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胎儿缺氧而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发生呼吸、循环障碍,导致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以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疾病[1]。新生儿重度窒息是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死亡重要原因之一,窒息新生儿死亡率为无窒息儿的45倍[2]。及时准确处理新生儿窒息是降低新生儿死亡,减少远期合并症的关键。现将其护理综述如下。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护理
  • 简介:摘要:新生儿窒息(neonatal deficiency, NDS)是指胎儿或新生儿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缺氧,而导致全身或局部组织器官功能障碍和代谢紊乱,从而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由于围生期保健水平的提高,窒息发生比例明显下降。但在我国的很多地方,由于经济条件及医疗条件限制,仍然存在着许多因素导致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因此,进一步了解窒息的定义、分类、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其防治策略非常重要。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我国每年有超过10万新生儿死于围生期窒息,占分娩总数的4.75%[1]。本文对新生儿窒息的病因、分类及防治策略进行综述。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20年3月~2022年 6月在我院就诊的122例窒息新生儿,将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2例发生窒息的新生儿,除6例合并肺出血死亡、2例伴有肛门闭锁放弃治疗、6例治疗好转后转昆明治疗外,其余12例好转、96例治愈出院。结论:及时抢救和有效的复苏,及复苏后正确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能够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观察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慢性间歇缺氧对心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间歇缺氧组,每组10只。间歇缺氧组置于低氧舱中制备间歇缺氧模型。常氧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实验干预12周。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试剂盒检测心肌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结果显示与常氧组相比,间歇缺氧组心肌具备明显的损伤特征,血清LDH、CKMB升高,心肌MDA含量增多,SOD含量减少。结论:慢性间歇缺氧对心肌造成一定的损伤。

  • 标签: 慢性间歇缺氧;心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2020 年6月至2022年6 月之间收治的100 例窒息的新生儿患者,对患者进行抢救之前的护理准备,抢救过程中的护理准备,抢救结束后的护理工作以及对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宣传护理等有效的抢救措施。结果:经过全面的护理抢救,100 例新生儿窒息患者均抢救成功,按照阿氏评分的标准,评分均达到8-10 分之间,证明抢救及时有效。结论:新生儿监护的进一步加强 , 对病情的及时发现以及快速的制定护理措施,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 同时采取一系列的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 , 对新生儿的康复具有明显有效的疗效,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谐护患关系,具有很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抢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窒息与胎儿窘迫的相关性。方法:对200名孕产妇中胎心率异常、羊水污染和FHR-HC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胎儿心率和羊水异常的新生儿室息率为29%;严重的室息率为4%;(2)胎儿缺氧持续期与窒息发生率有明显的相关性,胎儿窘迫超过60分钟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87.5%,与胎儿窘迫小于30 min的孕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标签: 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方法。方法:32例新生儿窒息患者,对这些患者的抢救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患儿抢救成功31例,1例死亡,成功率为96.88%。结论:新生儿窒息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医护人员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远期并发症,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抢救方法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早产儿窒息复苏后的临床护理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1月接诊的窒息复苏后的早产儿44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着采用优质护理方式。结果:与对照组早产儿相比,观察组早产儿在接受护理之后,情感功能评分整体更高,基本症状评分以及活动受限问题评分整体更低。结论:在对早产儿进行窒息复苏的基础之上,相比于常规护理方式来说,优质护理方式具有更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早产儿 窒息 复苏 临床护理 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新生儿窒息是临床上发生较为普遍的问题,容易对胎儿的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医疗实践与医学理论对于该问题给与了充分的关注。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因素是方面的,包括脐带因素、胎位异常、分娩因素以及羊水吸入等。从护理的角度看,为了化解上述新生儿窒息的问题,应当加强对脐带因素的护理、注重胎儿保暖,确保呼吸顺畅、做好分娩前中后期的准备工作以及提升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从而为化解新生儿窒息问题提供良好的保障。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产科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助产护理在预防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展开探讨。方法 选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期间分娩的84例足月产妇为主要研究对象,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助产护理 预防 新生儿 窒息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讨新生儿全麻窒息中纳洛酮的运用及实践,方法:分别分析纳洛酮的药理作用及药代动力学、纳洛酮的药动学特征、纳洛酮在新生儿窒息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纳洛酮用于新生儿窒息治疗的优势。讨论:研究表明使用纳洛酮进行镇痛治疗是安全有效的。纳洛酮也不会引起意识改变或呼吸停止。在新生儿麻醉中使用纳洛酮可能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并改善围术期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结论:纳洛酮可以帮助新生儿窒息患儿快速复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纳洛酮所具有的受体结合作用和激动线粒体β2-肾上腺素受体的作用有关。

  • 标签: 新生儿   复苏    纳洛酮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如何采用产儿科协作复苏窒息新生儿的方法来提升窒息新生儿的生存质量以及存活率。方法以我院2020年7月-2021年7月接收的100窒息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产儿科相互协作的方式,早期干预胎儿宫内的缺氧情况,同时采取保暖、负压吸引口腔、鼻内的分泌物,帮助新生儿保持呼吸畅通,必要的时候需要采用气囊面罩或者气管插管帮助新生儿通气。结果本文研究的100例窒息新生儿接受了上述的治疗措施之后,复苏率高达100%,同时新生儿的严重并发症也相对较少。对上述新生儿进行随访,新生儿在生长过程中并未出现严重的智力问题。结论强化产时监护和产儿科的协作,积极争取窒息新生儿的抢救时间,使用上述的抢救方法,对于提升窒息新生儿的治愈率,降低后遗症以及伤残问题出现的概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产儿科 新生儿 窒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过程中助产护理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48例新生儿窒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4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4例给予助产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在Apgar评分、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于对照组,在住院时间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过程 助产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