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高中阶段是个人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在这一阶段开始形成。同时,高中阶段的德语课程教学也是学生德语课程学习中的重要阶段,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德语学习成果。放眼当下,素质教育改革核心素养对高中德语学科教学有了更为灵活和深远的要求:对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以及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其中,文化意识的培养更是深化教育改革的突破口。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成为了高中德语教育者当下亟待了解和学习的内容。

  • 标签:     核心素养 高中德语 教学策略 文化意识

  • 简介:作为德国旅游媒介,德语版旅游指南是如何介绍中国、如何建构中国形象的?从中又产生了哪些文化异同问题?这构成了本论文的核心问题。论文以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德语版中国旅游指南为研究对象,从文本实例出发,通过对物质文明异同、文化异同和制度异同特征这三个层面的分析,界定德语版旅游指南视角下的中国形象。

  • 标签: 中国形象 德国视角 旅游指南 互动认知
  • 简介:摘要:在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基本能力中,“说”一直被中国外语学习者视为最难掌握的能力,中国德语学习者在口语产出中也时常遇到困难。 Levelt的话语模型是从多科学的角度对语言产出过程进行深入的探讨。本文将根据 Levelt的话语模型理论对中国大学生的德语口语产出困难进行探究,分析口语产出问题的特点和原因。

  • 标签: 话语模型 口语产出困难 原因
  • 简介:2006全国德语专业青年教师教学法培训班于2006年2月12日至2006年2月16日在同济大学成功举办。此次培训活动由教育部专业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德语组主办、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德语系承办,并受到了同济大学德国学术中心的资助和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热情协助。

  • 标签: 同济大学 青年教师 培训班 教学法 德语 教学指导委员会
  • 简介:慢性创伤患者常患治疗相关的接触性过敏反应。作者对1999-2004年间德国Essen医科大学皮肤科治疗过的慢性创伤患者的皮肤斑贴试验结果进行研究。总计105例慢性创伤患者接受斑贴试验。检测到其中68例对至少1种物质发生接触性过敏反应。最常见的接触性变应原有秘鲁香脂、布洛芬L-101、芳香混合物、羊毛蜡醇和松香。还有4例患者对创口敷料发生接触性过敏反应。作者的研究结果揭示了当前慢性创伤患者发生接触性过敏反应的致敏谱,也提示了一旦出现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征象,注意伤口敷料成分及进行斑贴试验的重要性。

  • 标签: 接触性过敏反应 创伤患者 慢性 变态反应 皮肤斑贴试验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 简介:摘 要:世界格局正处在一个加快演变的历史进程中。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既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需要认真对待的新威胁、新挑战。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论》(中文版及德语版)为研究对象,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意义、生动实践相结合,以多模态语篇为学习载体,建立起语言互通桥梁,旨在使各个国家之间更有效地进行沟通,实现共赢。

  • 标签: 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 意义 生动实践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德语学习
  • 简介:《席丝女士》是一部拥有众多中国粉丝的德语电视喜剧,近两年通过网络在中国走红,位居各个视频网站的下栽榜和点播榜高位。本文选取《席丝女士》的字幕翻译为研究语料,从语用学的几个不同理论角度来分析当前中国的一些流行语在德语喜剧的字幕翻译中的运用,以期得出此类运用在外国影视作品的字幕翻译实践中的合理性和实用价值。

  • 标签: 德语喜剧 字幕翻译 流行语
  • 简介:本文对2003年至2012年高校德语专业四级考试进行了回顾总结,对考试成绩及考试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考试的全面总结分析,指出标准化语言测试的数据分析对教学的反馈作用并提出德语专业四级考试的发展趋势,希望对教学决策提供一些参考数据,对高校德语专业基础教学提供一定的启示。

  • 标签: 德语专业四级考试 考试数据 考试评价 考试改革 教学启示
  • 简介:情态动词是表达情态意义的主要形式,能表达说话者的态度和主观意图。不同的情态动词表达不同的情态意义,而同一个情态动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同样可以表示不同的情态意义。在许多语言中,情态动词都具有多义性及语义重叠性,汉语和德语中的情态动词也不例外。而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常见错误就是使用第二语言时试图利用母语知识。中国学生在翻译或者使用德语情态动词时会受到汉语情态动词的语义干扰,从而产生迁移性的偏误。本文对汉语情态动词"能"的语义进行了梳理,探讨了"能"的不同义项在德语中的相应情态表达,分析翻译偏误,以期加深德语学习者对情态动词的理解,提高运用情态动词的能力,减少失误。

  • 标签: 汉语情态动词“能” 情态语义 德语
  • 简介:北京外国语大学招考1995年硕士研究生二外(德语)试题答案Ⅰ.1.IchbinLehrer.2.IchmchteHerrnSchmidtsprechen.3.Siehatvergessen,dieEintrittskartemitzubringen....

  • 标签: 硕士研究生 外国语 试题 1995年 德语 部分时间工作人员
  • 简介: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揭示了语篇意图在语篇宏观连贯以及语篇理解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新闻报道的语篇意图,即新闻报道的观点倾向性,和帮助识解语篇意图的三种指示手段。目的是为读者,特别是外语学习者,提供识解新闻报道语篇意图的方法。

  • 标签: 新闻报道 语篇意图 宏观连贯 语篇理解 倾向性 指示手段
  • 简介:地方高职院校应以服务区域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提供人才支撑。通过以揭阳市德语夜校为例,对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服务中德项目的举措进行探讨,阐述地方职院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并探索如何应对新形势下服务实践中的不足。

  • 标签: 地方高职院校 服务 区域发展 探索
  • 简介:上海市欧美同学会留德语国家分会第2届全体会议于6月28日上午在同济大学召开。一百四十多名会员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留德语国家分会第一届理事会秘书长肖友瑟主持,会长高廷耀作了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 标签: 欧美同学会 上海市 国家 德语 同济大学 理事会
  • 简介:1.1SetzenSiediepasendenEndungenderAdjektiveein!10P1.1.1Der(stark)AutoverkehrinderStadtmachteinemKopfschmerzen.1.1.2Esgibtviel...

  • 标签: 硕士研究生 第二外语 入学考试 外国语 德语 阅读理解
  • 简介:德语(第二外语)语音教学阶段的教学质量不仅对于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产生影响,而且对于维持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和学生应该利用多种反馈方法,良好地完成语音阶段的教与学。针对在这一阶段中缺乏运用自我反馈以及同学间的反馈的现状,笔者提出了研究假设,并对其进行理论上和实践上的论证,同时结合对问卷调查、学生语音库和教师观察的分析,为提高该阶段的教学质量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第二外语(德语) 德语语音 反馈
  • 简介:2013年全国德语专业青年教师研修班于2013年4月11-14日在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由教育部外指委德分委全国高校德语青年教师培训中心主办,同济大学德语系和歌德学院北京分院承办,并得到了德分委四级考试中心的鼎力支持。此次培训专题为“语言学教学”。来自首都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等单位的多位中德教学专家担当主讲。

  • 标签: 语言学教学 同济大学 青年教师 德语专业 研修班 成功
  • 简介:[关键词]元伦理学;三段论;规定语言;价值判断;道德原则;善(好);应当  [摘 要]本文分析了当代元伦理学的代表人物黑尔在《道德语言》中对道德论证体系的建构。正如黑尔本人所认可的那样,由黑尔开创的伦理学方法是现代逻辑语言方法和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传统的重新结合。本文第一部分展示了当代元伦理学发展的背景,并梳理了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主要看法。第二部分由三个小节组成,分别涉及黑尔的形式化道德论证体系的三个主要方面。第一节主要阐述黑尔对规定语言的分析;第二节分析黑尔对价值语词特别是“善”(好)的理解,以及他根据言语行为理论对“自然主义”的拒斥;第三节讨论黑尔如何在规定语言和实践三段论的基础上解释道德原则的生成。我们的分析将表明,由于黑尔采用了方法论的普遍主义而放弃了认识论的普遍主义,在《道德语言》中发展出来的形式化体系不能避免道德相对主义的困难。而这正是黑尔在其后的工作中着重加以弥补的。

  • 标签: 中的亚里士多德 主义简析 亚里士多德主义
  • 简介:严谨治学讲求实效———记同济大学德国研究所主办的德语业余培训班郑春荣随着中德交往的加强,社会上对德语的需求也日益扩大。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同济大学函授学院同上海欧美同学会留德分会合作,由同济大学德国研究所主办的德语业余培训班于1990年2月正式开班。在...

  • 标签: 德国研究 业余培训 严谨治学 讲求实效 同济大学 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