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天然药在我国及东南亚国家应用相当广泛,在欧洲及美国,天然药正日益受到重视。天然药成分虽复杂,但其单体或有效成分与合成药一样,大多数是通过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CYP2C是很重要的CYP450酶系,临床上有很大一部分药物由其代谢。目前很多体外、体内实验证明多种天然药及其成分广泛影响CYP2C,从而在合并用药时,导致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天然药对CYP2C的调控不仅对安全合理用药有指导作用,而且对于新药研发和揭示药物相互作用机制都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天然药 CYP2C 抑制作用 诱导作用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0-20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0期
  • 机构:著名的免疫学杂志《自然免疫》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关于转录因子Sox2在固有免疫中的重要作用的一篇论文:Sox2在中性粒细胞中能够充当胞内DNA传感器的作用,当Sox2结合了细菌DNA后,Sox2会通过激酶TAK1和转接蛋白TAB2介导下游信号通路,开始转录翻译一系列的促炎因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实践中发现的喹诺酮类药物致药疹进行分析,为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经验。方法我院2008年发生2例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后出现药疹反应的病例,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出现药疹的病例,经及时诊断及治疗,病情能够得到控制,痊愈出院。结论随着喹诺酮类药物的广泛应用,在临床实践中的药疹反应亦有所报道,应该引起医药工作者的注意。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药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ISSUE-4D在脑转移瘤和恶性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3月间收治的28脑转移瘤和恶性胶质瘤患者,其中高级别胶质瘤13例,转移瘤15例,对患者采用常规MRI检查以及CT诊断,观察患者不同部位的DCE参数。结果TISSUE-4D表现为高级别胶质瘤与转移瘤的实性部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近瘤水肿带两种肿瘤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远瘤水肿带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SSUE-4D为脑内转移瘤与高级别胶质瘤的鉴别诊断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 标签: TISSUE-4D 脑转移瘤 恶性胶质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肺炎轻重患儿外周血D-二聚体、CRP数值的变化,研究其相关性,探讨D-二聚体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对2014年5月-2015年5月住于我院经确诊肺炎支原体肺炎的114位儿童,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81例)、重症组(33例),同时选取门诊健康体检儿童57人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入院后的D-二聚体、CRP数值,比较有无差异,探讨相关性,评价D-二聚体在判断肺炎支原体肺炎严重程度的价值。结果支原体肺炎患儿年龄最小8个月,最大12岁,平均年龄6岁,男女比例均等。将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组与轻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组、对照组比较,将检测的D-二聚体、CRP值进行方差分析,F值分别为118.32(P<0.05)、17.8(P<0.05)。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组患儿D-二聚体水平最高,与轻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组正常对照组两两比较,显著性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二聚体与CRP的相关系数为0.165,t值0.014,P值<0.05。结论外周血D-二聚体、CRP在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中升高明显,二者存在相关性,提示重症支原体肺炎患儿存在明显的凝血功能异常和炎症反应。

  • 标签: 肺炎支原体肺炎 D-二聚体 CRP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25-羟基维生素D3患者的水平,研究慢性肾脏病患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以2011年7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作为慢性肾脏病代表,其中包括糖尿病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临床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病组、健康组各25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测定25(OH)D3。结果各组患者中以终末期肾病组的25(OH)D3浓度最低,健康组最高,终末期肾病组与其它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中,GFR以健康组最高,终末期肾病组最低,终末期肾病组与其它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患者中,终末期肾病组血钙最低、血磷最高,终末期肾病组与其它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慢性肾脏病患者的25(OH)D3有明显的降低,可以反映患者的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糖尿病肾病 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 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自闭症患儿语言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2~4岁已确诊为自闭症的患儿150例,均进行Gesell评估并检验血清25羟维生素D3,比较语言能区DQ>86与语言能区DQ<86的患儿的血清维生素D3水平。结果语言能力正常患儿的血清维生素D水平高于语言落后的儿童。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自闭症患儿语言能力具有相关性。

  • 标签: 血清25羟维生素D3 自闭症 语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凝血功能4项、FDP、D-Dimer检测在产后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作为出血组,另选取出血量正常的50例产后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以及Beckman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仪分别对两组患者产前产后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4项指标以及FDP、D-Dimer进行检测,分析相应数据。结果出血组凝血功能4项、FDP、D-Dimer检测值异常率在产前和产后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出血诊断中对凝血功能4项、FDP、D-Dimer进行检测能够指导医生有效预防患者产后大出血,降低患者的病死率,进而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凝血功能4项 FDP D-Dimer 出血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科围术期患者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20例骨科围术期患者,系统探讨骨科围术期患者者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与影响因素。结果经分析,术中采用骨水泥患者与未采用骨水泥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对比结果显示,前者D-二聚体水平高于后者,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术后7天接受置换术与非置换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比较,前者比后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围术期患者行手术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均有所变化,且术中使用骨水泥与手术方式会对D-二聚体水平产生影响,证实D-二聚体不具备预警特征。

  • 标签: 骨科围术期 D-二聚体 动态变化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在急诊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抢救室50例经高分辨率影像学确诊的主动脉夹层患者为实验组,选择同一时期以急性胸痛为主诉的非夹层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时抽血检测D-二聚体及检查高分辨率动脉成像,比较两组患者间的D-二聚体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D-二聚体值(μg/L,log2)分别为(12.37±1.34)和(9.39±1.34),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D-D值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二聚体在急诊主动脉夹层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作为急性主动脉夹层早期诊断的指标。

  • 标签: D-二聚体 急诊主动脉夹层 早期诊断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肠腺瘤和大肠癌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浓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06月至2013年06月我院收治的大肠良性腺瘤患者86例,大肠癌患者110例,另匹配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观察三组人员在血浆D-二聚体水平间的关系。结果大肠腺瘤组与正常人员之间D-二聚体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肠癌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大肠腺瘤组和正常人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较高,可作为疾病评判和预后效果的标准。

  • 标签: 大肠腺瘤 大肠癌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在不孕症患者中,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治疗后,机体的反应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间基因组的差异。研究指出,血红蛋白D基因(HbD)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结局有关,现此文就该研究领域的进展做了综述。

  • 标签: HbD基因 IVF-ET临床结局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D腹腔镜系统在泌尿外科上尿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6年9月我院应用3D腹腔镜系统完成泌尿外科手术93例病例资料,其中包括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切除术15例、单纯性肾切除术手术21例、肾上腺肿物切除术12例、肾囊肿去顶术23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2例。结果93例手术进行顺利,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放,顺利康复出院。结论3D腹腔镜在高清画面下,能更好的展示解剖层次,缝合操作有明显优势,应该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3D腹腔镜 腹膜后入路 上尿路手术
  • 简介:摘要维生素D的经典作用是调节肾-肠钙磷代谢,进而影响骨质代谢及血钙水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人们把研究重点转移到维生素D在非骨骼组织中的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维生素D可以通过多种机制对动脉粥样硬化产生保护作用,如防止内皮功能障碍,抑制炎症反应,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调节免疫系统等;因此,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增加。

  • 标签: 维生素D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预置D-J管在妇科复杂手术中对输尿管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妇科复杂手术患者,术前取得患者同意后在膀胱镜下输尿管逆行插管留置D-J管,为术中快速准确寻找输尿管起到标示作用。结果41例患者术中均能较容易辨认输尿管,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直视下判断辨认输尿管9例,对输尿管支架进行触摸确定输尿管32例,无一例输尿管损伤发生。结论妇科复杂手术前选择性留置D-J管可在术中有效保护输尿管,预防其发生损伤。

  • 标签: D-J管 妇科手术 输尿管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项和D-二聚体的变化。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62例,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3组,分别为A组A级21例,B组B级20例,C组C级21例。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验项目包括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比较4组上述指标水平差异。结果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最短(P<0.05);A、B组凝血酶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其他A、B组(P<0.05)。对照组、A组、B组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3组比较,C组纤维蛋白原低、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长(P<0.05)。D-二聚体、凝血酶时间水平按照对照组、A组、B组、C组顺序依次升高(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外源性凝血因子先受到影响,纤维蛋白原变性可能始现于病变早期。纤溶程度随病情发展而加重。

  • 标签: 肝硬化 Child-Pugh分级 凝血四项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D-IBS患者治疗前、后结肠粘膜HO-1的表达及动脉血中内源性CO的含量,探讨疏肝健脾法治疗D-IBS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0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结肠粘膜HO-1表达的变化和动脉血中内源性CO的含量,并分别与15例健康志愿者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HO-1的表达和动脉血中内源性CO的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及健康志愿者组肠粘膜的HO-1的表达和动脉血中内源性CO的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O-1/CO径路调控异常所致的结肠动力学紊乱是运用中药疏肝健脾法治疗D-IBS的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D-IBS HO-1/CO 疏肝健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