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整理我院少年儿童白内障患儿的手术治疗资料,分析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6例少年儿童白内障患儿,共152只眼,对其进行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对患儿的术后效果和并发症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后患儿的平均视力为(0.38±0.16),其中视力超过1.0的患儿18例(26只眼),占20.93%(17.10%),术后视力未见明显改善患儿4例(8只眼),占4.65%(5.27%),患儿的并发症发病率为12.79%。结论少年儿童白内障患儿通过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效果明显,但术后并发症对患儿康复效果影响较大,需要临床重视。

  • 标签: 少年儿童白内障 白内障摘除术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疗效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合并人工晶体植入的相关临床护理方式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份到2017年3月份所接收的80例患采用囊外摘除合并人工晶体植入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方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合并人工晶体植入的患者优质护理方式,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 人工晶体植入术 护理体会
  • 简介:目的评价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AUS)治疗骶髓损伤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10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泌尿外科全军泌尿外科中心收治了2例男性骶髓损伤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术前采用影像尿流动力学检查、自由尿流率、脊髓磁共振、静脉肾盂造影检查、中段尿细菌培养、尿常规进行评估。行经会阴尿道球部人工尿道括约肌(AMS800)植入,并从术前开始口服抗胆碱能药物;术后第3、6个月行尿常规、超声、残余尿和尿流率检查。结果2例患者随访9-12个月,术后完全控尿,未出现感染、侵蚀、尿道萎缩、装置机械故障等并发症。结论AUS治疗骶髓损伤后压力性尿失禁,需要精确评估其膀胱及尿道功能,严格选择手术适应证,术后可获得满意控尿效果,同时需要长期密切随访。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人工尿道括约肌 脊髓损伤
  • 简介:随着眼科显微技术的不断发展,眼内植入前房型或后房型人工晶体来达到矫正屈光的技术.已广泛用于白内障手术的屈光矫正,也用于近视、远视的屈光矫正。采用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来矫正高度近视、超高度近视,不仅手术操作简便,而且术后屈光状态具有可预测性、可逆性及可控制性,越来越受到临床的关注。2001年5月~2003年5月我

  • 标签: 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护理配合 眼科 临床资料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取40例(50眼)血糖正常白内障患者为对照组,另选取45例(60眼)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为观察组,均给予两组实施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疗效显著,疗效与非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的疗效为差异,预后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 标签: 糖尿病性白内障 摘除 人工植入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前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52例(104眼)矫治高度近视的护理效果,包括对患者进行细致的术前心理咨询、术前检查和术后护理。通过对患者进行科学、细致、全面的心理护理和术前评估,使患者了解手术的全过程,增强信心,从而更好的配合手术。52例(104眼)手术后患者远、近视力均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其舒适度令患者满意。有效的护理配合是前房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取得满意效果的关键。

  • 标签: 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高度近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尿道压力描记检查探讨人工尿道括约肌(AUS)植入前后最大尿道压(MUP)及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的变化情况及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9年3至7月在多家医院接受AUS植入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前、中尿道压力描记检查结果、尿垫使用量、相关评分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出现情况,并比较其差异。研究终点是激活控制泵后1个月的控尿情况。结果共5例患者纳入研究,且均为男性。其中2例因前列腺增生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2例因前列腺癌接受前列腺癌根治,1例因车祸伤接受尿道会师、尿道狭窄扩张及膀胱造瘘;所有患者就诊时均存在不同程度尿失禁。患者年龄61~84岁(平均72.6岁)。术前尿道压检测示5例患者的MUP分别为52、53、88、32、66 cmH2O(1 cmH2O=0.098 kPa),MUCP分别为17、52、62、27、40 cmH2O。行AUS植入中尿道压检测示失活状态下MUP分别为53、113、50、77、89 cmH2O,MUCP分别为50、97、31、71、51 cmH2O;激活状态下MUP分别为112、174、193、121、120 cmH2O,MUCP分别为109、160、175、114、92 cmH2O。术后6周所有患者均成功激活控制泵,激活控制泵后1个月电话随访,所有患者均达到社交控尿(0~1块尿垫/d)标准。截至随访时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通过测量AUS植入中MUP及MUCP的具体数值,并与控尿效果对比,可以得到中尿道压范围与控尿效果之间的关系,从而为AUS植入疗效评估提供数据化依据。

  • 标签: 尿失禁 尿道括约肌,人工 尿动力学 最大尿道压 最大尿道闭合压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白内障体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ECCE+IOL)的疗效。方法对70例86眼采用四平面阶梯状6.0mm切口,注水晶体圈匙套出晶体核,植入硬性人工晶体。对术后视力、散光、眼压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视力第一天86.04%在0.5以上(包括0.5),第3~5d上升至90.69%,术后1月、3月两个观察时点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前平均角膜散光0.4D,术后平均1.85D,1月后散光值明显减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眼压随访四个观察时点,离散程度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ECCE+IOL具有反应轻,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加之手术成本低,费用少,是基层防盲治盲较为理想的式。

  • 标签: 术后视力 人工晶体植入术 白内障囊外摘除 ECCE IOL 眼压
  • 简介: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浅前房、残留晶体皮质、角膜散光等,25例25眼术后1周,讨论  本文所介绍的白内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是在白内障囊外摘除上的进一步改进

  • 标签: 临床效果 乳化晶体 切口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慢性泪囊炎行人工鼻泪管植入的的成功率及患者的满意度。方法对30例(32眼)慢性泪囊炎行人工鼻泪管植入的患者进行调查评估,并有针对性的实施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健康卫生行为指导、局部用药指导、病情观察指导、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结果患者和家属提高了对慢性泪囊炎的认识,解除了对此病的恐惧和顾虑,掌握了慢性泪囊炎疾病的相关知识,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手术治疗。结论正确全面的健康教育可提高慢性泪囊炎行人工鼻泪管植入的成功率和促进患者顺利康复,减少术后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慢性泪囊炎 人工鼻泪管植入术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全面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在我科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103例(118眼)白内障患者给予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103例(118眼)患者经过治疗和围手术期的护理,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眼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患者术后的满意度为100%(103/103),无投诉及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结论对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白内障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总结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的术前术后的护理经验,得出结论加强对白内障患者实施精心护理,可以减少手术前后的并发症,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细致耐心的护理是手术质量的保证。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手术疗效和临床效果。方法对白内障患者眼睛表面麻醉行透明角膜切口,然后对276例(336眼)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摘除并植入折叠式人工晶体,观察疗效。结果手术后第一天裸视力0.4以上者314眼(93.45%);手术后第一周矫正视力在1.0以上者304(90.48%);术后第一月矫正视力在1.0以上者312眼(93.48%)。结论该手术具有程短、切口小、裸眼视力恢复快、手术后散光小、并发症少,能在表面麻醉下安全操作,可门诊手术的优点,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在基层医院的实用性。方法实验组300眼,行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对照组220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Phaco),均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比较两组术后视力、手术源性散光、并发症的差异性。结果两组术后1wk、1mo、3mo裸眼视力和角膜散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碎核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是一种简单易行、学习曲线短、效果理想的白内障手术方式。

  • 标签: 白内障小切口超声乳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收治的520例白内障病人给予探讨,平均分组,参考组选择一般护理干预,实验组选择围手术期护理,对比两组的治疗成效。结果通过分析,实验组远远强于参考组,差异较大,具有临床对比价值。结论针对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病人选择围手术期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缩短治疗时间,改善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白内障 晶状体混浊 眼科 护理干预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 简介:总结167例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高度近视的护理。认为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完善术前准备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前提,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并发症,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近视 人工晶体/有晶体眼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