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林娇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22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3年第15期
  • 机构:四川省眉山市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620010
  • 简介:目的:探究神经型颈椎病采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方法:将本院2021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神经型颈椎病82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和疼痛改善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疼痛症状改善时间和治疗满意度上对照组明显较观察组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颈椎疼痛,加快患者颈椎康复的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明显拉进护患关系,值得医学推广。

  • 标签: 神经根性颈椎病;中医护理干预;纠正颈椎;康复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CRS(神经型颈椎病)疗效。方法:选用2022年01月-2023年01月本院接收的CRS患者共40例,随机分为20例对照组,行颈椎牵引治疗,余20例纳入观察组,行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分析患者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RS经针刺结合热敏灸治疗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热敏灸 针刺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牙体牙髓病患者实施管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5月~2022年5月到我院就诊的92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奇偶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46例。参照组行多次管法治疗,实验组实施一次管法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根管治疗 牙体牙髓病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比较精密输液与普通输液安全性能。[方法]将400例需静脉治疗的住院病人随机分为精密输液组和普通输液组各200例,观察治疗期间两组病人排气成功率、出现回血、针头堵塞、局部皮肤反应等情况。[结果]精密输液组排气成功率明显高于普通输液组(P〈0.01);出现回血、针头堵塞、局部皮肤反应等现象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输液组(P〈0.01)。[结论]精密输液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且保证了输液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精密输液器 普通输液器 安全性能 回血 针头堵塞 皮肤反应
  • 简介:镜手术是近年发展的一项新技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过程时间、出血少、易被病人接受。现将鼻镜手术病人的护理介绍如下。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手术病人 护理 手术过程
  • 简介: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等,其特点是损伤轻、痛苦小。该术式是通过不同角度的鼻镜可以彻底清除窦隐蔽部位的病变。能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量保护和改善鼻腔、鼻窦的生理功能,即通过小范围的或局限性的手术来解决广泛的鼻窦病变。此类手术既需要医生有熟练的医疗技术还要求护士密切配合。

  • 标签: 鼻内镜手术 手术病人 慢性鼻窦炎 护理 鼻窦病变 隐蔽部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静脉瘘狭窄行球囊扩张术后(PTA)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02例动静脉瘘狭窄患者行PTA术,术中在B超下导丝引导超高压球囊至狭窄部位,逐级扩张。术后穿刺尽量避开狭窄病变部位,同时进行宣教等护理工作。结果:102例血液透析患者术后进行血透治疗血流量≥220ml/min。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血液透析治疗,球囊扩张术后瘘使用>6个月以上。结论:正确的术后护理可促进患者提高瘘使用寿命,有效提高术后治疗效果。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球囊扩张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标准化管理消化镜室无痛苦镜护理配合上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的80例消化镜室无痛苦镜患者,根据护理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以及标准化组(标准化管理)。比较效果。结果:标准化组护理后疼痛评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镜室无痛苦镜患者采用标准化护理可更好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标准化管理 消化内镜室 无痛苦内镜 护理配合 应用
  • 简介:目的:研制与探讨头面部引流管固定带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制的头面部引流管固定固定头部引流管。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2016年10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留置的38例头部引流管作为对照组,2017年1月1日—3月31日留置的40例头部引流管、12例胃管、2例空肠营养管作为试验组。分别应用传统方法及头面部引流管固定带对头部引流管进行固定。比较两组病人非计划性拔管、管道移位及管道折叠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病人管道移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道折叠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制的头面部引流管固定带能二次固定头部引流管,减少管道移位及管道折叠的发生。

  • 标签: 头面部引流管固定带 研制 临床应用
  • 简介:在儿科临床护理工作中,因病情需要对患儿进行头皮静脉输液治疗。由于患儿惧怕穿刺,一般躁动剧烈,易导致静脉穿刺失败。既增加了患儿重新穿刺的痛苦,又易引起家长的情绪不满,也给护士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易导致护理纠纷。笔者通过临床试验,自制一种婴幼儿输液肢体固定布,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输注 静脉内/仪器和设备 设备设计
  • 简介:目的探讨弹力网绷带在儿科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静脉留置针采用常规固定法,实验组静脉留置针采用常规固定法后再用弹力网绷带固定,观察两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明显延长(P〈0.05)。结论小儿静脉留置针加用弹力网绷带固定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固定法,减少患儿重新穿刺的机率,既减轻患儿的疼痛,又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弹力网绷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高举平台法固定尿管的实际效果。方法 以本院为单位,在 2019年 1-12月间,选取留置尿管患者 5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25例,对照组仍选用传统的固定方法,而观察组则采用高举平台法,对比两组管道脱出率、管道牢固性及患者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对尿道损伤率、管道脱出率相比对照组,均显著偏低( P< 0.05),而患者舒适度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偏高( P< 0.05)。结论 针对留置尿管患者,通过采用高举平台法进行固定,不易出现脱落情况,且便于日常打理,另外还能增加患者舒适度,临床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尿管 高举平台法 舒适度
  • 简介:中心静脉置管在肿瘤科的治疗中运用广泛,由于治疗需要,导管需在体内长时间放置,据报道,中心静脉导管最长留置使用时间为1a。因此,预防导管的脱落、有效地固定导管成为护理的难点之一。本文重点对导管的固定方法进行探讨,旨在寻找有效、简便、舒适的方法。我科2002年1月~2004年4月共护理中心静脉置管病人689例,对导管的固定方法进行分组观察对比,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固定方法 护理技术 置管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定期口腔护理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的应用效果展开探讨。方法:研究2020年1月-2021年6月进行,观察对象纳入70名患者,均为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共两组,每组35名患者,其中一组实施定期口腔护理(观察组,n=35),另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n=35),对其不同护理干预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差异探讨。结果: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满意度对比,总满意度指标观察组患者97.14%(34/35)高于对照组患者80.00%(28/35),(p<0.05);口腔正畸并发症(牙龈增生、牙龈炎症、牙周脓肿)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患者2.86%(1/35)低于对照组患者80.00%(7/35),(p<0.05)。结论:定期口腔护理管理能够帮助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口腔功能,预防口腔正畸相关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的矫治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定期口腔护理 口腔正畸 固定矫治
  • 简介:摘要:结合《中国重症患者转运指南(2010)》中仪器设备,为减少危重患者转运途中因氧气不足发生安全问题的情况,设计了一款氧气钢瓶固定架,它能有效避免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供氧不足、氧气管脱落、氧气瓶倒地等意外情况的发生,据统计,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7%,其中供氧中断占1.7%,这一数据需要引起我们的反思,本次设计的氧气钢瓶固定架采取不锈钢材质,安全性能高,能大大减少意外的发生。

  • 标签: 病床 氧气钢瓶 固定架 设计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腓骨骨折患者接受骨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要点。方法:随机选择80例近一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并参考随机分组原则将全体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另一组为观察组,40例。两组均接受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对比护理干预后的效果。结果:按照对照组-观察组先后顺序,两组骨外固定支架拆除时间、胫腓骨骨折愈合时间及开始功能锻炼时间分别为(44.38±3.64)d、(96.70±4.75)d、(10.37±3.95)d、(20.57±4.72)d、(80.59±5.34)d、(4.27±4.25)d,两两比较差异显著性突出,P<0.05;并发症发病率按照对照组-观察组的先后顺序为27.50%、5.00%,两组对比结果差异相当明显,具有较高的对比价值。结论:临床上可给予接受骨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针对性的护理,这一护理方法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各项临床指标更优,加快胫腓骨骨折愈合,并发症很少,可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骨外固定支架 胫腓骨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血液透析治疗中实施不同固定措施对医疗用品的损坏率,分析自制管道固定夹子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实施血液透析的300例患者,将其分为甲组、乙组、丙组,每组100例。对三组患者采取不同的固定措施,乙组患者采取布巾钳固定,丙组患者采取胶布固定,甲组患者采取自制管道固定夹子。医护人员需定期对患者进行查房等工作,统计分析三种不同固定措施对各医疗用品的损坏率。结果:甲组和乙组患者的固定稳定性较高,甲组与丙组的管道损坏率和床上医疗用品损坏率明显低于乙组,甲组患者的固定稳定性较高并且管道损坏率和床上医疗用品损坏率较低,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采取自制管道固定夹子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其固定稳定性,降低管道损坏率和床上医疗用品损坏,为其建立安全、稳定的血管通道,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血液透析 自制管道固定夹子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高举平台固定法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通过分析该固定方法的优势,比较其与其他固定方法的差异,并总结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效果。本文还简要介绍了小儿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其他固定方法,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小儿静脉输液固定技术的视角。

  • 标签: 高举平台固定法 小儿静脉输液 优势