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房颤动(房颤)是中老年人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75岁以上人群中发生者可高达10%。房颤时心跳频率快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160次/分钟,心跳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非常不整齐,影响心脏功能。如今冠心病、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发病率不断增高,房颤患病率与之密切相关。根据预测,未来50年房颤将成为发病率最高的心血管问题之一。

  • 标签: 心房颤动 阿司匹林 治好 心跳频率 心血管问题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分析房颤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房颤的相关因素,旨在减少房颤的发生,有效治疗房颤,减少房颤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房颤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基础疾病.结果155例房颤患者中,有140例(90%)伴有心脏病基础,年龄与房颤呈正相关,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结论房颤与高心病、冠心病、年龄、性别密切相关.

  • 标签: 房颤 心电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房颤接受射频消融术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其机体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房颤 射频消融术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针对高血压合并心房颤患者采用心脏超声检查的临床观察进行了探讨。方法 选取了我院高血压合并心房颤患者的入院资料共五十例,进行了分析,并且将此次的患者进行分组,为实验组,并且将同期住院的高血压患者五十例,分为对照组,两者的患者在住院后,医护人员分别对其进行了常规的检查,以及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左房内径是( 41.6±6.3) mm,对照组的左房内径是( 31.5±3.7) mm,将两组进行了对比,具有显著性的差异;两组当中,实验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是 (45.2±13.8)mm,左对照组的室舒张末期内径是 (41.8±13.4) mm,实验组室间隔 / 左室后壁 IVSd/LVPd是 1.13±0.18,对照组的室间隔 / 左室后壁 IVSd/LVPd是 1.09±0.07,将两组进行了对比,无显著差异, E/A 指标差异性比较显著。结论 对于高血压伴发心房颤动而言,因为高血压疾病会给患者的心脏结构以及功能上带来改变,还会使得患者在生理指标上、左心房发生不同程度的扩大。

  • 标签: 高血压患者 合并心房颤动的心脏超声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房颤患者实施多元协同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筛选心房颤患者100例,纳入时间为2020年3月-2023年3月。计算机法1比1划分对照组(50例,基础护理)、干预组(50例,多元协同护理)。对比临床指标。结果 干预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多元协同护理 心房颤动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抗凝治疗在心内科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心内科房颤患者的临床数据。共纳入120例患者,采用对比法将患者分为抗凝治疗组和非抗凝治疗组,比较两组的预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抗凝治疗组中,97例(80.8%)患者采用抗凝药物,23例(19.2%)未接受抗凝治疗。非抗凝治疗组中,62例(51.7%)采用其他药物治疗,58例(48.3%)未接受任何抗凝治疗。随访期间,抗凝治疗组发生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少于非抗凝治疗组(4.1%vs12.1%)。抗凝治疗组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非抗凝治疗组(6.2%vs4.8%),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心内科房颤患者中,抗凝治疗显示出较好的应用效果。抗凝药物可有效降低患者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尽管可能伴有一定的出血并发症风险。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合理应用抗凝治疗对于改善房颤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抗凝治疗 心内科 房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延伸护理服务应用于老年房颤患者华法林服用期间的效果。方法:在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我院老年房颤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作为研究目标,利用信封法将其划分为研究组(n=32例)与参照组(n=32例),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延伸护理服务、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数据。结果:研究组的护理依从性评分较参照组更高(P<0.05),涵盖按时、按剂量、按次服药、INR定期检查、不同时服用其他药物、禁酒、维生素K食物的少量摄入;研究组、参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是96.88%、78.14%,其中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针对老年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过程中,给予延期护理服务的效果更加明显,能够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和满意度,具有极高推广运用价值。

  • 标签: 延伸护理服务 老年 房颤患者 华法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供参考和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研究从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期间收集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0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患者。平均年龄为65岁,男性占65%。患者主要症状包括胸痛(85%)、呼吸困难(60%)和心悸(45%)。心电图显示室性心律失常(80%)、ST段抬高(70%)和T波倒置(55%)等异常。心脏超声检查显示心室扩大(75%)、室壁运动异常(70%)和左心功能不全(60%)等异常。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患者主要以中老年男性为主,常见症状为胸痛、呼吸困难和心悸。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多种异常,包括室性心律失常、ST段抬高和心室扩大等。在临床治疗中,应重视及时控制心房颤动、改善心功能,并进行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心房颤患者的左心房结构和功能与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复发及卒中风险相关。与生化指标相比,影像学评估心脏结构与功能,如采用超声心动图、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心脏磁共振可提供更多信息,并可用于指导治疗和评估预后。

  • 标签: 心房颤动 左心房 结构 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分子遗传机制。方法病例对照研究,在既往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调查地点覆盖新疆东疆、南疆和北疆乡镇和社区,抽取年龄≥60岁的常驻居民8 529例,其中既往有房颤病史或调查时完善心电图明确诊断房颤患者301例。将房颤患者按认知功能障碍诊断标准分出认知障碍组55例及认知正常组246例。采用基因测序方法对房颤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的主要房颤相关基因、衰老相关基因及认知障碍相关基因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力劳动、非独居是老年房颤认知障碍的保护性因素(OR=0.206、95%CI:0.048~0.873;OR=0.286、95%CI:0.089~0.922;均P<0.05)。Klotho(rs571118)TT和载脂蛋白E(ApoE)ε3/ε4基因型是老年房颤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OR=3.922、95%CI:1.326~11.595;OR=6.843、95%CI:1.263~37.078;均P<0.05)。Klotho(rs571118)和ApoE ε3/ε4的交互作用与老年房颤认知障碍发生无相关性(OR=1.552、95%CI:0.703~3.428;OR=1.897、95%CI:0.967~3.723;OR=0.496、95%CI:0.061~4.026;均P>0.05)。结论Klotho(rs571118)TT和ApoE ε3/ε4基因型可能促进老年房颤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为老年房颤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提供临床依据。

  • 标签: 心房颤动 认知障碍 基因型
  • 作者: 杨莉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1-12-06
  • 出处:《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8年39期
  • 机构: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人民医院消毒供应室 4457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高龄急性发作期房颤患者中的应用措施评价。方法将100例高龄急性发作期房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护理前的焦虑评分(59.40±6.38分)、抑郁评分(52.45±5.20分)均与对照组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焦虑评分(

  • 标签:
  • 简介:摘要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近年来恶性肿瘤患者并发房颤的发生率逐渐增加。恶性肿瘤合并房颤患者,抗凝治疗具有挑战性。目前相关指南鲜有评价恶性肿瘤合并房颤的脑卒中及出血风险的推荐意见,更无指导这类患者如何抗凝治疗。本文重点介绍恶性肿瘤合并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的评价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肿瘤 CHA2DS2-VSc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