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对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响。方法60例肺结核并咯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止血有效率、疾病知晓率、窒息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缩短,窒息发生率明显减少,优于对照组(P<0.05)。止血有效率、对疾病知晓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可提高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止血有效率、疾病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窒息发生率,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肺结核 咯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我所183株痰培养阳性菌株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药敏比例法对183株阳性菌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共分离出174株结核分枝杆菌,且4种一线抗结核药物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的总耐药率为25.3%,耐多药率为8.0%。4种抗结核药物的耐药率由高到低依次为SM、INH、EMB、RFP。结论陕西省结核耐药情况仍较严重。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药物敏感试验 耐药结核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艾滋病合并结核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艾滋病合并结核患者80例,对患者的结核类型、主要症状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80例患者中,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体重减轻,占75%。而患者最常见的病变部位为肺部,占57%,肺外结核占43%。患者D4+T淋巴细胞>200cell/ul以及100-200cell/ul的例数分别为34例和18例,分别占42.5%和22.5%。结论对于艾滋病合并结核的患者来说,症状不典型,给临床诊治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临床医生要根据患者的疾病特点进行合理的治疗。

  • 标签: 艾滋病 结核病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左氧氟沙星在治疗复治肺结核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64例复治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2例患者在后期治疗中由于自身特殊原因,退出临床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6例患者,治疗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2.6%,对照组的显效率为62.5%,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在治疗复治肺结核中有明显的作用,临床效果明显,安全性能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复治肺结核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肺结核的胸部DR影像学特点,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小儿肺结核患儿41例,对其胸部DR片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影像学特点。结果41例肺结核中原发性肺结核22例(右侧11例,左侧9例,双侧2例),浸润性肺结核16例,粟粒性肺结核3例。结论肺结核患儿都有典型的胸部DR影像学表现,充分掌握影像学表现特点对本病的鉴别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小儿 肺结核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结核的护理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用相关理论结合临床实践,对腰椎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简单归纳、总结。结果腰椎结核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可改善腰椎结核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腰椎结核 临床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发病的有关环境危险因素,为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某县人民医院及乡镇卫生院就诊的新发肺结核人102例作为病例组,对照组用频数配比的方法按照年龄(±3岁)、相同性别、相似学历和职业配比了98例健康人对照。两组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在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上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卡介苗接种史、结核接触史、居室通风情况、5年前吃蔬菜水果及动物类食品情况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在调整了年龄、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后发现吸烟量(支/d)越多、缺乏体育锻炼、5年前摄入水果越少、结核接触史是影响肺结核发病的危险因素,并有显著性差异(P<0.05);5年前摄人动物类食品比较少、居室通风环境差、无卡介苗接种史有增加肺结核的发病风险的趋势,接近于统计学水平。结论吸烟、体育锻炼、水果摄入、卡介苗接种史、居室通风及动物性食品摄入等环境危险因素与肺结核的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肺结核 环境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
  • 简介:颌骨结核作为肺外结核的少见病近年呈增多趋势,其发病形式、临床表现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容易被误诊为炎症或良恶性肿瘤。本文就近期收治的1例发生于下颌升支骨结核的临床表征、病理表现及相关实验室特点作一阐述,并通过文献复习,分析颌骨结核的临床特征,以期引起重视,提高对疾病的认识。

  • 标签: 下颌骨升支 骨结核 误诊
  • 简介:摘要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感染性疾病,艾滋病(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HIV/AIDS患者由于自身免疫力长期受到侵害,经常发生机会性感染,其中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一种,也是导致艾滋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的数量明显上升,而且病情严重甚至死亡,因此肺结核合并艾滋病患者的防治已经成为临床中重要的课题。

  • 标签: 肺结核 艾滋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方法对我院传染科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6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对肺结核进行健康评估,分析肺结核患者的心理特征,重点探讨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56例肺结核患者,经过积极治疗,精心护理,54例痊愈出院,2例复治,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肺结核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应针对性的进行护理,才能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肺结核患者 心理特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咯血是指声门以下的呼吸道或肺组织出血。通过咳嗽反射经口腔咯出称为咯血。咯血是肺结核的常见症状,一天咯血量小于100ml称为小量咯血,100-500ml为中等量咯血,500ml以上为大咯血。大咯血有时还可能导致窒息或休克的发生,可危及生命,认识咯血的发生、发展,掌握其护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对于咯血病人应严密护理。

  • 标签: 肺结核 咯血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活动性及稳定型肺结核患者结核菌素(PPD)皮肤试验及血清NP测定结果,探讨二者在活动性肺结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4例活动性肺结核(活动组)和56例稳定型肺结核(稳定组)患者PPD皮肤试验及血清NP资料。结果两组患者PPD皮肤试验强度比较,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PPD皮肤试验判定活动性肺结核的敏感性为77.27%,特异性为85.71%。活动组患者血清NP测定值为(56.53±8.18)nmol/L,高于稳定组的(29.84±6.39)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P判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敏感性为86.70%,特异性为93.00%。二者联合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敏感性为93.18%,特异性为94.64%。结论血清NP可作为活动性肺结核重要的辅助诊断指标,结合PPD皮肤试验,有助于活动性肺结核的早期诊断。

  • 标签: 肺结核 活动性 新喋呤 结核菌素皮肤试验
  • 简介:小美34岁的时候才结婚,是朋友当中最晚的,她想快点生小孩、经过一年的努力,35岁的小美怀孕了!小美为了这个期待已久的宝宝.上网、上书店,看了许多与怀孕有关的书籍和资讯。她特别担心流产,毕竞这个宝宝可是自己千等万盼得来的。因此,在产检的时候,小美和她的先生直接向医生请教了流产方面的问题。

  • 标签: 自我防治 流产 怀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潜伏梅毒流行特点和检出途径,探讨防治策略和措施。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0月在祁阳县疾控中心皮肤性病科确诊为潜伏梅毒的14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科潜伏梅毒平均检出率为5.86%,检出途径以孕检和产检检出最多,手术前检验检出其次。平均年龄37.4岁,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患者以务工者最多,个体商业者其次,干部职员最少,传播途径以非婚异性性接触传播最多。结论扩大梅毒检测范围,早期检出潜伏梅毒、规范化治疗和治疗后定期随访,同时对梅毒高发人群加强梅毒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是潜伏梅毒防治非常重要的措施。

  • 标签: 潜伏梅毒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痨药物联合手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脊柱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观察组采取抗痨药物联合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单一抗痨药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抗痨药物联合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有着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脊柱结核 病灶清除术 植骨融合固定术 抗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