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房颤患者采用抗凝治疗临床效果。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接收的心房颤患者217例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217例AF患者中,88.3%为慢性AF,85.1%的患者具有血栓栓塞高危因素。分析AF患者未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原因,21.6%有抗凝禁忌证,25.5%为医生过分担心出血并发症,15.0%为患者不能按要求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26.8%为阵发性AF,尚有11.1%原因不明。结论多数心房颤患者均没有采用华法令抗凝治疗,因此需要在日后的宣传教育中加大力度,让医生和患者都加深对华法令抗凝疗法的认知。

  • 标签: 心房颤动 华法令 抗凝治疗 国际标准化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予以探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4月期间于我院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共100例,作为本次护理干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综合护理干预,从术前和术后进行全面护理,观察并了解患者的病情以及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结果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的100例房颤患者予以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患者全部康复出院,且恢复正常体质。结论对房颤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中,采用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同时对所有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其临床护理效果十分显著,患者手术非常成功,从而有效降低和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步恢复正常生活。

  • 标签: 射频消融术 房颤 护理 探究
  • 简介: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我国30~85岁居民中AF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0%以上。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是AF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而卒中则是最常见的表现类型。

  • 标签: 心房颤动患者 抗凝治疗 血栓栓塞性并发症 瓣膜 心律失常 流行病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房颤的具体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09月至2014年09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50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50例房颤患者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患者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8.52%。结论除了与治疗相关的护理,饮食、心理及并发症预见性护理等措施亦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 标签: 房颤 护理 心理干预 血栓栓塞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不全对阵发性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的103例阵发性房颤患者,按是否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分为两组:观察组(伴有肾功能不全)和对照组(无肾功能不全),两组均使用华法林辅助抗凝治疗。比较华法林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出血事件发生率、脑卒中发生人数和华法林相关肾病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INR值为2.71±0.79,对照组的INR值为2.24±0.82,观察组INR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P〈0.05),观察组INR〉2.5的人数多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X^2=9.92,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脑卒中和华法林相关肾病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7.78、6.13、16.32,P均〈0.05)。结论房颤伴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华法林治疗后,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不伴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明显升高.抗凝血作用也增强。

  • 标签: 肾功能不全 房颤 华法林
  • 简介:房颤时,左心耳最易制造血栓据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省人民医院心律失常病区主任、主任医师陈明龙教授介绍,所谓“脑栓塞”,其实就是指各种栓子随血流进入颅内动脉,使血管腔急性闭塞,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60%~75%的栓子是心源性的,其产生基地就在“左心耳”。

  • 标签: 房颤患者 左心耳 封堵术 江苏省人民医院 卒中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且分析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房颤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50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实验组患者50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偏低。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房颤的发生率。结果随访发现对照组患者的发颤发生率为24%,实验组患者房颤发生率为70%。结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明显降低时,房颤的发生率升高。TSH和房颤发生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在以后的诊断中应引起注意。

  • 标签: 心绞痛 促甲状腺激素 房颤
  • 简介:摘要总结35例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并发症护理。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严密的术中配合及细致的术后护理是房颤射频消融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三林社区房颤患者国际标准化率(INR)水平对房颤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013-2014年三林社区心房颤患者的门诊、急诊、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统计.结果共入选840例,平均年龄59岁,男女比为1.421;40.1%的患者了解抗凝治疗的重要性,经过系统INR检测及医生随访后,91.2%的患者了解了抗凝治疗的重要性;59.8%的患者接受抗血栓治疗,其中抗血小板治疗者占35.6%,长期抗凝治疗者占26.3%,二者合用者占14.9%,未做治疗者占23.2%.抗凝及抗凝联合抗血小板治疗者的血栓事件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抗血小板治疗与未治疗者血栓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凝治疗与医生的抗凝意识有关,也与患者的接受程度有关.经过系统的抗凝治疗及规范的INR检测及随访能有效控制房颤患者血栓事件的发生.关键词房颤;INR;抗凝;血栓事件AbstractObjectivetounderstandtheSanlincommunityinpatientswithatrialfibrillationinternationalnormalizedratio(INR)levelofsignificanceintreaGtingatrialfibrillation.Methods2014-2015inSanlincommunityinpatientswithatrialfibrillation,emergencydoor,hospitalmedicalrecords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ndstatistics.Resultsatotalof840patients,theaverageageof59yearsold,maleandfemaleratioof1.421;40.1%ofpatientstounderstandtheimporGtanceofanticoagulanttherapy,59.8%ofpatientsreceivingantithrombotictreatment,anditsantiplatelettherapyaccountedfor19.3%,12.9%ofthepatients,twoofthe27.6%.Theincidenceofthrombosiswassignificantlydecreased,and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incidenceofantiplatelettherapyandnonGtreatGment.Conclusionanticoagulanttherapyisrelatedtothedoctors??awarenessofanticoagulation,anditisrelatedtothedegreeofacceptanceofpatients.TheINRtestandthKeesytawnodradrsdofthesystemcaneffectivelycontroltheincidenceofthrombosisinpatientswithatrialfibrillation.Atrialfibrillation;INR;Anticoagulation;thromboticevents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34-02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