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胆道手术中导致患者发生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方法对2001年6月~2011年6月期间我院接受胆道手术发生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医源性胆道损伤患者均经过相应的手术治疗后出院,随访1年,20例患者痊愈,8例患者基本痊愈,无死亡病例出现;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与手术解剖、手术医生等因素有密切的联系。结论在胆道手术中,手术医生必须充分认识到胆道手术的危险性,提高职业的责任感和对医学专业的知识的掌握程度,熟练手术操作流程和对医源性损伤的观察、处理能力,降低医源性胆道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 胆道手术 医源性胆道损伤 原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5例胃肠道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总体满意度(91%)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总体满意度(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肠道术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病情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胃肠道术后 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胃肠道术粘连性肠梗阻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早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排便恢复时间、排气恢复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排便与排气恢复时间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肠道手术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促进患者排便排气尽快恢复,而且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临床上应用很有价值。

  • 标签: 胃肠道术 粘连性肠梗阻 综合护理干预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道术粘连性肠梗阻预防中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5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胃肠道手术治疗的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6)和对照组(n=56),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比较,观察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接受胃肠道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减少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 标签: 胃肠道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护理干预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在胃肠道术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应用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我科2005年至2010年收治胃肠道术发生早期肠梗阻的23例患者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结果通过临床观察,禁食,胃肠减压,维持体液平衡,抗感染,生长抑素,肠外营养支持,中药灌肠、灌胃、敷腹等非手术治疗及护理措施,收到较好疗效。结论术后早期发现,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和精心护理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 标签: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 非手术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胃肠道术粘连性肠梗阻使用护理干预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2016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名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实验组,每组30人,观察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实验组患者在观察组患者的基础上使用有针对性的护理方式进行临床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进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术后肠蠕动恢复明显快于观察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少于观察组患者,同时实验组患者的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二者比较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胃肠道术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使用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进行预防,能有效降低患者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明显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 预防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术给予护理干预对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10月我院胃肠道术患者70例,随机分组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正常护理常规,观察组正常护理常规加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2例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肠梗阻发生率为5.71%,对照组7例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肠梗阻发生率为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术患者给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梗阻发生率。

  • 标签: 护理干预 胃肠道术后 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  【摘 要】 目的:探讨并分析预防胃肠道术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8年 7月到 2019年 7月期间于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 10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与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预防胃肠道术粘连性肠梗阻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胃肠道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81例行胃肠道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围术期护理方式分组,定义接受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的4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恢复时间、腹痛腹胀恢复时间分别为(50.2±7.2)min、(50.2±7.2)min、(42.1±11.4)min,均明显优于对照组(69.6±8.8)min、(32.5±6.7)min、(68.5±12.1)min(P<0.05);观察组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2.4%、97.6%,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2.5%、75.0%(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胃肠道 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腹胃肠道手术应用局部麻醉镇痛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比较开腹胃肠道手术患者实施局部麻醉镇痛(对照组,n=40)与静脉自控镇痛(研究组,n=50)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自控镇痛应用于开腹胃肠道手术中效果明显,可借鉴。

  • 标签: 开腹胃肠道手术 局部麻醉 静脉自控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胃肠道术排气排便不能或者腹胀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将我院68例进行胃肠道手术后排气排便不能或者腹胀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中,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4例,将接受杜密克治疗的患者纳入至研究组中,将接受甘油灌肠治疗的患者纳入至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腹胀发生率分别是29.41%和8.82%,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拔出胃管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首次怕便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胃肠道术排气排便不能或者腹胀的过程中,应用杜密克口服液,不仅能够缩短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排气时间,同时也可以降低腹胀发生率,在临床中值得不断推广和采纳。

  • 标签: 腹胀 排气 排便 胃肠道手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在缩短胃肠道术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 600 例胃肠道手术患者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300 ),一组进行常规干预(对照组),另一组展开护理干预(研究组),观察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 :研究组康复指标优于对照组, P<0.05 ,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手术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以缩短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促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胃肠道手术 术后首次下床活动
  • 作者: 林梅芳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OO医院    350000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效果。方法:抽选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于本单位进行胃肠道手术的100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别纳入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研究组加行快速康复护理干预。组间对比粘连性肠梗阻率、切口愈合状况。结果:研究组粘连性肠梗阻率、乙级愈合率、丙级愈合率比对照组低,甲级愈合率比对照组高,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为胃肠道手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可以减少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促进切口更好地愈合。

  • 标签: 快速康复护理干预 胃肠道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在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在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6.25%,比对照组25.00%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93.75%,比对照组71.88%高,P<0.05。结论:在胃肠道术患者中应用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胃肠道手术 粘连性肠梗阻
  • 简介:摘要:目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通过腹腔镜治疗后,通过快速康复外科进行护理治疗,对患者获得的护理总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将护理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护理依据。方法:本次研究,笔者从我院在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两年时间内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随机抽取出100例患者,进行试验研究,将其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化方法分成两组,每组由50例患者组成,一组患者通过康复外科进行联合治疗,叫做观察组,一组患者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叫做对照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研究比较,从而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临床中护理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提供有效依据。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0%(48/5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80.0%(40/5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为:1例发生肺部感染,2例患者病情复发,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为:3例发生肺部感染,1例发生泌尿感染,1例发生切口感染,6例患者的病情出现复发情况,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通过快速康复外科进行护理治疗,效果显著,护理总满意度得到明显提升,术后并发症概率较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 粘连性肠梗阻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盲抽法在我院信息收录表中抽取88例行胃肠道手术治疗的患者,收治期限为2021年8月-2022年12月,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护理方式采用常规干预法,实验组患者护理方式采用针对性干预法,观察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相关临床指标,实验组患者检测值整体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4.55%,显著低于对照组18.18%,卡方=4.062,p=0.044<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73%(43例),显著高于对照组86.36%(38例),P<0.05。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在预防胃肠道术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在临床值得推广与借鉴。

  • 标签: 护理干预 胃肠道术后 粘连性肠梗阻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术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人员在选择于我院接受胃肠道手术的研究对象时,将时间范围规定为2021年10月-2023年9月,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主要例数时,将75例作为总例数,在确定本研究对象的分组方式时,将电脑随机法作为主要方式,37例与38例为两组例数,对于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而言,传统护理及早期营养支持治疗联合针对性护理为两组患者需要接受的护理模式,观察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进食时间、营养状态、腹泻与腹胀发生率情况。结果:试验组各指标均明显较优,P<0.05。结论: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和护理干预对胃肠道术胃肠功能具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早期营养支持治疗 针对性护理 胃肠道术后 胃肠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