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胆管结石病例患者开展诊断时采用腹部CT、腹部B超以及核磁胰胆管成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12-2021.12期间在我院进行胆管结石诊断的180例患者,按照检查方式随机分为等份三组,行腹部CT患者60例作为CT组、行腹部B超患者60例为B超组、接受核磁胰胆管成像患者60例为MRI组。对比三组患者的外胆结石检出情况、对直径<8mm的胆管结石检出情况等。结果:干预后,MRI组患者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组和B超组(P<0.05),且CT组高于B超组(P<0.05)。MRI组患者对直径<8mm的胆管结石检出率高于CT组和B超组(P<0.05),但CT组与B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腹部CT与B超检查方式,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效果更好,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诊断方法。

  • 标签: 腹部CT 腹部B超 核磁胰胆管成像 肝外胆管结石 病例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常规MRI结合MR胰胆管成像(MRCP)诊断原发性胆囊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9例原发性胆囊患者的MR平扫、动态增强与MRCP资料。结果MRI诊断厚壁型原发性胆囊12例,肿块型9例,腔内结节型5例。术前常规MRI诊断原发性胆囊的正确率为89.66%(26/29),MRI结合MRCP诊断原发性胆囊正确率为100%(29/29)。结论常规MRI结合MRCP对诊断原发性胆囊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胆囊肿瘤 磁共振成像 胰胆管造影术 磁共振 诊断显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切除术与经皮经穿刺胆道镜取石术对胆管结石的干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22.08-2023.08,研究对象为此期间我院收治的胆管结石患者,共92例。经等量电脑随机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46例/组,观察组行腹腔镜切除术,对照组实施经皮经穿刺胆道取石术,比较不同治疗方式效果。结果: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8.68%,对照组为26.09%,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切除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使用价值较高,可推广。

  • 标签: 腹腔镜肝切除术 经皮经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 肝内胆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性脑病采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位我院近年收治的性脑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实施基础治疗。对照组联合应用谷氨酸钾以及谷氨酸钠,观察组联合应用冬氨酸鸟氨酸。对比两组患者肝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应用冬氨酸鸟氨酸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下滑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且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67%,对照组仅为83.33%。结论在常规基础上联合应用冬氨酸鸟氨酸对患者肝功能指标的改善状况更为显著,多数患者可在用药一至两天内恢复自主意识,治疗安全性较高。

  • 标签: 肝性脑病 门冬氨酸鸟氨酸 肝功能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中药灌肠与门冬氨酸结合用于性脑病临床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名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性脑病人进行研究,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所有病人等分为两组,分别是对比组50人,采用冬氨酸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在使用冬氨酸的基础上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状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所有病人的血氨水平都有较大程度降低,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而将两组对比,则发现,研究组血氨水平的下降程度要远大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病人所需的清醒时间要比研究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也大大优于对比组,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中药灌肠与门冬氨酸结合用于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有利于病人的血氨水平趋于正常、稳定,缩短病人的清醒时间,提高治疗效率,在临床应用上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药灌肠 肝性脑病 门冬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胆管结石实施腹腔镜下微创叶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86例于我院2017年4月-2021年8月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分析,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两组,n=43。对照组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接受微创腹腔镜下叶切除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5天ALB、ALT指标均较对照组更高,且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微创叶切除方案应用于胆管结石的治疗中可减轻对患者肝功能的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腹腔镜下微创肝叶切除 肝功能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胆管结石叶切除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叶切除的肝胆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比较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患者住院时间和不良情绪评分。结果患者并发症比较试验组发生率更低,数据对比P<0.05。患者住院时间及不良情绪评分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结论肝胆管结石叶切除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肝叶切除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本文将肝脏第Ⅰ、Ⅳ、Ⅴ、Ⅷ段(Couinaud分类)称为中央段。2000年6月至2007年6月,我院实施中央段切除术采用保护保留侧半蒂,或判明断面Glisson鞘与欲保留段的关系来避免胆管损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肝段切除术 胆管损伤 中央 肝断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胆管结石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疗法的治疗效果。方法:于本院胆管结石患者中选取86例开展实验观察,选取时间为2020年3月-2021年3月,抽签方法实施分组,即研讨组和常规组,一组43例患者,研讨组实施腹腔镜手术疗法,常规组实施开腹手术疗法,比较二组疗效。结果:研讨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总量、住院天数、术后止痛用时、饮食恢复用时、下床活动用时均较常规组少,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胆管结石疾病的治疗过程中,腹腔镜手术疗法的治疗效果较优,术后恢复时间少。

  • 标签: 治疗效果 肝内胆管结石 腹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肝胆管结石应用左外叶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 2017年 2月至 2018年 1月的 60例左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救治,左外叶切除手术组开展左外叶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满意度;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手术应激指标;并发症概率。结果:左外叶切除手术组满意度、手术应激指标、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概率对比常规组有优势, P< 0.05。结论:左肝胆管结石患者实施左外叶切除手术效果确切。

  • 标签: 左肝胆管结石 肝左外叶切除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外胆管结石多次手术原因、再次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对本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接收的多次胆道结石手术患者7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肝脏储备状况及内外胆管结石分布状况为依据对手术方式进行选择,分析患者再次手术原因、手术方法、再次手术后并发增发生状况等。结果70例患者均属于复发或则结石残留患者,其中,5例合并原胆肠吻合口狭窄,4例合并继发胆道恶性肿瘤,1例合并胃肠道间质瘤侵犯胆管;70例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分别是(181.23±141.64)ml和(258.63±65.84)min;70例患者中,有61例结石全部清除,结石清除率为87.14%;70例患者中,术后产生并发症患者37例、切口感染患者14例、胸腔积液患者9例、胆瘘患者7例、切口感染合并胸腔积液患者5例、胆道出血患者15例,所有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病情均好转。结论再次手术的主要因素是复发和结石残留。再次手术前,通过对叶是否萎缩、结石分布状况及是否存在病变进行明确,并选取相应的手术治疗方法,不仅能够降低结石复发率和结石残留率,同时有助于促进结石取尽率的提高。

  • 标签: 预后 再次手术 肝内外胆管结石 多次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肝胆管结石应用左外叶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的60例左肝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救治,左外叶切除手术组开展左外叶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满意度;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手术应激指标;并发症概率。结果左外叶切除手术组满意度、手术应激指标、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概率对比常规组有优势,P<0.05。结论左肝胆管结石患者实施左外叶切除手术效果确切。

  • 标签: 左肝胆管结石 肝左外叶切除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正>结合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228例内残石的经验,探讨纤胆镜在治疗内结石中的困难和对策。临床资料男103例,女125例;年龄17~81岁。经T管窦道进镜取石208例,经左管引流窦道进镜取石5例,经胆肠吻合皮下盲拌造口瘘道进镜取石15例。疗效以经纤眼镜、T管造影证实无结石为取净。残余结石在内Ⅰ~Ⅳ级管分市和治疗效果如下:Ⅰ级管残石13例

  • 标签: 纤维胆道镜 胆管残石 纤胆镜 取石网 困难和对策 肝内胆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4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根据确诊顺序先后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对照组实施导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对治疗组实施叶切除术治疗,选取指标,评价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1%、7.40%,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较对照组的81.48%高,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但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风险性也较高,建议引起重视,加强干预。

  • 标签: 肝叶切除术 胆管切开取石术 肝胆管结石 临床有效性
  • 简介:胆石症是我国常见病,其发病率为0.9%~10.1%,我国1990年至1995年13个省5582例胆石症患者中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病占28%[1]。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患者痛苦程度重且恢复慢。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微创外科已逐步成为治疗胆石症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需在全身麻醉下操作,内结石残留率高,常规放置T管,增加患者住院时间及费用,而经十二指肠镜UlOOplus激光碎石可取得较好疗效。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武警北京总队第三医院收治的57例内外胆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经十二指肠镜激光碎石的手术方法及手术技巧。

  • 标签: 胆管结石病 碎石术 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ERCP与EST取石术治疗胆管结石及护理效果。方法:我院2019.08-2021.01接诊胆管结石患者取样93例,皆行ERCP联合EST取石术治疗,抽签分为试验组(n=47,优质护理)和对照组(n=46,常规护理),比较并发症率、生活质量评分、一次结石清除率,据此判断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并发症率4.26%比对照组17.39%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一次结石清除率97.87%(46/47),比对照组86.96%(40/46)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胆管结石ERCP与EST取石术治疗中加强围术期优质护理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提升一次结石清除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评价效果 护理方法 取石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