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巯咪唑长期治疗甲亢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接收的52例甲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将所有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6例。其中,对对照组采用甲巯咪唑进行治疗,当患者症状好转之后即停止使用药物,而在实验组中,对患者长期服用甲巯咪唑,在对患者治疗一年半到两年之后,再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实验组中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中总有效率为68%,在治疗一年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统计,实验组中患者出现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以及甲亢复发的概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两组差异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甲亢患者长期服用甲巯咪唑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在治疗之后出现甲亢复发率低,且能够有效控制好甲状腺肿大或眼球突出等不良症状,因而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式,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甲巯咪唑 长期治疗 甲亢
  • 简介:摘要阐述内科慢性病长期输液患者静脉损伤的护理方法,观察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的内科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静脉损伤的预防。结果观察组患者心理护理评分(98.62±1.01)分、穿刺(97.52±2.00)分、巡逻(98.13±0.42)分、健康宣教(96.98±1.62)分、50例患者中,发生静脉损伤者,共1例,为轻度刺激,静脉损伤率2%。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心理护理、穿刺、巡逻及健康宣教等方面,对内科慢性病长期输液患者加以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降低静脉损伤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内科慢性病 长期输液 静脉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成人哮喘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18岁)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展开分组,分别为A组(45例,布地奈德吸入治疗)和B组(45例,地塞米松静滴治疗),结果A组和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42/45)、80.0%(36/45),对比差异明显(P<0.05);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3/45)、22.2%(10/45),(P<0.05),结论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成人哮喘长期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哮喘 布地奈德 地塞米松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绳梯式穿刺改善长期血透患者内瘘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长期血透患者,按照不同内瘘穿刺方法将其分为区域组与绳梯组,每组都为40例,区域组应用区域法穿刺,绳梯组应用绳梯式穿刺,对比两组的穿刺效果、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绳梯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7.9%)高于区域组(92.1%),且穿刺点渗血、血流量不足、皮下血肿的发生率(5.0%、2.5%、12.5%)均低于区域组(15.0%、7.5%、30.0%),差异显著(P<0.05);区域组的VAS评分为(5.3±0.6)分,绳梯组为(3.1±0.4)分,绳梯组低于区域组,差异显著(P<0.05);区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绳梯组为5.0%,绳梯组低于区域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绳梯式穿刺可有效改善长期血透患者内瘘的效果,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且患者疼痛轻微,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行。

  • 标签: 绳梯式穿刺 长期 血透患者 内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科慢性病长期静脉输液患者静脉损伤的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本科2015年1月-2017年12月50例内科慢性病静脉输液患者进行观察并作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在输液中,对血管的选择以由远至进的原则进行,并对患者血管弹性进行观察,禁止选择易感染或关节处的血管输液,针对老年患者血管较差的情况,可使用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将对血管进行穿刺的损伤度降到最低;护士需定期进行巡视观察患者点滴的速度,以求合理化,并对相关药物的用量及不良反应应有所了解;针对血管情况较差的患者,护士可在输液前对患者手部进行热敷使其血管充盈,降低血管痉挛的可能性。结果降低患者血管渗性、血管痉挛、静脉炎和局部坏死的发生率,可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预防,并缓解患者的疼痛感、血管痉挛或损伤等现象。结论针对长期静脉输液的内科慢性病患者,护理人员在输液前需依据患者血管的情况进行护理工作,在输液中仔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输液情况的变化,以便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更好的预防控制患者在输液中带来的并发症。

  • 标签: 慢性病 输液 静脉损伤 观察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气压治疗仪对预防ICU长期卧床患者DVT的疗效。方法选取长期卧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同时配合气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7%vs10%,P<0.05)。结论气压治疗仪能够显著降低ICU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 标签: 长期卧床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气压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的并发症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8月期间在本院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74例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实施深静脉长期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深静脉置管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0.53%,4/38)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9/36),组间差异p<0.05。结论长期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期间,应严格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最大限度降低并发症风险,充分维护血管通路。

  • 标签: 深静脉留置导管 长期血液透析 并发症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衰退型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其进行全面型的心理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经治疗后,所有患者躯干的并发症都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且精神衰退速度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减缓。结论对于住院期较长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精心的、全面型的心理治疗,疗效较为显著,提高了患者生活的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长期住院 精神分裂症 心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舒适护理措施应用于辅助临床治疗下肢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长期卧床患者10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日期单双号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52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方案,进行下肢骨折复位,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方案,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入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和卧床时间。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卧床时间较对照组更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干预应用于临床对下肢骨折患者的,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减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下肢骨折 舒适护理 效果研究
  • 简介:目的观察庆大霉素联合肝素封管治疗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bloodstreaminfection,CRBSI)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9月就诊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断为CRBSI的患者97例.在静脉抗感染用药相同的前提下,以封管药物的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庆大霉素(4mg/ml)+肝素(1000IU/ml)混合液封管,对照组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25mg/ml)与与肝素(1000IU/ml)混合液封管.治疗72h后以是否继续发热判断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无效病例据药敏调整方案,1周后仍发热的予行原位导管更换.结果本研究共纳入符合条件的病例97例,平均年龄(59.10±17.54)岁,糖尿病患者占27.83%(27例),导管留置时间24月(8月,39.5月).对照组病程较治疗组长[19天(10天,30.25天)比10天(5天,30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血培养阳性率46.39%,共分离出革兰氏阳性菌19株(44.19%),革兰氏阴性菌24株(55.81%),真菌2株.革兰氏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11株(57.89%),阴性菌以阴沟肠杆菌多见:6株(25.00%).治疗组中对庆大霉素耐药的菌株3例;对照组耐药菌2例.治疗组导管挽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77.33%比5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7,P=0.036).原位导管更换26例(26.80%).所有病例随访3月,仅3例因CRBSI再入院.结论庆大霉素(4mg/ml)+肝素(1000IU/ml)混合液封管联合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CRBSI是有效的,对疗效不佳的病例采取原位导管更换是相对安全的.

  • 标签: 庆大霉素 封管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肾透析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膏外敷在长期输液中预防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40例静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20例,对照组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治疗组从输液开始,应用青黄膏外贴静脉穿刺点上方3~5cm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用青黄膏外敷可明显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

  • 标签: 自制青黄膏 静脉炎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促红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长期血透患者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医治的长期血透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促红素医治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促红素联合左卡尼汀医治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外源性人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使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期血透患者接受促红素联合左卡尼汀医治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贫血症状,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左卡尼汀 促红素 长期血透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龄长期鼻饲患者误吸风险与吸入性肺炎集束化护理管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长期留置胃管鼻饲的83例高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4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给予误吸风险评估与吸入性肺炎集束化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误吸风险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和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高龄长期鼻饲患者进行误吸风险评估与吸入性肺炎集束化护理管理,效果显著,有助于降低误吸发生率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长期鼻饲 误吸风险 吸入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超声诊断对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引起肝脏损害患者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就诊的60例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引起肝脏损害患者临床诊治资料,将服药时间3~5年的30例患者纳入实验1组,将服药时间5年以上的30例患者纳入实验2组,另外在同期选择30岁以上且未服用过抗精神药物的30例研究对象纳入对照组。结果对比其他2组,实验2组患者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发病率均明显更高,实验2组患者对比对照组单纯性脂肪肝发病率明显更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引起肝脏损害,主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利用超声诊断可对患者肝脏损害进行明确诊断。

  • 标签: 超声诊断 长期服用抗精神药物 肝脏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长期卧床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抽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ICU诊治的100例长期住院患者资料,以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采取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评估2组压疮发生状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下肢疼痛、肿胀、皮肤变色发生状况,护理满意状况。结果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压疮发生状况更少(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更高(p<0.05);观察组下肢疼痛、肿胀、皮肤变色发生状况更少(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状况更高(p<0.05)。结论对ICU长期卧床休息患者施以综合护理模式,可显著降低压疮发生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下肢疼痛、水肿、皮肤变色等状况,提高护理满意状况,临床效果颇为显著,因此,可以广泛实践与应用。

  • 标签: ICU 患者 长期卧床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桥梁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会承受各种荷载和作用,随着运营期的增长,桥梁长期性能的退化问题严重影响桥梁的运营安全。长期性能是当今桥梁技术的研究热点,桥梁预防性管养更是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桥梁长期性能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综述了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桥梁检测 长期性能 健康监测 桥梁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