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8 个结果
  • 简介:依据教育生态原理,对目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及英语教学进行分析,提出为高职教师准确定位的看法,要摆脱“花盆效应”的桎梏,在高职英语课堂中建立开放式生态系统,促进学校这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发展。

  • 标签: 教育生态学 平衡 花盆效应
  • 简介:基于GDP数据的历史修订与地区差异情况,依照反事实分析的推理逻辑,考察GDP核算误差的特征事实,探讨其中覆盖误差、操作误差以及估算误差的发生机制与影响模式。结果表明,在各年份现价GDP数据中,由覆盖误差和估算误差造成的综合效应是以系统性的低估为主,其中服务业部门是核算误差的主要来源所在;地区层级GDP核算过程中覆盖误差、估算误差与操作误差的综合效果以持续性的数据高估为主,其中的操作误差效应也会存在于国家层级的GDP核算中。由于缺乏对于GDP核算误差发生机制的必要考虑,计量模型方法在评估GDP数据质量中的功效非常有限。

  • 标签: 统计数据质量 GDP核算 数据修订 反事实分析
  • 简介:本文从生态的视角,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生态相关理论去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寻找出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路径,尽可能的协调各子系统的关系,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功效和可持续发展。

  • 标签: 生态学 视阈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简介:本文采用现代计量方法,就自主创新能力与对外贸易关系进行了研究。主要结论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与对外贸易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从反馈份额来看,自主创新能力对进口贸易存在显著的引导关系,而与出口贸易的反馈关系更多表现为显著的即时因果关系,没有明显的引导关系。由此得出的政策建议是要切实提高我国外贸工作水平,可走自主创新之路。

  • 标签: 自主创新 对外贸易 平稳性检验 因果关系检验
  • 简介:近年来,随着毕业生逐渐增多,社会需求量逐渐减少,就业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特别是去年以来受同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外部需求减少,许多出口型企业的业务出现萎缩,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用人单位招聘意愿明显下降,这些问题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可避免的困扰。我国每年高校毕业生增量多、压力大,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2008年高校毕业生达到559万,比2007年增加60多万,2009年大毕业生预计达到600万以上,这对于社会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 标签: 大学毕业生 调查分析报告 就业形势 社会需求量 出口型企业 高校毕业生
  • 简介:永宁作为全国重点镇、全省百镇建设试点镇、全市小城市重点示范镇,是建设成都医学城的大战区、主战场。在“两一做”学习教育中,永宁镇始终坚持“做结合、改同步、用互动”,更加鲜明突出问题导向、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以健全“人人想干事、事事敢担当”有效机制,扎实有序有效推进宜业宜居宜游国际化医学健康小城市建设。

  • 标签: 小城市建设 医学 健康 江永 学习教育 责任担当
  • 简介:本文应用模糊数学和AHP方法,以我院计量经济课程教学评价为例,对评价指标权重和各级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种对该课程进行教学质量综合评价的定量化计算方法,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将定性评价指标和定量评价指标结合起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评价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同时,对于其它统计类相关课程教学质量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 标签: 计量经济学 模糊数学 教学质量评价
  • 简介:文章对现行统计基础课程中回归分析的教学内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改革的设想,并介绍了瘭统计方法--LOESS(局部架以回归法)方法。

  • 标签: 统计学 回归分析 散点图 LOESS 教学改革
  • 简介:摸清农民工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特征对扩大内需、寻求新的消费热点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利用2011年全国28省1249份有效农民工非实验性问卷调查的数据,用SPSS17.0软件整理出农民工当前消费的基本情况,然后利用ELKS法,深度分析农民工消费结构并与市民消费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食物、服装、子女教育以及人情开支消费需求弹性比市民大;教育与娱乐消费份额偏低;医疗消费与住房消费特点与市民相似,消费倾向小,但住房支出的价格弹性大。最后,提出了优化农民工消费结构,扩大农民工消费需求,促进农民工深度市民化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农民工 消费特征 市民化 ELES模型
  • 简介: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教学形式的变革,更关键的是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的变革。多媒体教学中应注重。(1)传授给学生一种相信科学、依靠科学、运用高新科学技术的观念;(2)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3)促使教育观念转变;(4)便于学生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科知识和认识社会经济形势。(5)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多媒体教学 教育观念 创新思维 教学方式 《统计学》教学 计算机辅助教学
  • 简介:使用人工智能领域的遗传学习方法,对2004-2007年间获得银行贷款的上市公司的财务特征进行了归纳,透过这些特征研究中国商业银行授信决策过程中会计信息的决策相关性问题。结果发现在2004年和2007年,企业发展能力和市场前景对银行的授信决策具有显著影响,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对这两项指标计量所倡导的新观念,体现出了债权人保护的作用;而会计信息在2005年和2006年则没有体现出决策有用性,这一结果为促进中国金融机构提高风险意识提供了依据。

  • 标签: 信贷决策 会计信息的有用性 遗传学习 发展能力
  • 简介:针对目前中国统计学界普遍关心的教材更新、教学互动、评估手段等问题,结合美国统计协会(ASA)2005年发布的"统计评估和教育指导纲要"(GuidelinesforAssessmentandInstructioninStatisticsEducation,以下简称GAISE)及其姊妹篇(GuidelinesforAssessmentandInstructioninStatisticsEducation:APre-K-12CurriculumFramework,以下简称GAISEPre-K-12),采用对比分析方法,深入地阐述了这两份纲要对近年来美国统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它们对中国统计教育改革可能带来的启发。研究认为:中国中小学、大学统计教育改革必须联动进行;统计课本编纂应突出"提出问题—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这一教学主线;计算机辅助教学水平及互联网在线支持力度应持续提高,以培养具有坚实统计知识及统计思维能力的一代新人。

  • 标签: 统计学评估和教育指导纲要 中小学版此类纲要 统计思维 随机化 变异
  • 简介:探索中国的城市化道路和把握国际化趋势、并引导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摆在所有城市建设科技工作者及管理者面前的一个世纪性问题。文章选取这个题目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城市综合减灾及其城市建设安全度评估,并从城市灾害现象、致灾因子诸方面予以分析,对21世纪中国综合减灾建设提出了可供参考的科学建议。

  • 标签: 中国 城市综合减灾 城市建设安全度评估
  • 简介:大数据时代,以第一课堂为主的统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对统计学人才的多样性需求。积极拓展第二课堂阵地,构建立体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统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所必需的转变。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以“明德数据”厚重人才成长支持计划为试点,探索利用第二课堂构建统计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形成“12345+X”的培养模式,通过“三个结合”的创新点实现“五种素质”的培养,并通过思想、组织和制度三方面保障第二课堂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大数据时代 复合型人才 创新平台 “12345+X”模式
  • 简介:为了适应统计改革与发展对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德国弗莱堡大学自2003年起,每年为中国统计系统培养一批高层次经济管理与应用型人才,该项目至今已举办八期培训班,共有近200名优秀学员赴德国深造。

  • 标签: 国家统计局 联合培养 教育培训中心 弗莱堡 德国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