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慢加急性衰竭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疾病严重程度对患者抑郁状况的影响。方法  对257例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住院的慢加急性衰竭患者进行横断面的研究,给予SDS抑郁量表评估,采集社会人口学基本特征、生化指标及彩超资料,对结果采用t检验、ANOVA 分析和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  慢加急性衰竭患者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45.9%,child-pugh评分与SDS存在正相关性,child-pugh A、B、C级别间抑郁评分和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文化层次、付费方式及收入等方面亦与抑郁的发生相关。结论  24.5%的慢加急性衰竭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问题,且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抑郁相关,临床需密切关注该患者的抑郁状况。

  • 标签: 慢加急性肝衰竭 抑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 要】目的:评析慢加急性衰竭患者采用血浆置换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因患有慢加急性衰竭于2021年2月-2022年10月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浆置换,比较组间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各项肝脏功能指标差异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肝脏功能指标均要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加急性衰竭患者应用血浆置换疗法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显著,该疗法的辅助应用可有效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并有助于患者各项肝功能指标的改善,对于患者身体健康的保障有着促进作用,可进行推广。

  • 标签: 血浆置换 慢加急性肝衰竭 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在衰竭住院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5月-2023年1月收治的48例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24)与观察组(n=24),分别施以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衰竭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肝衰竭 心理状态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切除术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最佳手段,但患者术后常面临各种疼痛问题,影响机体快速康复进程。本文就切除术后患者疼痛的发生情况、疼痛的影响因素、疼痛的测评工具以及干预策略进行综述,以期为切除术后患者进行规范化疼痛管理提供借鉴。

  • 标签: 肝肿瘤,原发性 肝切除术 疼痛 疼痛管理 多模式镇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车祸致破裂修补术后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2年7月份到2013年7月份收治的20例车祸致破裂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在临床上均实施修补术,并实施术后护理干预。结果20例经过治疗和护理均全部治愈,没有出现死亡例数。并发症患者经过相应处理均全部痊愈。结论对车祸致破裂患者实施修补术配合相应的术后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 标签: 车祸 肝破裂 修补术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癌患者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对56例肝癌患者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的病情观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护理、心理、饮食等相关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方法。结果56例患者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出现胃肠道反应25例,发热20例,腹痛4例,巩膜黄染1例,全部病例经治疗护理后症状均好转。结论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动态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预见性的护理,积极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对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术后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菌性脓肿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科2013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78例细菌性脓肿患者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术后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显效23例,有效14例,护理总有效率为94.9%,其中38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7.4%;对照组中,显效17例,有效10例,护理总有效率为69.2%,其中28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护理满意度为71.8%。可见,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术后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细菌性脓肿的手术治疗效果,使患者体温得到控制,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并保持平稳,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创口愈合,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菌性肝脓肿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内外胆管结石的术后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并分析其效果。方法:选取因内外胆管结石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共计40例,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前者应用术后常规护理和后者应用术后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而言,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参照组,t=8.912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内胆管癌切除术后达到教科书式结局(TO)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9年8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55例内胆管癌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90例,女65例;年龄为60(26~82)岁。观察指标:(1)治疗情况。(2)TO情况。(3)影响术后达到TO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0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Yates校正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单因素分析根据资料类型选择对应的统计学方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前进法。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指标诊断价值(最佳截断值)。结果(1)治疗情况。155例患者完成切除术,其中46例行小范围切除,109例行大范围切除;21例联合行胆管切除重建;95例行淋巴结清扫,其中41例淋巴结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阳性。155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50.0(95.0~720.0)min,术中出血量为300.0(50.0~15 000.0)mL;ROC曲线计算达到TO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47.5 min、325.0 mL。155例患者中,44例术中输血,10例术后输血(其中5例为术中、术后均输血);74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39例为轻症并发症,35例为严重并发症。155例患者总住院时间为19(8~77)d。(2)TO情况。155例患者中,150例达到R0切除,120例无主要术后并发症,106例围手术期无输血,79例住院时间无延长,152例术后30 d内无死亡,150例出院后30 d内无再入院。155例患者中,56例术后达到TO,99例术后未达到TO。(3)影响术后达到TO的危险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减轻黄疸治疗、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术前无症状白细胞增多、术前总胆红素、术前碱性磷酸酶、术前CA19-9、术前CA12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长径、T分期、N分期是影响患者术后达到TO的相关因素(χ²=4.31、4.31、4.38、4.80,Z=-4.15,χ²=10.74、15.44、16.59、27.53、6.53、6.77、9.26,P<0.05);胆道重建也是影响患者术后达到TO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减轻黄疸治疗、术前无症状白细胞增多、术前CA19-9>35 U/mL、术前CA125>35 U/mL、术中出血量>325.0 mL是影响内胆管癌切除术患者达到TO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74.77,11.73,2.40,4.86,6.42,95%可信区间为1.80~113.39,1.19~115.54,1.04~5.53,1.78~13.26,2.41~17.11,P<0.05)。结论术前减轻黄疸治疗、术前无症状白细胞增多、术前CA19-9>35 U/mL、术前CA125>35 U/mL、术中出血量>325.0 mL是影响内胆管癌患者切除术后达到TO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胆道肿瘤 肝切除术 教科书式结局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远处转移,其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是肝脏。如不进行治疗.合并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仅有6~12个月的中位生存期.而行转移灶切除术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可延长至24~46个月。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切除术可以显著提高结直肠癌术后转移患者的生存率。肝脏切除手术方式一般有规则性(段)切除或不规则性切除两种。

  • 标签: 规则性肝切除 转移治疗 直肠癌术后 直肠癌患者 术后生存率 中位生存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胆总管结石在切除术后并发症临床护理方式。方法根据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的80例内胆总管结石切除术患者来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临床并发症几率是12.5%,对照组的临床并发症几率是27.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够让内胆总管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得到控制,降低患者感染几率,促进患者的康复,临床应该推广使用。

  • 标签: 肝内胆总管结石 肝切除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胆总管结石在切除术后并发症临床护理方式。方法根据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的80例内胆总管结石切除术患者来分析,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差异性。结果观察组的临床并发症几率是12.5%,对照组的临床并发症几率是27.5%,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能够让内胆总管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得到控制,降低患者感染几率,促进患者的康复,临床应该推广使用。

  • 标签: 肝内胆总管结石 肝切除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老年肺癌术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高龄,长期吸烟,慢阻肺以及术后有胸内合并症者容易发生。早期发现并处理胸内合并症是抢救成功关键。

  • 标签: 术后 治疗 急性呼吸衰竭 肺癌 老年 并发症
  • 简介:肺癌术后呼吸衰竭(以下简称呼衰)是导致死亡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呼吸机辅助呼吸使抢救成功率有了显著提高。我院胸心外科自1997年1月-2005年7月行肺癌手术408例,术后呼衰22例,呼衰发生率为5.4%,现将呼衰的治疗、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肺癌术后 呼吸衰竭 护理 呼吸机辅助呼吸 抢救成功率 肺癌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指导对人工治疗慢性衰竭患者心理状态、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方法 将60例于2020年5月-2021年2月在本院行人工治疗的慢性衰竭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服务及心理护理指导服务,并对比干预效果 。结果 干预后患者心理状态稳定情况优于干预前,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后仅有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占比10.00%,并在对症干预下均好转。结论 对行人工治疗的慢性衰竭患者展开心理护理指导,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并有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稳定,值得被应用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指导 人工肝治疗 慢性肝衰竭 心理状态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