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凝血功能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此次共将76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列入研究中,研究时间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两组患者均接受凝血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分为2组,研究组(n=38)3项以上凝血指标高于正常值或降低30%,反之为对照组(n=38)。观察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检验结果与死亡率。结果:研究组凝血活酶时间久于对照组(P

  • 标签: 凝血功能检验 心脑血管疾病 预后诊断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以综合护理的方法对500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并对综合护理的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方法对2007-2011年于我院就诊的800例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随机的方式将80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其中试验组500例,对照组300例。试验组采取综合康复护理法进行护理,照组通过一般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康复率78%,对照组康复率为57%;危险因素发生率试验组为46%,对照组为79%。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方法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效果,患者因心脑血管疾病所引发的致残率通过综合护理的方法也能得到有效控制,因此综合护理方法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护理中值得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老年 心脑血管疾病 综合护理
  • 作者: 姜淑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1-03-13
  • 出处:《中国健康月刊》 2011年第3期
  • 机构:姜淑芳【中图分类号】R4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068-01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病情瞬息万变,事故频发,护理人员随时都应做好抢救准备。经过分析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抢救中存在护理事故隐患,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确保患者在抢救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护理过程中事故的发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进入到中老年之后,伴随着心脑血管疾病变得越来越高发,对中老年群体产生了较大的生活影响,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了中老年群体的常见疾病。而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是复杂多样化的,既有先天的遗传所造成的,也有因为后天的很多不良生活习所惯造成的。本文主要针对中老年群体的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进行相关的分析和阐述。

  • 标签: 中老年群体 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和质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 他汀类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心脑血管疾病 68 例( 2018 年 8 月至 2019 年 10 月),随机分为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对照组( 34 例)与联合 他汀类药物治疗的观察组( 34 例),观察患者血脂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脂指标改善情况好, P < 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P > 0.05 。 结论: 给予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他汀类药物治疗,能提高血脂指标,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心脑血管疾病 效果
  • 作者: 陈玉娟 李莉 周香凝 朱晗瑀 冯福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20年第04期
  • 机构:河北省医疗气功医院内科,河北省秦皇岛市 066199,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心内科 154000,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154000,华北理工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河北省唐山市 063210,华北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北省唐山市 06321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打鼾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病风险的联系强弱。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自建立以来至2019年6月10日所发布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提取数据并运用纽卡斯尔-渥太华质量评估量表(Newcastle-Ottawa Quality Assessment Scale ,NOS)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最后整合数据并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1篇文献,145 267例符合纳入标准。打鼾与心脑血管事件和脑卒中发病风险的关联强度及95%CI分别是1.10(1.03~1.17)和1.26(1.11~1.43),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打鼾是心脑血管事件发病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与脑卒中的联系更为密切。

  • 标签: 打鼾 脑卒中 Meta分析 心脑血管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社区心脑血管老年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并加以分析。方法以济南市长清区的社区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为总体,从社区中抽取5个社区的712例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对其进行自我管理水平、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水平的调查。结果712例社区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自我管理的总得分平均是2.0±0.4,提示自我管理的水平欠佳;社区心脑血管老年患者自我管理与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存在着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1)。结论仪器的正确使用情况、情绪管理、疾病监测应作为以后对社区心脑血管的老年患者自我管理干预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同时重视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的作用,它们可帮助提高老年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从而实现对社区心脑血管疾病的控制。

  • 标签: 脑卒中 心血管疾病 自我管理 老年人群 现状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急诊患者心脑血管的常见疾病进行分析,并找到相应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0例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对研究对象采取回顾性分析,主要对患者的治疗方法、病症类型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诊断,患有心血管病症的患者为168例,占比56%;患有脑血管病症的患者为132例,占比44%。对患者进行治疗之后,显效234例,占比78%;有效48例,占比16%;无效死亡患者共计18例,死亡率为6%。结论针对老年急诊患者心脑血管常见疾病,应该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并选择最佳的治疗时机对患者给予治疗。

  • 标签: 老年急诊患者 心脑血管疾病 预防措施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诊患者心脑血管常见疾病的分析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心脑血管急诊患者计68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病例,主要内容为,病理类型,治疗方法,预后效果等,调查研究,记录数据,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老年急诊患者心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占比率明显少于心血管疾病的占比率,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无效死亡患者3例,占比4.41%,两例器官衰竭,一例重度感染。有效治疗患者65例,治愈率为95.59%。结论老年人群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医学的角度分析疾病的可控性,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干预,从而降低老年急诊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以及死亡率。

  • 标签: 老年 急诊患者 心脑血管 疾病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综述了国内外利用流行学和动物实验研究气象对心脑血管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并且从不同的天气形势和天气过程着手,总结了气象要素的变化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影响的机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复杂的多因素引起的,其中气象因子对其发生有一定不利的影响。冷锋、暖锋、台风以及焚风天气会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在温、压、风、湿骤变时,心脑血管发病率最高。

  • 标签: 气象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葛根素在心脑血管疾病当中的药学作用机制。方法以本院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所收治的68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各有34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以复方丹参注射液为治疗方式;研究组患者以葛根素注射液为治疗方式。结果根据本次研究最终提供的数据显示,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0.59%。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其他常规的心脑血管药物治疗,葛根素治疗的有效率要高,是具有一定临床价值的,值得我们推广使用。

  • 标签: 葛根素 心脑血管 药学作用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积极的健康教育,提高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心脑血管疾病的认知,对治疗的依从性,达到改善预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的目的。方法在病区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和讲解,结合问卷调查的形式,综合临床观察分析总结。结果健康教育后患者的认知健康行为形成率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开展见健康教育,提高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配合治疗的依从性,明显缩短平均住院日,起到了一定的社会效应。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75岁以上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进行社区防护时需要注意的防护措施。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月选择治疗的10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防护组各50例。对照组主要开展较为常规的治疗和防护措施,稳定患者的病情;防护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社区防护护理干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防护后防护组FblA、Barthel指数评分(63.7±7.7)、(54.6±18.8)分均高于对照组(41.6±7.2)、(35.5±19.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社区防护中引入干预防护模式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情的稳定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社区防护 老年疾病
  • 简介:摘要随着老年性高血压发生率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也得到大幅度增加。老年性高血压与心脑血管疾病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在治疗时,需预防心力衰竭,避免发生脑血管意外。而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常合并糖尿,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由于老年患者肝脏和肾脏功能降低,会减少血容量,抑制交感神经敏感性,合并糖尿病后会增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因此为了预防老年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必须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方法,加强管理力度,以此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 标签: 老年性高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 合并糖尿病 预防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