液透析 长期导管 血栓形成 尿激酶封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ICAS)的长期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4年9月—2015年8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行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的31例症状性ICA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0例,年龄36~73(57.00±9.87)岁。依据置入支架的类型将患者分为自膨式支架组16例和球扩式支架组15例。对患者进行5年以上随访,观察和记录终点事件:术后30 d内的终点事件包括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死亡,术后30 d~5年的终点事件包括同侧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血管性死亡。结果31例患者获随访1~77(62.7±15.5)个月,5年内发生终点事件4例(死亡3例):术后30 d内发生终点事件(出血性卒中)2例,其中死亡1例;术后30 d~5年的终点事件2例。术后第1~5年每年累积发生终点事件分别为2、2、4、4、4例,其中第3年终点事件增加2例,分别为同侧缺血性卒中1例、出血性卒中1例(均死亡)。自膨式支架组和球扩式支架组患者各项终点事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ICAS的围手术期及远期观察显示手术方式安全有效。

  • 标签: 颅内动脉硬化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颅内动脉支架置入术 缺血性卒中
  • 简介:目的对下颌前突的骨性Ⅲ类错He畸形合并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病例,通过不拔牙矫治建立稳定的咬合关系,消除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改善面部美观。对象与方法一男性少年曾被建议正颌手术治疗。现舌体较大并运动异常,舌系带短,双侧咀嚼肌活动失衡,腭扁桃体肥大及上牙弓狭窄。由此引起的He干扰造成下颌偏斜。后牙临床冠短导致He平面和Spee曲线异常。结构和功能的不对称对关节的形态和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矫治目标是扩大上牙弓并促上颌向前下生长。通过固定矫治器直立后牙重建功能He平面,结合舌弓或上颌扩弓导板,解除He干扰。结果下颌矫正到合适的位置,B点后移,功能He平面重建,建立了基本正常的覆He覆盖。后牙达到良好的尖窝咬合关系。A点前移,有效地改善了颌骨及牙齿的咬合关系。唇侧貌得到改善。结论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的肌功能训练及牙齿正位器的戴用利于通过调整舌活动空间的大小、舌体位置和功能建立良好的口周环境、调整口周肌肉的活动以及建立正确的呼吸习惯,这些是能够维持长期咬合稳定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严重下颌前突骨性Ⅲ类错He 非手术疗法 不拔牙 矫治 咬合关系 长期稳定性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长期团体康复活动结合心理疏导疗法在失能社区老年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XX社区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80名失能老年人,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各40名,甲组采取常规疾病管理指导,乙组增加长期团体康复活动结合心理疏导疗法,比较两组失能老年人心理健康状态。结果 在采取不同干预措施后,两组患者SCL-90评分均有显著降低,且乙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甲组(P<0.05)。结论 长期团体康复活动结合心理疏导疗法应用于失能社区老年人中,可以起到改善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的效果。

  • 标签: []失能老年人 社区 长期团体康复活动 心理疏导疗法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循证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来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长期卧床住院中展开调查,统计出7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循证护理模式)各3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压疮风险评分。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压疮发生率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长期卧床 循证护理模式 压力性损伤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循证护理模式对心血管内科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性损伤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12月来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长期卧床住院中展开调查,统计出7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循证护理模式)各3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和压疮风险评分。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压疮发生率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长期卧床 循证护理模式 压力性损伤 预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