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ERCP表现及内窥镜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详情
摘要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原因及影像学表现,并对部分并发症进行内窥镜介入治疗,以提高肝移植的成功率。方法通过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对肝移植术后胆道异常改变11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检查结果做相应的内窥镜下介入治疗。结果通过ERCP检查,对11例肝移植术后患者出现梗阻性黄疸原因得到明确诊断,其中,胆道胆泥形成2例,胆管吻合口狭窄6例,胆道腹腔漏3例。并对2例胆道胆泥进行了乳头括约肌切开(EST)+网蓝胆泥取出术;5例吻合口狭窄行气囊扩张或塑料内支架内引流(ERBD)及2例胆道腹腔漏行鼻胆管引流治疗(ENBD),治疗效果确切,经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后,除2例胆道腹腔漏分别于肝移植术后6月及11月病死和1例因胆管吻合口处完全阻塞未能放置内支架引流管,导致肝内胆汁淤积症并肝硬化及肝功能失代偿病死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现仍长期存活,总生存率为72、7%。结论肝移植术后一旦怀疑胆道并发症时应及时行ERCP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做内窥镜介入治疗。胆道并发症的及时发现和处理将可能使患者较快痊愈。
机构地区 不详
出处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07年1期
出版日期 2007年01月11日(中国期刊网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