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ICU人工患者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抽取自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ICU收治的84例行人工患者。将所有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比组、试验组两组,各42例。予以参比组常规护理,予以试验组集束化护理。总结、比对两组预后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比参比组,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均更短(P<0.05)。相比参比组,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ICU人工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可加快患者恢复,并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应用价值较高,可行推广。

  • 标签: ICU 人工气道 集束化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降低NICU病房人工患者下呼吸感染的影响。方法:从管理因素、护士因素、患者及其他因素3个方面,采用鱼骨图分析引起人工患者下呼吸感染的原因,运用品管圈PDCA模式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患者下呼吸感染率。结果:实施后下呼吸感染者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目标进步率为48%。结论:品管圈活动在降低NICU病房人工患者下呼吸感染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NICU 人工气道 下呼吸道感染
  • 简介:建议应用长效β2-激动剂和糖皮质激素联合吸入治疗哮喘和COPD。对COPD患者,建议每日一次吸入抗胆碱能药物噻托溴铵,该药为最有效的支气管舒张剂。色酮和抗白三烯药物对控制哮喘仅有微弱的作用。在吸入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基础上加用长效吸入β2-激动剂比增加糖皮质激素剂量或加用茶碱及抗白三烯药物更有效

  • 标签: 气道疾病 药物治疗 药理机制 β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 茶碱 抗胆碱能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重症监护室建立人工患者护理心得。方法选取我院ICU重症监护室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100例建立人工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进行ICU综合护理措施。结果建立人工后经过护理,存活患者97例,死亡3例,死亡率为3.0%,取得较为满意护理效果。结论ICU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建立人工的护理效果显著,可以减轻呼吸困难症状,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还可能,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治疗 重症呼吸困难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通管在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口腔冲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利用三通管将吸痰管、吸引连接管及输液器连接后进行口腔吸引、冲洗。结果利用三通管对人工患者行口腔冲洗,提高了口腔洁净度,降低了院内感染发生率,减轻了护士工作量。结论应用三通管对人工患者行口腔冲洗是安全、有效、方便的操作,能有效地预防口臭及口腔感染。

  • 标签: 三通管 人工气道 口腔冲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在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建立人工的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78例患者均为于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均采用人工建立方式开展病症干预,入组时间为2018年9月-2020年9月,分组方式以随机双盲方式开展,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实验组,n=39)及常规护理(对照组,n=39)开展临床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发生导管阻塞、导管误入食管、喉痉挛及心律失常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用综合护理对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室建立人工的患者开展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

  • 标签: 重症医学科 重症监护室 建立人工气道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对建立人工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抽取的51例患者均选自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依据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26)和对照组(n=25),观察组护理模式为循证护理,对照组护理模式为基础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15%,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8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4%,此外观察组患者留置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上述数据经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患者经循证护理后可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 标签: 循证护理 人工气道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非语言沟通在ICU人工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1月至8月连续收入ICU人工患者361例,其中气管插管341例(94.46%)、气管切开20例(5.54%);通过肢体语言、写字板及图片等方法与人工患者进行沟通;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满意度。结果361例患者中,采用非语言沟通方式“很满意”168例(46.54%)、“一般满意”191例(52.91%)、“不满意”2例(0.55%)、“完全无效”0例(0%)。总体满意度达99.45%。结论非语言沟通是ICU中人工患者医患沟通的有效方式。

  • 标签: 非语言沟通 人工气道 ICU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人工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在我院住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患者接受人工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更低,机械通气时间更短,且护理满意度更高,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人工护理干预既有利于积极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又可以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避免长时间机械通气形成呼吸机依赖,且患者更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机械通气 人工气道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最小漏气法与囊压表法给气管插管气囊注后的气囊压力和呼吸机漏气量以及患者相关并发症,为临床气管插管患者获得合适的气囊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择2015年12月至2019年6月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0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成人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气管插管成功后,所有患者均取平卧位,床头抬高30°。试验组应用最小漏气法给气囊注,并应用气囊测压表获得气囊压力值;对照组应用囊压表法注使气囊压力达到25~30 cmH2O(1 cmH2O=0.098 kPa)。比较两组患者初次充气时(0 h)和充气4 h、8 h气囊压力及呼吸机漏气量等参数,以及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100例重症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23~87岁,平均(68.53±8.46)岁;气管导管留置时间1~16 d。①两组患者4 h和8 h时气囊压力均较初次充气时降低,呼吸机漏气量均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各时间点气囊压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mmHg(1 mmHg=0.133 kPa):0 h为33.72±9.14比25.68±5.26,4 h为30.54±7.81比24.35±4.93,8 h为26.57±5.64比22.42±4.14,均P<0.05〕,呼吸机漏气量均小于对照组(mL:0 h为25.57±8.51比34.65±9.47,4 h为40.54±8.51比60.34±7.85,均P<0.05)。②试验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比10%,P<0.05),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黏膜水肿为14%比12%,溃疡为8%比6%,气管食管瘘为0%比0%,声音嘶哑为4%比6%,咳嗽为30%比34%,咽喉痛为28%比32%,气管软化为0%比0%,气囊破裂为10%比8%,均P>0.05)。结论最佳的气囊压力对预防VAP及减少并发症十分重要,最小漏气法使临床获得的气管插管气囊压更加精准,漏气量少,且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最小漏气法 气管插管 气囊压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ICU人工建立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6月到2015年12月期间ICU收治的重者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到2016年6月期间ICU收治的重者患者36例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进行了人工建立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5.87±1.93)d明显短于对照组(9.52±2.6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7,P=0.00);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8.95±2.48)d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13.27±3.19)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6,P=0.00)。观察组患者意外脱管率(2.78%)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19.4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6,P=0.02);观察组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7.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P=0.03)。结论ICU人工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了机械通气治疗效果,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应用价值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ICU 人工气道 集束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ICU人工患者中运用循证护理对患者意外拔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在此时间段内选择本院收治的120例ICU建立人工患者进行研究,采取抛骰子单双法将患者分为传统组(n=60)和循证组(n=60),对传统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对循证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循证组患者护理后意外拔管率,护理配合度、护理满意度与传统组相比明显较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人工患者中运用循证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意外拔管,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ICU 人工气道 循证护理 意外拔管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性分析了脑外科ICU22例人工患者痰痂形成的相关因素湿化不足、误吸营养液、道出血、技术缺陷。探讨其处理及预防性护理措施加强湿化、防止返流误吸、及时彻底排痰、吸痰、加强保护,以确保抢救成功,保障病人安全。

  • 标签: 人工气道 痰痂 护理
  • 简介:摘要探讨一种新的人工固定方法,目的为改善目前临床常用的传统人工固定法,减少传统人工固定法导致患者皮肤及口角破损的发生。

  • 标签: 人工气道 固定 改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建立人工的护理方法和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9月到2015年9月重型颅脑损伤建立人工患者资料4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为40例患者进行严格无菌操作,确保患者呼吸畅通,提高对人工的管理工作,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等护理方式,总结40例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40例患者通过有效的护理之后,仅6例气管切开患者、4例气管插管患者出现肺部感染,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患者出现人工感染率显著降低。结论针对重型颅脑损伤建立人工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显著减少患者出现呼吸感染机率,从而降低由于呼吸感染引发的死亡率,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护理方法 人工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人工的护理方法。方法严遵无菌操作原则,确保患者呼吸的畅通,加强呼吸功能的训练,以及人工的管理。结果30例患者中,拔除气管套管23例,76.7%;肺部感染2例,6.7%;死亡5例。结论科学、规范的人工管理,可降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感染率与死亡率。

  • 标签: 重型颅脑外伤 人工气道 管理与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 究老年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人工的管理办法及效果。 方法 : 在 武汉某院 2020 年 2 月至 2020 年 4 月 间收治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中选择 20 例 开展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了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症状情况。 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氧分压明显高于治疗前,且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结论 :对老年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而言,进行合理的人工管理有利于其症状缓解,提高存活率。

  • 标签: 新冠肺炎 危重症 人工气道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