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稳心绞痛护理中优质护理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不稳心绞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以平均分配原则将所有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以常规护理的方式对对照组19例研究对象进行护理,以优质护理方式对观察组19例研究对象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经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后其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不稳心绞痛患者的护理中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可推广应用。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优质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中药临床药师参与一例不稳心绞痛患者的治疗过程,结合患者病情运用药学知识,对其药物治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监护。在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通过参与降压药物的优化调整,对硝酸酯类药物,中西药联用所致的出血、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干预,以及关注中药炮制品种的选择,积极提供用药建议,实施药学监护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患者不良反应得到控制与改善,病情好转出院。中药临床药师提供全面的中西药药学服务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西药联用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心绞痛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不稳心绞痛患者6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低分子肝素5000u,脐周腹部皮下注射,每12h1次,连用7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3%,对照组有效率70.0%,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心绞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护理与一般护理、心理护理、注射操作并重。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不稳定型心绞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不同入路术式在严重腰椎不稳骨折中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2012年6月间收治60例腰椎不稳骨折患者治疗及康复过程回顾性分析,其中30例行后路减压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简称后路组),另外30例行前路减压钛网置入内固定术(简称前路组),比较两组患者间治疗前后椎体高度和cobbs角度数改变,观察记录有无不良反应和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度过手术期,术后随访检查结果示后路减压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术组治疗后cobbs角度数减小、椎体高度增加显著,且明显优于前路减压钛网置入内固定术,两组检查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组16例患者并发不同程度椎间盘退行性变,2例矫正治疗失败,与前路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骨折安全可靠,疗效肯定,但恢复期有椎间盘退行性变和矫形失败风险,临床操作应重视。

  • 标签: 腰椎不稳定型骨折 椎弓根钉固定术 减压钛网置入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苏之(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5例不稳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7例,观察组58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苏之20mg/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48h内心绞痛缓解情况,治疗2周后抽血检查血脂,1年内发生心脏意外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脏性猝死的百分比,及1年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心绞痛48h内缓解优于对照组,2周后血脂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变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年内对照组发生心脏意外事件17例,占29.8%,其中急性心肌梗塞10例,心脏性猝死7例,1年内观察组发生心脏意外事件10例,占16.7%,其中急性心肌梗塞5例,心脏性猝死5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苏之20mg/d治疗不稳心绞痛有确切的调脂作用,同时降低心脏意外事件发生率,降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提高48h内心绞痛缓解率。

  • 标签: 苏之(成都华宇制药有限公司)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不稳心绞痛患者实施相应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抽取研究人员的时间为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抽取66例不稳心绞痛患者,根据护理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组,各33例。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实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计算研究中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效果、负性情绪评分。结果:与实验组数据作比较,参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较低,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参照组护理效果为75.76%(25/33),实验组护理效果为96.97%(32/33),经比较卡方值=6.3041,p值=0.0120;护理前比较负性情绪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相比于参照组,实验组负性情绪较低,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对不稳心绞痛患者实施相应护理干预,使患者保持稳定心理情绪,有利于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不稳定型 心绞痛 护理干预
  • 简介:不稳心绞痛(Unstableanginapectoris,UAP)发作时疼痛较重,次数较频,预后亦较差,临床上及时、正确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45例不稳心绞痛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心绞痛 不稳定型 低分子肝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高龄不稳心绞痛(UA)患者药物保守治疗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30天临床效果,探讨超高龄UA患者PCI合理应用策略。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2年1月我院80岁以上UA患者病历,按UA诊断标准、造影检查示病变冠脉至少有2支血管狭窄≥70%,排除入选前诊断晚期肿瘤、心功能≥(NYHA)III级、肾功能衰竭期以上、不能耐受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纳入共88例,年龄80至87岁,对照组药物保守治疗患者48例,平均年龄82.2岁,观察组PCI患者40例,平均年龄为81.7岁。随访1月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肌梗死及猝死例数,症状缓解时间。结果1月内治疗总有效率80.86%,观察组有效率90.00%,对照组有效率72.80%,两组治疗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超高龄不稳心绞痛患者早期干预有效,超高龄UA患者PCI治疗效果近期30天内优于药物保守治疗。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超高龄老人 介入治疗 近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稳骨盆骨折经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6 年 8 月至 2020年 4月,从我院选取 86 例不稳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 n=43 ,行保守治疗)和观察组( n=43 ,行手术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恢复坐位时间、住院时间、简单负重时间、 Matte骨盆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术后恢复坐位时间、住院时间、简单负重时间均长于观察组( P<0.05)。对照组 Matte骨盆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79.07 %,观察组 Matte骨盆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95.35 %,差异显著( 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不稳骨盆骨折经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促进了Matte骨盆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内固定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保守治疗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不稳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8年 2月至 2018年 6月我院对 60例不稳心绞痛患者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优质护理。 结果: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 96.67%,对照组的满意度是 80%,比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要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不稳心绞痛的护理具有很好的效果,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生活质量改善明显,因此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不稳心绞痛;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不稳心绞痛的患者比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要更加的痛苦,患者的疼痛强烈,持续时间长,发病率高,不稳性明显 [1]。该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带来了很大的痛苦,让患者的心理承受了非常大的损害,不良的心理让患者的病情恶化 [2],因此不稳心绞痛患者接受护理的时候,对护理的要求比较高,我院对不稳心绞痛患者的护理开展了分析研究,效果突出,临床中有以下报道。    1 资料和方式     1.1 常规资料     2018年 2月至 2018年 6月我院对 60例不稳心绞痛患者进行了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 30例,对照组有 16例男性和 14例女性,年龄 40至 60岁,平均( 52.11±3.32)岁;观察组有 15例男性和 15例女性,年龄 41至 63岁,平均( 53.09±4.41)岁,两组的普通资料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对此次研究结果不会产生影响,可以开展比较。    1.2 方案    对照组采取了常规的护理措施 [3],常规身体健康,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用药指导等。   观察组使用了优质护理 [4]:( 1)为患者安排病房和床位,为患者介绍科室位置,病房周边设施,让患者对住院环境熟悉。( 2)为患者介绍疾病知识,让患者对疾病有深入的了解,叮嘱患者注意事项,对患者提供安全教育。( 3)开展心理指导,患者的疾病不稳,发病时剧烈疼痛,长时间存在,因此患者的心理压力非常大,患者容易焦躁,恐惧,抑郁,有轻生的念头,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疏导,让患者能够走出消极情绪。( 4)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需求制定合理的饮食内容,保持均衡的营养,叮嘱患者禁忌食物。( 5)为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避免剧烈运动,防止疾病的复发。( 6)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讲解药物的对症疾病,药物的剂量和时间,叮嘱患者随身携带。    1.3 观察范围    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进行统计对比。     1.4 统计学方案    所有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 SPSS17.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 X)均数 ±( S)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 T检验;为计数资料,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使用 n( %)表示,组间比较使用 χ?检验。当数据对比存在 p<0.05时,为两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 96.67%,对照组的满意度是 80%,比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要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     3 讨论    优质护理相对于常规护理,患者的接受度更高,但是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性和积极性有很高的要求,能够促进医院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提高医院在患者心中的地位 [5]。不稳心绞痛患者接受优质护理能够让患者对医院的陌生感减少,优质护理能够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更加了解,让患者走出负面情绪,战胜内心恐惧,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协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让患者能够补充营养,避免禁忌食物摄入,合理的运动,能够让患者的疾病复发率下降,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用药指导,能够让患者受到的疾病身心损害降低。   此次研究中,护理前两组的生活质量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优秀,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是 96.67%,对照组的满意度是 80%,比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要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P<0.05。优质护理的效果比常规护理突出,优质护理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让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优质护理能够让患者的满意度提升,相对于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更能够得到患者的肯定和理解,医疗纠纷事件比较少,患者的情绪稳定,不会有激烈的情绪,对疾病的控制效果非常理想。   总而言之,优质护理对不稳心绞痛患者的护理效果理想,能够让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让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提高。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适护理在不稳骨盆骨折护理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 2018年 3 月 -2019年 6 月接收的不稳骨盆骨折患者 108例,对全部患者实施随机分配,即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54例,其中,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而观察组则采取舒适护理模式,对比与分析两组患者舒适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患者舒适度要明显高于参照组,数据差距甚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概率要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应用到不稳骨盆骨折护理体系中,促使患者舒适度得到大大提升,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而高效。

  • 标签: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舒适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不稳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心肌缺血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室性早搏次数、房性早搏次数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心绞痛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破血逐瘀法治疗不稳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2例采用破血逐瘀法加西医治疗,对照组45例仅采用西医治疗.4周后分别测心电图、超敏C反应蛋白及凝血系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两组比较P<0.05.结论破血逐瘀法治疗不稳心绞痛临床疗效好,而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及禁忌,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关键词破血逐瘀法;不稳心绞痛中图分类号R54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829-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不稳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DHS(动力髋螺钉)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自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间在我院行老年不稳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的患者资料,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数量分别为2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DHS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26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愈合优良率为89.66%,高于对照组,对照组20例患者骨折愈合良好,骨折愈合优良率68.97%,(P<0.05)。试验组2例并发症患者,发生率为6.90%,对照组6例并发症患者,发生率为20.6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不稳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DHS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治疗优良率,对于减轻患者痛苦,方便患者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DHS 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PFNA、Gamma钉用于不稳股骨粗隆间骨折(IFF)的疗效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选取9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I组47例行PFNA治疗,II组47例行Gamm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术后住院、骨折愈合的时间以及出血量、并发症等情况。结果I组患者的手术、术后住院、骨折愈合时间各为69.8±16.3min、23.2±6.2d、13.0±2.3周,术中出血量119.8±29.8ml,II组则分别为82.7±22.7min、23.8±5.8d、14.7±2.2周、150.2±40.2ml,两组相对应比较,手术用时、骨折愈合时间、出血量,I组均明显少于II组,P<0.05,住院时间,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I组优良率为89.36%(42/47),II组为87.23%(41/47),并发症发生率,I组为4.26%(2/47),II组为6.38%(3/47),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PFNA用于治疗不稳的IFF创伤,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损伤,治疗优势显著。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不稳定型 微创PFNA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高龄不稳心绞痛(UA)患者药物保守治疗和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长期临床效果,探讨PCI在≥80岁UA患者中的合理应用策略。方法收集2009年10月至2012年1月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80岁以上UA患者病历,按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共入选92例,失访3例,年龄80至87岁。药物保守治疗(对照组)48例,PCI(观察组)40例,随访2年因心绞痛再次住院次数、月均心绞痛发作次数、发生心梗例数、再次血运重建术、心因死亡例数、全因死亡例数及长期药物治疗依从性。结果长期随访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1)。结论超高龄UA患者PCI与药物保守治疗长期效果无差别。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超高龄老人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所选对象为30例UAP住院病人。经过常规治疗1周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不明显,在原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钙(商品名尤尼舒)5000IU,腹部皮下注射q12h,持续5-7天。结果心绞痛症状改善情况,临床总有效率90%。心电图改善情况,临床总有效率86.7%。血小板治疗前后分别为198±41.9,140±52(p<0.01);凝血酶原时间治疗前后分别为13.00±0.76,13.90±1.70,(p<0.05),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发生了3例,轻微。结论低分子量肝素治疗UAP方法简便,安全,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分子量肝素 不稳定型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