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胆道闭锁患儿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胆道闭锁患儿100例为对象,按护理方法随机分成2组,比较各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到我院行肝移植术治疗后胆道闭锁患儿中,可提升护理干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 标签: 胆道闭锁患儿 肝移植术 并发症观察 护理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最有效方式,但肝移植术后发生的胆道狭窄,以及因肝细胞癌肝移植后肿瘤的复发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长期生存。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和本中心的临床实践,对肝移植术后胆道狭窄及肝细胞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治疗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 标签: 肝移植 手术后并发症 胆道 肿瘤复发,局部 治疗
  • 简介:近年来,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percutaneousradiofrequencyablation,PRFA)治疗肝肿瘤,以其创伤小、疗效安全可靠而逐渐成为肝癌重要的非手术治疗手段。但随着治疗方法的普及,尤其是对一些距胆囊或肝门部胆管较近的肿瘤患者,或既往有胆肠吻合手术史者及并发多个肝肿瘤的患者,易发生胆漏、胆管狭窄、胆道出血等胆道并发症。一旦出现,其后果严重,

  • 标签: 术后胆道并发症 射频治疗 肝癌 护理 经皮肝穿刺 非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原因及影像学表现,并对部分并发症进行内窥镜介入治疗,以提高肝移植的成功率。方法通过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异常改变11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检查结果做相应的内窥镜下介入治疗。结果通过ERCP检查,对1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出现梗阻性黄疸原因得到明确诊断,其中,胆道胆泥形成2例,胆管吻合口狭窄6例,胆道腹腔漏3例。并对2例胆道胆泥进行了乳头括约肌切开(EST)+网蓝胆泥取出术;5例吻合口狭窄行气囊扩张或塑料内支架内引流(ERBD)及2例胆道腹腔漏行鼻胆管引流治疗(ENBD),治疗效果确切,经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后,除2例胆道腹腔漏分别于肝移植术后6月及11月病死和1例因胆管吻合口处完全阻塞未能放置内支架引流管,导致肝内胆汁淤积症并肝硬化及肝功能失代偿病死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现仍长期存活,总生存率为72、7%。结论肝移植术后一旦怀疑胆道并发症时应及时行ERCP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做内窥镜介入治疗。胆道并发症的及时发现和处理将可能使患者较快痊愈。

  • 标签: ERCP 内窥镜介入治疗 肝移植术后 胆道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了单打手术后带T管患者的护理方法和实际效果。方法选取到了我院在2015.1-2017.10月份收治到的90例患者为这次的研究对象,将他们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用到了较为常规的护理方式,而研究组中50例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到了综合护理措施,然后分析和对比了则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的低于了对照组,且研究组中的护理满意度明显的高于了对照组,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结论在弹道手术后带T管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到其的并发生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值得被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开腹胆道探查术后疼痛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86例开腹胆道探查患者作为观察组,在患者的围手术期实行护理干预,将2009年77例实行常规护理的开腹胆道探查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明显较低,分级中疼痛感较严重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少。结论对开腹胆道探查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加快肠功能恢复,减少住院天数,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开腹胆道探查 疼痛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RCP治疗配合护理对胆道结石患者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近年来在我院接受ERCP治疗的胆道结石患者50例作为对象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后均接受全面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结果5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进行,治疗有效率为100%;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8%,治疗依从性良好患者达到46例,占92%。结论ERCP治疗配合护理可以提高胆道结石患者配合治疗依从性,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

  • 标签: 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护理 胆道结石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龄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收治的60例需进行胆道结石手术的老年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并对术前、术后的护理方式进行分析。结果60例高龄胆结石患者通过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在医务人员精心护理下,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恢复快,并发症感染极少,有少数轻度感染通过护理和治疗也及时痊愈。6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0%,其中腹部渗血1例(1.67%),抽搐2例(3.33%),小便失禁3例(5.00%),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未出现心力衰竭或血液循环障碍等现象。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胆道结石需要有效的护理,包括围术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指导,可降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高龄胆道结石患者 腹腔镜手术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胆道闭锁患儿接受Kasai手术时的年龄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5年2月我院85例行Kasai手术的胆道闭锁患儿病例资料。按手术年龄分为〈60d组32例,60-90d组40例,〉90d组13例。至2007年2月,获随访且术后存活时间超过2年的患儿27例。结果〈60d组中,56.25%的患儿术后1个月血清胆红素较术前下降三分之一:40.63%的患儿术后3个月血清胆红素降至正常;46.88%的患儿术后6个月血清胆红素降至正常。60.90d组中.术后1个月血清胆红素下降三分之一、术后3个月及6个月降至正常率分别为65%、37.5%和50%。〉90d组患儿中则分别为46.15%、23.08%和23.08%。术后1个月、3个月血清胆红素下降率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d组患儿术后6个月黄疽消退率较其他两组降低,P〈0.05。获随访的27例存活2年以上患儿中.〈60d组、60~90d组和〉90d组分别为15例、9例和3例,各占60%、32.14%和30%,P〈O.05。结论胆道闭锁患儿早期手术(出生后1~3个月)血清胆红素下降快,黄疸消退率及2年以上存活率均明显高于晚期手术者;2年无黄疸生存预示长期生存和生活质量提高。

  • 标签: 胆道闭锁/外科学 预后 年龄因素
  • 简介:摘要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炎影响了患儿自体肝的生存状况,尤其是Kasai术后1年内反复发生的胆管炎,更易形成难治性胆管炎,严重影响了胆道闭锁Kasai手术的治疗效果。目前Kasai术后胆管炎病因尚不清楚,多数学者认为并非单一因素所致,与胆汁引流量下降、术后类固醇激素使用、肠道菌群移位、自身免疫损伤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炎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将来胆道闭锁的进一步治疗及Kasai术后胆管炎并发症的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胆道闭锁 Kasai手术 并发症 胆管炎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胆道结石术后再手术的原因及其再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72例胆道结石术后再手术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胆道结石术后再手术的原因主要为结石残留、肝胆管结石复发及胆道良性狭窄。其再手术方式较多,以解决狭窄,通畅引流为原则进行手术。结论术前进行系统的检查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术中规范的操作,能够有效避免再手术。

  • 标签: 胆道结石 再次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胆道术后带T管患者护理中基础护理模式及综合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100例胆道术后带T管患者进行研究。以双盲对照原则为依据对所选患者实施分组,研究人员对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分别采用基础护理模式及综合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出现情况进行记录,并加以分析和比较。结果:细致分析本次实验,(12.1±2.8)天及(8.4±2.5)天分别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平均住院天数,两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数据进行分析,组间差距较大,(p<0.05);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人数占组内患者总人数的比例为28.00%,实验组则为4.00%,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概率进行分析,组间差距较大,(p<0.05)。结论:在胆道术后带T管患者护理中综合护理模式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效果优于基础护理模式,其在加快患者康复进程、规避并发症方面作用突出。

  • 标签: 胆道手术 T管引流 基础护理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胆道结石患者的护理心得。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5月这段时间内来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4例胆道结石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均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腹腔镜手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总满意度97.30%明显优于对照组病人的总满意度89.19%,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8.11%显著低于对照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16.2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高龄胆道结石患者需要的术后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治疗效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临床症状,适合在临床上采取广泛应用。

  • 标签: 高龄患者 胆结石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术后并发胆道出血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7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预见性胆道出血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监护与住院的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监护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预见性护理手段,缩短了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在临床上有一定推广意义。

  • 标签: 恶性梗阻性黄疸 接入治疗 弹道出血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胆道残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OLYMPSP20型及T20型纤维胆道镜对胆道残石病人进行治疗;对合并胆道狭窄的胆道残石的病人先用镜端取石网进行扩张,或活检钳咬除周边肉芽组织以扩大狭窄口;对巨大嵌顿结石配合OLYMPUSE-27液电碎石器治疗。术后用B超和[或]胆道造影了解残石情况,判断其疗效。结果199例胆道残石病人共行纤维胆道镜取石271例次,结石取净180例,取净率90.0%。且无任何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残石疗效确切。

  • 标签: 内镜/治疗 胆道残石 纤维胆道镜 液电碎石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膀胱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后回肠膀胱术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6月~2015年4月我院接收的符合研究选取标准采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治疗的64例膀胱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切除术后不同尿流改道术式分为研究组(n=29)与对照组(n=35)。对照组行回肠膀胱术,研究组行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并于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两组疾病复发率及存活率。结果研究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6.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肾功能损害、切口开裂、肺部感染、不完全性肠梗阻、吻合口狭窄、尿瘘、贮尿囊结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为3.45%、存活率为100.00%,对照组复发率为5.71%、存活率为10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理职能、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精力状态、情感职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两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生理职能、生理机能、一般健康状况、躯体疼痛、精神健康及社会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肠膀胱术及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均可在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膀胱癌患者中取得显著疗效,且均具有一定安全性,回肠膀胱术手术及住院用时、出血量少,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加显著,临床实际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取最佳治疗方案。

  • 标签: 膀胱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回肠膀胱术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奄包热敷腹部穴位配合艾灸双侧足三里的方法促进胃肠道术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胃肠道手术后50例患者,常规护理包括吸氧、消炎、止血、禁食、保持呼吸道通畅、床上翻身、监测生命体征、心理护理和观察病情变化等;基础上应用中药热奄包外敷腹部穴位加艾灸足三里。监测腹胀、肠鸣音、排气排便情况。结果患者的腹胀、肠鸣音、排气排便有显著的改善。结论热奄包热敷配合艾灸足三里治疗术后腹胀,能促进手术后腹胀病人在短时间内排气和排便,且病情无反复,取得了满足的效果。

  • 标签: 热奄包 艾灸 腹胀 胃肠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