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挠找花园里的朋友,然后,把花园宝宝和他们最喜欢的东西连线!

  • 标签: 家长 花园 宝宝
  • 简介:我的女儿学琴已经有3年了,原来的她是个性格开朗、话特别多的孩子,可因为学琴的事情,我们之间经常闹矛盾。现在,虽然她学琴的状态还算可以,但是,却变得沉默寡言,不愿和我多交流,真让我着急。我该怎么办?

  • 标签: 热线 家长 学琴 孩子
  • 简介:作为班主任,我希望将班级逐步转化为一个介于家庭与社会之间的、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实践能力、提升核心素质的“成长实践场”。我不仅关注学生在校期间的班级建设。还关注学生各个家庭教育环境的进一步优化。借此来帮助我的学生学会生活,同时满足家长群体对于班级管理的新期待。

  • 标签: 家长 翅膀 综合实践能力 教育环境 班级管理 学生
  • 简介:当下社会,很多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必须拿到'上岗证',方可持证上岗。例如,当会计要有会计资格证,当律师要有律师资格证,当心理医生要有心理医生资格证。那么,当家长要不要家长资格证呢?2017年5月16日,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正式启动了一项名为'星级家长执照'的工程,杭州市民马小民先生通过两个月的学习,在当天拿到了编号为

  • 标签: 家长执照 家长持证 执照家长
  • 简介:摘要目的在提高儿童家长计划免疫信息知晓率中采用护理干预,分析效果。方法在香格里拉市妇幼保健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就诊待产妇中随机选取46例待产妇,数字表法分组,实施护理干预的23例待产妇纳入实验组,实施常规护理的23例待产妇纳入对照组。对比2组待产妇教育效果。结果实验组待产妇对计划免疫信息的知晓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待产妇,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在提高儿童家长计划免疫信息知晓率中采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 标签: 儿童 家长 计划免疫信息知晓率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儿童家长在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心理及护理需求。方法将280例在我院接受预防接种的儿童家长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干预后对比,其预防接种知晓率更高,P<0.05。结论为提高医院预防接种质量,应对预防接种的儿童家长采取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做到准确了解其心理需求与护理需求,让接种人员开展接种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全面性。

  • 标签: 儿童家长 预防接种 心理 护理需求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 妇幼健康是下一代健康发展的基石,是未来个人和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国际社会对于儿童早期发展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对儿童早期发展的评估和监测也得到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儿科及儿童保健医生作为其中的中坚力量,必须深刻认识到儿童早期发展的重要性,及如何有效开展儿童保健门诊系统化的健康教育是儿保门诊的重点工作之一。儿童保健门诊需要实行连续性、系统化、多样化健康教育。

  • 标签: 儿保 早期发展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家长社交与语言养育行为与孤独症儿童发展能力的相关性。方法2020年8~12月,对医院门诊被诊断为孤独症的302名儿童家长进行社交与语言养育行为调查,同时收集儿童Gesell量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儿童孤独症行为量表和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的测量数据。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家长之间社交与语言养育行为,用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家长社交与语言养育行为与儿童发展能力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父亲与母亲儿童社交、语言养育行为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33,P=0.303;t=-0.312,P=0.756)。不同年龄组父亲之间儿童社交、语言养育行为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425,P=0.244;F=1.127,P=0.345);而在不同年龄组母亲中,<30岁组、30~34岁组儿童社交养育行为明显优于35~39岁组(F=3.374,P=0.019;LSD两两比较:P=0.010,P=0.006)。父亲中,研究生及以上组和大学组的儿童社交养育行为(F=4.346,P=0.008;LSD两两比较:P=0.020,P=0.001)和儿童社交+语言养育行为(F=3.965,P=0.012;LSD两两比较:P=0.020,P=0.002)明显优于高中/职专组。母亲中,研究生及以上组的儿童社交养育行为(F=2.812,P=0.040;LSD两两比较:P=0.008,P=0.023,P=0.009)、儿童语言养育行为(F=3.769,P=0.011;LSD两两比较:P=0.010,P=0.025,P=0.001)、儿童社交+语言养育行为(F=3.654,P=0.013;LSD两两比较:P=0.005,P=0.015,P=0.002)均明显优于大学组、高中/职专组、初中及以下组。家长社交养育行为[(40.72±6.80)分]、语言养育行为[(27.20±5.22)分]、社交+语言养育行为[(67.92±11.10)分]与儿童精细动作[(61.75±16.41)分](r=0.193,P=0.001;r=0.153,P=0.009;r=0.190,P=0.001)、认知[(68.28±16.83)分](r=0.231,P=0.000;r=0.186,P=0.001;r=0.229,P=0.000)、语言[(53.01±18.55)分](r=0.262,P=0.000;r=0.305,P=0.000;r=0.304,P=0.000)、社交自理[(61.44±17.85)分](r=0.264,P=0.000;r=0.238,P=0.000;r=0.274,P=0.000)呈正相关,家长语言养育行为、社交+语言养育行为与儿童社会生活能力[(8.65±0.89)分]呈正相关(r=0.142,P=0.046;r=0.140,P=0.049)。家长社交养育行为、语言养育行为、社交+语言养育行为与ABC量表得分[(50.53±21.39)分](r=-0.089,P=0.336;r=-0.115,P=0.215;r=-0.107,P=0.250)、克氏量表得分[(13.96±4.54)分](r=-0.050,P=0.490;r=-0.059,P=0.411;r=-0.058,P=0.421)均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孤独症儿童家长的社交与语言养育行为与其年龄及文化程度均有一定关系,且与儿童发展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明显相关,但与儿童症状严重程度无关。

  • 标签: 孤独症儿童 家长 养育行为 社交发展 语言发展
  • 作者: 何沛秦 石泽亚 彭希 石小毛 吴娟 李鑫 邱小英 黄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15
  • 出处:《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3年第06期
  • 机构: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护理教研室,长沙 410005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科急诊,广州 510000,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护理教研室,长沙 410005,湖南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长沙 410005,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肿瘤科,长沙 410005,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妇产科,广州 510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儿家长儿童互联网医院感知与需求,为完善儿童互联网医院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质性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1—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门诊就诊的11名患儿家长为研究对象,自拟提纲对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分别是家长儿童互联网医院服务模式认同度高;信息获取便捷、及时、安全的需求;诊疗服务专业可靠、有亲和力的需求;收费合理透明的需求。结论以儿童专科医疗机构为主体开展儿童互联网医院在线诊疗服务,符合广大家长的就诊需求,具有良好前景。同时儿童互联网医院服务模式应更多关注用户的便捷性、专业性、安全性与经济性,以促进其健康发展。

  • 标签: 儿童 家长 互联网医院 感知 需求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流动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度及影响因素。 方法: 借助回顾性方式展开,择我市 2019.2-2019.6 内 100 名 流动儿童家长展开研究,借助 调查问卷,对 流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认知度进行调查,进一步分析 影响因素。 结果: 受 儿童出生地、分娩地点、家长文化程度、家庭收入 单因素的影响,均可导致 流动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认知度出现差异。 进一步分析 多因素,以上因素均已成为影响 流动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 独立危险因素, P< 0.05 。 结论: 针对高危因素 以及 重点流动儿童家长, 应强化 预防接种知识 的 宣讲及普及 , 改善流动儿童家长预防接种意识 的同时 提高儿童接种率 。

  • 标签: 流动儿童家长 预防接种知识 认知度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认知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4月至2019年7月于本院预防接种疫苗的学龄前儿童86例,家长172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认知水平程度,并对家长性别、民族、文化程度及家庭年收入与预防接种知识认知水平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对于接种基本知识、疫苗疾病与相关知识、预防接种注意事项、预防接种不良事件及诊断处理的认知水平差所占比例高于认知水平高和中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预防接种影响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家长预防接种知识认知水平高的父母民族方面与家长预防接种知识认知水平中或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长预防接种知识认知水平高的监护人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方面与家长预防接种知识认知水平中或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监护人性别(男)、文化程度(专科)及家庭年收入(≤50万)是预防接种知识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针对调查结果,需对学龄前儿童父亲、文化程度较低、收入较低的人群进行预防接种知识的重点教育,以提高儿童的预防接种率。

  • 标签: 预防接种 学龄前儿童 接种知识认知水平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儿童家长对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的知识、态度和相关行为。方法采用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儿童家长对AEFI监测的知晓程度高,但知识不全面;在态度上,支持AEFI监测工作,但自己参与度低;相关行为方面,儿童发生AEFI后,报告率低。结论应加强对社区儿童家长的AEFI监测知识的宣传工作

  • 标签: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调查 知识 行为 态度
  • 简介:随着社会经济及房地产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人口导入,闵行区目前已成为上海市主要的人口导入区和外来人口集聚区,地区预防接种门诊的工作量急剧上升,对预防接种门诊的服务需求层次也日趋复杂。如何在新形势下认识预防接种门诊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门诊服务质量,是卫生行政部门关注的重要问题。

  • 标签: 上海市闵行区 预防接种知识 儿童家长 满意度 预防接种门诊 门诊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计划免疫儿童家长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后对疫苗知识的认知程度。方法选2017年4月—2018年4月间我院接受的计划免疫儿童9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目标,通过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比较组,比较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计划免疫儿童家长对疫苗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儿童家长对疫苗知识的认知度无明显差异,实施干预后两组儿童家长认知评度有所提高,其中实验组家长对疫苗接种作用、注意事项知识认知度明显高于比较组(P<0.05)。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后,计划免疫儿童家长能够更加明确的认识到疫苗接种的重要性,认知度增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计划免疫 疫苗 认知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长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及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500名带子女来本中心接种的家长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询问家长的心理需求以及对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针对问卷调查结果展开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家长最关心的就是预防接种疫苗的安全性(100%),超过98%的家长都想要了解预防接种后的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家长对疫苗接种后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最高(80.0%),但也有超过50%的家长不知道如何处理接种反应,家长最希望能够通过移动网络获得疫苗接种相关知识。结论通过优化接种环境,保障预防接种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及开展有效的预防接种健康教育是保障预防接种工作顺畅的重要前提。

  • 标签: 预防接种 心理需求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和经济的持续进步,儿童教育已经逐渐变成目前我们国家十分重视的对象之一。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展开学习,并应用于实践之中,以此促进儿童的个人发展。本篇文章将阐述现阶段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家长在应用《指南》时需要具备的基础认知,并对于具体应用的方法方面提出一些合理的见解。

  • 标签: 家长 《指南》 学习 运用
  • 简介:【摘要】 现代学前教育理念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加快发展学前教育”,逐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家长运用儿歌、童谣参与听障儿童的康复活动,便是一个非常好的举动。

  • 标签: 小龄听障儿童 会融合 家长有效参与
  • 简介:【摘要】目的:对计划免疫儿童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观察其对儿童家长疫苗知识认知度的影响。方法:对56例2022.6-2023.6期间我院接受计划免疫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进行组别均分,对照组(n=28,常规护理)、优质组(n=28,优质护理模式),对比护理后组间儿童家长疫苗知识认知度。结果:优质组儿童家长疫苗知识认知度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数据差异。结论:对对计划免疫儿童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可提升家长疫苗知识认知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计划免疫儿童 家长疫苗知识 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