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黄花蒿花粉变应性小鼠鼻炎模型维持稳定的激发条件。方法以BALB/c小鼠为实验动物,选用黄花蒿花粉变应原提取物为致敏蛋白质,于1 d、4 d、7 d对每只小鼠皮下注射0.1 ml的以Art a1计浓度为20 μg/ml的黄花蒿花粉变应原提取液。致敏结束后停息1周,用以Art a1计浓度为500 μg/ml的黄花蒿花粉变应原提取液对小鼠进行首次滴鼻激发,每鼻孔10 μl。将模型组分为3组分别连续激发7 d、10 d、14 d,每隔4周再激发7 d,探索首次激发时间。空白对照组小鼠以生理盐水进行免疫和滴鼻激发。造模后观察各组小鼠行为学和鼻部病理学变化,检测致敏小鼠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变化。确定最佳首次滴鼻激发周期后,进一步比较不同激发频次对致敏效果的影响。结果抗原首次激发后,10 d组小鼠过敏症状明显高于7 d和14 d组,且10 d和14 d组小鼠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水平明显高于7 d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二次激发后3个模型组小鼠组仍维持明显过敏症状;鼻部均有明显的上皮细胞增生、鼻甲肿大、炎细胞增多等病理变化;血清特异性IgE抗体水平均显著增高;抗原特异性IL-4和IL-6淋巴细胞增殖明显,其中10 d和14 d组高于7 d组。不同激发频次对过敏模型的稳定有较大影响,每隔2周激发一次的致敏小鼠过敏症状以及血清中抗原特异性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每隔4周激发的小鼠。结论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首次抗原激发时间以及不同激发频次对黄花蒿致敏小鼠模型的影响,最终优化了过敏小鼠评价模型建立的参数,为脱敏治疗药物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 标签: 变应原 鼻炎模型 激发周期 激发频次 稳定性
  • 简介:摘要下颈椎侧块是颈椎的重要结构。对下颈椎侧块形态学参数及其与周围神经血管解剖关系的研究,可为临床更好地进行侧块置钉内固定术以及研制侧块假体提供理论依据。侧块具有承担纵向压力的生物力学功能,过度切除关节突会使颈椎不稳,进而需行内固定术。重建下颈椎侧块结构的病例少见报道,临床中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重建,以恢复其生物力学稳定。因此,本文针对下颈椎侧块的结构与稳定重建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拟为临床下颈椎侧块假体的制作、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直线加速器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系统、客观评价其稳定量化标准。方法基于Delphi法和AHP法构建直线加速器设备稳定3级指标体系,运用Microsoft Excel2007和SPSS 16.0计算相关系数和权重。结果两轮专家积极性分别为85%(17/20)和92%(23/25),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9和0.87。专家Kendall协调系数1、2、3级指标分别为0.957(P<0.05)、0.637(P<0.05)和0.527(P<0.05)。最终确立涵盖机械治疗系统和附件系统2个1级指标,9个2级指标和32个3级指标的多层级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CV均<0.25且通过一致性检验。结论直线加速器设备稳定评价指标体系具备良好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通用性,可为直线加速器稳定评价和购置设备提供理论和量化参考。

  • 标签: 直线加速器 德尔菲法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踝关节骨折是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导致的胫腓骨远端完整性破坏和连续性中断,常合并韧带等软组织损伤,在诊治过程中因损伤隐匿或经验不足容易被忽视,常导致预后不佳。现有分型有时难以对临床决策提供指导,故基于稳定标准的踝关节骨折分型应运而生。不稳定踝关节骨折处理不当会导致功能丢失和创伤性关节炎等严重并发症,需要结合具体损伤进行个体化治疗。笔者就踝关节骨折稳定的含义、解剖结构、影像学评估,以及基于稳定分型的踝关节骨折治疗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踝关节骨折的稳定评估与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踝关节 骨折 关节不稳定性 韧带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生物力学法对粉碎性骨折、横断性骨折及短斜性骨折三种不同类型中内固定肱骨骨折钢板手术后稳定进行深讨。方法选取肱骨骨干标本24个,随机分为3组,分别标记为粉碎性骨折组、横断性骨折组及短斜性骨折组,在选取标本时注意控制其骨密度值的近似程度。采用生物力学仪测定标本垂直时外旋转角值及水平时外翻位移值。结果三组外转角值及外翻位移值大小次序为横断性骨折组<短斜性骨折组<粉碎性骨折组,且各组之间测量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钢板内固定肱骨骨折时,不同类型肱骨骨折的固定后的稳定有差异,其中粉碎性骨折通过内固定后稳定最差,短斜性骨折次之,横断性骨折最好。因此,遇到粉碎性骨折除进行钢板内固定外,术后还应进行适度的功能锻炼,必要时采用适当的外固定加以辅助。?

  • 标签: 钢板内固定 肱骨骨折 生物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康复护理对慢性稳定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稳定心力衰竭患者 62例最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在 2018年 3月 -2019年 3月间,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为实施常规运动康复治疗的参照组,一组为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措施的实验组,每组各 31例,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的 6MWT( 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经过 2周的护理后,两组患者的 6MWT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护理 4周以及 8周后,实验组患者的 6MWT明显优于参照组,且生活质量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 p<0.05)。结论 对慢性稳定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中医康复护理搓死的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借鉴。

  • 标签: 中医康复护理 慢性稳定性心力衰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与葡萄糖和氯化钠配伍后的光学稳定,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在遮光、日光灯和较弱的散射光下,采用HPLC法测定溶液中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的含量,测定溶液的PH值,定时观察溶液的外观颜色。结果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与葡萄糖和氯化钠配伍后,在3组不同光照条件下,含量、pH值和外观颜色在8h内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与葡萄糖和氯化钠配伍后8h内不必采取避光操作。

  • 标签: 注射用盐酸米托蒽醌 含量变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 配伍 光学稳定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利福平注射液与输液配伍的稳定。方法测定用5%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利福平注射液后的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含量测定以及有关物质的检测。结果利福平注射液在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及含量测定中均无明显区别,但在不溶性微粒检测中,在0.9%氯化钠中偏高。结论利福平注射液应用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以免产生过多不溶性微粒,产生血栓静脉炎或者不良反应。

  • 标签:
  • 简介:我厂历年来采用的酸法工艺生产葡萄糖是以淀粉为原料,用盐酸为催化剂使淀粉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的。而水解后的淀粉糖化液其主要精制工序为中和、过滤、脱色.中和是用碱中和酸,并使蛋白质类物质凝聚和沉淀.便于过滤时除去,达到纯净糖液的目的。所以在葡萄糖工业生产中酸和碱对葡萄糖的产率和质量都有着一定的影响。

  • 标签: 葡萄糖 化学稳定性 工艺生产
  • 简介:摘要下颈椎侧块是颈椎的重要结构。对下颈椎侧块形态学参数及其与周围神经血管解剖关系的研究,可为临床更好地进行侧块置钉内固定术以及研制侧块假体提供理论依据。侧块具有承担纵向压力的生物力学功能,过度切除关节突会使颈椎不稳,进而需行内固定术。重建下颈椎侧块结构的病例少见报道,临床中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重建,以恢复其生物力学稳定。因此,本文针对下颈椎侧块的结构与稳定重建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拟为临床下颈椎侧块假体的制作、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 简介:目的:考察不同浓度的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溶液中、5%葡萄糖溶液中药物的稳定.方法:将样品置于冰箱(4~8℃)中储存,按一定时间间隔取样,样品在室温下放置6h后,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同时测pH值以及观察溶液的外观变化,并以样品即刻的状态为对照.结果:20d内样品含量无明显变化;质量浓度为5mg/ml样品存放14d后颜色逐渐变深;质量浓度为40mg/ml样品存放7d后颜色逐渐变深;pH为6.26~6.88.结论:头孢曲松钠与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配伍在7~14d稳定,可为配置中心预配药提供参考.

  • 标签: 头孢曲松 高压液相色谱法 药物稳定性
  • 简介:摘要本调查从入学志愿及其影响因素、对护理专业的态度、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在工作中自我价值的实现及精神满足和精神缺乏的情况、关于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的思想准备情况四个方面对84名本科学历护士的专业思想稳定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和分析,结果显示一部分本科学历护士入学时并未选择护理专业或虽选择了但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影响本科学历护士的专业态度的最主要因素是专业社会地位低下,在工作中不能受到理解和尊重;调查也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病人的康复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的精神安慰,这显示绝大多数护士愿意服务病人,服务社会,从工作中得到精神的快乐和满足。由此可见,如果能够采取一定的措施,大多数本科学历护士都能够安于所学专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也能从工作中得到更多快乐。

  • 标签: 本科护士 专业思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核心稳定训练对产后腰背痛的疗效。 方法: 研究时段 :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09 月 ,研究对象:我院产后腰背痛患者 80 例 , 按治疗方式分类 :对照组 ( n= 40 ,常规腰背肌训练) ,观察组 (n= 40 ,核心稳定训练 ) , 对比 患者的疼痛度和腰背功能情况 。 结果 : 训练后观察组的 VAS 和 ODI 值均显著低于观察组 (P<0.05) 。 结论: 产后腰背痛女性开展核心稳定训练效果显著,患者的疼痛明显改善,腰背功能恢复,该训练方法可在临床中推行。

  • 标签: 产后腰背痛 核心稳定性训练 疼痛度 功能障碍
  • 简介:护理专业思想是护生对自己所从事护理专业总的看法和观点以及自己职业行为倾向的心理状态^[1]。护生具有稳定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职业态度是进入临床做好护理工作的重要前提。本科护生作为我国护理界的中坚力量,对我国的护理学导向,提高我国的全民健康水平,指导基层工作及提高整个国家的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社会上仍存在着轻视护理的现象,认为护士地位低下,护理工作低人一等,是医疗工作的附属;在学校里护理专业不受重视,教育环境差,护生不清楚专业发展的前途,与医学生相比心理上产生不平衡和自卑感等因素,

  • 标签: 本科护生 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专业思想 稳定性 护理专业 全民健康水平
  • 简介:摘要通过对210例有胸痛的患者进行通班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连续24小时观察。75%患者胸痛发作时心电图有ST段抬高,且在夜间或白天休息时发作,20%患者胸痛发作时心电图ST段下移或T波倒置,且在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或大便时发作。5%的患者心电图ST-T改变。结论动态心电图可提高不稳定心绞痛的诊断率。是无创性诊断不稳定心绞痛的一种重要方法,并填补了常规心电图的诊断不足。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内容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评估颈部动脉斑块稳定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 2019年 5月至 2019年 12月在我院采取超声造影做颈动脉斑块检查的 5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分析,评估超声造影在颈动脉斑块稳定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50例患者中共检测出 50块颈动脉斑块,包括硬斑 21例、软斑 14例和混合斑 15例,斑块部位包括颈内动脉 6块、颈动脉窦部 35块和颈总动脉 9块;超声检查发现,混合斑与软斑最大增强密度显著高于硬斑 (P<0.05);混合斑与软斑最大增强密度显著高于硬斑 (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颈动脉斑块稳定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造影 颈动脉 斑块 脑卒中
  • 简介:目的:研究脉络宁注射液在不同输液中的稳定,明确临床使用范围。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桂酸的含量,检测输液的pH值和澄明度。结果:脉络宁注射液在不同输液和不同条件下存放,其肉桂酸含量和pH值均在合格范围内,输液的澄明度符合要求。结论:脉络宁注射液与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0.9%氯化钠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相配伍,在45℃以下,保存6小时质量稳定

  • 标签: HPLC 脉络宁注射液 肉桂酸含量 PH值 澄明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2例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康复训练与护理。结果随访3~21个月,全组顺利康复,未见骨折不俞合及畸形。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术后早期正确地进行患肢及全身功能的康复锻炼,指导早期下床活动是患者烦利康复的关键。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