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胆管结石反复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胆管结石反复手术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n=42)与采用护理干预方案实验组(n=42),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胆管结石反复手术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肝内胆管结石 并发症,满意度
  • 简介:目的评价单次激发厚层投射磁共振胆胰管成像(SSFSE—MRCP)对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64例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接受SSFSE—MRCP检查,其中胆管结石34例,恶性胆管梗阻30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64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胆胰管显示满意。MRCP对胆管梗阻程度的判断和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结合常规MPI图像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9.1%。结论SSFSE—MRCP检查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快速,对胆管梗阻的定位诊断准确,结合常规MRI扫描,对胆管梗阻的定性诊断也有较高准确性。

  • 标签: MRCP 肝外胆管梗阻 性疾病 诊断价值 定位诊断 定性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超声造影对转移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了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转移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一共有53例,分别使用常规超声、超声造影技术、CT检查技术进行检查。超声造影记录所观察病灶的造影剂灌注过程,转移灶的大小、数目,与常规超声及增强CT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常规超声检查131个病灶;超声造影193个病灶;CT新病灶46个;常规超声、CT、超声造影3种方法显示的最小病灶分别为0.8cm,0.9cm,0.6cm。结论使用超声造影技术来对转移爱进行诊断,可以有效的确认转移的数目与部位,还可以对实质期内的极小的转移病灶以及前期的微小病灶进行诊断,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超声造影 肝转移癌 诊断价值
  • 简介:转移是胃肠道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文献报道,胃肠道初诊时约有10%~25%的患者已存在同时性转移,有20%~25%的患者此后发生异时性转移,未经治疗的胃肠道转移患者其中位生存期仅为6个月左右,而积极有效的治疗,可使其5年生存率提高到40%左右[1].因此,应对胃肠道转移的治疗引起足够重视,以提高胃肠道的总体治疗水平.

  • 标签: 治疗水平 胃肠道癌 肝转移瘤 患者 初诊 左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下左外叶切除术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胆管结石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45例)对照组或(45例)观察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分别接受开腹左外叶切除术、腹腔镜下左外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指标进行记录。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Bil水平、DBil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经比较,得出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开腹左外叶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下左外叶切除术风险更小,是个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案。

  • 标签: 腹腔镜下左肝外叶切除术 开腹左肝外叶切除术 肝内胆管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左外叶切除治疗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56例内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29例、27例,观察组在腹腔镜下行左外叶切除术,对照组开腹行左外叶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结石取净率分别为93.10%、88.89%(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3.45%,对照组为22.22%(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辅助行左外叶切除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患者术后恢复快,且并发症少。

  • 标签: 腹腔镜 左肝外叶切除 肝内外胆管结石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胆管结石中,左外叶切除+胆道镜取石的疗效。方法:选取4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1例,分析左外叶切除+胆道镜取石的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相比,观察组较短/低(P<0.05);术后两组血清水平相比,观察组白蛋白水平上升,胆红素、谷丙转氨酶水平下降(P<0.05)。两组并发症相比,总发生率观察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在左胆管结石患者中,左外叶切除联合胆道镜,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左肝内胆管结石 胆道镜 肝左外叶切除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胆管结石行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抽签法将本院收治的58例胆管结石行切除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29,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29,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进行护理效果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且VAS评分更低,SF-36评分更高,t检验结果均为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起到缩短康复进程的作用,适用于胆管结石行切除术患者中。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肝切除术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性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50例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祛除诱因、保护肝脏、对症支持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二者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性脑病效果好,安全性高,方法便宜,是临床治疗性脑病的最佳选择。

  • 标签: 肝性脑病 门冬氨酸鸟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性脑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院收治的60例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用药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冬氨酸鸟氨酸治疗性脑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便于在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门冬氨酸鸟氨酸 肝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 CT与 MRI胰胆道成像检查在胆管结石检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4~2022年4月份在某人民医院就诊的110名疑似胆管结石病人。所有患者分别采用腹部 CT和MRI胰胆道成像,对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直径小于8 mm的结石的检出率、花费的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检查得出MRI胰胆管成像检查在诊断价值、直径小于8毫米结石的检出率方面要高于CT检查,但其在检查中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且用时超过CT检查的用时。结论:与腹部 CT相比,MR胰胆道成像的时间和特异性均未见差别,但其敏感性和准确率均高于腹部 CT,在胆管结石的临床诊断中,MR胰胆管成像的优势更加明显。

  • 标签: 肝脏外胆道结石 腹部 CT 核磁共振和胰胆道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逆行性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管变异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于2012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胆囊炎合并胆管变异治疗的20例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腹腔镜逆行性胆囊切除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20例患者中,手术时间最短为35min,最长为71min,平均手术时间为(53.41±12.79)min;所有患者在术后的恢复效果均较好,并顺利出院,患者最短住院时间为2d,最长为6d,平均住院时间为(4.19±1.33)d;对20例患者均进行出院后随访,随访最短时间为1个月,最长为4个月,平均时间为(2.52±1.09)个月,随访结果显示,20例患者均未出现胆管结石、胆管狭窄的不良情况。结论腹腔镜逆行性胆囊切除术对胆囊炎合并胆管变异患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要对患者胆管变异的情况提起重视,对于存在此症状的患者,若在解剖胆囊三角时存在困难,可进行变通,改为逆行性胆囊切除术。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逆行性 肝外胆管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上治疗胆管结石的过程中使用开腹手术与纤维胆道镜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主要选取了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之间接收的胆管结石患者12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其中针对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主要采取的是纤维胆道镜下取石治疗方法,而针对观察组的6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开腹手术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开腹手术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方法,整个手术使用时间、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手术后到肛门排气时间、患者住院时间都要比对照组明显少,当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开腹手术联合纤维胆道对于临床上治疗胆管结石具有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开腹手术 纤维胆道镜 观察
  • 简介:自1992年1月~1996年1月,1250例病人因胆囊结石或胆囊息肉样病变在本院施行LC,胆管损伤7例(0.56%),损伤类型包括:(1)总胆管或总管横断各1例;(2)总管部分横断2例;(3)电凝损伤总管及右管各1例;(4)钛夹钳夹右管1例。本组处理方法为胆管修补、胆管对端吻合及空肠Roux—Y吻合术。本文认为术者操作经验不足、不适当的止血操作、胆囊病变因素及解剖不清是导致胆管损伤的原因。胆管损伤最重要的仍然是术中发现及时处理,则预后良好。

  • 标签: 肝外胆管损伤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总胆管 右肝管 胆囊颈部 全横断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临床上治疗胆管结石的过程中使用开腹手术与纤维胆道镜治疗方式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主要选取了我院在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之间接收的胆管结石患者12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其中针对对照组的60例患者主要采取的是纤维胆道镜下取石治疗方法,而针对观察组的6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是开腹手术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开腹手术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方法,整个手术使用时间、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手术后到肛门排气时间、患者住院时间都要比对照组明显少,当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开腹手术联合纤维胆道对于临床上治疗胆管结石具有非常明显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肝内胆管结石 开腹手术 纤维胆道镜 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管损伤的类型、原因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326例LC手术的临床资料与临床体会.结果:发生胆管损伤2例,发生率0.61%,均为前50例以内发生的,此后通过加强预防,没有再发生该并发症.结论:LC术中只要谨慎操作,加强防范措施,胆管损伤率是可以大大降低的.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肝外胆管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肝部分切除手术用于治疗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9年3月至2021年9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6名胆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27名)和治疗组(29名)。对照组行胆管切开联合手术,治疗组行肝部分切除手术。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3.1%(27/29)显著高于对照组70.4%(19/27)。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肝部分切除手术 肝内胆管结石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