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青少年L5/S1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7年1收治29例青少年L5/S1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影像学资料,以30例年龄匹配正常青少年影像学资料作为对照。在站立位全脊柱侧位X线片上测量滑脱角(SA)、滑脱距离(SD)、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骨盆矢状面厚度(SPT)、L5入射角(L5I)、腰椎前凸角(LL)、胸椎后凸角(TK)、脊柱矢状位平衡(SVA)、骶骨平台角(STA)、S1指数、腰骶角(LSA)等脊柱-骨盆矢状面参数,并计算滑脱(SP),比较滑脱组与对照组以及低滑脱(SP≤17%)与高滑脱(SP〉17%)亚组之间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检验分析SP与各影像学参数相关性。结果滑脱组SA为-4.5°±9.6°,SD为(7.1±3.6)mm,SP为(22.2±11.1)%。滑脱组LSA、STA、S1指数小于对照组,PI、PT、SS、SPT、L5I、SVA及LL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滑脱亚组SA、TK、LSA、STA及S1指数均显著小于低滑脱亚组,PI、PT、SS、SPT、L5I和SVA均大于低滑脱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个亚组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滑脱组PI、PT、SPT、L5I、LL与SP呈正相关,TK、LSA、STA及S1指数与SP成负相关,SS、SVA与SP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腰骶部先天发育不良可能是青少年峡部裂性腰椎滑脱发生始动因素。受滑脱程度影响,其脊柱-骨盆矢状面形态显著异常,表现出腰椎前凸增大、躯干前倾,同时骨盆后旋、屈髋屈膝等异常代偿姿势。

  • 标签: 青少年 腰椎 脊椎滑脱 盆骨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肱骨近端骨折手术后在骨折三期实施中医治疗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录治疗42例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术后三期开展中医辨证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后三期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优良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患肢优良为85.71%(18/21),其中差患者占14.29%(3/21)。对照组患者患肢优良为61.9%(13/21),其中差患者占38.1%(8/21)。比较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结论针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三期开展中医辨证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减轻患者局部肿胀情况,同时也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肱骨近端骨折 中医骨折三期治疗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使用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疗效。方法对我院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120例来分析研究,为患者进行内固定骨折复位固定,术后提供早期功能锻炼,对患者骨折愈合时间,MATTA、Tornetta标准进行对比。结果全部患者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是(2.8±0.5)个月,患者骨折复位优良是85.83%,髋臼骨折复位满意为95.83%;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术前22.5%,术后80%,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术后异位骨化0级84.17%,无骨不愈合和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内固定法进行复位固定盆骨骨折合并髋臼骨折患者具有比较好效果,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良好,安全性比较高,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盆骨骨折 髋臼骨折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踝关节骨折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经皮微创内固定)和对照组(46例,传统切开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差别。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P<0.05)。结论经皮微创内固定能够缩短踝关节骨折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在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中应用价值高。

  • 标签: 经皮微创内固定 踝关节骨折 骨折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手术患者麻醉中采用三种麻醉方式预后。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收治120例老年髋关节骨折手术患者,采用无特异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方案,观察组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实验组患者给予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三组患者麻醉满意等指标。结果根据临床数据得出,观察组患者麻醉很好患者为35例,麻醉良好患者为4例、麻醉较差1例,麻醉满意97.5%;对照组麻醉很好患者为20例,麻醉良好患者为10例、麻醉较差10例,麻醉满意75.0%,实验组麻醉很好患者为39例,麻醉良好患者为1例、麻醉较差0例,麻醉满意1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髋关节骨折手术患者麻醉中采用椎管内麻醉与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显著,但是神经阻滞麻醉更为适合,可以让患者在术后较快活动,有效提高患者麻醉满意

  • 标签: 髋关节骨折手术 麻醉方法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神经阻滞麻醉
  • 简介:背景:对于胫骨骨折畸形愈合,传统截骨矫形术很难保证术中截骨准确性。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在胫骨畸形截骨矫形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10例胫骨骨折畸形愈合需行截骨矫形患者(观察组),利用CT数据进行计算机三维建模、3D打印制作截骨导板和术前预演后,行胫骨畸形矫形术。同时随机选取10例采用传统截骨矫形术病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以及术后下肢力线恢复情况。结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25.5±24.1)min,较对照组明显缩短[(188.0±27.8)min,t=11.63,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透视次数为(4.5±1.1)次,明显少于对照组[(7.5±1.7)次,t=15.64,P〈0.05];术后平均随访6.5个月,骨愈合及下肢力线恢复良好。结论结论:在胫骨畸形截骨矫形术中,3D打印技术可以进行术前设计和手术预演,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率,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3D打印技术 胫骨 畸形 外科手术 截骨术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效果。方法自2015年8月—2017年8月共收治20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AO分型为B、C型),术前均应用3D打印技术制作骨折损伤模型,根据模型进行手术演练,选择好合适钛板、置钉位置及螺钉长度。手术按术前模型操作及术中透视确定骨折复位效果及内固定物位置。术后随访测量患者腕关节功能,及患者自我满意度。结果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0~18个月,掌倾角12.9°(±3.4°),尺偏角21.2°(±4.5°),X线检查发现骨折愈合时间5~13周,平均9.2周。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评定为优16例,良4例。术后10个月DSAH评分6.6±2.3分,提示患者对于手术效果满意度高。结论应用3D打印技术辅助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骨折复位满意,术后恢复好,是一种有效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快速成型技术 3D打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收治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治疗方式不同随机分为治疗组(50)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5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保守治疗措施,治疗组50例患者开展手术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我院积极治疗,在腕关节活动范围以及满意度上,两组相比治疗组明显较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发挥着重要作用,效果明显高于保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手术 桡骨远端骨折 应用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疼痛是机体受到损伤时发生一种不愉快感受和情绪体验,并伴随现有或潜在组织损伤1。疼痛可导致患者焦虑、烦躁、血压升高、失眠、情绪低落、免疫力下降、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变化,直接影响了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2。术后疼痛是人体对组织损伤和修复过程一种复杂心理反应,也是患者最常见主诉之一。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疼痛已被作为“第五生命体征”来评估与处理,如何有效地处理并减轻术后患者疼痛,了解疼痛原因、掌握疼痛特点,对做好术后患者疼痛护理十分重要。自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科开展了“无痛护理”活动,对收住126例骨科患者,针对不同疼痛原因及特点,采取有效护理干预,获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术后护理 疼痛评估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颈椎骨折患者护理和健康教育,防止并发症,减少死亡及致残,促进康复。方法通过以下护理方法对颈椎骨折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做好心理护理;维持正确体位及牵引;做好基础护理;定时指导功能锻炼;防止并发症发生。

  • 标签: 颈椎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中桡骨远端骨折病症较为常见,大约占据了急诊骨折疾病患者其中15%左右,其中主要以6-10岁儿童群体,及60-69岁之间妇女群体较为常见,其中关键治疗手法主要以复位治疗、夹板固定、石膏托外固定治疗为主。通常此类治疗方法绝大多数疗效都相较满意,但是针对并非稳定桡骨远端骨折,尤其是伴随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则易出现复位后移位情况。本次研究将近些年桡骨远端骨折临床治疗进展作出综述。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治疗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本文从儿童肱骨远端骨折诊断特点及分型、治疗方法等方面对儿童肱骨远端骨折诊治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肱骨远端骨折 儿童 诊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口腔颌面部骨折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选择38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均为笔者所在医院在2016年6月-2018年6月收治,根据患者病情临床分型结合临床表现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就这些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8例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在治疗结束后,总治疗有效率达到100.0%,咬合关系正常,且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不同手术治疗方法在治疗效果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口腔颌面部骨折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口腔颌面部骨折实际情况,采用最佳治疗方法,从而保证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功能恢复,减轻患者痛苦,保证患者正常生活。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骨折 临床分析 治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下肢骨折手术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8例在我院择期行下肢骨折手术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组)与观察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一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镇痛、镇静效果以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VAS与Ramsay评分均无显著差异,拔管10min后两组患者Ramsay评分数值低于麻醉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30min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数值低于麻醉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丙泊酚、唤醒时间与拔管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能够起到良好镇痛与镇静效果,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拔管与唤醒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可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下肢骨折手术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腰硬联合麻醉与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股骨颈骨折手术7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97.14%高于对照组80.00%,P<0.05,肌肉松弛满意度94.28%高于对照组74.28%,P<0.05;组间数据差异显著。结论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两种麻醉方式均具有良好麻醉效果,但相比之下腰硬联合麻醉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全身麻醉 股骨颈骨折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对踝关节骨折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对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开展了研究分析,为患者提供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并且选取了同期70例踝关节骨折外固定复位治疗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有26例优秀,占37.14%,31例为良,占44.29%,8例为一般,占11.43%,5例为较差,占7.10%;观察组是27例为优(38.57%),32例为良(45.71%),7例为一般(10.0%),4例为较差(5.71%);优良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对照组VSA评分平均(2.84±0.47)分,HAMD评分为(18.38±2.31)分,HAMA评分为(14.48±1.93)分,观察组分别是(7.89±1.08)分,(45.23±5.93)分,(39.28±4.31)分;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比较突出,该方式具有风险性,需要谨慎使用。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临床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类盖氏骨折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我科治疗11例类盖氏骨折,其中男9例,女2例;年龄8岁5个月至14岁,平均12岁。左侧8例,右侧3例,均为摔倒引起。根据Letts分型:A型4例,B型3例,C型1例,D型3例。尺骨远端骨骺损伤行克氏针固定,桡骨骨折行克氏针固定或接骨板固定。结果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感染、肌腱损伤、尺神经损伤等早期并发症发生。11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骨折愈合时间2~6个月,平均4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Mikic标准评价疗效,均为优。无复位丢失、尺桡骨发育畸形、尺侧腕撞击综合征、腕及前臂活动障碍、握力下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儿童类盖氏骨折多见于大龄儿童,下尺桡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完整而尺骨干骺端向掌侧或背侧移位,尺骨远端骨骺损伤多为二型骨骺损伤。闭合复位常常失败,需切开复位克氏针和接骨板固定,短期疗效优良。

  • 标签: 桡骨骨折 骨骺 儿童 骨折切开复位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在小儿骨折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112例于2017年4月份至2018年4月份在本院进行治疗骨折患儿,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儿数量各为56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儿心理护理方法。结果不良心理状态评分比较观察组患儿评分较低,疼痛评分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骨折小儿患者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方法,有助于改善小儿不良心理状态,缓解疼痛感,对医院护理工作有着较高认可度。

  • 标签: 骨折 心理护理 不良心理 疼痛评分 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