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12月在我科出生发生窒息的15例新生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经积极抢救治疗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当新生儿发生窒息时,工作人员积极抢救和有效复苏,复苏后正确治疗和护理,能够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减少新生儿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抢救 复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相关产科因素。方法对170例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4.69%(170/3620),脐带因素、头位难产、胎盘功能减退占前三位,分别为42.35%(72/170)、40.00%(68/170)、11.18%(19/170)。新生儿窒息与胎儿宫内窘迫密切相关。结论做好产前检查,及时治疗各种合并症,加强产程监测,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胎儿宫内窘迫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产科原因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的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03年1月—2006年12月剖宫产娩出的1628个新生儿中出现的6例重度窒息患儿进行抢救并分析。结果6例患儿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治疗,5例抢救成功,1例死亡。结论新生儿重度窒息时抢救贵在迅速、及时、准确、有效、争分夺秒、准确无误。

  • 标签: 新生儿 重度窒息 抢救
  • 简介:目的:对新生儿窒息所致心肌损伤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120例,依据是否发生新生儿窒息进行分组,正常组患者60例,为无新生儿窒息发生;窒息组患者60例,均为发生新生儿窒息的患儿,对比两组患者的心肌损伤情况。结果:窒息组患者心肌损伤发生比例、血清心肌酶谱检测水平、心电图异常率均明显高于正常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心肌损伤患儿均进行对应的临床治疗,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新生儿窒息可导致患儿心肌损伤的发生,新生儿发生窒息时应及时对患儿进行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的检测,早期诊断及时进行治疗。对预防心肌损伤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和临床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心肌损伤 血清心肌酶谱
  • 简介:目的研究和探讨高原地区低氧环境下,新生儿室息复苏与护理问题,为积极有效预防和治疗高原或平原地区新生儿颅内出血提出有关防治措施。方法通过总结和分析我院(海拔3658米)自1997年以来实施复苏的21例新生儿室息病例,就复苏与护理方面内容进行了临床的研究和探讨;分析高原低氧环境与新生儿室息间的关系和窒息复苏中的难题,并探讨性提出有关应对办法和措施。结果21例均经复苏抢救;死亡3例(其中体重小于400g1例,合并先心病1例,颅内出血重度窒息各1例)。复苏成功率86%结论(1)高原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及低氧环境造成胎儿早产、窒息居多,而且使高原新生儿窒息缺氧较重,不易纠正;加之窒息危险因素和并发症的增多,形成窒息复苏有一定难度;(2)高原条件下新生儿窒息的复苏与护理显然不同于一般成人和平原地区的新生儿简单。成功的复苏与护理应该及早纠正缺氧,抓好保暖、清理呼吸道、充分通气、适时心脏按压及气管插管术,包括复苏后护理等关键环节。

  • 标签: 高原 新生儿窒息 复苏 护理 低氧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措施。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3月份至2017年8月份本院发生窒息的新生儿58例,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对新生儿进行复苏与护理后,58例新生儿产后5min复苏为42例,复苏概率为72.41%;10min复苏为16例,复苏概率为27.59%;无新生儿出现死亡。结论对新生儿窒息复苏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对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提升新生儿窒息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复苏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复苏及护理。方法对72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实施有效的急救复苏与护理。结果经及时抢救与细心护理,痊愈出院60例,且无并发症发生,好转出院8例,转院3例,死亡1例。结论新生儿窒息抢救是否成功取决于快速正确的评估,恰当的护理,娴熟的复苏技术及复苏后的护理。分秒必争的抢救和医护紧密配合是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后遗症的有效保障。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复苏 护理
  • 简介: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及新生儿极为严重的常见急症。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体现着产科质量的高低,提高产科质量是每位产科工作者的心愿,怎样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是产科工作者最关心的问题,因为这对提高人口素质和婴幼儿的健康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窒息新生儿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在我院出生的134例围产期窒息新生儿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134例围产期窒息新生儿中,127例成功治愈,7例死亡,治愈率为94.78%。结论正确及时的护理能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围产期 新生儿 窒息 护理
  • 简介:摘要编制目的随着电气设备的不断更新,目前室内GIS设备的不断增多,为高效、有序地处理在工作场所的密闭空间发生的中毒窒息突发事件,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密闭空间中毒窒息人身伤亡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依据《电力企业现场处置方案编制导则》,特制订本方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新生儿窒息患儿作常规洗胃的护理。方法将373例出生时窒息的新生儿分为非洗胃组191例、洗胃组182例。分别检测各组患儿并发羊水咽下综合征人数、误吸入气管人数、住院天数。结果洗胃组较非洗胃组的患儿误吸发生率明显降低,并发羊水咽下综合征人数明显减少、住院天数减少。结论结果显示,通过洗胃的患儿误吸发生率明显降低,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而且此技术简便易行,效果满意。

  • 标签: 洗胃 窒息 新生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新生儿新旧复苏方法的比较,明确新法复苏技术的优越性。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前5年及2000年后其中5年新生儿窒息复苏情况及新生儿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开展新法复苏后窒息复苏成功率高于旧法复苏(P<0.01),新生儿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P<0.01),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新法复苏优于旧法复苏技术,应大力推广新法复苏,以降低窒息死亡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主要因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住院分娩的33例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主要病因及防治措施。结果本组33例新生儿窒息主要发生因素脐带绕颈11例(33.33%),胎位异常6例(18.18%),早产16例(48.48%)。其中阴道助产21例。结论新生儿窒息在33例病例分析中,以脐带绕颈,早产以及阴道助产为主要因素,因此预防新生儿窒息有效措施为预防早产,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把握分娩时机。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病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